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氧老化对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谢海生 周淑芬 +5 位作者 兰修才 李谦 曹艳肖 冉国文 李涛 袁弋惠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以自制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热氧老化对PP-g-MAH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PP-g-MAH大幅度提高了30%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热氧老... 以自制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热氧老化对PP-g-MAH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PP-g-MAH大幅度提高了30%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热氧老化时间的延长,PP-g-MAH的MFR不断增加,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提升作用不断降低;通过凝胶色谱仪(GPC)、红外光谱(IR)和马来酸酐(MAH)接枝率测定结果的分析,热氧老化过程没有对PP分子链接枝的马来酸酐产生明显的影响,而是引起了聚丙烯分子链的断裂,造成PP-g-MAH分子量下降,导致自身力学性能下降,使得PP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下降,使得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作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氧老化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分子结构 力学性能 相容性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50改性PEPA对PP/IFR体系阻燃、耐水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冉国文 许贺 +4 位作者 刘晓东 张胜 谷晓昱 李洪飞 孙军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4-138,101,共6页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季戊四醇磷酸酯(PEPA)进行表面改性,得到Si-PEPA,将其与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复配成膨胀型阻燃剂(IFR)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KH550改性PEPA对PP/IFR体系阻燃、耐水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极限氧指数(L...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季戊四醇磷酸酯(PEPA)进行表面改性,得到Si-PEPA,将其与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复配成膨胀型阻燃剂(IFR)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KH550改性PEPA对PP/IFR体系阻燃、耐水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极限氧指数(LOI)仪、垂直燃烧(UL94)仪、锥形量热(CONE)仪对阻燃PP的燃烧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IFR的添加量为20%时,PP/MPP/Si-PEPA体系可以达到UL94 V-0级,氧指数达到32.5%,最大热释放速率(PHRR)和总热释放量(THR)都较PP/MPP/PEPA体系有明显降低。热重分析(TGA)显示,经KH550处理后,PP/IFR材料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经70℃热水浸泡72 h后,PP/MPP/Si-PEPA材料仍然可以通过UL94 V-1级。同时,KH550对PEPA的表面处理也提高了PP/IFR材料的力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膨胀型阻燃剂 偶联剂 阻燃性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挥发高接枝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其在增强聚丙烯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谢海生 兰修才 +6 位作者 李谦 曹艳肖 周淑芬 李先红 冉国文 朱凯 付晓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153,共5页
利用含有双键结构的苯乙烯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反应性熔融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熔体质量流... 利用含有双键结构的苯乙烯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反应性熔融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仪、水分测定仪和酸碱滴定法测定了PP-g-MAH的物质结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挥发分含量和接枝率,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了玻璃纤维(GF)/聚丙烯(PP)(30/70)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SBS或SIS有利于PP-g-MAH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提高、挥发分含量的降低和接枝率的提高;GF增强PP材料中GF与PP的相容性变好,其力学性能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类弹性体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接枝率 力学性能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羟端基含量聚碳酸酯的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涛 李谦 +3 位作者 周淑芬 冉国文 谢海生 袁弋惠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37,共5页
通过调整双酚A(BPA)、碳酸二苯酯(DPC)配比,采用熔融酯交换法控制工艺条件合成出不含添加剂,数均分子量(M)相近具有不同羟端基含量的BPA-PC。采用核磁共振碳谱、高效液相色谱仪、热失重分析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合成PC进行分析。结果表... 通过调整双酚A(BPA)、碳酸二苯酯(DPC)配比,采用熔融酯交换法控制工艺条件合成出不含添加剂,数均分子量(M)相近具有不同羟端基含量的BPA-PC。采用核磁共振碳谱、高效液相色谱仪、热失重分析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合成P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羟端基含量越高的PC,缩聚反应活性越高,产物多分散指数(PDI)越宽,其热降解活化能越低,越容易发生热降解反应,热稳定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聚碳酸酯 羟端基 热降解活化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钡/聚苯醚/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曹艳肖 兰修才 +7 位作者 李先红 李谦 周淑芬 付晓婷 朱凯 冉国文 谢海生 苏子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9-171,55,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钛酸钡/聚苯醚(PPE)/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研究了钛酸钡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钛酸钡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逐渐增大,拉伸强度逐渐升高,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弯曲强度和弯曲...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钛酸钡/聚苯醚(PPE)/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研究了钛酸钡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钛酸钡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逐渐增大,拉伸强度逐渐升高,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逐渐升高;介电性能也是逐渐增加,当钛酸钡含量为50份时,介电常数达到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聚苯醚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酮霜与弹力套合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振 冉国文 韩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4期356-356,共1页
目的:探讨硅酮霜与弹力套合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烧伤后有增生性瘢痕,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硅酮霜与弹力套合用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硅酮霜治疗,对比两... 目的:探讨硅酮霜与弹力套合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烧伤后有增生性瘢痕,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硅酮霜与弹力套合用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硅酮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瘢痕愈合时间(96.35±12.52)d,患者满意度(45.62±3.21)分,并发症发生率6.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后发生增生性瘢痕进一步治疗时,硅酮霜与弹力套合用治疗效果较好,疗程短,并发症少,可作为祛除瘢痕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酮霜 弹力套 烧伤 增生性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