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敏感性皮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兰宇贞 谢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9-201,共3页
敏感性皮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情况,临床表现以主观症状为主,近年来对敏感性皮肤的研究逐渐深入。文章就敏感性皮肤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进展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nitzler综合征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兰宇贞 张公杰 +5 位作者 郭独一 鞠延娇 周芳 李薇薇 张春雷 谢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8-11,共4页
患者男,79岁,慢性荨麻疹样发疹5年,皮损无痛痒感。皮肤科检查示躯干、四肢多发隆起的水肿性红斑,直径1~3 cm不等。实验室检查示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持续升高,有明显贫血,M蛋白比例升高,IgM轻链κ型免疫电泳单克隆区带,超声提示双腋... 患者男,79岁,慢性荨麻疹样发疹5年,皮损无痛痒感。皮肤科检查示躯干、四肢多发隆起的水肿性红斑,直径1~3 cm不等。实验室检查示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持续升高,有明显贫血,M蛋白比例升高,IgM轻链κ型免疫电泳单克隆区带,超声提示双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骨显像示腰椎中下段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皮损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浅中层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Schnitzler综合征(SS),经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nitzler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血症 糖皮质激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浴刺激在泛发性乏脂性湿疹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兰宇贞 李邻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研究洗浴刺激在泛发性乏脂性湿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调查门诊泛发性乏脂性湿疹病人的洗浴情况,并与同期诊治的特应性皮炎、泛发性未分类湿疹患者以及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结果:泛发性乏脂性湿疹患者每周洗澡次数为(3.4±3.2)次... 目的:研究洗浴刺激在泛发性乏脂性湿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调查门诊泛发性乏脂性湿疹病人的洗浴情况,并与同期诊治的特应性皮炎、泛发性未分类湿疹患者以及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结果:泛发性乏脂性湿疹患者每周洗澡次数为(3.4±3.2)次,特应性皮炎患者(2.3±1.6)次,泛发性未分类湿疹患者(2.9±1.6)次,正常对照(3.2±1.6)次。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每周洗澡次数,水温,浴液、香皂及润肤剂的使用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泛发性乏脂性湿疹患者每次洗澡时间超过20min者明显多于泛发性未分类湿疹(χ2检验,P=0.030)。泛发性乏脂性湿疹患者伴发鱼鳞病的比例(4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5%)(χ2检验,P<0.001)。结论:洗浴刺激是泛发性乏脂性湿疹的风险因素之一,但患者机体内部的易感因素可能起着更为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脂性湿疹 皮炎 患者 洗浴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侄2人共患急性点滴状银屑病
4
作者 兰宇贞 李邻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点滴状银屑病 家族共患 症状 诊断 治疗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和哺乳期荨麻疹
5
作者 兰宇贞 谢志强 《皮肤科学通报》 2019年第6期666-670,7,共5页
荨麻疹是妊娠和哺乳期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荨麻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妊娠和哺乳期荨麻疹有其特定的诱因和临床特点,用药需兼顾效用与安全性。本文对妊娠和哺乳期荨麻疹在病因、病理生理学、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做了总结。
关键词 荨麻疹 妊娠 哺乳期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其神经源机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谢志强 兰宇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吡美莫司乳膏对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烧灼感或瘙痒程度评分及参照由温度敏感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建立的痛痒觉基本规则和分子底物(即分子精神物理学)方法,评估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前、后敏感性皮肤患者面部烧... 目的探讨吡美莫司乳膏对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烧灼感或瘙痒程度评分及参照由温度敏感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建立的痛痒觉基本规则和分子底物(即分子精神物理学)方法,评估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前、后敏感性皮肤患者面部烧灼感、瘙痒程度及皮肤感觉的变化。结果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可终止或显著降低32例敏感性皮肤患者面部烧灼感或瘙痒程度评分(P<0.05)。20例(62.5%)患者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后,应用部位产生辣椒素样效应(即灼热感后随之瘙痒和/或烧灼感迅速改善),6例(18.8%)患者产生樟脑醇样效应(即温感后随之瘙痒迅速改善),6例(18.8%)患者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后缺乏辣椒素样反应和/或樟脑醇样反应。结论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可终止或降低敏感性皮肤患者的神经感觉伤害症状(即烧灼和瘙痒),作用机制与调节皮肤感觉神经上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类受体1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美莫司 敏感性皮肤 瘙痒 烧灼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类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苯烯莫德对特应性皮炎样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兰宇贞 慕彰磊 +2 位作者 赵琰 孙婧 张建中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8期468-472,共5页
目的:评价外用苯烯莫德对卡泊三醇(MC903)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36只BALB/c小鼠,6只作为空白对照,30只给予MC903诱导特应性皮炎后再随机分为基质组、0.5%苯烯莫德组、1.0%苯烯莫德组、0.1%糠酸莫米松组和0.1%他... 目的:评价外用苯烯莫德对卡泊三醇(MC903)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36只BALB/c小鼠,6只作为空白对照,30只给予MC903诱导特应性皮炎后再随机分为基质组、0.5%苯烯莫德组、1.0%苯烯莫德组、0.1%糠酸莫米松组和0.1%他克莫司组,治疗前后测量皮肤厚度、经皮水丢失(TEWL)、皮损内CD4^+T细胞、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蛋白表达。结果:0.5%和1.0%苯烯莫德乳膏组皮损评分、耳部皮肤厚度、TEWL、皮损内CD4^+T细胞及TSLP蛋白水平较基质组均显著降低(P<0.05),1.0%苯烯莫德组疗效优于0.5%苯烯莫德组和他克莫司组(P<0.05),与糠酸莫米松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用苯烯莫德乳膏可减轻特应性皮炎样小鼠局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苯烯莫德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他克莫司治疗男性肛门瘙痒症疗效及其神经源机制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谢志强 兰宇贞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对肛门瘙痒症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瘙痒程度评分及参照由温度敏感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建立的痛痒觉基本规则和分子底物(即分子精神物理学)方法评估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前后的肛门瘙痒症患者瘙痒程度及皮肤...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对肛门瘙痒症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瘙痒程度评分及参照由温度敏感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建立的痛痒觉基本规则和分子底物(即分子精神物理学)方法评估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前后的肛门瘙痒症患者瘙痒程度及皮肤感觉的变化。结果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可终止或显著降低41例男性肛门瘙痒症患者瘙痒程度评分(P<0.05)。在41例患者中,34例(82.9%)患者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后,应用部位产生辣椒素样效应(即灼热感后随之瘙痒和/或烧灼感迅速改善),7例(17.1%)患者缺乏辣椒素样反应。结论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可终止或降低肛门瘙痒症患者瘙痒,其治疗机制与调节皮肤感觉神经上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类受体1(TRPV1)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肛门瘙痒症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羟基脲致白色萎缩合并黑甲一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闫慧敏 兰宇贞 +2 位作者 张倩 张春雷 马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1期43-45,共3页
羟基脲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可以阻止细胞DNA合成,杀伤S期细胞。羟基脲主要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性疾病,也作为二线药物治疗银屑病和艾滋病。国外报道长期服用羟基脲可以出现多种不良药物反应,如骨髓抑制和胃肠道不适等,也... 羟基脲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可以阻止细胞DNA合成,杀伤S期细胞。羟基脲主要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性疾病,也作为二线药物治疗银屑病和艾滋病。国外报道长期服用羟基脲可以出现多种不良药物反应,如骨髓抑制和胃肠道不适等,也会导致皮肤、黏膜和甲的一些特殊改变,其中小腿溃疡较为常见.但白色萎缩和黑甲变化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脲 细胞DNA合成 缩合 口服 不良药物反应 药物治疗 抗肿瘤药物 胃肠道不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并发食管癌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门月华 曹源 +5 位作者 王琨 兰宇贞 马川 徐敏丽 谢志强 张春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6,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54岁。因面部、胸部水肿性紫红斑1个月,肌无力、肌痛及吞咽困难1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感冒后眼周出现水肿性紫红斑,无明显不适,于外院诊断为“皮炎”,输注“葡萄糖酸钙”。后皮疹逐渐增多,累及面颈部及胸部、手背,与日... 1病历摘要患者男,54岁。因面部、胸部水肿性紫红斑1个月,肌无力、肌痛及吞咽困难1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感冒后眼周出现水肿性紫红斑,无明显不适,于外院诊断为“皮炎”,输注“葡萄糖酸钙”。后皮疹逐渐增多,累及面颈部及胸部、手背,与日晒无明显关联。近1周患者出现吞咽不适,咽下食物时感觉食物下行缓慢;同时出现大腿、肩背部无力,伴肌肉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脂肪刮吸技术应用分析
11
作者 郑超 兰宇贞 +2 位作者 魏红 王琦 贾铁利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1年第5期262-262,共1页
关键词 共振脂肪刮吸技术 应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思曼 张芊 +3 位作者 金秋子 兰宇贞 王文慧 张春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677-680,共4页
患者,男,28岁。全身瘙痒11年,头颈、躯干及双上肢红色丘疹、斑块伴嗜酸粒细胞增多5年,脱发2年。外周嗜酸粒细胞计数11 088/μL。组织病理示:毛囊周围中等量单一核细胞浸润,以不典型淋巴细胞为主,并见散在嗜酸粒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浸... 患者,男,28岁。全身瘙痒11年,头颈、躯干及双上肢红色丘疹、斑块伴嗜酸粒细胞增多5年,脱发2年。外周嗜酸粒细胞计数11 088/μL。组织病理示:毛囊周围中等量单一核细胞浸润,以不典型淋巴细胞为主,并见散在嗜酸粒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浸润细胞主要是CD4+细胞。TCR基因重排示TCRδ、TCRγ均阳性。诊断: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注,阿维A、甲氨喋呤、泼尼松等口服,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治疗7周后皮损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亲毛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狒狒综合征1例
13
作者 张公杰 李薇薇 +3 位作者 兰宇贞 谢志强 李东明 张春雷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第4期339-340,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双足背红斑、水疱伴痒痛5 d,加重累及身体屈侧4d,于2019年6月27日入院。患者5d前始出现双足背红斑,伴瘙痒及疼痛,未诊治。4d前双足背部位出现大疱,皮疹逐渐累及双侧腘窝、腹股沟、腋窝、肘窝。2d前患者就诊于外... 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因双足背红斑、水疱伴痒痛5 d,加重累及身体屈侧4d,于2019年6月27日入院。患者5d前始出现双足背红斑,伴瘙痒及疼痛,未诊治。4d前双足背部位出现大疱,皮疹逐渐累及双侧腘窝、腹股沟、腋窝、肘窝。2d前患者就诊于外院,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多形红斑”,予卤米松、炉甘石洗剂外用,患者自觉病情无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甘石洗剂 双足背 丘疹性荨麻疹 多形红斑 大疱 卤米松 临床资料 腘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外阴淋巴水肿为首发表现的输卵管癌1例
14
作者 张公杰 李薇薇 +5 位作者 兰宇贞 郭独一 徐敏丽 谢志强 李东明 张春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69,共2页
患者女,71岁,因下腹部、会阴肿胀伴痒痛2个月余于2019年7月5日入院。患者诉2个月前体检发现盆腔积液,口服千金胶囊及肛塞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用药2周后出现下腹部及会阴肿胀,伴轻度痒痛,未诊治。1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 患者女,71岁,因下腹部、会阴肿胀伴痒痛2个月余于2019年7月5日入院。患者诉2个月前体检发现盆腔积液,口服千金胶囊及肛塞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用药2周后出现下腹部及会阴肿胀,伴轻度痒痛,未诊治。1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水肿",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输液治疗10 d,辅以抗组胺药物口服,下腹部及会阴肿胀较前减轻,出院后未再口服糖皮质激素。出院4 d后下腹部及会阴再次出现明显肿胀,性质同前,患者自行服用氢氯噻嗪25 mg每日1次治疗,肿胀略减轻。既往史及个人史无特殊。母亲患宫颈癌去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水肿 静脉输液治疗 抗组胺药物 淋巴水肿 输卵管癌 下腹部 盆腔积液 出院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