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药中毒患者胃液有机磷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傅风华 刘元发 +3 位作者 李晓红 张德勇 杨英成 樊玉春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7年第3期121-121,共1页
本文以酶抑制法测定胃液有机磷,并观察了农药口服中毒患者洗胃液及胃液有机磷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资料和方法 检测对象 农药口服中毒患者10例(男3,女7),年龄15~60岁。服农药量100~300ml,入院前未经治疗。急诊处理时留取... 本文以酶抑制法测定胃液有机磷,并观察了农药口服中毒患者洗胃液及胃液有机磷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资料和方法 检测对象 农药口服中毒患者10例(男3,女7),年龄15~60岁。服农药量100~300ml,入院前未经治疗。急诊处理时留取首次洗胃液及末次洗胃液,并留置导管,检测胃液中有机磷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毒 胃液 有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灭痛搽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傅风华 李治淮 +1 位作者 李晓红 王桐梅 《中国药业》 CAS 1997年第7期21-22,共2页
制备含氮酮的双氯灭痛搽剂,并对其药理、毒理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双氯灭痛搽剂对急性炎症及化学性致痛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无明显毒性反应。临床应用于急性炎症病人,有效率达100%。表明双氯灭痛搽剂可用于急性炎症... 制备含氮酮的双氯灭痛搽剂,并对其药理、毒理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双氯灭痛搽剂对急性炎症及化学性致痛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无明显毒性反应。临床应用于急性炎症病人,有效率达100%。表明双氯灭痛搽剂可用于急性炎症及其所致疼痛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灭痛 搽剂 药理 毒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酮对双氯灭痛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傅风华 李治淮 李晓红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60-162,共3页
以透皮吸收模型观察了氮酮浓度对双氯灭痛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搽剂中氮酮浓度为1%是其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适宜浓度,氮酮对软膏中双氯灭痛的透皮吸收无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氮酮 双氯灭痛 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渗剂对双氯灭痛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傅风华 李治淮 +1 位作者 李晓红 刘在贵 《中国药业》 CAS 1996年第11期23-23,共1页
以透皮吸收模型观察了二甲亚砜、1,2-丙二醇及氮酮对搽剂中双氯灭痛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丙二醇或氮酮对双氯灭痛透皮吸收均有促进作用,以氮酮对双氯灭痛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最强,1,2-丙二醇与氮酮对双氯灭痛透皮吸收无协同作用。
关键词 双氯灭痛 透皮吸收 促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胆碱药降低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副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傅风华 刘珂 蒋王林 《中国药理通讯》 2003年第3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抗胆碱药 胆碱酯酶抑制剂 老年性痴呆 副作用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脏对维埃克斯的降解效率
6
作者 傅风华 孙曼霁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63-63,共1页
大鼠肝脏对维埃克斯的降解效率傅风华滨州医学院(山东256603)孙曼霁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维埃克斯(S-β-十二异丙氨基硫赶磷酸乙酯,VX)是剧毒类有机磷酸酯,微量VX即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而... 大鼠肝脏对维埃克斯的降解效率傅风华滨州医学院(山东256603)孙曼霁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维埃克斯(S-β-十二异丙氨基硫赶磷酸乙酯,VX)是剧毒类有机磷酸酯,微量VX即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而引起中毒。我们测定了VX在大鼠肝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脏 维埃克期 降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超云 傅风华 +3 位作者 田京伟 张太平 孙芳 刘珂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0-732,共3页
关键词 化学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黄芩苷 超氧自由基 常用中药 有效成分 羟自由基 黄酮类 抗氧化 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5
8
作者 朱海波 王振华 +3 位作者 田京伟 傅风华 刘坷 李长龄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44-1146,共3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a soluble element extracted from Carthamus tinctorius L.,o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Methods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male Wistar-Ky...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a soluble element extracted from Carthamus tinctorius L.,o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Methods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male Wistar-Kyoto(WKY) rats were induced by 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Three doses of 1.5,3.0 and 6.0 mg·kg-1 of HSYA were administrated to three groups of rats,separately,via sublingular vein injection 30 min after the onset of ischemia.24 h after ischemia in rats,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infarction area of brain was assessed by quantitative image analysis.The in vitro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HSYA was tested in cultured fetal cortical neurons exposed to glutamate and sodium cyanide(NaCN).Results HSYA at doses of 3.0 and 6.0(mg·kg-1) exerted significant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n rats with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as expressed by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and reduced the infarct area as compared with saline group,and the potency of HSYA at dose of 6.0 mg·kg-1 was similar to that of 0.2 mg·kg-1 of nimodipine.In vitro studies,HSYA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neurons damage induced by exposure to glutamate and NaCN in cultured fetal cortical cells.Conclusion HSYA has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action agains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and cultured rat fetal cortical neurons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局灶性脑缺血 脑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2
9
作者 田京伟 傅风华 +3 位作者 蒋王林 王超云 孙芳 张太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74-777,共4页
目的 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测定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膜磷脂含量、呼吸功能、线粒体呼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a2+等。... 目的 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测定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膜磷脂含量、呼吸功能、线粒体呼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a2+等。结果 羟基红花黄色素A(10,20 mg·kg-1)能明显抑制缺血脑线粒体膜流动性的降低,膜磷脂降解,减少脑缺血引起的线粒体肿胀,抑制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同时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明显降低中风大鼠脑细胞线粒体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抑制Ca2+过多摄入。结论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缺血脑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拮抗Ca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脑缺血 线粒体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天 傅风华 +3 位作者 韩冰 朱梅 李桂生 刘珂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HSYA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MIS),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HSYA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MIS),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烷B2(TXB2)和血管紧张素(Ang)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SYA明显减小急性心肌梗死大鼠MIS,显著提高血清NOS活性,明显增加NO及6-Keto-PGF1α的量,显著降低血清CK-MB、LDH、TXB2及Ang水平。结论HSYA对急性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HSYA调节NO、6-Keto-PGF1α、TXB2和Ang的水平,从而增加心肌供血供氧,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 心肌梗死 血栓烷B2(TXB2)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苷对羟自由基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田京伟 杨建雄 +3 位作者 傅风华 蒋王林 王振华 王超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苷对氧自由基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探讨白藜芦醇苷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方法 利用Fe2 + +VitC系统产生·OH ,诱导大鼠脑线粒体损伤 ;测定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膜磷脂含量以显示线粒体膜功...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苷对氧自由基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探讨白藜芦醇苷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方法 利用Fe2 + +VitC系统产生·OH ,诱导大鼠脑线粒体损伤 ;测定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膜磷脂含量以显示线粒体膜功能 ,测定ATPase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以显示线粒体能量代谢能力 ,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以显示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结果 ·OH造成线粒体显著损伤 ,白藜芦醇苷 (终浓度 10 0、2 0 0、4 0 0mg·L-1)明显抑制膜磷脂降解、线粒体肿胀 ,增加膜流动性 ,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状态 ,增强抗氧化能力。结论 白藜芦醇苷对氧自由基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苷 线粒体 氧自由基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苯酞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田京伟 傅风华 +3 位作者 蒋王林 王超云 孙芳 张太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研究川芎苯酞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观察川芎苯酞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采用在体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法,观察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对大鼠血小... 目的:研究川芎苯酞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观察川芎苯酞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采用在体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法,观察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对大鼠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川芎苯酞(25,50mg·kg-1)灌胃给药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大鼠的行为障碍,减少脑缺血区梗死面积,抑制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和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改善大鼠血液流变性。结论:川芎苯酞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凝血状态、抑制血小板依赖性血栓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川芎 局部脑缺血 保护作用 血液流变性 血小板聚集 机理探讨 苯酞 研究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田京伟 蒋王林 +2 位作者 王振华 王超云 傅风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41-743,共3页
目的 研究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及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观察其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 ;采用在体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法 ,观察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并研究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 目的 研究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及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观察其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 ;采用在体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法 ,观察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并研究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 红花总黄酮呈剂量依赖性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大鼠的行为障碍 ,减少脑缺血区面积 ,抑制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和 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结论 红花总黄酮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凝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总黄酮 局部脑缺血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抗原性
14
作者 傅风华 孙曼霁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18-319,共2页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亲和层析方法对AChE活性中心的抗原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ChE活性中心的阴离子部位参与构象型决定簇的构成,而活性中心酯解部位丝氨酸在完整AChE可能不参与构成抗原决定簇。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活性中心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CK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雷明 傅风华 +2 位作者 王天 韩冰 朱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CK对CC l4致慢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用CC 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人参皂苷CK(0.3,1,3 mg/kg)对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 inase,ALT)、丙氨酸转氨酶(alan ine transam in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CK对CC l4致慢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用CC 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人参皂苷CK(0.3,1,3 mg/kg)对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 inase,ALT)、丙氨酸转氨酶(alan ine transam in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SOD)、丙二醛(m alond ialdehyde,MDA)及透明质酸(hyaluron ic ac id,HA)、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Ⅲ,PCⅢ)的影响,并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人参皂苷CK小剂量(0.3 mg/kg)能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增加血清SOD的含量,降低MDA含量;CK中、高剂量无明显作用。CK各剂量组血清HA、PCⅢ和肝组织病理未见明显改变。结论CK低剂量对CC l4致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CK 肝损伤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婷 王超云 +2 位作者 田京伟 傅风华 刘珂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41-1043,共3页
关键词 保护作用 丹参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多年生草本植物 SALVIA 水溶性部位 抗心肌缺血 改善微循环 脑缺血疾病 鼠尾草属 活血凉血 有效成分 文献报道 血栓形成 药物提供 唇形科 注射液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超云 蒋王林 +3 位作者 智红英 田京伟 傅风华 刘珂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头法、创伤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脑损伤模型 ,通过观察断头喘息时间、测定脑含水量及脑组织缺血面积 ,观察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黄芩苷 36 0 mg/kg剂量可显...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头法、创伤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脑损伤模型 ,通过观察断头喘息时间、测定脑含水量及脑组织缺血面积 ,观察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黄芩苷 36 0 mg/kg剂量可显著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 (P<0 .0 1) ;90 mg/kg剂量可显著改善创伤性脑水肿 (P<0 .0 5 ) ;2 0 0 mg/kg剂量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缺血面积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脑缺血 创伤性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S)-人参皂苷Rg_3对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田京伟 傅风华 杨建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研究20(S)-人参皂苷Rg3对脑缺血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20(S)-人参皂苷Rg3抗缺血性脑中风的机制。方法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测定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膜磷脂含量、呼吸功能、线粒体呼吸酶、... 目的研究20(S)-人参皂苷Rg3对脑缺血所致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20(S)-人参皂苷Rg3抗缺血性脑中风的机制。方法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测定线粒体肿胀度、膜流动性、膜磷脂含量、呼吸功能、线粒体呼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a2+等。结果大鼠MCAO后24 h,脑线粒体损伤明显,表现为肿胀、膜流动性降低,膜磷脂降解、呼吸功能衰减,呼吸酶、SOD活性降低,Ca2+、MDA含量升高;静脉注射20(S)-人参皂苷Rg3(5,10 mg.kg-1)能明显抑制缺血脑线粒体膜流动性的降低,膜磷脂降解,减少脑缺血引起的线粒体肿胀,抑制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同时20(S)-人参皂苷Rg3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脑神经细胞线粒体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抑制Ca2+过多摄入。结论20(S)-人参皂苷Rg3对缺血脑神经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拮抗Ca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S)-人参皂苷RG3 脑缺血 线粒体 线粒体呼吸酶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搽剂的抗炎镇痛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治淮 傅风华 +1 位作者 李晓红 王桐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25-527,共3页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搽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配制含双氯芬酸的搽剂,以动物模型观察药物的作用。结果:双氯芬酸搽剂对甲醛及热幅射所致小鼠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所致急性炎症及棉球所致慢性肉芽组织增生有显著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搽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配制含双氯芬酸的搽剂,以动物模型观察药物的作用。结果:双氯芬酸搽剂对甲醛及热幅射所致小鼠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所致急性炎症及棉球所致慢性肉芽组织增生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双氯芬酸搽剂可用于炎症疼痛病人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 搽剂 抗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海参脏器多糖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静 周凤梅 +2 位作者 彭芳 王怀卉 傅风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8-31,共4页
利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海参脏器提取多糖,探讨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料液比、加酶量等对海参脏器多糖得率的影响,确定最适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55℃,pH8.0,加酶量3.0%,料液比1∶30(g/mL),酶解时间4h,在此条件下,海参脏器多糖的得率... 利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海参脏器提取多糖,探讨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料液比、加酶量等对海参脏器多糖得率的影响,确定最适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55℃,pH8.0,加酶量3.0%,料液比1∶30(g/mL),酶解时间4h,在此条件下,海参脏器多糖的得率为1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脏器 酶解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