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理论的煤矿突水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公衍伟 蒋承林 吴爱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14,共3页
为了有效地预测矿井突水,降低矿井生产中的危险,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影响煤矿突水的主要因素,包括断裂构造、底板含水层岩溶发育程度、水压、底板隔水层的厚度等,得出了突水量与其影响诸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突水模... 为了有效地预测矿井突水,降低矿井生产中的危险,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影响煤矿突水的主要因素,包括断裂构造、底板含水层岩溶发育程度、水压、底板隔水层的厚度等,得出了突水量与其影响诸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突水模型的建立及其实践的检验,证明此类线性回归方程能够很好地预测出煤矿突水事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 最小二乘法 影响因素 煤矿突水 突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注浆封孔工艺在测定煤层瓦斯压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公衍伟 解庆雪 邓素华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87,共3页
基于目前各种不同封孔测压方法的工艺和效果及其现场的实际测压过程,分析对比了不同封孔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应条件,并在传统水泥砂浆封孔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带压注浆封孔法测定瓦斯压力,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对比实验得出:带压注浆封孔工... 基于目前各种不同封孔测压方法的工艺和效果及其现场的实际测压过程,分析对比了不同封孔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应条件,并在传统水泥砂浆封孔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带压注浆封孔法测定瓦斯压力,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对比实验得出:带压注浆封孔工艺相对于传统的水泥砂浆封孔工艺能够更好地有效封堵裂隙,缩短了瓦斯压力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瓦斯压力更加接近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瓦斯压力测定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注浆法 瓦斯压力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缓倾斜突出煤层构造顶(底)板石门揭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公衍伟 蒋承林 吴爱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91,共3页
基于缓倾斜突出煤层的传统石门揭煤技术中存在的穿越石门、煤门距离长、突出危险性大等问题,深入探讨了构造石门顶(底)板法石门揭煤技术。结合薛湖煤矿二2突出煤层2108风巷揭煤具体情况,应用构造顶板石门揭煤工艺,详细讨论了施工过程中... 基于缓倾斜突出煤层的传统石门揭煤技术中存在的穿越石门、煤门距离长、突出危险性大等问题,深入探讨了构造石门顶(底)板法石门揭煤技术。结合薛湖煤矿二2突出煤层2108风巷揭煤具体情况,应用构造顶板石门揭煤工艺,详细讨论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构造顶(底)板法能够有效安全地揭穿高瓦斯缓倾斜突出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揭煤 高瓦斯缓倾斜突出煤层 构造顶(底)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现行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及新探索 被引量:8
4
作者 公衍伟 蒋承林 齐宝勇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0,共3页
基于目前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采用的指标中的不足,提出了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指标,从能量学的角度解释了煤与瓦斯突出。通过实验模拟以及现场的实际验证,证明此指标的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方法很好地弥补了现行区域... 基于目前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采用的指标中的不足,提出了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指标,从能量学的角度解释了煤与瓦斯突出。通过实验模拟以及现场的实际验证,证明此指标的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方法很好地弥补了现行区域预测指标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区域预测指标 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 单项指标法 煤层瓦斯含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目前瓦斯压力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被引量:9
5
作者 公衍伟 蒋承林 +1 位作者 吴爱军 李光 《煤》 2011年第10期30-31,47,共3页
基于目前各种不同封孔测压方法的工艺和效果及其现场的实际测压过程,分析对比了不同封孔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应条件,并在以往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测压法测定瓦斯压力,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瓦斯压力测定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瓦斯压力 测定方法 优缺点 快速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套管带压注浆技术在瓦斯压力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法凯 蒋承林 +1 位作者 公衍伟 黄鑫业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9期5-9,共5页
针对顶底板承压水大、裂隙发育的煤层,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套管带压注浆技术联合M-Ⅱ瓦斯压力测定仪的封孔测压工艺。该工艺采用套管避免围岩孔壁坍塌影响;采用高压注浆充填围岩裂隙、隔绝瓦斯泄漏通道;采用M-Ⅱ瓦斯压力测定仪测得准确、... 针对顶底板承压水大、裂隙发育的煤层,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套管带压注浆技术联合M-Ⅱ瓦斯压力测定仪的封孔测压工艺。该工艺采用套管避免围岩孔壁坍塌影响;采用高压注浆充填围岩裂隙、隔绝瓦斯泄漏通道;采用M-Ⅱ瓦斯压力测定仪测得准确、可靠的瓦斯压力数据。应用该工艺对某煤层进行的瓦斯压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彻底填充了钻孔围岩裂隙、含水通道,使得测压钻孔坚固、稳定,排除了承压水对测压结果的干扰,并解除了由于钻孔垮塌对封孔测压方式适用的限制,可以准确测得煤层瓦斯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瓦斯压力 压力测量 双套管带压注浆 封孔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测压孔壁围岩坍塌机理及孔壁注浆加固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法凯 蒋承林 +3 位作者 吴爱军 杨洋 公衍伟 黄鑫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3,18,共5页
为了解决由瓦斯测压孔围岩松软易坍塌而导致的测压钻孔成孔困难、延误瓦斯测压时间等技术难题,用松软围岩阶梯注浆加固技术实现分阶段加固测压钻孔围岩。利用孔壁围岩坍塌机理,分析了围岩松软颗粒失稳易坍塌的力学原因;采用浆液扩散球... 为了解决由瓦斯测压孔围岩松软易坍塌而导致的测压钻孔成孔困难、延误瓦斯测压时间等技术难题,用松软围岩阶梯注浆加固技术实现分阶段加固测压钻孔围岩。利用孔壁围岩坍塌机理,分析了围岩松软颗粒失稳易坍塌的力学原因;采用浆液扩散球状渗透机理,研究了浆液渗透扩散特性与围岩改造的关系。平煤股份八矿斜井石门测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12MPa注浆压力的作用下,松软围岩区域浆液单次渗透扩散达3.7m,3次带压注浆就解决了孔壁坍塌、抱夹钻事故对测压钻孔施工干扰的问题,最终顺利测得了煤层瓦斯压力为1.67MPa。基于孔壁坍塌机理的阶梯注浆技术实现了逐段充填松软围岩孔壁裂隙、增强围岩抗拉强度、降低切向应力集中,逐段加强围岩孔壁稳定性能,从而改善了围岩的松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壁围岩坍塌机理 浆液球状渗透机理 孔壁围岩松软 测压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Ⅱ型瓦斯压力测定仪+套管法的穿多煤层测定瓦斯压力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法凯 蒋承林 +1 位作者 公衍伟 黄鑫业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针对穿多煤层条件下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时存在的钻孔封孔段密闭问题、所穿多煤层段松软孔壁垮塌问题以及由于多煤层孔壁裂隙连通造成的压力区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Ⅱ型瓦斯压力测定仪+套管法的穿多煤层测定瓦斯压力技术,阐述了该技术... 针对穿多煤层条件下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时存在的钻孔封孔段密闭问题、所穿多煤层段松软孔壁垮塌问题以及由于多煤层孔壁裂隙连通造成的压力区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Ⅱ型瓦斯压力测定仪+套管法的穿多煤层测定瓦斯压力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及工艺,介绍了该技术在某煤矿煤层瓦斯压力测定中的具体应用。经煤层瓦斯压力间接计算法检验可知,该穿多煤层测定瓦斯压力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煤层原始瓦斯压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多煤层 瓦斯压力 瓦斯压力测定仪 套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别破碎测压围岩环境改造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法凯 蒋承林 +2 位作者 吴爱军 黄鑫业 公衍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7,共5页
由于静水压力和流动阻力的存在,浆液在围岩裂隙中的渗透扩散范围有限,对于具有较厚特别破碎围岩的石门测压环境来说,一次注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本文提出采用逐段注浆法来实现封堵、充填导水围岩裂隙,增强围岩的承载能力,防止塌孔,... 由于静水压力和流动阻力的存在,浆液在围岩裂隙中的渗透扩散范围有限,对于具有较厚特别破碎围岩的石门测压环境来说,一次注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本文提出采用逐段注浆法来实现封堵、充填导水围岩裂隙,增强围岩的承载能力,防止塌孔,一次成孔,为石门测压提供一个良好的围岩环境。并通过在平煤十一矿-800m石门测压试验与应用的顺利进行,论证了逐段注浆法改变特别破碎围岩测压环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围岩 裂隙 逐段注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高瓦斯煤层封孔测压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光 蒋承林 公衍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86,共2页
穿过高瓦斯煤层测特定煤层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工作中一种特殊的情况。文章分析了这种特殊性,并且提出了解决办法。经过现场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可靠性,为煤矿现场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瓦斯压力 封孔 穿煤层 测压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主要能源利用现状及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11
作者 徐良才 郭英海 +1 位作者 公衍伟 王怀勐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0年第3期155-157,共3页
阐述了我国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能)的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美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消费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粗略的阐述了... 阐述了我国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能)的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美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消费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粗略的阐述了中国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能源 利用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瓦斯测压中胶囊黏液法的局限性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盘福春 解庆雪 公衍伟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基于黏液封孔器在现场的实际应用,分析了黏液封孔器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室模拟以及现场实际应用,最终得出黏液封孔器能够测定的最大煤层瓦斯压力为3.5MPa,同时,在黏液封孔器的瓦斯压力测定装置中应用了安全阀,能够有效地将测量... 基于黏液封孔器在现场的实际应用,分析了黏液封孔器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室模拟以及现场实际应用,最终得出黏液封孔器能够测定的最大煤层瓦斯压力为3.5MPa,同时,在黏液封孔器的瓦斯压力测定装置中应用了安全阀,能够有效地将测量室内的瓦斯压力维持在3.5MPa以下,防止了胶囊的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瓦斯 胶囊黏液封孔器 局限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煤田绿塘井田瓦斯赋存的地质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政祥 公衍伟 王怀勐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3-217,共5页
为了认识黔北煤田绿塘井田的瓦斯赋存规律,研究了主采煤层的埋藏-生烃史,分析了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沉积后经受了3个期次的构造演化作用,其中印支期的构造深埋及燕山中期的岩浆侵入控制了煤层甲烷的生成,... 为了认识黔北煤田绿塘井田的瓦斯赋存规律,研究了主采煤层的埋藏-生烃史,分析了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沉积后经受了3个期次的构造演化作用,其中印支期的构造深埋及燕山中期的岩浆侵入控制了煤层甲烷的生成,有机质发生2次生烃过程,生成大量甲烷,煤的最大镜质组反射率达3.69%、瓦斯含量为5.43~28.93 m3/t,均为高瓦斯煤层;开放性的正断层造成瓦斯的运移散失,煤中瓦斯含量随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煤层顶底板主要为透气性弱的泥岩、粉砂质泥岩以及粉砂岩,对瓦斯的封存作用强,煤层不同含水层间水力联系较差,地下水活动对煤层瓦斯逸散起到了较好的封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赋存 地质控制 煤层埋深 顶底板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城煤田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政祥 公衍伟 马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307-310,315,共5页
为认识水城煤田的瓦斯赋存特征,采用构造对瓦斯的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构造演化、现今构造组合样式及煤层的非均质性等对煤中瓦斯生成、运移和保存的控制。研究表明:研究区具有稳定的三角洲间湾成煤环境,为甲烷的生成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 为认识水城煤田的瓦斯赋存特征,采用构造对瓦斯的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构造演化、现今构造组合样式及煤层的非均质性等对煤中瓦斯生成、运移和保存的控制。研究表明:研究区具有稳定的三角洲间湾成煤环境,为甲烷的生成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煤层沉积后经历了三期次的生烃作用,生成大量瓦斯。盆地隔挡式褶皱发育,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可分为3种类型:宽缓简单向斜+良好封盖层,不对称向斜+良好封盖层,不对称陡立向斜+良好封盖层。埋藏较深的向斜核部煤变质程度较高,瓦斯含量一般较大。变形较大的构造部位煤体结构变形较严重,使得煤体具有更好的微观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城煤田 瓦斯赋存 构造逐级控制 构造样式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华煤矿瓦斯抽采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公衍伟 兰玉海 解庆雪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9-161,共3页
以瓦斯抽采为主要目的以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为依据,以残余瓦斯含量、残余瓦斯压力、K1值、Smax值、回风流瓦斯浓度、抽采率为指标,创建瓦斯抽采效果评价体系,并对林华矿井20... 以瓦斯抽采为主要目的以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为依据,以残余瓦斯含量、残余瓦斯压力、K1值、Smax值、回风流瓦斯浓度、抽采率为指标,创建瓦斯抽采效果评价体系,并对林华矿井20912回风巷320~780 m段瓦斯抽采效果进行了评价,对煤矿瓦斯抽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效果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保护层选择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解庆雪 邓素华 +1 位作者 韩真理 公衍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18,共4页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条件下,保护层选择问题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及经验,西南地区近距离突出煤层群矿井众多,急需相关技术,以提高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为此对近距离突出煤层保护层选择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近距离 煤层群 保护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小型矿井瓦斯抽采技术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勇 解庆雪 +1 位作者 赵训 公衍伟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8,共5页
贵州煤层瓦斯赋存复杂,小型矿井居多,煤与瓦斯突出严重。本文以贵州小型煤矿应用的瓦斯抽采技术为基础,对其瓦斯抽采工艺技术进行集成,并介绍了瓦斯抽放系统装备情况,以期改善贵州小型矿井安全生产局面。
关键词 小型煤矿 瓦斯抽采 工艺技术 系统装备
原文传递
胶囊-黏液封孔测压设备常见测压事故的事故树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承林 毕万全 +2 位作者 公衍伟 张媛媛 李晓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7-210,共4页
在总结胶囊-黏液封孔测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的各种事故的基础上,利用事故树分析法推导分析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及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最佳途径并得出了防止胶囊-黏液封孔测压设... 在总结胶囊-黏液封孔测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的各种事故的基础上,利用事故树分析法推导分析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及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最佳途径并得出了防止胶囊-黏液封孔测压设备测定煤层瓦斯压力过程中出现事故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黏液封孔 瓦斯压力 事故树分析 测压设备 胶囊
原文传递
残余瓦斯含量法在测定瓦斯抽采有效半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公衍伟 姬鹏锦 +1 位作者 韩真理 解庆雪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1,共3页
根据瓦斯抽采有效半径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分析结果,提出残余瓦斯含量法测定抽采有效半径,并以林华煤矿9号煤层为例进行了现场测定,得到不同抽采时间对应的抽采有效半径,为合理布置抽采钻孔间距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 根据瓦斯抽采有效半径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分析结果,提出残余瓦斯含量法测定抽采有效半径,并以林华煤矿9号煤层为例进行了现场测定,得到不同抽采时间对应的抽采有效半径,为合理布置抽采钻孔间距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瓦斯抽采效率,降低瓦斯抽采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瓦斯含量法 瓦斯抽采 有效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创新抓党建 开展联创促发展——兖矿集团铁西社区开展联创活动见硕果
20
作者 雷向军 公衍伟 孙航宇 《当代矿工》 2005年第9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社区党建工作 兖矿集团 创新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社区发展 十六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