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上调并活化NADPH氧化酶 被引量:3
1
作者 傅碧玲 郭志坚 +2 位作者 田建伟 刘志强 曹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4-677,共4页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修饰蛋白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及其相关的氧化应激传导途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AGES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S-HSA)与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共培养。用光...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修饰蛋白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及其相关的氧化应激传导途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AGES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AGES-HSA)与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共培养。用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匀浆中NADPH氧化酶活性,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AI-1蛋白分泌,RT-PCR法检测PAI-1mRNA表达。结果:AGES-HSA诱导HK-2细胞NADPH氧化酶活化,并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上调PAI-1蛋白和mRNA的表达。运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apocynin、氧自由基清除剂SOD可以明显阻断AG-ES-HSA诱导的PAI-1表达。结论:AGES-HSA可通过NADPH氧化酶依赖的氧化应激途径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PAI-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肾小管上皮细胞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活性氧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磷、高钙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傅碧玲 邹世海 +2 位作者 彭鑫 翁俊雄 邓柳霞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高磷及高钙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钙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为模型,采用不同钙磷浓度的培养基与细胞共培养12 d,将细胞分为正常钙、磷组(对照组)、高磷组、高钙组和高磷+高钙组,分别采用免疫印迹(weste... 目的:探讨高磷及高钙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钙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为模型,采用不同钙磷浓度的培养基与细胞共培养12 d,将细胞分为正常钙、磷组(对照组)、高磷组、高钙组和高磷+高钙组,分别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人血管平滑肌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骨钙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高磷+高钙条件孵育下的细胞加入ZVAD-FMK干预后,再次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Cbfα1、骨钙素蛋白质表达的情况。结果:试验组Cbfα1、骨钙素表达增强(P=0.013;P=0.007),而肌成纤维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α-SMA表达下降(P=0.009),对照组上述3个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5、P=0.074、P=0.63);加入ZVAD-FMK与高磷+高钙组细胞共培养后,Cbfα1、骨钙素蛋白质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高磷或(和)高钙通过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化为成骨样细胞而导致钙化的发生;ZVAD-FMK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病理生理进程,提示凋亡和成骨分化均参与了钙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平滑肌 血管 高磷 高钙 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 骨钙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通过上调肾皮质Megalin的表达减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管性蛋白尿 被引量:1
3
作者 傅碧玲 彭鑫 +1 位作者 邹世海 朱赛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8期710-712,共3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是否可通过上调近端肾小管多配体的胞吞受体Megalin的表达,从而减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小管性蛋白尿。方法:选取14周龄雄性SHR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分组:缬沙坦组(50 mg·kg-1·d-1,SHR-V);氨氯地平... 目的:研究缬沙坦是否可通过上调近端肾小管多配体的胞吞受体Megalin的表达,从而减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小管性蛋白尿。方法:选取14周龄雄性SHR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分组:缬沙坦组(50 mg·kg-1·d-1,SHR-V);氨氯地平组(10 mg·kg-1·d-1,SHR-A);空白对照组(SHR)。灌胃法给药7周,用药前后均测定血压。7周后处死大鼠,取出肾组织,免疫印迹法(WB)测定各组大鼠肾皮质中Megalin的表达含量。结果:SHR-V与SHR-A组降低系统性高血压的程度相当。SHR-V组降低白蛋白尿作用明显优于SHR-A组(P=0.01)。SHR-V与SHR-A、SHR组比较,可以显著减少肾小管性蛋白尿,这与SHR-V组Megalin表达上调相关(135±28%)。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具有非血压依赖的肾脏保护作用,与肾皮质Megalin表达上调密切相关。此外,肾小管衰竭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蛋白尿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MEGALIN 肾小管性蛋白尿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傅碧玲 邹世海 +2 位作者 彭鑫 翁俊雄 邓柳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8期1852-1853,共2页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腹膜透析随访的患者共90例。其中正常对照组45例,腹膜炎组45例,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差异,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的原因。结果两组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基线...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腹膜透析随访的患者共90例。其中正常对照组45例,腹膜炎组45例,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差异,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的原因。结果两组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基线指标如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无统计学差异,但腹膜炎组促红素抵抗指数(ERI)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Hb变异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膜炎组铁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对照组(P≤0.05),腹膜炎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i PTH值(P≤0.05),更低的总KT/V(P≤0.01)。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出现明显的促红素抵抗,可能与炎症状态时,铁吸收利用障碍,透析欠充分及更为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促红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对乳酸盐腹膜透析液致人腹膜间皮细胞损伤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傅碧玲 冯朝瑜 +2 位作者 朱赛香 邹世海 彭鑫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4期2251-2254,共4页
目的研究氨基胍(AG)对乳酸盐腹膜透析液(L-PDS)致人腹膜间皮细胞(HMr SV5)损伤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腹膜间皮细胞株HMr SV5为体外实验模型,分为无血清DMEM培养液对照组、L-PDS组(2.5%L-PDS)、L-PDS+AG组(2.5%... 目的研究氨基胍(AG)对乳酸盐腹膜透析液(L-PDS)致人腹膜间皮细胞(HMr SV5)损伤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腹膜间皮细胞株HMr SV5为体外实验模型,分为无血清DMEM培养液对照组、L-PDS组(2.5%L-PDS)、L-PDS+AG组(2.5%L-PDS+10 mmol/L AG)、单纯AG组(终浓度10 mmol/L)。各组以上不同干预因素与HMr SV5细胞共孵育。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评估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果 MTT试验表明,L-PDS组OD值为(0.120±0.0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298±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DS+AG组OD值为(0.289±0.022),明显高于LP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均表明,与对照组比较,L-PDS组细胞中VEGF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增加,与L-PDS组比较,PDS+AG组VEGF蛋白和m RNA的表达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可拮抗乳酸盐腹膜透析液致人腹膜间皮细胞损伤并下调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胍 乳酸盐腹膜透析液 人腹膜间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雷艳 汤红玲 +4 位作者 傅碧玲 杨云智 朱赛香 张友惠 曾庆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6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中文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II-CV)、中文版国际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结果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家庭亲密度评分... 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6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中文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II-CV)、中文版国际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结果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家庭亲密度评分为67.26±2.21,适应性评分为58.34±2.18;家庭亲密度高、适应性好的患者,除环境领域外,其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得分显著优于家庭亲密度低、适应性差的患者(均P<0.01)。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家庭亲密度高、适应性好;在治疗及护理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应注重患者对家庭亲密度的感受及其适应性的高低,以便采取措施提高家庭支持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腹膜透析 家庭亲密度 适应性 生活质量 家庭支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不同模式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梅英 苏盛元 +3 位作者 张田田 傅碧玲 彭鑫 郭成山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4期3993-3995,共3页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间歇性血液净化(IHD)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SLN)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液净化治疗SLN的最佳模式。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肾脏内科、风湿免疫科和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SLN患者48例,...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间歇性血液净化(IHD)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SLN)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液净化治疗SLN的最佳模式。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肾脏内科、风湿免疫科和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SLN患者4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CBP组和IHD组,每组各24例,在常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CBP和IHD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尿蛋白减少50%时间、血尿消失时间及血肌酐恢复时间。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IHD组比较,CBP组的尿蛋白减少50%时间[(30.21±8.50)d vs(40.79±10.37)d]、血尿消失时间[(18.92±11.37)d vs(31.03±7.95)d)]及血肌酐恢复时间[(39.79±10.01)d vs(50.88±16.07)d]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P组有效率为91.7%,高于IHD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尿蛋白、血尿等症状,及时逆转肾功能,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间歇性血液净化 重症狼疮性肾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护理干预对出院后老年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汤红玲 朱赛香 +2 位作者 林丽嫚 金玉珍 傅碧玲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2年第7期2011-2012,共2页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干预对出院后老年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出院后的老年腹膜透析病人6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评估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给予定期随访、电话咨询及居...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干预对出院后老年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出院后的老年腹膜透析病人6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评估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给予定期随访、电话咨询及居家护理措施。根据国际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评价居家护理干预对老年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结果]两组病人行腹膜透析前生活质量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析治疗12个月后,除环境领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领域以及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护理干预与病人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能明显改善老年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护理 老年病人 腹膜透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邹世海 傅碧玲 刘翠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8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8年7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4%,低于对照组的50.00%(χ^2=4.062,P<0.05)。结论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有效改善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改善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心脏功能的疗效评价
10
作者 傅碧玲 沈珣 +3 位作者 刘映珊 邓柳霞 刘翠云 陈继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PHD)患者联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探讨PHD治疗对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他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肾内科行持续性不卧床...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PHD)患者联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探讨PHD治疗对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他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肾内科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后转为维持性PHD治疗的患者40例,收集患者联合治疗前后指标,进行前后对比的回顾性分析。指标包括心血管系统相关参数[收缩压、NT-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胸比、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中央血容量等]、临床生化指标[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SAs)一周剂量]、腹膜转运特性指标[D/P Cr(4 h)等]。结果:PHD治疗后心血管系统相关参数与PHD前比较,收缩压、NT-proBNP、LVMI、外周血管阻力、中央血容量显著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升高(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有所上升(P<0.05);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磷(Pi)、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SA)一周剂量、D/P Cr(4 h)较PHD前降低(P<0.05);心胸比、血清钙(Ca)、血浆β2-MG等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PHD治疗能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生化指标,可作为一种新的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 心脏功能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17
11
作者 倪惜芝 傅碧玲 沈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住院的诊断为终末期肾病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联合组、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三组,每组30例。随访1年,观察三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住院的诊断为终末期肾病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联合组、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三组,每组30例。随访1年,观察三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所有患者一年内的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并根据KDQOL-SFTM 1.2生存质量评分表对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血钾、血糖水平与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与血液透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膜透析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少于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血液透析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腹膜透析组合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的生存率低于血液透析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症状与不适12项、日常生活的影响8项、工作状况2项、社交质量3项、性功能2项、社会功能2项、精力状况4项较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液透析组得分高于腹膜透析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疼痛2项得分明显少于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透析能够稳定患者的内环境状态,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礼 傅碧玲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2期6986-6987,共2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2-DM)患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NDRD)的临床病理特点,提出在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的情况下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针进行治疗的方案,观察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36例2型糖尿病并行肾活检的患者,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2-DM)患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NDRD)的临床病理特点,提出在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的情况下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针进行治疗的方案,观察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36例2型糖尿病并行肾活检的患者,分析其病理资料,对于其中的NDRD患者采用单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环磷酰胺针等方案进行治疗。结果:2型糖尿病可合并多种原发性或继发性NDRD,包括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淀粉样变等。NDRD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环磷酰胺针进行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呈上升趋势,24 h尿蛋白含量降低,血糖没有变化,患者病情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①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可以是NDRD;②NDRD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以IgA肾病最多见;③对于NDRD,糖尿病并非糖皮质激素的绝对禁忌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环磷酰胺针的治疗方法对NDRD患者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恢复过程较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糖尿病性肾损害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周礼 陈继红 +2 位作者 程姣琳 陈燕 傅碧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5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杂合型血液净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液透析效果与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 目的研究杂合型血液净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液透析效果与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杂合型血液净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血液透析效果,可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并有效清除患者机体内大分子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难治性高血压 杂合型血液净化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性肾损伤大鼠血管内皮钙粘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柳霞 陈继红 +1 位作者 陶伍元 傅碧玲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67-970,1000,944,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脓毒症肾损伤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在肾组织表达水平及血清中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VE-cadherin在大鼠脓毒症性肾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脓毒症肾损伤12 h组、脓毒症肾... 目的观察大鼠脓毒症肾损伤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在肾组织表达水平及血清中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VE-cadherin在大鼠脓毒症性肾损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脓毒症肾损伤12 h组、脓毒症肾损伤24 h组,每组15只。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 L/kg,脓毒症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7.5 mg/kg造模。应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VE-cadherin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VE-cadherin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VE-cadherin、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三组大鼠肾脏组织VE-cadherin mRNA、VE-cadherin蛋白和血清VEcadherin水平,12 h及24 h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2、156.6、209.6,P<0.05)。三组大鼠血清IL-6、TNF-α、BUN、sCr水平,12 h及24 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7、144.5、180.7、717.9,P均<0.05)。与脓毒症肾损伤12 h组相比,24 h组大鼠肾组织VE-cadherin mRNA水平、VE-cadherin蛋白水平、血清VE-cadherin水平显著低于12 h组,血清IL-6、TNF-α、BUN、sCr水平显著高于12 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时炎症反应诱导VE-cadherin在肾组织表达下调,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从而增加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导致肾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VE-CADHERIN
原文传递
IgA肾病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翁俊雄 刘翠云 +2 位作者 丁晓燕 傅碧玲 陈继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126-1133,共8页
目的通过16S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方法对IgA肾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进行比较。方法纳入生活于同一地区的40例IgA肾病患者与10例健康人,收集研究对象的新鲜粪便样本,提取粪便细菌总DNA,通过PCR扩增后上机测序,然后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 目的通过16S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方法对IgA肾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进行比较。方法纳入生活于同一地区的40例IgA肾病患者与10例健康人,收集研究对象的新鲜粪便样本,提取粪便细菌总DNA,通过PCR扩增后上机测序,然后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聚类、物种分类分析及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最后比较两组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结果与健康人相比,IgA肾病患者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Ace、Chao1)下降(u=2.308,P=0.033;u=2.259,P=0.039),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升高(u=5.370,P<0.001;u=4.601,P=0.007);相对丰度方面,IgA肾病患者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细菌数量增加(t=2.301,P=0.037;t=6.729,P=0.005;t=5.285,P=0.006),而变形菌门细菌数量减少(t=4.138,P=0.009);拟杆菌属、链球菌属细菌数量增加(t=9.037,P=0.003;t=6.001,P=0.008),而unidentified_Enterobacteriaceae数量减少(t=2.198,P=0.033)。PCoA图提示两组肠道菌群有显著差异。LDA差异贡献分析发现两组之间共有15个物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造成显著差异影响力最大的5个物种依次是γ-变形菌纲、unidentified_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肠杆菌目、变形菌门(t=9.930,P=0.002;t=2.198,P=0.033;t=2.604,P=0.015;t=2.393,P=0.021;t=4.138,P=0.009),它们刚好落在同一个进化树上,在IgA肾病组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结论IgA肾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显著减少的肠杆菌科的未知属可能是IgA肾病的特征菌,其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及在IgA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进一步研究可能为IgA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肠道菌群 16SrRNA
原文传递
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病理类型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梅英 邹世海 +1 位作者 傅碧玲 彭鑫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巨细胞动脉炎(GCA)临床病理资料,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GCA患者的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确诊的36例GCA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头痛最多,其次是颞动脉搏动异常和发热,分别占72.2%、61... 目的分析巨细胞动脉炎(GCA)临床病理资料,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GCA患者的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确诊的36例GCA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头痛最多,其次是颞动脉搏动异常和发热,分别占72.2%、61.1%和47.2%,颞动脉活检阳性率80.6%,其中活动性病变19例(52.8%),慢性病变10例(27.8%),活检阴性7例(19.4%)。所有病例给予激素治疗,部分加用免疫抑制剂。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资料。经H检验,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132,P=0.037);两两比较发现,活动组的好转和治愈百分比(78.9%)高于慢性组(60%),低于活检阴性组(85.7%)。活动组激素治疗效果好,与活检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H=9.879,P=0.057)。结论头痛特别是伴有颞动脉搏动异常的头痛是GCA患者的主要症状,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目前GCA的首选治疗措施,临床诊断与颞动脉活检病理相结合是诊断GCA的金标准,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活检 预后
原文传递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抑制强直性脊柱炎趋化因子CXCL16及其受体CXCR6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培艺 周淑芬 +8 位作者 王梅英 雷振华 翁俊雄 田野 彭鑫 傅碧玲 邓柳霞 邹世海 郭成山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6及其受体CXCR6(CXCL16/CXCR6)在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AS活动组、AS治疗组及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6及其受体CXCR6(CXCL16/CXCR6)在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AS活动组、AS治疗组及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血清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CXCLl6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XCL16、CXCR6 mRNA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CXCLl6重组蛋白(40、80 ng/m L)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培养上清中RANKL的表达水平。结果 1AS活动组经rh TNFR:Fc治疗后,临床效果达95.45%,且AS治疗组各疗效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Bath AS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脊柱痛、夜间痛均较AS活动组下降(P均<0.05);2 AS活动组RANK水平、RANKL/OPG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AS活动组血清CXCL16的表达及PBM C之CXCL16、CXCR6 mRNA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AS治疗组(P均<0.05);3在CXCLl6(40、80 ng/m L)刺激下,AS活动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高于无CXCLl6组(P均<0.05),且培养上清中RANKL表达水平高于无CXC Ll6组(P均<0.05);4 AS活动组血清CXCL16与RANKL、RANKL/OPG比值及ESR、CRP等实验室指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CXCL16/CXCR6在AS的发病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且rh TNFR:Fc降低CXCL16/CXCR6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AS炎症反应及骨质破坏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趋化因子CXCL16 趋化因子受体CXCR6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