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酸镧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冉景盛 陈今朝 +1 位作者 方平 韩宗先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285,共3页
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讨了不同La3+浓度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与La3+的浓度有关。在1~30mg·L-1的La3+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的活力及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脂... 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讨了不同La3+浓度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与La3+的浓度有关。在1~30mg·L-1的La3+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的活力及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的活力,并且能促进水稻幼苗茎、叶和根系的生长。当浓度超过50mg·L-1时,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La3+对水稻植株根系生长的影响比茎叶生长的影响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硝酸镧 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冉景盛 韩宗先 陈今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415-14416,14462,共3页
用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糖法测定不同萌发时间的宜香A、涪恢9303、宜香9303、中九A、涪恢9801、中优9801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供试杂交稻种子的萌发率均不同,且种子萌发到萌发终止期间,萌发率与淀粉酶活性呈... 用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糖法测定不同萌发时间的宜香A、涪恢9303、宜香9303、中九A、涪恢9801、中优9801种子中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供试杂交稻种子的萌发率均不同,且种子萌发到萌发终止期间,萌发率与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不同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种子萌发 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菌丝体银杏叶发酵乳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8
3
作者 冉景盛 王慧超 +2 位作者 陈今朝 冉明才 陈春 《农产品加工(下)》 2018年第9期6-8,12,共4页
以灵芝菌丝体、银杏叶和脱脂乳为主要原料制备灵芝银杏叶乳饮料,筛选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饮料的最适配方为灵芝菌丝体多糖提取液4.0%,银杏叶黄酮提取液3.5%,蔗糖10.0%,还原乳12.0%,β-环状糊精0.080%;最佳工艺条件为发... 以灵芝菌丝体、银杏叶和脱脂乳为主要原料制备灵芝银杏叶乳饮料,筛选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饮料的最适配方为灵芝菌丝体多糖提取液4.0%,银杏叶黄酮提取液3.5%,蔗糖10.0%,还原乳12.0%,β-环状糊精0.080%;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菌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接种量4.0%,于42℃条件下恒温培养4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乳饮料呈乳白色、组织状态稳定、质地均匀、无乳清析出,具有清爽的银杏叶和灵芝香味,酸甜适宜,风味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菌丝体 银杏叶 发酵 乳饮料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种子萌发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冉景盛 向邓云 韩宗先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88-393,共6页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现象之一,用3,5-二硝基水扬酸法、碱式滴定法、离体法、愈创木酚法分别测定了陵优1号、中优9801和宜香93033种杂交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脂肪酶、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现象之一,用3,5-二硝基水扬酸法、碱式滴定法、离体法、愈创木酚法分别测定了陵优1号、中优9801和宜香93033种杂交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脂肪酶、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稻种子萌发率与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呈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萌发 酶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叶栽培金针菇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冉景盛 陈今朝 +2 位作者 王慧超 罗婷婷 戴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8-150,共3页
以茎瘤芥叶、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金针菇,筛选最佳栽培配方,拟为茎瘤芥叶的循环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金针菇最适栽培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24%茎瘤芥叶、60%棉籽壳、10%麸皮、5%玉米粉、1%石膏;以此配方栽培金针菇,每袋产量最高为2... 以茎瘤芥叶、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金针菇,筛选最佳栽培配方,拟为茎瘤芥叶的循环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金针菇最适栽培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24%茎瘤芥叶、60%棉籽壳、10%麸皮、5%玉米粉、1%石膏;以此配方栽培金针菇,每袋产量最高为248.48g、生物学效率为88.74%,投入产出比为1∶3.30,比全棉籽壳栽培金针菇降低成本21.43%,提高毛利润16.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叶 栽培 金针菇
原文传递
杂交稻种子萌发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冉景盛 廖宇静 韩宗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371-11372,共2页
[目的]研究杂交稻种子的萌发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关系。[方法]以杂交稻涪恢9801、中九A、中优9801、涪恢9303、宜香A、宜香9303、岗46A、R-725、多恢系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萌发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萌发率、萌发势与硝... [目的]研究杂交稻种子的萌发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关系。[方法]以杂交稻涪恢9801、中九A、中优9801、涪恢9303、宜香A、宜香9303、岗46A、R-725、多恢系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萌发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萌发率、萌发势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关系。[结果]不同杂交稻种子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结论]硝酸还原酶活性达到最大值之前,酶活性和种子萌发率、萌发势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种子萌发 硝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冉景盛 韩宗先 陈今朝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4,共2页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和技术联系非常紧密。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不仅应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生物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视技术教育和重视素质教育,使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生产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和技术联系非常紧密。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不仅应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生物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视技术教育和重视素质教育,使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生产力。ST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以它引领生物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能及时触摸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S教育 生物教学 科学知识 高中 科学教育改革 社会生产 自然学科 技术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物教学论课加强师范生说课能力训练 被引量:2
8
作者 冉景盛 韩宗先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33期240-241,共2页
随着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教育需要与之匹配的新型的合格师资。因此,在高等师范教育学科教学论课中加强说课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它不但可以训练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且还... 随着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教育需要与之匹配的新型的合格师资。因此,在高等师范教育学科教学论课中加强说课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它不但可以训练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早日成为教育岗位上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学科教学论课 说课 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菜头叶栽培杏鲍菇试验初报 被引量:2
9
作者 冉景盛 徐兴武 +1 位作者 冉明才 陈今朝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2期21-22,共2页
杏鲍菇的栽培原料一般为棉籽壳,其价格直接影响杏鲍菇的栽培效益。以青菜头叶部分替代棉籽壳栽培杏鲍菇试验,测定了栽培过程中不同培养配方对菌丝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杏鲍菇栽培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栽培杏鲍菇的最... 杏鲍菇的栽培原料一般为棉籽壳,其价格直接影响杏鲍菇的栽培效益。以青菜头叶部分替代棉籽壳栽培杏鲍菇试验,测定了栽培过程中不同培养配方对菌丝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杏鲍菇栽培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栽培杏鲍菇的最适配方是棉籽壳68%、青菜头叶20%、麦麸10%、石灰1%、石膏1%,产量比对照配方提高13.18%,生产成本降低2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叶 杏鲍菇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元素对杂交水稻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冉景盛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7期19-21,共3页
综述了钾(K)、磷(P)、锌(Zn)、铁(Fe)、镧(La)对杂交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的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并展望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今后杂交水稻生理生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同元素 生理生化研究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玉米地方品种特异性状的筛选及其遗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启伦 戴玄 +2 位作者 李昌满 方平 冉景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2,56,共5页
 在三峡库区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玉米地方品种与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主要性状的差异比较,并选择出群间差异显著的特异性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地方品种与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测交。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较骨干自交系具有明...  在三峡库区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玉米地方品种与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主要性状的差异比较,并选择出群间差异显著的特异性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地方品种与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测交。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较骨干自交系具有明显的丰产、抗倒、抗病特性;地方品种特异性状的遗传变异中,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丰产性与抗病性的遗传相关显著;采取利用加性效应为主的育种方案改良地方品种群体和构建杂种优势群,是开发利用地方品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玉米 地方品种 特异性状 遗传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枞菌/榆黄蘑的驯化栽培配方试验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谭永忠 王慧超 +2 位作者 戴玄 冉景盛 陈今朝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4-126,共3页
以棉籽壳、稻草或木屑为原料,驯化栽培鸡枞菌、榆黄蘑,筛选其最适栽培配方及栽培条件。结果表明:鸡枞菌最适栽培配方为棉籽壳39%、稻草40%、麸皮17%、玉米粉2%、石膏2%,榆黄蘑最适栽培配方为棉籽壳22%、木屑60%、麸皮16%、石膏2%;在出... 以棉籽壳、稻草或木屑为原料,驯化栽培鸡枞菌、榆黄蘑,筛选其最适栽培配方及栽培条件。结果表明:鸡枞菌最适栽培配方为棉籽壳39%、稻草40%、麸皮17%、玉米粉2%、石膏2%,榆黄蘑最适栽培配方为棉籽壳22%、木屑60%、麸皮16%、石膏2%;在出菇温度为15~26℃,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时,2种配方的生物学效率分别为43.5%和108.9%。鸡枞菌、榆黄蘑子实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2.8%、42.9%;糖含量分别为26.7%、21.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4%、1.8%。灰分含量分别为7.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枞菌 榆黄蘑 棉籽壳 稻草 木屑 驯化栽培 生物学效率
原文传递
桑枝屑栽培金针菇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今朝 向邓云 冉景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3-935,共3页
桑枝屑栽培金针菇试验的结果表明,桑枝屑的比例不同对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金针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桑枝屑34%、棉子皮40%、麸皮20%、玉米粉5%和石膏1%的培养料组成为最优,此时的生物学效率可达108.92%。因此,桑枝屑是... 桑枝屑栽培金针菇试验的结果表明,桑枝屑的比例不同对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速度、金针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桑枝屑34%、棉子皮40%、麸皮20%、玉米粉5%和石膏1%的培养料组成为最优,此时的生物学效率可达108.92%。因此,桑枝屑是一种优良的金针菇栽培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屑 金针菇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栽培金顶侧耳和柱状田头菇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今朝 王慧超 +1 位作者 谭永忠 冉景盛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8,共4页
探讨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棉籽壳和稻草为主要原料,配制不同比例的培养料栽培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和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代替部分棉籽壳和(或)稻草栽培金顶侧耳和... 探讨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棉籽壳和稻草为主要原料,配制不同比例的培养料栽培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和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补肾益寿胶囊药渣代替部分棉籽壳和(或)稻草栽培金顶侧耳和柱状田头菇是可行的,栽培2种食用菌的适宜培养料配方均为:38%药渣、40%棉籽壳、20%米糠、2%石膏。此时,金顶侧耳、柱状田头菇的产量分别为每袋291.4g和345.1g;生物学效率分别为97.2%和115.0%;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0和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渣 金顶侧耳 柱状田头菇 子实体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红腹锦鸡夏季沙浴地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宏群 韩宗先 +4 位作者 吴少斌 曹长雷 冉景盛 陈春 岳碧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8-71,共4页
2010年7-8月,在重庆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设点对红腹锦鸡沙浴地进行研究,共测定了7条样线上的64个对照样方和45个沙浴地利用样方.结果表明:红腹锦鸡夏季沙浴选择大于20°的阳坡和半阳坡、上坡位、山嵴和山坡面.对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比... 2010年7-8月,在重庆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设点对红腹锦鸡沙浴地进行研究,共测定了7条样线上的64个对照样方和45个沙浴地利用样方.结果表明:红腹锦鸡夏季沙浴选择大于20°的阳坡和半阳坡、上坡位、山嵴和山坡面.对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比较表明,海拔、乔木盖度、乔木高度、乔木直径、灌丛盖度、灌丛高度、灌丛数量、草本高度、草本盖度、隐蔽级、林缘距离和干扰源距离等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逐步判别分析表明,草本高度、隐蔽级、林缘距离、灌丛密度、乔木直径和灌丛高度具有重要作用,由这6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0.8%,说明了红腹锦鸡沙浴地选择与隐蔽条件和地点转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沙浴地 判别式分析 大木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今朝 冉景盛 谭永忠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13-215,共3页
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食用菌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改革传统的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加强食用菌栽培学实验室、实验基地的建设,建立食用菌栽培学创新实践中心,修订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方... 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食用菌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改革传统的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加强食用菌栽培学实验室、实验基地的建设,建立食用菌栽培学创新实践中心,修订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方案等措施。激发了学生学习食用菌栽培学实验知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食用菌栽培学实验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掌握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技术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研究能力,提高了食用菌栽培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栽培学 实验课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工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今朝 梁姗 +2 位作者 韩国强 吴鹏飞 冉景盛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6期88-89,92,共3页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建立新的成绩评价体系等"发酵工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培养发酵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实践表明,&...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建立新的成绩评价体系等"发酵工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培养发酵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实践表明,"发酵工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 混合式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 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宏群 韩宗先 +3 位作者 吴少斌 曹长雷 冉景盛 陈春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年第12期37-38,共2页
随着高校竞争的加强,长江师范学院定位于由过去教学科研型转向教学应用型大学,传统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为了取得令人满意的野外实习效果,基于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长江师范学院动物学野外实习地点、... 随着高校竞争的加强,长江师范学院定位于由过去教学科研型转向教学应用型大学,传统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为了取得令人满意的野外实习效果,基于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长江师范学院动物学野外实习地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其他高校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野外实习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8
19
作者 姚启伦 冉景盛 《安康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15-116,共2页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生物信息学教学现状,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教学模式,结合生物信息学的课程特点,提出了"以知识为中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宗先 方平 +2 位作者 向邓云 冉景盛 陈春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8期180-182,191,共4页
结合长江师范学院近年来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对于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可以操作的,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运行体系的思想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 开放式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运行体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