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口服抗凝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合并室壁瘤附壁血栓消退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杨秀秀 关杨 +3 位作者 王悦 孙玉青 李峥 曾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1-335,342,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力衰竭合并室壁瘤内附壁血栓的疗效。方法:入选2019年6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门诊和...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力衰竭合并室壁瘤内附壁血栓的疗效。方法:入选2019年6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门诊和病房患者中AMI后发生心力衰竭合并室壁瘤内附壁血栓患者118例,分别给予NOAC(NOAC组,65例)或维生素K受体拮抗剂(VKA组,53例)治疗,3个月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如血栓尚未完全溶解,则在首次给药6个月后再次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NOAC组中,使用利伐沙班治疗者为46例,使用达比加群治疗者为19例,治疗3个月后血栓完全溶解率为70.8%。所有VKA组患者均使用华法林治疗,3个月后血栓完全溶解率为67.9%,与NOA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NOAC组的血栓完全溶解率为90.8%,VKA组的血栓完全溶解率为84.9%,两组血栓溶解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AC可考虑作为AMI后心力衰竭合并室壁瘤内附壁血栓消退的治疗药物,且无须监测INR,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室壁瘤附壁血栓 维生素K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管生成素2及缺氧诱导因子1α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关杨 李红 +3 位作者 郭飞 刘新民 张骞 吕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287例,根据远期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44例和死亡组43例,比较2组血清A... 目的探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287例,根据远期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44例和死亡组43例,比较2组血清Ang-2、RDW、HIF-1α、B型钠尿肽(BN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清Ang-2、RDW、HIF-1α、BNP水平明显升高(P=0.000)。血清Ang-2、RDW、HIF-1α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呈正相关(r=0.542,r=0.443,r=0.477,P=0.000),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74(95%CI:0.947~1.000),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Ang-2、RDW、HIF-1α增加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血管生成素2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多种标志物联合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关杨 刘新民 +3 位作者 郭飞 张骞 李红 董建增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联合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14例CHF患者作为CHF组,检测... 目的:探究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联合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14例CHF患者作为CHF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LCN2、D-D、NT-proBNP水平,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分析血清LCN2、D-D、NT-proBNP水平对发生心室重构和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114例患者有24例(21.1%)发生心室重构,其中心室重构组病程、LVEDV、LCN2、D-D、NT-proBNP水平高于无心室重构组,LVEF低于无心室重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DV、LCN2、D-D、NT-proBNP是影响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高危因素(P<0.05);114例患者有18例(15.8%)发生MACE事件,其中MACE组病程、LVEDV、LCN2、D-D、NTproBNP水平及NYHA分级Ⅲ-Ⅳ级比例高于无MACE组,LVEF低于无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LVEF、LCN2、D-D、NT-proBNP、NYHA分级是影响患者发生MACE的高危因素(P<0.05);建立ROC曲线,血清LCN2、D-D、NT-proBNP水平联合诊断CHF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7.5%、96.7%、0.969,诊断CHF患者发生MACE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8.9%、94.8%、0.951,均高于单个指标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血清LCN2、D-D、NT-proBNP水平在CHF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且与心力衰竭严重有关,三者联合对诊断患者发生心室重构及MACE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运载蛋白2 D-二聚体 N末端脑钠肽前体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热法制备荞麦抗性淀粉工艺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关杨 王可兴 +1 位作者 陆文彬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9-223,共5页
研究了压热法制备荞麦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比较了不同淀粉乳浓度、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淀粉乳pH值对荞麦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优化荞麦抗性淀粉制备参数,建立了各因子与荞麦抗性淀粉得率关系... 研究了压热法制备荞麦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比较了不同淀粉乳浓度、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淀粉乳pH值对荞麦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优化荞麦抗性淀粉制备参数,建立了各因子与荞麦抗性淀粉得率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淀粉乳浓度为59.41%,压热处理温度为123.33℃,压热时间60.79min,荞麦抗性淀粉的产率理论最高值可达16.6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抗性淀粉 压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9年中国铅行业碳足迹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关杨 邵超峰 +1 位作者 田晓刚 鞠美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3,共5页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研究方法,对2000—2009年中国铅行业精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进行核算,并对其造成的碳汇成本和铅行业的收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9年中国铅行业碳足迹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中国铅产业生产...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研究方法,对2000—2009年中国铅行业精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进行核算,并对其造成的碳汇成本和铅行业的收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9年中国铅行业碳足迹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中国铅产业生产技术进步较为缓慢,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下降并不明显;(2)从2005年开始,铅行业收益高于其碳汇林成本,主要原因是中国精炼铅产量和国际铅价的高速增长。基于上述分析,从抑制碳排放和保证行业总体收益两方面提出了铅行业碳足迹控制策略,引导铅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1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关杨 肖尹 +2 位作者 纪华安 薛丑文 李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4-595,共2页
报告1例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患者女,16岁。左耳前丘疹逐渐增多16年。临床表现为左耳前带状排列淡红色丘疹,部分中央有脐凹。组织病理诊断为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关键词 汗管囊腺瘤 乳头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移民背景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碳源碳汇测算——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关杨 邵超峰 +1 位作者 鲁蕾 鞠美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3-237,共5页
生态移民是改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环境、解决生态难民出路、实施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为了解生态移民背景下干旱半干旱地区碳平衡的变化,在内蒙古孪井滩扬水灌区开发及移民行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移民行动对孪井滩示范区和移... 生态移民是改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环境、解决生态难民出路、实施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为了解生态移民背景下干旱半干旱地区碳平衡的变化,在内蒙古孪井滩扬水灌区开发及移民行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移民行动对孪井滩示范区和移民原驻地碳汇和碳源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示范区碳源总量从1992年的6 603.55 t增长为2011年的213 978.88 t;2)随着土地覆盖情况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碳汇总量从1992年的247 889.07 t增长到2011年的1 000 691.12 t;3)随着生态移民行动的实施,移民原驻地碳汇量大幅度增加。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解决了生态难民的出路,推进了区域大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强了区域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生态移民 孪井滩示范区 碳源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4^(+)CD25^(+)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关杨 吴肖冰 +3 位作者 郑锦芬 李祥子 李青 赖永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梅毒血清固定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3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梅毒治疗后血清阴转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Treg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采用实...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梅毒血清固定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取3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梅毒治疗后血清阴转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Treg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oxp3、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mRNA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CTLA-4、白细胞介素(IL)-10及TGF-β水平。结果:固定组、阴转组及健康对照组CD4*CD25^(+)Foxp3^(+)Treg在CD4^(+)T中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64,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示固定组比例均高于阴转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3组患者Foxp3、CTLA-4、GITR mRNA表达以及CTLA-4和IL-10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步两两比较示分别与阴转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固定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3组患者TGF-β含量及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数量增加,导致机体细胞免疫抑制,可能是造成梅毒血清固定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固定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ulin线状皮肤萎缩 被引量:4
9
作者 关杨 陶小华 +1 位作者 张芸 杨帆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7,共2页
报告1例Moulin线状皮肤萎缩。患者女,43岁。左下肢褐色斑伴萎缩20余年。左臀部至左足踝带状淡褐色萎缩斑,沿Blaschko线分布,触之无硬化。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部分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胶原纤维无增粗、硬化及萎缩,部分浅层... 报告1例Moulin线状皮肤萎缩。患者女,43岁。左下肢褐色斑伴萎缩20余年。左臀部至左足踝带状淡褐色萎缩斑,沿Blaschko线分布,触之无硬化。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部分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胶原纤维无增粗、硬化及萎缩,部分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皮下脂肪未见明显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萎缩 线状.Mou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皮汗管瘤2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关杨 肖尹 +2 位作者 纪华安 薛丑文 李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6-696,共1页
关键词 汗管瘤 阴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汗腺瘤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关杨 肖尹 +1 位作者 纪华安 薛丑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汗腺瘤 透明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宁胶囊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及对血浆内皮素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关杨 冀润利 李治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银屑宁胶囊 小鼠 角质形成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血浆内皮素1 血液流变学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板家具甲醛释放量检测干燥器法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关杨 王锶铭 +1 位作者 梁彦秋 王洪 《辽宁化工》 CAS 2013年第5期567-569,576,共4页
实验通过干燥器法对不同使用功能的人造板类家具的甲醛释放情况进行了检测,以确定不同种类人造板类家具甲醛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干燥器实验结果显示,当人造板家具生产所使用板材相同的情况下,干燥器法检测的数值基本上相同,从而得出结论... 实验通过干燥器法对不同使用功能的人造板类家具的甲醛释放情况进行了检测,以确定不同种类人造板类家具甲醛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干燥器实验结果显示,当人造板家具生产所使用板材相同的情况下,干燥器法检测的数值基本上相同,从而得出结论,干燥器法不能反映不同种类家具甲醛释放状况。同时,实验结果还说明了GB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板家具 干燥器法 甲醛释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伴巨大型环状肉芽肿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杨 肖尹 +1 位作者 纪华安 薛丑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74,共2页
报告1例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伴巨大型环状肉芽肿。患儿男,8岁。出生后从未出过汗。头部、面部、躯干、四肢散在直径2~20cm淡红色环状斑块1年。体格检查可见头发稀疏,鞍状鼻,臼状门齿,锥状尖牙。组织病理诊断:环状肉芽肿。
关键词 环状肉芽肿 外胚叶发育不良 无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myc-His(-)A-HINT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黑素瘤细胞A375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关杨 姜祎群 +2 位作者 高莹 曾学思 孙建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9期660-664,共5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HINT1并检测其在人黑素瘤细胞A375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巢式RT-PCR的方法扩增带有Xba I和Kpn I酶切位点的人HINT1编码区基因,经TA克隆技术,将基因测序正确的序列克隆到空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HINT1并检测其在人黑素瘤细胞A375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巢式RT-PCR的方法扩增带有Xba I和Kpn I酶切位点的人HINT1编码区基因,经TA克隆技术,将基因测序正确的序列克隆到空白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HINT1。经菌落PCR、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A375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A375单克隆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 blot(WB)法检测HINT1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pcDNA.3.1/myc-His(-)A-HINT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通过脂质体转染,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A375单克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及WB检测均显示稳定转染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HINT1的A375单克隆细胞有更高的HINT1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myc-His(-)A-HINT1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稳定转染且能高表达HINT1的单克隆A375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 黑色素瘤 真核表达 稳定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杨 杨帆 +1 位作者 张芸 莫衍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3-924,共2页
患者男,30岁,前额红斑脓疱反复发作1年伴瘙痒,复发1周。前额、眉部、上眼睑大片水肿性红色斑块,其上较密集针帽大小脓疱,部分区域可见鳞屑及结痂。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7.11%,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8×109/L;血清TRUST,TPPA及HI... 患者男,30岁,前额红斑脓疱反复发作1年伴瘙痒,复发1周。前额、眉部、上眼睑大片水肿性红色斑块,其上较密集针帽大小脓疱,部分区域可见鳞屑及结痂。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7.11%,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8×109/L;血清TRUST,TPPA及HIV均阴性。脓疱及痂皮真菌镜检均阴性,脓疱细菌培养阴性。组织病理示毛囊、皮脂腺内及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PAS染色阴性。诊断:经典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应用雷公藤多甙片60mg/d口服,并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2周后皮疹消退,遗留暗红色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炎 嗜酸性脓疱性 雷公藤多甙片 他克莫司软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痘3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关杨 肖尹 +1 位作者 纪华安 薛丑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9-249,共1页
关键词 羊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尖锐湿疣继发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杨 陶晓华 +2 位作者 张芸 杨帆 洪福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49-750,共2页
患者女,51岁。因阴道反复接触性出血5年,于2010年4月27日于我院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阴道接触性出血,一直羞于就诊,仅通过减少接触频率以控制症状。6年前曾行子宫切除术(具体不详)。
关键词 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 被引量:3
19
作者 关杨 孙建方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60-362,共3页
淋巴瘤样丘疹病是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病谱中的一员,临床表现类似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可分为经典型和局限型两型,病理学上则具有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通常分为三型,瘤细胞特征性表达CD30抗原。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 淋巴瘤样丘疹病是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病谱中的一员,临床表现类似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可分为经典型和局限型两型,病理学上则具有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通常分为三型,瘤细胞特征性表达CD30抗原。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和病理学上需和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蕈样肉芽肿、CD30+T细胞假性淋巴瘤及炎症浸润性皮肤病伴CD30+间变性大细胞等疾病相鉴别。本病有自限性,预后良好,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10%~20%患者可与其它淋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发,故应注意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丘疹病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电视节目的社会责任感 被引量:2
20
作者 关杨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22,共2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重塑电视节目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和出发点,并给出了关于如何重塑电视节目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关键词 电视节目 社会责任感 低俗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