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用飞机驾驶舱人机工效综合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年度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傅山 王黎静 黄丹 《科技资讯》 2016年第13期179-180,共2页
该研究围绕"人在环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这一核心科学问题,从人机不同形式智能体融合及其相互影响机理入手,构建复杂智能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科学的实验及观测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最终确定用于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价的指标... 该研究围绕"人在环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这一核心科学问题,从人机不同形式智能体融合及其相互影响机理入手,构建复杂智能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科学的实验及观测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最终确定用于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该年度的主要研究进展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1)基于人在环复杂系统的人机耦合策略模型。从通过信息感知、信息分析和决策以及操控策略执行3个模块的具体设计与实现来完成人—机—环境复杂系统模型对于飞行员系统模型的设计要求,构成了飞行员系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最终形成了基于规则的人机耦合策略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入人为因素影响因子体系,深化飞行员与飞机系统及飞行环境系统的交互从而将人为因素的研究具体化到人—机—环境系统仿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2)多维驾驶舱人机工效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具有模块化分布式构架的机组工作量测量与评估仿真实验平台,进行了机组工作量测量的行为与生理参数集成采集,以复杂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分层次多维度人机工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晰地体现出飞行员在飞行任务中各个时刻在各方面的表现,可以对飞行绩效的降低提供具有诊断性的结果,为驾驶舱设计提供参考。(3)认知行为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以驾驶舱设计为背景和出发点,通过对驾驶舱设计理念和布局规则的深入理解,针对认知过程产生的生理信号与状态量,结合人因学理论以及特定的飞行操控,将飞行员的肌电信号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信号的分解、相关性分析、选择、组合4个过程,提出基于EEMD和Hilbert变换的动态疲劳评价方法。结果显示基于平均瞬时频率的疲劳指标能有效的表征动态肌电信号的疲劳趋势。方法可以推广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信号处理体系,最终为驾驶舱的设计提供指导或参考,以及为驾驶舱适航符合性验证提供帮助。(4)机组工作负荷综合评价体系与预测模型。通过对机组工作负荷影响因素研究,建立时间压力对工作负荷的影响模型。确定了时间压力0.8为工作负荷"redline",为机组工作负荷预测模型中的时间线分析的临界负荷值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感知任务、认知认务、单任务、双任务、多任务操作实验,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为机组工作负荷预测模型中的负荷计算部分奠定实验数据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效 复杂系统 人机耦合策略模型 多维评价模型 经验模态分解 希尔伯特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舱人机工效综合评价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傅山 王臻 《科技资讯》 2016年第12期161-161,共1页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客观测量的方法实现对飞行中的人为因素的连续评价,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够为评审和设计提供参考。该方法中,所测量的客观参量包含了眼动参数、生理参数、飞行员的控制行为和飞机的状态。利用主成...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客观测量的方法实现对飞行中的人为因素的连续评价,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够为评审和设计提供参考。该方法中,所测量的客观参量包含了眼动参数、生理参数、飞行员的控制行为和飞机的状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这些参数被分别综合入4个主要的方面来描述飞行任务中整个人在环系统的表现。其中眼动参数被综合入飞行员的认知活动方面,生理参数被综合入飞行员的唤醒程度方面,飞行员的行为被综合入控制活动方面,飞机的状态参数被综合入飞行绩效方面。同时为了在驾驶舱显控界面的设计与飞行安全之间建立起联系,该研究建立了另外4个指标分别用于描述认知活动与飞行绩效的相关性、控制活动与飞行绩效的相关性、认知活动与唤醒程度的相关性,以及控制活动与唤醒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构建了一个八维模式图将以上指标综合起来直观地显示出来,对飞行任务中各个时刻的人为因素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因素 人机工效 主观评价 工作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3
作者 傅山 杨政 黄丹 《科技资讯》 2016年第13期180-181,共2页
该研究报告以驾驶舱设计为背景和出发点,通过对驾驶舱设计理念和布局规则的深入理解,结合人因学理论以及特定的飞行操控,将飞行员的肌电信号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信号的分解、相关性分析、选择、组合4个过程,选择合适的信号处理和模式... 该研究报告以驾驶舱设计为背景和出发点,通过对驾驶舱设计理念和布局规则的深入理解,结合人因学理论以及特定的飞行操控,将飞行员的肌电信号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信号的分解、相关性分析、选择、组合4个过程,选择合适的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方法,从信息学角度揭示飞行操控中肌电信号的状态特征,并结合生理学、人因学、飞行器设计等理论得出飞行员的操作绩效,使飞机驾驶舱内的仪器仪表、操纵驾驶杆等合理有效地放入驾驶舱且满足飞行员的要求,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信号处理体系,最终为驾驶舱的设计提供指导或参考,以及为驾驶舱适航符合性验证提供帮助。研究过程通过搜集前人的肌电信号分析方法,在传统的傅里叶变换,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小波变换等等方法的运用,发现这些方法在静态疲劳检测方面有很好的结果,但是运用在动态疲劳检测中效果不佳。随着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提出,EMD在生物信号处理、结构检测等非稳态、非线性信号上有很好的运用。该研究比较了EMD与EEMD在肌电信号分解中的性能,提出基于EEMD和Hilbert变换的动态疲劳评价方法。实验证明基于平均瞬时频率的疲劳指标很好的表征动态肌电信号的疲劳趋势。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提出的动态肌电信号疲劳特征指标(瞬时平均频率),可以监测飞行员生理疲劳参数的实时状态。并且基于现有的信号处理体系信号分解—相关性分析—分量筛选—分量重构,在揭示肌电信号物理意义并将其运用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都十分适合,为解决高维、多类、大量的数据(包括生物信号、飞行数据等)的采集,并进行信号分解后,结合相关性分析,提取出其中有意义、需要重点研究的分量,进行信号重组突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希尔伯特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图的驾驶舱内飞行员动作识别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涛 傅山 +1 位作者 黄丹 曹杰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0-94,共5页
驾驶舱内飞行员工作量的计算需要飞行员的动作数量、动作时间等动作信息。目前,关于动作识别的研究一般都是对特定动作,如走、跳等的识别,无法应用于驾驶舱内的飞行员。同时,由于飞行员操作基本由手来完成,因此对飞行员的动作识别基本... 驾驶舱内飞行员工作量的计算需要飞行员的动作数量、动作时间等动作信息。目前,关于动作识别的研究一般都是对特定动作,如走、跳等的识别,无法应用于驾驶舱内的飞行员。同时,由于飞行员操作基本由手来完成,因此对飞行员的动作识别基本可以认为是对手部动作的识别。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的飞行员动作识别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对飞行员手部进行跟踪,再通过基于动作段的方法确定飞行员动作。此外还提出一种触发方法,以实现系统对动作的自动识别。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动作识别率约为94.06%,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飞行员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舱 飞行员 手部跟踪 动作识别 深度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翼面结构优化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柴红普 于哲峰 傅山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抗疲劳等诸多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复合材料在新研制的飞机上的应用比重也越来越高,在大型民用飞机Boeing787上,复合材料结构重量占到了全机结构重量的50%。复合材料层合板具...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抗疲劳等诸多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复合材料在新研制的飞机上的应用比重也越来越高,在大型民用飞机Boeing787上,复合材料结构重量占到了全机结构重量的50%。复合材料层合板具有无与伦比的设计潜力,成为复合材料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本文以某型号飞机机翼翼盒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翼盒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以结构质量为目标函数,以位移、应变和屈曲因子为约束条件,并利用工程优化软件对复合材料翼面进行优化。整个翼面设计优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自由尺寸优化、层组尺寸优化和层叠次序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通过三个阶段的优化,在满足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三种约束的要求下,明显减轻了翼面结构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层合板 优化设计 翼盒结构
原文传递
1553B总线控制器双冗余方案的LabView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梁立柱 施华君 傅山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6期229-232,共4页
采用LabView仿真,设计一种1553B总线控制器双冗余故障诊断研究方法。用计算机代替人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可以避免遗漏。状态机能够用于分析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LabView状态机,实现对1553B总线控制器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的逻辑推理... 采用LabView仿真,设计一种1553B总线控制器双冗余故障诊断研究方法。用计算机代替人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可以避免遗漏。状态机能够用于分析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LabView状态机,实现对1553B总线控制器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的逻辑推理过程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成功实现对备份总线控制器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3B总线控制器 状态机 双冗余 故障诊断 LABVIEW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RF先验模型的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鹏宇 傅山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13-214,216,共3页
针对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P)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在重建图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uber-马尔可夫随机场(HMRF)先验模型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采用HMRF作为图像先验模型,对图像进行分段超分辨率重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MAP... 针对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P)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在重建图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uber-马尔可夫随机场(HMRF)先验模型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采用HMRF作为图像先验模型,对图像进行分段超分辨率重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MAP算法相比,该方法能更好地保存重建图像的边缘细节,有效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后验概率算法 超分辨率重建 Huber-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透射式薄带针孔检测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新斌 傅山 +2 位作者 黄秀琴 邢青青 贾建昇 《有色金属加工》 CAS 2013年第6期39-42,共4页
给出一种基于高亮度单波长LED光源和高速线阵相机的透射式针孔检测系统。光源的透射光穿过带材上的孔洞,在图像上形成孔洞的亮斑区。由于铝板面的强反光性,环境光的干扰以及采集触发信号启动,也会在图像上产生一些亮的异常部分。利用图... 给出一种基于高亮度单波长LED光源和高速线阵相机的透射式针孔检测系统。光源的透射光穿过带材上的孔洞,在图像上形成孔洞的亮斑区。由于铝板面的强反光性,环境光的干扰以及采集触发信号启动,也会在图像上产生一些亮的异常部分。利用图像分割算法定位出图像异常部分后,采用特征判别分类缺陷,判别其是否为孔洞,最后计算缺陷在带材上的位置。大量现场数据测试表明该实时孔洞检测系统是稳定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板带 表面缺陷 针孔检测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器壁面最高温度区的数字图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德宗 傅山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48-53,共6页
测定稳定器壁面最高温度区的位置、面积大小和最高温度值是航空发动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作者在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火焰稳定器壁面最高温度区进行分析方面进行的工作。所用方法是图像处理分类技术中的最小距离分类方法。为... 测定稳定器壁面最高温度区的位置、面积大小和最高温度值是航空发动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作者在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火焰稳定器壁面最高温度区进行分析方面进行的工作。所用方法是图像处理分类技术中的最小距离分类方法。为了减少图片摄取时噪声的影响,本文对训练区进行了分析处理,最后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器 高温区 图像处理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垄断实现中国经济新的腾飞
10
作者 傅山 夸克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01年第6期17-19,共3页
如果一个企业是市场上惟一的产品供给者,而且其产品缺乏替代品,就是垄断。垄断的公认原因是“进入障碍”,经济学区分出三种来源:是资源垄断,即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掌握后,别人没有办法再进来,像石油、钻石及某些矿矿场就是这样;... 如果一个企业是市场上惟一的产品供给者,而且其产品缺乏替代品,就是垄断。垄断的公认原因是“进入障碍”,经济学区分出三种来源:是资源垄断,即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掌握后,别人没有办法再进来,像石油、钻石及某些矿矿场就是这样;二是自然垄断,即某些行业只有一个生产者比同时存在多个生产者更有效率;三是法定垄断,即政府给予一个企业排他性的生产或出售某种产品(劳务)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从法律上排除了竞争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 反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员多生理信号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东博 吴奇 +1 位作者 黄丹 傅山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5,101,共5页
航空人为因素会对航空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提取飞行员多生理信号主成分评估飞行员工作负荷是航空人为因素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提出一种有效提取飞行任务中多生理信号稀疏主成分的高效算法——稀疏主成分分析(SPCA),它通过对标准主成分... 航空人为因素会对航空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提取飞行员多生理信号主成分评估飞行员工作负荷是航空人为因素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提出一种有效提取飞行任务中多生理信号稀疏主成分的高效算法——稀疏主成分分析(SPCA),它通过对标准主成分分析(PCA)施加限定的约束或惩罚项来实现结果的稀疏。经过模拟飞行实验采集的多维生理信号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与标准PCA相比,SPCA提取的稀疏主成分解释性更强、计算用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安全 工作负荷评估 稀疏主成分分析 多维生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E的民机审定试飞场景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毛志威 屈展文 +3 位作者 张彤 卢艺 傅山 黄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68-1775,共8页
面向适航审定的飞行试验是验证民用飞机满足设计需求、表明适航条款符合性、形成审定证据的高风险、高成本的重要取证活动。定义和设计民机审定试飞场景是进行民机适航审定飞行试验的前提。由此提出了基于适航符合性证据链的审定试飞场... 面向适航审定的飞行试验是验证民用飞机满足设计需求、表明适航条款符合性、形成审定证据的高风险、高成本的重要取证活动。定义和设计民机审定试飞场景是进行民机适航审定飞行试验的前提。由此提出了基于适航符合性证据链的审定试飞场景设计方法及流程。以"符合性证据链"为核心,规划了逻辑严密、可追溯的适航符合性证据。通过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方法,实现了审定试飞场景符合性证据链构建过程的模型化。为提升可操作性,以适航要求"地面航向操纵性"为典型案例,演示了审定试飞场景需求分析、设计与需求确认的过程。最终设计得到的审定试飞场景能够支持民机适航审定飞行试验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符合性证据链 民机适航 审定试飞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E的民机功能需求辨识与确认 被引量:11
13
作者 任炳轩 卢艺 +1 位作者 傅山 黄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16-2024,共9页
为构建与飞行任务需求匹配的飞机系统功能架构,在民机系统概念设计阶段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的改进方法,明确了MBSE的民机系统关键功能架构的正向设计过程。以民机典型任务场景“应急复飞”作... 为构建与飞行任务需求匹配的飞机系统功能架构,在民机系统概念设计阶段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的改进方法,明确了MBSE的民机系统关键功能架构的正向设计过程。以民机典型任务场景“应急复飞”作为研究案例。通过辨识典型民机的功能需求,构建基于人机联合仿真实验的功能需求架构,记录需求的确认过程,实现捕获需求的功能黑盒解白,并利用MBSE架构中功能状态机仿真验证需求的完备性与合理性,最终确保功能设计阶段捕获功能需求过程的可追溯性。可应用于以航空器为代表的复杂系统,能将客户的模糊需求转化为可应用工程实践方法加以验证的具体功能,完善系统功能架构,满足高层级的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需求确认 功能架构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A优化的GP算法的飞行员认知状态识别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正祥 吴奇 +1 位作者 黄丹 傅山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8-84,共7页
飞行员认知状态是影响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表现的重要因素。认知状态通常不能被直接测得,需借助于诸多的生理信号间接分析。根据典型生理信号的时频特点,应用小波分析建立信号特征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花粉传播算法的高斯过程分类模型,用以... 飞行员认知状态是影响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表现的重要因素。认知状态通常不能被直接测得,需借助于诸多的生理信号间接分析。根据典型生理信号的时频特点,应用小波分析建立信号特征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花粉传播算法的高斯过程分类模型,用以分析全动飞行模拟实验中的飞行员认知状态。通过对比分类结果与飞行员的NASATLX测评结果,验证该模型对飞行员认知状态识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状态 飞行控制 高斯过程 花粉传播算法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影响复合材料目视检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韵尔 黄淑萍 傅山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162,共6页
为保证航空维修检测可靠度,提高维修效率,采用因素设计法,通过试验考察照明条件、板面颜色、检测距离以及检测角度等环境因素对维修人员目视检测结果的影响,用统计方法得出不同条件下95%置信水平的损伤检出概率(POD)。结果表明:为达到... 为保证航空维修检测可靠度,提高维修效率,采用因素设计法,通过试验考察照明条件、板面颜色、检测距离以及检测角度等环境因素对维修人员目视检测结果的影响,用统计方法得出不同条件下95%置信水平的损伤检出概率(POD)。结果表明:为达到更高的POD,检测距离越小越好,照明条件不宜过亮,检测角度以垂直最好;在所考察的影响因素中,距离的影响程度最大,光照和角度次之,板面颜色影响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目视检测 冲击损伤 检出概率(POD) 航空维修 航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的未成年人身份识别与验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谷晨 冯金金 傅山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基于未成年人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双重功能要求,研究网络空间的未成年人身份识别与验证方案。结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了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充分梳理不同的业务场景,具体分析了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的启动... 基于未成年人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双重功能要求,研究网络空间的未成年人身份识别与验证方案。结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了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充分梳理不同的业务场景,具体分析了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的启动方式,以及启动后如何合理识别未成年人身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 身份识别 身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视检测损伤检出概率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韵尔 黄淑萍 +1 位作者 吴奇 傅山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172-175,共4页
为了获得更可靠的检出概率,提高目视检测结果准确性,保证航空维修安全,根据检测环境影响因素实验结果,选取照明条件、检测距离、检测角度、损伤深度作为检测结果影响因素,采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以4个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层神经元,检出... 为了获得更可靠的检出概率,提高目视检测结果准确性,保证航空维修安全,根据检测环境影响因素实验结果,选取照明条件、检测距离、检测角度、损伤深度作为检测结果影响因素,采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以4个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层神经元,检出概率作为输出层神经元,通过网络训练对样本数据进行仿真,建立检出概率预测模型,通过比较预测和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与实验所得检出概率值均方百分比误差为4.79%,模型预测结果是有效可行的。根据目视检测损伤检出概率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选择符合要求的检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视检测 冲击损伤 检出概率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监控的操作手势轨迹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振华 傅山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142-144,147,共4页
为准确学习飞行员操作手势的轨迹分布模式,提出一种改进的层次自组织映射方法。引入Wilcoxon秩和检验技术,结合编辑距离判断内部网的匹配程度,通过交叉验证使验证集获得误差最小,从而自适应取得判断异常的阈值。根据训练得到的轨迹分布... 为准确学习飞行员操作手势的轨迹分布模式,提出一种改进的层次自组织映射方法。引入Wilcoxon秩和检验技术,结合编辑距离判断内部网的匹配程度,通过交叉验证使验证集获得误差最小,从而自适应取得判断异常的阈值。根据训练得到的轨迹分布模式检测操作过程中的局部异常,判断运动轨迹所表示的事件是否为异常事件,并预测手势将来行为轨迹。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手势 层次自组织神经网络 异常检测 行为预测 Wilcoxon秩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环境系统仿真及人为因素量化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川驰 尹堂文 傅山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7,330,共6页
由于民用客机人为因素研究和适航验证标准的要求,构建一种人-机-环境复杂系统模型,提出以人为因素影响因子体系为基础的量化研究。通过在特定人为因素影响因子体系下,进行飞机进近着陆飞行情景仿真,得到飞行员分析决策时延因子与飞机着... 由于民用客机人为因素研究和适航验证标准的要求,构建一种人-机-环境复杂系统模型,提出以人为因素影响因子体系为基础的量化研究。通过在特定人为因素影响因子体系下,进行飞机进近着陆飞行情景仿真,得到飞行员分析决策时延因子与飞机着陆区域相关性的量化关系,以及飞机在预着陆阶段对飞行员分析决策时延敏感度较高的定性结论。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仿真,结果证明,人-机-环境复杂系统仿真模型及以人为因素影响因子体系为基础的量化研究方法用于民用客机人为因素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仿真 人为因素 飞行员模型 人在环系统 量化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员工作负荷多维客观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婵 陆燕玉 傅山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1-84,共4页
飞行员工作负荷的评价工作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基于工作负荷的多维客观测量方法,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主要针对眼动信号的时延误差进行了详细的误差建模,研究了该误差对飞行员工作负荷评估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眼动信号... 飞行员工作负荷的评价工作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基于工作负荷的多维客观测量方法,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主要针对眼动信号的时延误差进行了详细的误差建模,研究了该误差对飞行员工作负荷评估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眼动信号的时延在一定范围(约300 ms)内时,测量得到的飞行员实时工作负荷可以保留完整的关键信息。随着时延误差的增大,得到的工作负荷误差也增大。因此,在测量飞行员工作负荷的过程中,需将眼动信号的时延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工作负荷 多维测量方法 误差分析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