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合并重度食管狭窄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1
作者 吕宝娇 徐禛 +1 位作者 党志红 于蓉 《全科护理》 2025年第1期196-198,共3页
为1例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含并重度食管狭窄病人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护理要点包括皮肤护理、术后饮食指导、术后并发症观察、营养支持、管路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经过27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恢复正常饮食,病情好转出院,随访... 为1例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含并重度食管狭窄病人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护理要点包括皮肤护理、术后饮食指导、术后并发症观察、营养支持、管路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经过27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恢复正常饮食,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年,病人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学习中,进食良好,原发病无进展。认为针对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并重度食管狭窄病人通过给予皮肤护理、术后饮食指导、术后并发症观察、营养支持、管路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病人的病情及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重度食管狭窄 皮肤护理 饮食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条件下小菜蛾对不同温度效应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
2
作者 安静杰 窦亚楠 +4 位作者 郭江龙 袁文龙 党志红 高占林 李耀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为了明确变温环境条件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食料浸渍法比较了环境温度变化下四氯虫酰胺(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和溴虫腈(无温度效应杀虫剂)处理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模拟田间变温条件,研究这两种杀虫剂不同施药时间对... 为了明确变温环境条件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食料浸渍法比较了环境温度变化下四氯虫酰胺(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和溴虫腈(无温度效应杀虫剂)处理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模拟田间变温条件,研究这两种杀虫剂不同施药时间对小菜蛾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施药前,15、25、35℃预处理24 h,其35℃下温度系数分别为+28.53、+25.84和+18.77,均表现为显著的正温度效应,但温度系数随预处理温度上升而降低。溴虫腈在15℃预处理24 h,对小菜蛾表现为弱正温度效应,25℃和35℃下预处理均无温度效应。表明药剂处理前温度变化会影响杀虫剂的温度效应。在模拟田间变温的情况下,四氯虫酰胺经过高温预适应后于16:00(30℃)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0.41 mg/L),显著高于清晨6:00(22℃)持续低温时的毒力(32.33 mg/L),毒力差异倍数高达78.85倍。一天中无温度效应杀虫剂溴虫腈的毒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为利用杀虫剂的温度效应指导田间高效防治小菜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系数 小菜蛾 杀虫剂 毒力 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不同地理区域的棉铃虫种群分布
3
作者 李耀发 安静杰 +6 位作者 窦亚楠 张尚卿 党志红 李明远 袁文龙 郭江龙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作物上棉铃虫成虫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1)河北省棉铃虫种群发生数量大,并在多种寄主作物田中广泛分布,其中冀南地区棉田棉铃虫有4个成虫发生高峰期,高峰期诱捕虫量均达到100头/个(诱捕器)以上,最高达到了272.67头/个(诱捕器);(2)棉铃虫种群数量从南到北呈逐步递减趋势,南部、中部、北部的最高诱捕虫量分别为272.67、118.00和94.50头/个(诱捕器);(3)除棉田外,花生和玉米等作物田以及葡萄等果园的棉铃虫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河北省新的种植结构布局下不同地理区域内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及其分布动态,可为华北地区不同作物布局下棉铃虫的区域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作物布局 种群动态 黄河流域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症青”成因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田舸帆 郭江龙 +3 位作者 安静杰 党志红 李耀发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
近年来,大豆“症青”现象在黄淮海地区频繁发生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大豆安全生产。大豆“症青”主要表现为大豆进入生长后期,结荚不鼓粒或瘪荚皱粒,叶片浓绿变厚,豆荚、叶片和茎秆等长期保持绿色,导致大豆源汇失衡,营养物质... 近年来,大豆“症青”现象在黄淮海地区频繁发生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大豆安全生产。大豆“症青”主要表现为大豆进入生长后期,结荚不鼓粒或瘪荚皱粒,叶片浓绿变厚,豆荚、叶片和茎秆等长期保持绿色,导致大豆源汇失衡,营养物质运输受阻,进而造成大豆减产。为了探明大豆“症青”的成因,综合有关学者和作者团队的研究结果,对可能导致大豆“症青”的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温度、虫害、病毒等。作者认为点蜂缘蝽刺吸为害是导致大豆“症青”的关键因子,其他因子尚需进一步确认。为了降低大豆“症青”的发生,提出了针对大豆田点蜂缘蝽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症青” 温度 病毒 点蜂缘蝽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下韭菜迟眼蕈蚊发生为害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党志红 董建臻 +3 位作者 高占林 贾海民 张克锦 潘文亮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5-68,共4页
韭菜迟眼蕈蚊 (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是为害韭菜、葱、蒜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研究明确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韭菜露地栽培和温棚栽培方式下 ,韭菜迟眼蕈蚊不同的发生、为害规律。露地栽培韭菜田中 ,韭蛆 1年发生 5代 ,为害高峰... 韭菜迟眼蕈蚊 (BradysiaodoriphagaYangetZhang)是为害韭菜、葱、蒜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研究明确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韭菜露地栽培和温棚栽培方式下 ,韭菜迟眼蕈蚊不同的发生、为害规律。露地栽培韭菜田中 ,韭蛆 1年发生 5代 ,为害高峰为春、秋两季 ;温棚栽培韭菜田中 ,1年发生 6代 ,冬季扣棚以后是该虫为害高峰 ,而掀棚后从春季到秋季养茬这段时间 ,成虫和幼虫发生量很小 ,为害极轻。韭菜迟眼蕈蚊的发育速度及年发生代数主要受温度影响 ,而土壤湿度是决定其发生数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种植方式 韭菜害虫 发生规律 为害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抗药性与种群适合度 被引量:11
6
作者 党志红 安静杰 +3 位作者 高占林 彭建红 潘文亮 李耀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114,共4页
为了利用棉蚜抗性种群的适合度代价,指导田间棉蚜种群抗药性治理,笔者采用浸渍法测定并明确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差异,并组建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期明确河北省抗性棉蚜种群的适合度变化。... 为了利用棉蚜抗性种群的适合度代价,指导田间棉蚜种群抗药性治理,笔者采用浸渍法测定并明确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差异,并组建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期明确河北省抗性棉蚜种群的适合度变化。结果表明,邯郸棉蚜种群对丁硫克百威(RI=80.5)、氰戊菊酯(RI=28.6)和阿维菌素(RI=108.7)的抗性明显高于保定和沧州地区棉蚜种群。从各地区棉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来看,邯郸棉蚜种群净繁殖率(37.9±2.51)和相对适合度(0.78)明显低于室内敏感种群,而保定和沧州棉蚜均与敏感种群没有显著性差异。结合已有棉蚜抗性种群适合度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河北省邯郸棉蚜种群适合度下降可能与其对丁硫克百威或阿维菌素的高抗性有关。因而,针对邯郸棉蚜种群抗药性治理,应暂停使用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轮换使用抗性风险较低的吡虫啉、噻虫胺等杀虫剂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杀虫剂 抗药性 种群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种杀虫剂对细胸金针虫的毒力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党志红 高占林 +5 位作者 李耀发 袁文龙 袁立兵 申妍妍 王吉强 潘文亮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3-214,232,共3页
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了17种杀虫剂对细胸金针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苯并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对细胸金针虫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007613mg/kg土。有机磷类杀虫剂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二嗪磷、毒死蜱和辛硫磷的毒力最高,... 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了17种杀虫剂对细胸金针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苯并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对细胸金针虫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007613mg/kg土。有机磷类杀虫剂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二嗪磷、毒死蜱和辛硫磷的毒力最高,3种杀虫剂的LC50值分别为0.0612、0.1007、0.1230mg/kg土;哒嗪硫磷和丙溴磷的毒力也较高,其LC50值均低于5mg/kg土;马拉硫磷和敌百虫对试虫的毒力较低,LC50值分别为6.4887、13.8018mg/kg土。氯代烟酰类杀虫剂对试虫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氯噻啉对试虫的LC50值为2.6385mg/kg土,啶虫脒LC50值为3.2364mg/kg土,吡虫啉的毒力较低,其LC50值10.8264mg/kg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试虫也具有一定的毒力,其LC50值分别为11.1860、22.2891mg/kg土。微生物源杀虫剂阿维菌素和几丁质合成抑剂灭幼脲、杀铃脲和除虫脲对细胸金针虫幼虫的毒力较低,在剂量为50mg/kg土时,其校正死亡率均在4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胸金针虫 毒力 土壤混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迟眼蕈蚊的室内人工饲养技术 被引量:14
8
作者 党志红 贾海民 +1 位作者 高占林 潘文亮 《昆虫知识》 CSCD 2000年第5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韭菜迟查蚊 韭菜害虫 人工饲养 药剂防治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1 位作者 高占林 潘文亮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室内试验研究土壤含水量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影响因其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异。卵期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0%~20%,幼虫期、蛹期适宜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15%... 室内试验研究土壤含水量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影响因其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异。卵期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0%~20%,幼虫期、蛹期适宜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15%和15%~20%。土壤含水量为10%~15%时,成虫性比接近1∶1。土壤含水量为15%时,世代存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大黑鳃金龟 发育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选择毒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党志红 高占林 +5 位作者 赵玉敬 安静杰 窦亚楠 潘文亮 华佳楠 李耀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238,共6页
为了指导棉铃虫防控中化学杀虫剂和天敌昆虫协调使用,本文采用浸叶法和玻管药膜法测定了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和松毛虫赤眼蜂成蜂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双酰胺类杀虫剂中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幼虫... 为了指导棉铃虫防控中化学杀虫剂和天敌昆虫协调使用,本文采用浸叶法和玻管药膜法测定了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和松毛虫赤眼蜂成蜂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双酰胺类杀虫剂中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幼虫表现出了较高的毒力水平(LC 50分别为0.2882、0.3894、0.8609 mg/L),稍低于对照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LC 50为0.06493 mg/L);而溴氰虫酰胺对棉铃虫的毒力(LC 50为3.7638 mg/L)明显低于甲维盐。从对天敌昆虫安全性来看,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毒性(LC 50分别为1.0060、0.9933、1.1541 mg/L)明显低于甲维盐(其LC 50为0.1646 mg/L),表现出了较高的安全性;但是,溴氰虫酰胺对松毛虫赤眼蜂毒性较高(LC 50为0.4952 mg/L),安全性较差。本研究将为棉铃虫防控中药剂与天敌协调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松毛虫赤眼蜂 双酰胺类杀虫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点委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2 位作者 潘文亮 李妍妍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4-6,共3页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在我国属于耕作制度变革后新发生的害虫,为了便于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在我国属于耕作制度变革后新发生的害虫,为了便于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温度对二点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在温度为15~30℃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其发育速率明显加快。二点委夜蛾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均与温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其卵、幼虫、蛹和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72、10.80、9.63和10.04℃,有效积温分别为71.47、248.89、134.00和552.95 d.℃。利用本研究结果,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可准确预测出该虫在当地的发育代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盲蝽成虫对几种寄主植物花器的趋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1 位作者 高占林 潘文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82-83,共2页
以室内饲养的绿盲蝽成虫为试虫,以黄瓜、辣椒等17种作物或蔬菜的花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末位淘汰法,研究了绿盲蝽对各寄主植物花的趋性。结果表明:绿盲蝽成虫对向日葵花、辣椒花和豇豆花的趋性明显强于其他作物花;番茄花、草莓花、车... 以室内饲养的绿盲蝽成虫为试虫,以黄瓜、辣椒等17种作物或蔬菜的花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末位淘汰法,研究了绿盲蝽对各寄主植物花的趋性。结果表明:绿盲蝽成虫对向日葵花、辣椒花和豇豆花的趋性明显强于其他作物花;番茄花、草莓花、车轴草花和黄瓜花对绿盲蝽也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本研究将为绿盲蝽趋花特性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花器 趋性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虫态小麦吸浆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 被引量:3
13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1 位作者 高占林 潘文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99-100,共2页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玻管药膜法,室内评价了不同虫态小麦吸浆虫对吡虫啉、溴氰菊酯和辛硫磷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麦红吸浆虫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成虫对药剂敏感性最高,幼虫和蛹对药剂敏感性较低。根据研究结果,...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玻管药膜法,室内评价了不同虫态小麦吸浆虫对吡虫啉、溴氰菊酯和辛硫磷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麦红吸浆虫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成虫对药剂敏感性最高,幼虫和蛹对药剂敏感性较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小麦吸浆虫的最佳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吸浆虫 虫态 杀虫剂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胸金针虫人工饲养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1 位作者 高占林 潘文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51-52,共2页
介绍了人工饲养细胸金针虫的技术,明确了该虫各虫态最佳饲养条件。该技术可用于细胸金针虫的室内大量饲养。
关键词 细胸金针虫 人工饲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冀中地区苹果绵蚜越冬状况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1 位作者 高占林 潘文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44-46,62,共4页
为了掌握苹果绵蚜在河北省冀中地区的越冬特点,为其针对性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2012-2014年对河北省冀中地区苹果绵蚜的越冬场所和越冬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冀中地区苹果绵蚜在12月进入越冬期,翌年3月开始活动;越冬... 为了掌握苹果绵蚜在河北省冀中地区的越冬特点,为其针对性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2012-2014年对河北省冀中地区苹果绵蚜的越冬场所和越冬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冀中地区苹果绵蚜在12月进入越冬期,翌年3月开始活动;越冬场所以苹果树根部为主,适宜年份也见于主干和枝条上;越冬虫态以1龄若虫为主,适宜年份见少量的2龄若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越冬场所 越冬虫态 河北省 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16
作者 党志红 张桂祥 姜爱卿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10期1425-1426,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间隙感染 糖尿病 护理 口腔颌面部感染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患者的健康教育
17
作者 党志红 王宏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唇腭裂 健康教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蚜虫对吡虫啉抗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49
18
作者 潘文亮 党志红 +2 位作者 高占林 贾海民 张克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吡虫啉 棉蚜 麦长管蚜 乡线菊蚜 抗药性 杀虫剂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植物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及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26
19
作者 高占林 潘文亮 +3 位作者 党志红 贾海民 李秀花 许景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70,共4页
通过杀虫植物的筛选测定发现,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大籽蒿(Artemisiasieversiana)3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绣线菊蚜(Aphispomi)和菜缢管蚜(Rhopalosiphumpseudobrass... 通过杀虫植物的筛选测定发现,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大籽蒿(Artemisiasieversiana)3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绣线菊蚜(Aphispomi)和菜缢管蚜(Rhopalosiphumpseudobrassicae)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以不同溶液进行提取,马齿苋的水浸液和丙酮浸液活性较高,北乌头的丙酮浸液活性最高。与化学农药混用,3种植物提取液对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均表现明显增效,而与抗蚜威混用则无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北乌头 大籽蒿 蚜虫 杀虫活性 化学杀虫剂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的大害虫——韭蛆
20
作者 党志红 潘文亮 《河北农业科技》 2002年第9期22-22,共1页
韭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是这些年来韭菜的名声越来越差,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韭菜等于"毒菜".这也难怪,在多次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超标蔬菜中,韭菜总是名列前茅,再加上很多报道说某某地方又发生了吃韭菜中毒现象等等,这些确... 韭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是这些年来韭菜的名声越来越差,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韭菜等于"毒菜".这也难怪,在多次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超标蔬菜中,韭菜总是名列前茅,再加上很多报道说某某地方又发生了吃韭菜中毒现象等等,这些确实影响了韭菜的消费量,也影响了韭菜种植的效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韭菜和其他农作物一样,经常受到病虫的为害,其中韭蛆是韭菜上为害最严重的害虫,农民为了保证产量,经常采取用农药灌根的方法进行防治,进而导致了韭菜中残留农药超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害虫 韭蛆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