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癔症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谢贵阳 李传金 +1 位作者 冀瑛 高荣 《中原医刊》 2005年第22期35-36,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癔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8例癔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小儿癔症与自身性格及遗传素质有关,发作常由情绪因素诱发,心理暗示治疗多能恢复。结论重视小儿心理教育,促进小儿心理健康发育。
关键词 小儿癔症 临床特点 心理暗示治疗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遗传素质 情绪因素 心理教育 健康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苯乙哌啶中毒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冀瑛 《中原医刊》 2004年第1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复方苯乙哌啶中毒 功能性腹泻 慢性肠炎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肺炎68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李传金 谢贵阳 +2 位作者 冀瑛 袁新宇 尹永日 《中原医刊》 2003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 6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病例资料 ,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以学龄儿童多见 (55 9% ) ,临床均有发热、咳嗽 ,高热多见 (6...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 6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病例资料 ,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以学龄儿童多见 (55 9% ) ,临床均有发热、咳嗽 ,高热多见 (66 2 % ) ,病初干咳 ,继则顽固性剧咳 ,阵咳多见 (82 3 % ) ,肺部体征多不明显 ;X线改变以间质性肺炎改变占优势 (44 1 % ) ;血清MP-IgM均≥ 1∶80 ;红霉素 ,阿齐霉素治疗效果好。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高热 ,剧咳 ,陈咳 ,肺部体征少 ,胸部X线表现显著 ,与临床体征不相符 ,以间质性炎症改变为主。检查血清MP -IgM≥ 1∶80 ,红霉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临床分析 支原体肺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高危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价值
4
作者 贾琎蕊 冀瑛 +1 位作者 张丽金 胡滨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66-269,312,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高危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12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高危肺癌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129)和对照组(n=108)。比较两组患者的专科信息、手术信息以及术后住院期间VTE相关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的组织学分型、TNM分期、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术后VTE发生率、术后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轻微出血的比例、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有效、安全地降低高危肺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 预防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46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冀瑛 《中原医刊》 2004年第1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颅内出血 迟发型 病残率 常见 严重 危重症 婴儿期 死亡率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31例
6
作者 冀瑛 《中原医刊》 2004年第13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氨茶碱 新生儿 呼吸暂停 危重症 毒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破伤风治疗体会
7
作者 曹淑兰 张敏霞 冀瑛 《解剖与临床》 1997年第4期172-173,共2页
近年来,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自1993年以来,我们收浩15例,采用太剂量安定加东茛菪碱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破伤风 治疗体会 东茛菪碱 安定 综合治疗 发病率 疗效 剂量 上升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骨肉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邓高焱 刘建新 +2 位作者 曾磊 姜志斌 冀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26-126,共1页
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33岁,活动后气促、头晕1个月,加重伴痰中带血丝4 d入院,心脏彩超考虑左房黏液瘤。急诊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左房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左房顶部和左心耳可见肿瘤,左房肿瘤大小约6 cm×4.5 cm×4 cm,质地硬,... 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33岁,活动后气促、头晕1个月,加重伴痰中带血丝4 d入院,心脏彩超考虑左房黏液瘤。急诊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左房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左房顶部和左心耳可见肿瘤,左房肿瘤大小约6 cm×4.5 cm×4 cm,质地硬,基底部宽。术中快速病理检查考虑心脏骨肉瘤,因心脏内多处转仅行姑息手术,患者于术后半年死亡。病检结果 :肉眼观切面灰黄白,质稍硬,有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原发性心脏骨肉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女性肺癌患者疾病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默言 冀瑛 +2 位作者 赵亮 赵峻 高树庚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目的分析青年女性肺癌患者的相关疾病资料,浅析此类患者发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就诊的186例年龄<40岁的女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及流行病学资料,并... 目的分析青年女性肺癌患者的相关疾病资料,浅析此类患者发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就诊的186例年龄<40岁的女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及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肺癌成因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本组患者的平均诊断年龄为(35.75±4.21)岁,164例(88.17%)患者首次就诊原因为查体发现肺部结节。107例(57.53%)患者术后病理汇报为腺癌。13例(6.99%)患者出现了淋巴结转移,13例(6.99%)患者出现了肿瘤气腔播散。进行基因测序的患者中,42例(43.75%)患者EGFR基因检测为阳性,5例(5.21%)患者ALK基因检测为阳性,96例(100.00%)患者BRAF检测均为阴性,4例(4.17%)患者KRAS检测为阳性。结论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常因查体异常首次就诊,大部分病理回报为腺癌。此类患者发病具有一定特殊性,应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研究,提高其远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女性 临床症状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与肺双原发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0
作者 张文祥 冀瑛 +4 位作者 翟洁 孔祥溢 艾博伦 方仪 王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同时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合并肺癌患者共计94例,经病例筛选后共71例纳入本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双原发性癌患者临...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同时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合并肺癌患者共计94例,经病例筛选后共71例纳入本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双原发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乳腺癌作为首发癌合并肺癌63例,肺癌作为首发癌合并乳腺癌8例,两组患者在乳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ER表达、Ki-67指数、HER-2表达、手术方式及有无放化疗史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乳腺癌首发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优于肺癌首发组(P<0.05)。在同时性双原发性癌28例中,6例患者(21.4%)同时接受乳腺癌及肺癌手术,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病情平稳。以乳腺癌作为首发癌的41例异时性双原发性癌中,中位间隔为57.3个月,肺结节平均观察时间为10个月。肺癌临床分期Ⅰ期以下占82.9%,病理类型中93%为腺癌。发现肺结节的早晚与乳腺癌术后复查及随访有关。结论:乳腺癌首发的双原发性癌患者预后较好;同时手术治疗乳腺癌及肺癌是安全可行的;在异时性双原发性癌中,肺癌一般是在乳腺癌术后5年内发现的,乳腺癌术后规律及时的随访有助于肺癌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肺癌 双原发性癌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治疗3336例肺结节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8
11
作者 邱斌 冀瑛 +7 位作者 张帆 彭岳 高禹舜 谭锋维 牟巨伟 薛奇 高树庚 赫捷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的3336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肿瘤切缘距离确定靶肺组织范围后,将区域内累... 目的探讨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的3336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肿瘤切缘距离确定靶肺组织范围后,将区域内累及的主要血管、支气管行解剖性离断,沿切割平面切除靶肺组织,完成解剖性亚肺叶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或采样。结果3336例肺结节患者中,多发肺结节668例,孤立性肺结节2668例。术后病理为良性283例,浸润前病变1197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8例,原位腺癌445例,微小浸润性腺癌714例),浸润性腺癌1713例,非腺癌73例,转移性癌70例。1786例浸润性原发肺癌患者中,11例行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病理分期为ypⅠA期;1775例未行新辅助治疗,TNM分期为ⅠA期1587例,ⅠB期112例,ⅡA期3例,ⅡB期18例,ⅢA期37例,ⅢB期9例,Ⅳ期9例。手术时间为(127.3±55.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8±2.4)d,≥3级并发症发生率为1.1%(38/3336),术后30 d无死亡患者。结论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同时兼顾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影像学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肺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白广宇 邱斌 +4 位作者 冀瑛 宋朋 张帆 薛奇 高树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3-750,共8页
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2015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8.7万例,其中大部分肺癌于发现时就已处于中晚期。随着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腺癌在筛查中被发现。早期肺腺癌的影像学常表现... 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2015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8.7万例,其中大部分肺癌于发现时就已处于中晚期。随着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腺癌在筛查中被发现。早期肺腺癌的影像学常表现为含有磨玻璃成分的部分实性结节。结节的影像学表现虽然并不能精准的预测结节的病理类型,但实性成分和磨玻璃成分仍然对病理有一定的提示作用,部分实性结节实性成分的最大径比整个结节的最大径能更好的区分预后。随着分子影像学和分子病理学的发展,部分实性结节的影像学表现与侵袭性关系越来越受关注。部分实性结节性质特殊,相较于纯磨玻璃结节其性质活跃,易进展迅速;而相较于纯实性结节,其侵袭性不足,淋巴结转移率低且预后较好。目前,国际上推荐对高度怀疑恶性的部分实性结节采取主动干预的措施。文章聚焦于部分实性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从结节的分期、随访、手术治疗、基因检测和免疫治疗方面作一系统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部分实性结节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及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综合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岳 刘雷 +11 位作者 李原 别凤龙 周博伦 李润泽 冀瑛 白广宇 谭锋维 高禹舜 牟巨伟 薛奇 邱斌 高树庚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53,共10页
目的 总结分析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APL)以及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统筹应用经验,以期为肺癌外科微创治疗的综合管理提供临床参考与理论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肺癌数据库2013年11月1日至2021年10月3... 目的 总结分析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APL)以及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统筹应用经验,以期为肺癌外科微创治疗的综合管理提供临床参考与理论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肺癌数据库2013年1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接受APL手术的6 44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以及围手术期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方式、病理、术后住院日等指标。以2014—2018年作为经验积累阶段,2019—2021年作为技术成熟阶段。比较两阶段在手术量、良性结节占比、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住院日超7 d的差异。结果 纳入患者6 449例,其中男2 094例,女4 355例。分期完成两侧肺部手术88台,同期完成双侧手术8台,共完成APL手术6 493台。技术成熟阶段较经验积累阶段的年度月均手术量增加、良性结节占比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日缩短、术后住院日超7 d占比减少(P<0.05)。通过结合ERAS理念优化本中心APL围术期管理细节,成功使得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从6.98 d显著降至3.96 d。术后住院日超7 d患者占比由23.80%降至2.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术式、手术阶段是APL术后住院日超7 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RAS能够优化APL围术期管理流程,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而APL手术可以在保证肿瘤学原则的前提下,为患者保留更多的健康肺组织,实现手术切除范围、手术创伤的最小化,为ERAS理念能够更好地在肺癌根治手术中应用推广提供了必要的临床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 肺癌 肺结节
原文传递
作为医疗可沟通媒介的3D打印技术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瀛玥 赵亮 +1 位作者 冀瑛 陈静茜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4期696-699,共4页
医疗中的沟通问题是世界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挑战。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等不同主体间的沟通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健康结果。随着科技进步,3D打印技术顺应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医患沟通以及个性化医疗... 医疗中的沟通问题是世界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挑战。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等不同主体间的沟通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健康结果。随着科技进步,3D打印技术顺应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医患沟通以及个性化医疗服务趋势,其可触、可感的物理样态能够发挥医疗信息实体化的特殊优势、参与到现实空间互动中,成功融入医疗沟通语境。随着3D打印技术的融合应用,其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应用分支——作为沟通中介的效用功能。本文围绕3个主要文献数据库(PubMed、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以“3D打印”或“3D printing”或“3D printing technology”和“medical care”或“health communication”或“医患沟通”或“健康教育”或“知情同意”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3D打印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2)3D打印技术在医患沟通领域的应用;(3)3D打印技术在医疗教学领域的应用。排除标准:内容相似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本文指出3D打印技术作为一个可视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沟通物理媒介,在当前中国特殊语境下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所具备的潜在优势。同时介绍了其在国内外医疗沟通情境,包括医生教学、患者健康教育、医患术前谈话、医护人员临床沟通等情境中的应用前景和沟通潜势。最后,本文展望了这项技术作为有效沟通媒介在未来医疗沟通领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医疗沟通 临床 健康教育 医生教学
原文传递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实践与发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邱斌 冀瑛 +3 位作者 白广宇 张帆 薛奇 高树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40-246,共7页
近年来,随着对早期肺癌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亚肺叶切除术逐渐受到胸外科医生的重视。但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实施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我院自2014年提出“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APL)”理念以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发展和总结,为早期肺... 近年来,随着对早期肺癌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亚肺叶切除术逐渐受到胸外科医生的重视。但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实施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我院自2014年提出“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APL)”理念以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发展和总结,为早期肺癌亚肺叶切除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