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橄榄果实成熟和贮藏期间果皮色素的变化 被引量:24
1
作者 林河通 陈绍军 +1 位作者 洪启征 傅虬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研究了檀香橄榄果实在成熟和贮藏期间果皮色素的变化以及贮藏温度对果皮色素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果实的成熟 ,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 ,而类胡萝卜素含量缓慢提高 ;果实贮藏期间 ,果皮叶绿素 (包括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含量逐渐降低 ... 研究了檀香橄榄果实在成熟和贮藏期间果皮色素的变化以及贮藏温度对果皮色素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果实的成熟 ,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 ,而类胡萝卜素含量缓慢提高 ;果实贮藏期间 ,果皮叶绿素 (包括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含量逐渐降低 ,而类胡萝卜素含量缓慢提高 ,叶绿素 b的降解速度比叶绿素 a快 ,所以叶绿素 a/叶绿素 b的比率上升 ;低温贮藏可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的形成 ,长时间保持果实鲜绿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成熟 贮藏 果皮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果实冷藏期间失重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河通 洪启征 傅虬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8-81,共4页
对福建省10个主栽橄榄品种果实在8℃、RH85%贮藏条件下的果实失重率及贮藏温度(2℃、6℃、10℃、20±1℃室温)、贮藏时间及包装对果实失重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橄榄各品种随贮藏天数的增加,果实失重率呈线性增加;供试的10个... 对福建省10个主栽橄榄品种果实在8℃、RH85%贮藏条件下的果实失重率及贮藏温度(2℃、6℃、10℃、20±1℃室温)、贮藏时间及包装对果实失重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橄榄各品种随贮藏天数的增加,果实失重率呈线性增加;供试的10个橄榄品种,以中长营最易失水,福州品种群大长营、中长营、小长营较容易失水,莆仙品种群厝后本、刘族本保水性能较好,其中刘族本果实失重率显著(P<0.05)地低于其它品种果实.没有包装的檀香橄榄果实失重率与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呈显著(P<0.05)正相关,即橄榄果实失重率随贮藏温度升高(相关系数r=0.9560~0.9999),贮藏时间延长(r=0.9692~0.9960)而增加,且它们间存在互作效应,橄榄不同品种与贮藏时间之间也存在互作效应.用0.04mm厚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可有效地控制橄榄果实的自然失水,与对照组没有包装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因而延长了橄榄果实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失重率 品种 贮藏温度 冷藏 贮藏时间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果实的冷藏适温与冷害初报 被引量:24
3
作者 林河通 傅虬声 洪启征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485-489,共5页
檀香橄榄果实在2、6、10℃下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可以抑制橄榄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抑制病原菌的生长.2、6℃低温下橄榄果... 檀香橄榄果实在2、6、10℃下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可以抑制橄榄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抑制病原菌的生长.2、6℃低温下橄榄果实细胞电解质渗漏升高,当渗漏率达到5.00mms-1时(贮藏60d)果实遭受不可逆的冷害.10℃贮温下的橄榄果实贮藏效果最好,贮藏60d,好果率仍保持100%,失重率为1.99%,肉质脆嫩,果皮、果肉、果核均未发生褐变,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贮藏适温 冷害 采后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黄色素多级浸提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椿鉴 傅虬声 张蓉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17-120,共4页
研究了天然栀子黄色素的浸提过程,指出在决策了最优工艺条件基础上,利用多级逆流浸提过程,将得到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多级浸提 栀子黄色素 浸提 精制 黄色素
原文传递
茶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5
作者 傅虬声 黄椿鉴 张蓉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18-122,共5页
用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松溪绿茶,获得乙醇绿茶提取物和乙酸乙酯绿菘提取物. 这两种提取物茶多酚含量分别为68.75%(乙醇)和96.5%(乙酸乙酯),并对豆油、菜油、棕榈油、 花生油、猪油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威化... 用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提取松溪绿茶,获得乙醇绿茶提取物和乙酸乙酯绿菘提取物. 这两种提取物茶多酚含量分别为68.75%(乙醇)和96.5%(乙酸乙酯),并对豆油、菜油、棕榈油、 花生油、猪油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威化饼干夹心油脂的感官审评中,也呈现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抗氧化剂 乙醇 乙酸乙酯 绿茶
原文传递
乌龙茶在浸提中温度和时间的最佳决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椿鉴 傅虬声 +2 位作者 李志达 练怡 林莉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80-184,共5页
从研究乌龙茶在浸提中的温度和时间对茶汤内质的影响,提出在工业生产茶汁,速溶茶的浸提过程的最佳温度和时间。
关键词 浸提 速率方程 茶汤内质 乌龙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中多级浸提的最优决策
7
作者 黄椿鉴 傅虬声 汪少芸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用多级浸提设备,在提取食品原料的有效成分中建立了一个线性有限差分方程,根据工艺指标,通过该方程的完全解得到所需段数,并以最优化原理进行提取液用量的最优决策。
关键词 多级浸提器 有效差分方程 最优决策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