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与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孝会 陈芳 +3 位作者 王绍坤 张赫楠 全铋 张继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对儿童和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免疫表型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B-ALL分型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以260例儿童和127例成人B-ALL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初发时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抗原... 目的:对儿童和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免疫表型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B-ALL分型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以260例儿童和127例成人B-ALL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初发时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抗原表达情况。结果:在全部B-ALL患者中B系抗原阳性率高的抗原有CD19,CD22,CD79a,分别达到了100%,99.73%,99.19%;而成熟B系抗原CD20和cIgM阳性率为31.27%和21.29%,阳性率较低。CD10的阳性率为94.88%,在成人组和儿童组中存在明显差异,儿童组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HLA-DR、CD38、cTdT阳性率分别为76.82%、98.38%、98.92%和92.72%,其中儿童患者CD34明显低于成人患者(P<0.05)。髓系相关抗原CD33、CD13和CD15的表达最常见,分别达20.49%、20.49%、7.01%,其中CD33和CD15在儿童组中阳性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5)。结论:免疫分型对儿童与成人B-ALL的诊断和微小残留病检测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成人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1基因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傅煜 符爽 +5 位作者 全铋 陈芳 胡延平 刘璇 王孝会 张继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083-1088,共6页
目的:探讨WT1(Wilms tumor gene 1)基因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77例初诊B-ALL患儿WT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流式亚型、染色体核型、临床危险分级等... 目的:探讨WT1(Wilms tumor gene 1)基因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77例初诊B-ALL患儿WT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流式亚型、染色体核型、临床危险分级等因素的基因表达差异,并随访分析初诊WT1基因表达水平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77例初诊B-ALL患者中,WT1基因阳性率96.10%(74/77),0~2岁患儿初诊WT1水平高于3~13岁组(P=0.02),WT1基因表达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229)。在对B-ALL流式亚型间WT1的分析中显示,Pro-B-ALL患者表达量最高,Pre-B-ALL次之,Com-B-ALL最低(两两比较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08,0.040)。临床高危(P=0.041)、t(4;11)(P=0.034)、初诊白细胞大于50×109/L(P=0.009)的患者有更高的WT1表达。首次诱导化疗后细胞形态学缓解与否,其初诊时WT1表达无明显差异(P=0.84),但长期随访得到持续缓解的患者初诊WT1表达低于复发或不缓解的患者。结论:WT1基因在儿童B-ALL中表达的高低可能提示患者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水平,并与长期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孝会 陈芳 +7 位作者 符爽 胡延平 张旻昱 刘璇 傅煜 全铋 王绍坤 张继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6期2651-2654,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27例儿童AML患者幼稚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对抗原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27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27例儿童AML患者幼稚细胞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对抗原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27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髓系特异性抗原CD33、CD13和CD117的表达最常见,分别达95.3%、90.6%、90.6%。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HLA-DR、CD38阳性率分别达53.5%、71.6%和97.6%。有65.4%的病例伴有淋系抗原的表达,其中以CD56的表达最常见占38.6%,其次为CD7占21.3%。有淋系抗原表达(LymAg^+)患者早期抗原CD34和HLA-DR抗原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系抗原表达(LymAg^-)患者(P<0.05)。结论:免疫分型对儿童AML的诊断和不同亚型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儿童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发慢性髓性白血病一例
4
作者 崔丽芬 全铋 +2 位作者 刘璇 张振忠 张继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9-1099,共1页
患者,男,49岁.3年前因脾肿大于我院普外科住院.查体:腋窝胸壁群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质韧,活动尚可,无压痛.脾甲乙线12 cm,甲丙线14 cm,丁戊线-1 cm.上腹增强CT示巨脾,脾梗塞,肝门、胰头周围及腹膜后结节.血常规检查:WBC 27.3×10^9/... 患者,男,49岁.3年前因脾肿大于我院普外科住院.查体:腋窝胸壁群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质韧,活动尚可,无压痛.脾甲乙线12 cm,甲丙线14 cm,丁戊线-1 cm.上腹增强CT示巨脾,脾梗塞,肝门、胰头周围及腹膜后结节.血常规检查:WBC 27.3×10^9/L,HGB 109 g/L,PLT 126× 10^9/L,成熟淋巴细胞占0.780,幼稚淋巴细胞占0.080,中性杆状核细胞占0.010,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0.090,嗜酸细胞占0.010,成熟单核细胞占0.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性白血病 伴发 幼稚淋巴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中性杆状 单核细胞 血常规检查
原文传递
亚显微水平CNVS致病的分子机制及其检测方法与新进展
5
作者 全铋 张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38,共7页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是由基因组发生重排引起的,通常指长度为几千个碱基对以上的基因组片段的拷贝数增加或减少,表现为亚显微水平的缺失、重复和片段性重复等。CNVs与许多疾病相关,是导致人类出生缺陷、发育疾病和...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是由基因组发生重排引起的,通常指长度为几千个碱基对以上的基因组片段的拷贝数增加或减少,表现为亚显微水平的缺失、重复和片段性重复等。CNVs与许多疾病相关,是导致人类出生缺陷、发育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深入了解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变异对于更好地理解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遗传-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组变异与物种进化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与CNVs相关的疾病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医学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对亚显微水平CNVs致病的分子机制、检测方法以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 亚显微水平CNVS 致病机制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