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过伸性损伤采用前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全小安 刘贤平 艾武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对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42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1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前路手术治疗,2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后路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SI... 目的:对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42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1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前路手术治疗,2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后路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SIA评分(脊髓损伤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治疗要以重建颈椎稳定、恢复生理弯曲为主,并避免发生颈髓二次损伤和颈椎退变性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颈椎过伸性损伤 安全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外固定支架并指甲牵引治疗掌指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全小安 陈小平 +1 位作者 琚珉 朱家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4期3948-3949,共2页
目的分析掌指骨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自制外固定支架并指甲牵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掌指骨不稳定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自制外固定支架并指甲牵引治疗,对照组实施微型... 目的分析掌指骨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自制外固定支架并指甲牵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掌指骨不稳定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自制外固定支架并指甲牵引治疗,对照组实施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X线评分优良率、TAFS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X线评分优良率、TAF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指骨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自制外固定支架并指甲牵引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加快患者术后手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外固定支架 指甲牵引治疗 掌指骨不稳定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甲牵引结合支具治疗不稳定型第一掌骨骨折疗效观察
3
作者 全小安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3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指甲牵引结合支具治疗不稳定型第一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不稳定型第一掌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指甲牵引结合支具治疗骨折部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 目的:分析指甲牵引结合支具治疗不稳定型第一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不稳定型第一掌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指甲牵引结合支具治疗骨折部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对46例患者进行3~13个月的随访,平均6.6个月。对患者第一掌骨骨折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优良率为44例(95.65%)。结论指甲牵引结合支具治疗不稳定型第一掌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制作支具,有助于骨折端的恢复,且骨折愈合时间短、治疗费用低,对患者骨折部位的肌腱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甲牵引 不稳定型第一掌骨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的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恢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昆华 艾武平 +3 位作者 全小安 陈小平 魏阳 王得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6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下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的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0月在该院骨伤科进行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45例,按照入院尾号单双数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下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的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0月在该院骨伤科进行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45例,按照入院尾号单双数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术后康复科介导康复治疗,观察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3、7 d VAS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出院时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3 d VA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Harri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康复单元一体化的康复治疗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恢复的临床效应显著,开展术后康复的多科室合作对于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应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康复治疗 单元一体化
原文传递
三种防止骨水泥渗漏椎体增强术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小平 宋宇 +4 位作者 全小安 艾武平 苑海洋 王泽宇 田纪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增强(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术治疗老年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PVA治疗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增强(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术治疗老年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PVA治疗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其中,20例采用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30例采用分次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30例采用海绵PVP。比较三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海绵组发生1例骨水泥渗漏。手术时间由高至低依次为PKP组>分次组>海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4.5)min vs(35.4±4.0)min vs(28.9±3.2)min,P<0.001]。骨水泥注入量依次为PKP组>分次组>海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0.4)ml vs(5.4±0.5)ml vs(4.9±0.6)ml,P=0.001]。PKP组手术费用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时间推移,三组患者的VAS及OD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1d VAS评分依次为PKP组>分次组>海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8)vs(1.2±0.8)vs(1.0±0.6),P<0.001]。影像方面,PKP组后凸角的矫正度显著优于其他两组[(7.4±0.9)vs(5.3±1.0)vs(5.1±0.5),P<0.001]。与术前相比,术后三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三组手术技术各其优缺点,PKP适用于需要恢复后凸畸形的患者,但花费较高;分次组在三组手术中在各个数据中较均衡;海绵组手术方式简单,手术时间短,但仍为有一定的渗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渗漏 后凸成形术 分期注射经皮椎体成形术 明胶海绵封堵经皮椎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