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瘟热病毒血凝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全传松 姜骞 +3 位作者 于作 李博韬 李连峰 曲连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29,共5页
为获得具有天然构象及良好抗原性的犬瘟热病毒(CDV)血凝蛋白(H),本研究以HLJ2-07毒株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H基因,将其克隆到pFastBacTMHTA载体中,利用大肠杆菌DH10BacTM同源重组构建穿梭质粒reBACmidrH,将重组穿梭质粒转染Sf9昆... 为获得具有天然构象及良好抗原性的犬瘟热病毒(CDV)血凝蛋白(H),本研究以HLJ2-07毒株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H基因,将其克隆到pFastBacTMHTA载体中,利用大肠杆菌DH10BacTM同源重组构建穿梭质粒reBACmidrH,将重组穿梭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进行杆状病毒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对获得的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及抗原性分析。同时,利用在线网站与软件对CDV H蛋白进行B细胞表位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在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的H蛋白能与His-tag单克隆抗体及C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蛋白成功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用Swiss-model同源建模软件及B细胞表位预测软件,预测H蛋白可能具有的B细胞表位有5处,分别是175—195、240—250、365—380、480—508及526—555。本研究获得了具有天然构象及良好抗原性的CDV重组H蛋白,可为诊断试剂开发、单克隆抗体制备及表位筛选等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血凝蛋白 杆状表达系统 B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抗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安琪 崔珂 +1 位作者 全传松 张振杰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6期73-74,76,共3页
病毒是一类个体细微,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依赖于宿主细胞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也是一种独特的传染因子。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疗法,为解决这一难题,不少人将目光投向我国传统中草药。相较于... 病毒是一类个体细微,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依赖于宿主细胞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也是一种独特的传染因子。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疗法,为解决这一难题,不少人将目光投向我国传统中草药。相较于西药,中药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诸如药性温和,毒性较低,价格低廉,材料丰富等。本文将针对中药治疗病毒中常见种类: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流感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VP1蛋白原核表达及在高通量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崔珂 孔亚茹 +3 位作者 马传敏 张振杰 史卫峰 全传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目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目前缺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本研究利用EV71 VP1蛋白作为抗原,筛选免疫小鼠脾脏特异性表达EV71抗体的B细胞。方法将EV71 VP1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至pET-21a(+... 目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目前缺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本研究利用EV71 VP1蛋白作为抗原,筛选免疫小鼠脾脏特异性表达EV71抗体的B细胞。方法将EV71 VP1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至pET-21a(+)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DE3,优化蛋白表达和复性条件,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并检测其抗原性;以纯化蛋白为抗原,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灭活病毒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进行分选,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结果EV71 VP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形式稳定表达,纯化复性后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利用表达的VP1蛋白从免疫和未免疫的昆明小鼠脾脏筛选出能够特异性表达EV71抗体的B细胞,两者数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EV71 VP1重组蛋白,与流式细胞术结合可用于EV71特异B细胞的检测和分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VP1 蛋白表达 抗体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筛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刺突蛋白单克隆抗体
4
作者 郑文君 张思伊 +9 位作者 侯瑶 高艳洁 陈艳莉 朱庆祥 王梁 聂凯晓 于立娟 姬敬开 张振杰 全传松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筛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糖蛋白Gn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纯化的SFTSV-Gn作为诱饵,从免疫的雌性BALB/c小鼠B细胞库中钓取病毒特... 目的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筛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糖蛋白Gn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纯化的SFTSV-Gn作为诱饵,从免疫的雌性BALB/c小鼠B细胞库中钓取病毒特异性B细胞,利用10×免疫组库测序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挑选具有潜在结合活性的抗体序列,构建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4,进行单克隆抗体的表达及纯化,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从捕获的3544个B细胞中挑选出14株抗体,功能验证显示12株抗体能结合SFTSV-Gn糖蛋白,而其中C9和9/10抗体结合力较高;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流式细胞术证明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SFTSV,有效浓度低至2μg/mL。结论成功获得了针对SFTSV-Gn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SFTSV快速诊断试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特异B细胞 单克隆抗体 Gn糖蛋白
原文传递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型分布
5
作者 孙威威 李晓晴 +3 位作者 曲妍 全传松 马德珍 明明 《预防医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925-929,共5页
目的分析2022年泰安市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的基因型及分布特点,为白纹伊蚊数量控制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7-8月在山东省泰安市采集白纹伊蚊,在生测水平获得基本的抗性水平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神经轴突钠离营子通道(VGSC... 目的分析2022年泰安市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的基因型及分布特点,为白纹伊蚊数量控制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7-8月在山东省泰安市采集白纹伊蚊,在生测水平获得基本的抗性水平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神经轴突钠离营子通道(VGSC)基因的1016、1532、1534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VGSC基因Y995、F1014、D1513、F1534、E1763位点存在突变。D1513、F1534、E1763的峰图分析显示,D1513位发生完全突变,含有1种等位基因,即突变型GCC/G(15/15,100%);1种基因型,即突变型纯合子G/G(15/15,100%)。F1534位有2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GAA/F(6/15,40.00%)和突变型TAA/L(9/15,60.00%);2种基因型,即野生型纯合子F/F(6/15,40.00%)和野生/突变型杂合子F/L(9/15,60.00%)。E1763位发生完全突变,含有1种等位基因,即突变型CTG/D(16/16,100%);1种基因型,即突变型D/D(16/16,100%)。将Y995和F1014通过Pymol2.6进行氢键对比,发现氢键的数量在突变后发生改变。结论2022年泰安市白纹伊蚊击倒抗性基因突变频率高,且呈现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击倒抗性基因 基因突变 等位基因
原文传递
病毒感染诱导血小板减少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佀瑶瑶 郑文君 +1 位作者 全传松 张红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2-317,共6页
血小板减少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病毒感染人体后,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生成、增加血小板损耗、免疫损伤及促进血小板破坏等途径共同导致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诱导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可能有骨髓抑制、巨核细胞生成缺陷,炎症... 血小板减少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病毒感染人体后,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生成、增加血小板损耗、免疫损伤及促进血小板破坏等途径共同导致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诱导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可能有骨髓抑制、巨核细胞生成缺陷,炎症诱导的凝血及血管内破坏增加导致的血小板损耗等。文章就病毒感染性疾病诱导血小板减少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血小板破坏 血小板减少 免疫损伤 血管内 巨核细胞生成 骨髓抑制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犬瘟热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全传松 李博韬 +3 位作者 姜骞 李连峰 于作 曲连东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9-592,共4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犬瘟热病毒的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中犬瘟热病毒核衣壳蛋白(N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特异性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犬瘟热病... 为建立快速检测犬瘟热病毒的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中犬瘟热病毒核衣壳蛋白(N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特异性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犬瘟热病毒最低检出量为80copies/μL,是常规RT-PCR的100倍;与其他犬类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收集的6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64.2%,而常规RT-PCR的阳性检出率为44.8%。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为犬瘟热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TAQMAN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原文传递
基于单细胞测序的柯萨奇A16型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筛选
8
作者 李静 马传敏 +3 位作者 全传松 李玉明 张振杰 史卫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通过单细胞测序筛选柯萨奇A组16型病毒(Coxsackievirus A16,CVA16)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方法以CVA16衣壳蛋白VP1作为抗原蛋白,流式细胞术分选VP1特异识别小鼠B细胞,对其进行B细胞抗原受体(B-cell receptor,BCR)组... 目的通过单细胞测序筛选柯萨奇A组16型病毒(Coxsackievirus A16,CVA16)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方法以CVA16衣壳蛋白VP1作为抗原蛋白,流式细胞术分选VP1特异识别小鼠B细胞,对其进行B细胞抗原受体(B-cell receptor,BCR)组库单细胞测序;基于测序数据分析IgG抗体轻重链序列,根据丰度排序筛选CVA16候选单克隆抗体并进行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微量中和实验等方法,对CVA16单克隆抗体进行体内外功能验证。结果成功表达CVA16-VP1-His重组蛋白,共免疫14只ICR小鼠,经流式分选出约50000个存活VP1特异B细胞,单细胞测序构建BCR库,筛选并表达19株CVA16候选单克隆抗体。经验证单抗7-2、7-4、7-8、8-8及8-9具有中和作用,半数抑制率(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9.09、12.00、5.56、9.68、9.67μg/mL。单抗7-8在体外细胞水平上具有较强的中和作用,在体内乳鼠攻毒保护实验中也表现出良好的中和效果。广谱性中和实验表明,单抗7-1具有针对EVA71病毒的中和能力,单抗7-5显示出针对CVA6病毒的中和能力。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1种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筛选CVA16单克隆抗体的方法,验证抗体7-8为1株具备较强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A组16型病毒 单克隆抗体 真核表达 B细胞抗原受体测序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微量中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F2在柯萨奇A组10型病毒感染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9
作者 金翠宁 徐扬 +3 位作者 成昕宇 全传松 李玉明 刘绍琼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TNF受体相关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2,TRAF2)在柯萨奇A组10型病毒(coxsackievirus A10,CVA10)感染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VA10接种至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构建... 目的探讨TNF受体相关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2,TRAF2)在柯萨奇A组10型病毒(coxsackievirus A10,CVA10)感染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VA10接种至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构建细胞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TRAF2的表达水平;通过TRAF2过表达的CVA10感染细胞模型进一步验证其相互作用。同时,收集不同日龄ICR小鼠血液样本,检测TRAF2的表达;构建ICR小鼠CVA10感染模型,分析CVA10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中TRAF2的含量变化。结果研究发现,CVA10感染细胞后,TRAF2的表达显著下降,NF-κB的磷酸化和总蛋白的水平明显提高;而在TRAF2过表达细胞模型中,CVA10的复制受到抑制,NF-κB的磷酸化和总蛋白的水平显著下降。正常小鼠在不同日龄血清中TRAF2的表达存在差异,从5天到8周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在CVA10感染小鼠模型中,同样发现TRAF2的表达显著下调。结论CVA10感染可激活NF-κB信号通路,而TRAF2通过NF-κB信号通路来参与调控CVA10病毒复制、感染细胞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受体相关因子2 柯萨奇A组10型病毒 病毒复制 核转录因子kB 感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免疫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春晶 刘庆华 +1 位作者 全传松 张红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通常是机体被蜱虫叮咬后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新发传染病,在我国多个城市及国外均有报道,研究统计其病死率可达5%~30%,春夏季节多发,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在病毒感...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通常是机体被蜱虫叮咬后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新发传染病,在我国多个城市及国外均有报道,研究统计其病死率可达5%~30%,春夏季节多发,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机体往往表现为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继而引发一系列异常的病理生理改变。文章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在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及骨髓检测异常改变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增加相关工作人员对本病的认识,进而促进对于本病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新的诊断及治疗技术的研发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T细胞 B细胞 抗体 细胞因子风暴 骨髓
原文传递
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春晶 刘庆华 +1 位作者 全传松 张红 《医学信息》 2023年第6期172-175,共4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主要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常表现为多个器官受累,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出血性症状及肺部症状等。实验室检查方面,重症患者血常规、生化酶学、凝血功能、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主要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常表现为多个器官受累,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出血性症状及肺部症状等。实验室检查方面,重症患者血常规、生化酶学、凝血功能、免疫系统和细胞因子出现明显异常,同时SFTS患者骨髓穿刺可见嗜血细胞综合征现象。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较高,且该疾病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因此,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尤为重要。本文就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展开综述,以期为重症SFTS患者早期识别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高热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