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阶一致性系数AC_1对二分类结局一致性的测评 被引量:7
1
作者 公为洁 温兴煊 +1 位作者 何贤英 张晋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一阶一致性系数和Kappa系数用于测评二分类结局一致性的应用效果。方法从Kappa系数的两个悖论出发,揭示其应用局限,对比考察一阶一致性系数AC1对同样问题处理结果的合理性。结果 Kappa系数受研究对象阳性率变化及结果边际概率... 目的探讨一阶一致性系数和Kappa系数用于测评二分类结局一致性的应用效果。方法从Kappa系数的两个悖论出发,揭示其应用局限,对比考察一阶一致性系数AC1对同样问题处理结果的合理性。结果 Kappa系数受研究对象阳性率变化及结果边际概率的影响,不能广泛适用,而一阶一致性系数适用性较好。结论一阶一致性系数能够克服Kappa系数的局限性,是评价二分类结局一致性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评价 诊断试验 Kappa系数 一阶一致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分类资料的五种一致性评价指标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公为洁 赵志 +1 位作者 顾豪高 张晋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638,640,共4页
目的探讨5种不同的一致性评价指标用于估计二分类结局一致性的应用效果。方法用Monte Carlo法模拟得到不同样本含量和不同阳性率的二分类数据,分别估计各指标、标准误及估计值与真实值的相对偏差,从列联表的均衡性角度评价各系数的适用... 目的探讨5种不同的一致性评价指标用于估计二分类结局一致性的应用效果。方法用Monte Carlo法模拟得到不同样本含量和不同阳性率的二分类数据,分别估计各指标、标准误及估计值与真实值的相对偏差,从列联表的均衡性角度评价各系数的适用性。实例数据则使用Bootstrap估计加以验证。结果当列联表趋于均衡时,5种系数的标准误和相对偏差均较小;列联表趋于不均衡,Kappa、Scott π和Krippendorff α这3种系数的标准误和相对偏差越大;对于各种情形下的列联表,AC_1和G指数的标准误和相对偏差变化均较小。结论列联表的均衡状态对Kappa、Scott π和Krippendorff α这3种系数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当列联表趋于不均衡时,推荐使用AC_1和G指数评价二分类结局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评价 诊断试验 Kappa系数 二分类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中连续型自变量离散化为二分类变量时适宜分界点的确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贤英 赵志 +3 位作者 温兴煊 公为洁 黄波 张晋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5-277,280,共4页
目的提出logistic回归中连续型自变量离散化为二分类变量时的双界点OR值最大化分类法(简称双界点OR值最大法),通过模拟研究评价该法与其他离散化方法的模型拟合效果,并用实例数据进行验证。方法应用R软件中的"Smei Par"包对... 目的提出logistic回归中连续型自变量离散化为二分类变量时的双界点OR值最大化分类法(简称双界点OR值最大法),通过模拟研究评价该法与其他离散化方法的模型拟合效果,并用实例数据进行验证。方法应用R软件中的"Smei Par"包对连续型自变量与logitπ间是否呈单调变化性进行判定;对不满足单调变化关系的自变量,采用连续型变量法(或称原始取值法)、中位数法、单界点P值最小法、双界点OR值最大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分别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从拟合优度、变异的解释程度方面评价模型拟合效果。结果模拟数据和实例数据分析结果均可见,双界点OR值最大法相对于单界点P值最小法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影响因素和结局的关联,并且与连续型变量法和中位数分类法相比其模型拟合优度、变异的解释程度效果更好。结论在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时,若连续型自变量与logitπ之间呈非单调变化关系时,建议使用双界点OR值最大法对数据进行离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模型 连续型自变量分界点 OR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患者避孕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玉红 黄小凤 +4 位作者 李洁明 赵春梅 谢芳 张晋昕 公为洁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人工流产后患者避孕知识态度与行为,为更好地开展妇科门诊人流后关爱服务(PAC)。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对235例门诊人工流产患者进行避孕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调查。结果没有避孕(48.9%)和避孕失败(51.1%)是导致此...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人工流产后患者避孕知识态度与行为,为更好地开展妇科门诊人流后关爱服务(PAC)。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对235例门诊人工流产患者进行避孕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调查。结果没有避孕(48.9%)和避孕失败(51.1%)是导致此次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避孕失败采用的避孕方法依次为安全期、避孕套、体外排精、口服紧急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以往使用的避孕方法中,使用避孕套207人(88.1%),避孕套使用完全正确仅4.8%(10/207);口服避孕药35人(14.9%),服药方法不正确占使用人数的57.1%(20/35);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32人(13.6%);从没避孕5人(2.1%)。对不可靠避孕方法、紧急避孕方法、避孕套正确使用、流产后排卵时间、人流危害完全知晓率分别为24.3%、19.1%、29.8%、9.8%、9.8%,研究对象中有49.8%认为偶尔性生活不会怀孕,6.4%认为紧急口服避孕药可用于日常避孕。不同婚姻状态、年龄、文化程度患者的避孕知识、态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患者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存在错误的避孕认知态度,避孕方法使用不当和低效的避孕方法使用率较高,必须通过PAC服务,立即落实避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后服务 避孕 知识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血压和血糖控制情况及控制不佳原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尹朝霞 罗友连 +3 位作者 谈思雯 陈艳丽 冯海璇 公为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97-1205,共9页
背景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较低,研究者一般将其归因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偏低、不规律服药等,但较少有研究报道疾病认知水平较高且规律服药患者的血压和/或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目的了解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 背景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较低,研究者一般将其归因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偏低、不规律服药等,但较少有研究报道疾病认知水平较高且规律服药患者的血压和/或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目的了解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人群判断标准的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在对所患疾病认知状况良好、规律服药背景下的血压和/或血糖控制达标情况,探索其血压和/或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原因,旨在为更好地防控ASCV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深圳市罗湖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且10年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China-PAR)资料完整的签约患者,采用China-PAR对其进行评估,以筛选ASCVD高危人群(China-PAR得分≥10分)。对符合ASCVD高危人群判断标准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使用自设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最终将知晓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危害、血压和/或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且规律服药者纳入本研究。以患病情况为分层依据,比较血压/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组与未达标组的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选取全体血压/空腹血糖控制未达标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了解其血压/空腹血糖控制未达标的原因。应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9例患者。其中130例(43.5%)为单纯高血压患者,9例(3.0%)为单纯糖尿病患者,160例(53.5%)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90例患有高血压者中,140例血压控制达标,血压控制率为48.3%;169例患有糖尿病者中,71例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控制率为42.0%。对于13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而言,与血压控制达标组患者相比,血压控制未达标组患者年龄更小(t'=3.758,P<0.001);对于1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与血压控制达标组患者相比,未达标组患者年龄亦更小(t'=2.203,P=0.031);对于169例患有糖尿病者而言,与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组患者相比,空腹血糖控制未达标组患者规律运动率更高(χ^(2)=4.314,P=0.038),糖尿病病程更长(t=-3.180,P=0.002),平素监测血糖的频率更高(Z=2.228,P=0.026)。访谈共提炼出7个原因:患者认为不必强求达标,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经多次治疗,血压和/或血糖控制仍未达标后选择放弃,持无能为力的态度;虽规律服药,但在药物使用上存在问题;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受医生因素的影响,如医生认为无关紧要、“置若罔闻”等;缺乏自制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未达标;其他原因,如医保报销不顺利、曾出现血压/血糖过低导致不敢过分控制等。结论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ASCVD高危人群在疾病认知状况良好、规律服药的情况下,血压/血糖控制率仍较低。应密切关注年轻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规律运动、糖尿病病程较长或频繁监测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通过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对患者的规范用药宣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从生物-心理-社会多层面改善患者的知信行等举措,优化社区ASCVD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糖尿病 控制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定性和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师资教学目标认知和制定现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尹朝霞 刘彩云 +2 位作者 张宝双 陈艳丽 公为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3533-3538,共6页
背景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和支柱,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目前针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师资对教学目标认知及制定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了解国内优秀全科医学师资对教学目标的认知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及对教... 背景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和支柱,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目前针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师资对教学目标认知及制定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了解国内优秀全科医学师资对教学目标的认知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及对教学目标的建构与撰写情况等方面内容,探讨在开展与院校教育不同、专业性强、重在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全科住培工作的过程中全科医学师资如何通过教学目标更好地促进教学。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所在地区全科医学发展水平高、工作单位为国内知名医学院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所在科室为国家级全科住培基地,且从事全科住培带教工作5年及以上、职称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曾获得院级及以上教学荣誉、目前仍参与教学查房并在教学活动中制定教学目标的优秀全科医学师资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2—6月,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应用NVivo 12软件并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结果共纳入8名全科医学师资。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4个子主题:全科医学师资能较好掌握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教学目标制定缺乏制度保障(包括2个子主题:缺乏理论基础、缺乏规范制定教学目标的环境);全科医学师资对教学目标在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作用认知不足(包括2个子主题: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存在缺陷、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指导意义不大)。结论即使是优秀的全科医学师资,在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和制定上仍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应重视和保障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加强相关理论培训,以教学目标为“抓手”促进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同质化发展和建设,进而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全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师资 教学目标 教学查房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居民门诊中医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尹朝霞 孔憧宇 +5 位作者 邹先辉 李创 黄茵 冯阳 王云飞 公为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3112-3117,3126,共7页
背景中医药发展已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鲜有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诊疗疾病谱的研究。目的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居民门诊就... 背景中医药发展已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鲜有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诊疗疾病谱的研究。目的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居民门诊就诊的中医诊疗疾病谱,以了解深圳市社康中心的中医药诊疗能力,为推动我国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5—6月,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信息平台“杭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业务系统”中提取2021-01-01至2021-06-30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在深圳市10个区社康中心门诊就诊且产生诊疗费用的记录,选取以中医诊疗为就诊目的、产生相匹配诊疗费用、第一诊断为《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编码诊断的诊疗记录纳入研究(n=385138)。基于TCD中的病名分类对疾病谱进行分析,主要涉及科别类目、专科系统分类目、中医疾病名称。结果纳入的385138条诊疗记录中,男170077人次(44.16%),平均年龄(37.5±8.2)岁;女215061人次(55.84%),平均年龄(36.7±9.4)岁。疾病谱涵盖TCD所有7个科别类目,依次为:内科219445条(56.98%)、儿科79201条(20.56%)、耳鼻喉科47965条(12.45%)、妇科30620条(7.95%)、外科5797条(1.51%)、骨伤科1407条(0.37%)、眼科703条(0.18%)。除各科别类目中瘤病类、癌病类,眼科中眦病类、黑睛病类、瞳神病类、外伤眼病类外,疾病谱涵盖7个科别类目下的所有专科系统分类目。各科别类目下,数个疾病谱累计诊疗量占据该科别类目≥90.00%总诊疗量。疾病谱排名前5位系统疾病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208701条(54.19%)、肌肉骨骼系统疾病73369条(19.05%)、妇科系统疾病30620条(7.95%)、心脑血管系统疾病27539条(7.15%)、消化系统疾病19162条(4.98%)。<15岁和15~24岁患者以与呼吸道、消化道有关的疾病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痹病、眩晕病、头痛病、不寐病、乏力等患者逐渐增多;45岁前以感冒病为首位疾病,45岁后以肌肉关节疼痛的痹病为首位疾病。结论深圳市社康中心的中医诊疗疾病谱较广,但病种集中、单一,以内科疾病为主,疾病谱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妇科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五大类系统疾病,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拓展社康中心中医诊疗能力,以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中医诊疗 诊疗能力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疾病谱 家庭医生签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对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公为洁 高田林 +5 位作者 程佳 姜路路 孙士华 陈晶晶 谢克勤 赵秀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9-801,共3页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预防脂多糖(LPS)性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效果,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经灌胃给予DHA 250、500 mg/kg,连续10 d,然后经腹腔注射6 mg/kg脂多糖建立ALI模型;染毒16 h后,分别对各组动物肺组...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预防脂多糖(LPS)性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效果,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经灌胃给予DHA 250、500 mg/kg,连续10 d,然后经腹腔注射6 mg/kg脂多糖建立ALI模型;染毒16 h后,分别对各组动物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脏中氧化、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脂多糖明显损伤肺组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DHA能明显改善脂多糖导致的肺脏病理学改变;给予250、500 mg/kg的DHA可分别使肺脏髓过氧化酶活性比脂多糖组降低12.2%和27.6%(P<0.05或P<0.01),丙二醛降低12.5%和25.5%(P<0.05或P<0.01);BALF和肺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升高13.2%和23.0%(P<0.05或P<0.01),19.9%和36.1%(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20.2%和33.1%(P<0.01);总抗氧化能力升高48.5%和102.4%(P<0.01)。结论 DHA对脂多糖导致的肺组织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尹朝霞 罗友连 +3 位作者 谈思雯 陈艳丽 冯海璇 公为洁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2年第7期642-648,共7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人群不同危险因素的防控效果。方法:匹配深圳市罗湖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整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利用10年ASCVD发病风... 目的:探讨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危人群不同危险因素的防控效果。方法:匹配深圳市罗湖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整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利用10年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China-PAR),从就诊10家社康中心且China-PAR预测模型资料完整的签约居民中,筛选出分值≥10分的ASCVD高危人群,进行前瞻性干预研究。对照组接受一般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和关注患者想法、关心和期望(ICE)等,制定个性化管理措施,干预2年后比较两组自身及组间ASCVD各项危险因素得分变化。结果:共入选571例患者,干预组288例,对照组283例,干预2年后,分别失访7例、18例,最终干预组281例和对照组265例纳入研究。基线时,干预组和对照组ASCVD得分[(13.33±3.54)比(13.09±3.5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403),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明显下降[(10.89±4.01),(11.62±4.11)分],且干预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各危险因素中,基线时,干预组HDL-C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其余因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下降,服用降压药物人数明显提升(P<0.001);干预组干预后吸烟人数、女性腰围、全组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HDL-C降低(P=0.023)。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干预组服用降压药物比例更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更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HDL-C上升比例高于对照组,下降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36)。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降低ASCVD风险值,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ASCVD危险因素防控效果,但效果不一致,一些需要更深层次管理的危险因素防控效果不显著,需进一步探索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 高危人群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