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虫农用抗生素2378的研究
1
作者 倪长春 王磊 +3 位作者 蒲晓莺 祁秀明 张云桦 王宝女 《上海化工》 CAS 2000年第3期27-27,共1页
链霉素 2378菌株所产生的抗生物质对苜蓿(Aphis medicag6nis)有较强的触杀作用。活性物质经分离纯化和紫外、红外吸收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谱分析,发现该活性物质与已知抗生素 Actinopyrones A为... 链霉素 2378菌株所产生的抗生物质对苜蓿(Aphis medicag6nis)有较强的触杀作用。活性物质经分离纯化和紫外、红外吸收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谱分析,发现该活性物质与已知抗生素 Actinopyrones A为同一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2378 分离 鉴别 杀虫活性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腙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汪飞 曹瑾 +4 位作者 袁莉萍 郭庆铭 倪长春 沈宙 张一宾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利用3-(N-甲基-N-甲氧基氨基)-1-芳基-1-丙酮腙与酰氯反应,合成了14个新型N-酰基-3-(N-甲基-N-甲氧基氨基)-1-芳基-1-丙酮腙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50mg/L时... 利用3-(N-甲基-N-甲氧基氨基)-1-芳基-1-丙酮腙与酰氯反应,合成了14个新型N-酰基-3-(N-甲基-N-甲氧基氨基)-1-芳基-1-丙酮腙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50mg/L时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的致死率为95%-100%;化合物c7在1000mg/L时对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的致死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化反应 芳基丙酮腙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氟甲基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钱旭红 唐军 +4 位作者 陈卫东 张荣 黄德音 倪长春 郭庆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4-226,共3页
新型三氟甲基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研究钱旭红,唐军,陈卫东,张荣,黄德音,倪长春,郭庆铭(华东理工大学农用化学品研究所,上海,200237)(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关键词氟代物,吡啶,合成,生物活性,化学农药不... 新型三氟甲基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研究钱旭红,唐军,陈卫东,张荣,黄德音,倪长春,郭庆铭(华东理工大学农用化学品研究所,上海,200237)(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关键词氟代物,吡啶,合成,生物活性,化学农药不少吡啶类化合物是有着广泛前途的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甲基吡啶 生物活性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川霉素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陶黎明 顾学斌 +3 位作者 倪长春 王磊 徐文平 沈寅初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13,共3页
从一株链霉菌的培养基中 ,经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TLC、HPLC等方法 ,分离得到SPRI- 2 0 98纯样品 ,根据其物化性质以及各类图谱分析得知 :SPRI - 2 0 98和Ascomycin为同一个化合物 (我们命名为长川霉素 ) ,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 从一株链霉菌的培养基中 ,经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TLC、HPLC等方法 ,分离得到SPRI- 2 0 98纯样品 ,根据其物化性质以及各类图谱分析得知 :SPRI - 2 0 98和Ascomycin为同一个化合物 (我们命名为长川霉素 ) ,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 ,对许多植物病害真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98抗生素 长川霉素 农用抗生素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提取副产物银杏酸诱导植物抗病激活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顾保权 高崎 +3 位作者 王军 钱虹 倪长春 张一宾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7-418,共2页
银杏酸为医用产品银杏提取物的副产物,通过对其诱导植物体产生抗病激活作用的研究,发现银杏酸对水稻稻瘟病、黄瓜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最高防效分别达59.6%、75.8%和76.1%,表明其有一定抗病激活作用,并对植物体无药害。
关键词 银杏 银杏酸 植物 激活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苯并噁唑啉酮及N-取代苯并噁嗪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被引量:5
6
作者 袁莉萍 曹瑾 +3 位作者 陈亮 沈宙 倪长春 张一宾 《现代农药》 CAS 2009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邻氨基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N-取代苯并噁唑啉酮类化合物和N-取代的苯并噁嗪啉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过1H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N-取代苯并噁唑啉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3b... 采用邻氨基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N-取代苯并噁唑啉酮类化合物和N-取代的苯并噁嗪啉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过1H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N-取代苯并噁唑啉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3b、4b、14b、19b在50mg/L浓度下对淡色库蚊的杀死率为100%,化合物20b、21b、24b、25b、26b、27b、30b在1000mg/L浓度下对朱砂叶螨的杀死率均达95%以上;N-取代苯并噁嗪啉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如化合物3d,5d,6d,7d和8d在浓度为100mg/L时,对苋菜Ambrosia tricolor Linn的抑制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唑啉酮 苯并噁嗪啉酮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取代-2-[(3-三氟甲基)-苯乙烯基]-1,3,4-噁二嗪-5-酮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亮 曹瑾 +5 位作者 陈亮 吕冬华 倪长春 沈宙 袁莉萍 张一宾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以3-(3-三氟甲基苯基)-丙烯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并合成了14个4-取代-2-(3-三氟甲基)苯乙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D-2... 以3-(3-三氟甲基苯基)-丙烯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并合成了14个4-取代-2-(3-三氟甲基)苯乙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D-2,D-3,D-4,D-8在质量浓度为50mg/L时,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的致死率分别为91.7%,86.1%,85.5%和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4-噁二嗪-5-酮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叶涂抹灌根法测试生物除草剂70014吸收与传导试验初报 被引量:2
8
作者 沈晓霞 李艳波 +2 位作者 杨文英 沈宙 倪长春 《现代农药》 CAS 2011年第1期21-23,共3页
采用茎叶涂抹灌根法对生物除草剂70014进行了吸收和传导试验。从灌根法可以看出,70014能通过黄瓜根系的吸收与传导引起整株植株的死亡;从茎叶涂抹法来看,70014在茎叶上主要表现为触杀活性,但从真叶和下胚轴涂药来看,还有一定的吸收和传... 采用茎叶涂抹灌根法对生物除草剂70014进行了吸收和传导试验。从灌根法可以看出,70014能通过黄瓜根系的吸收与传导引起整株植株的死亡;从茎叶涂抹法来看,70014在茎叶上主要表现为触杀活性,但从真叶和下胚轴涂药来看,还有一定的吸收和传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叶涂抹法 灌根法 黄瓜 生物除草剂700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法测试生物除草剂70014吸收与传导的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晓霞 李艳波 +2 位作者 杨文英 沈宙 倪长春 《现代农药》 CAS 2010年第1期18-20,共3页
采用活性炭隔离法进行了生物除草剂70014在生物靶标黄瓜和稗草植物体上的吸收和作用部位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在根层处理中,黄瓜和稗草的根接触500mg/L浓度的药剂70014后,明显抑制了黄瓜和稗草的根和茎的生长;在芽层处理中,黄瓜的芽(茎)... 采用活性炭隔离法进行了生物除草剂70014在生物靶标黄瓜和稗草植物体上的吸收和作用部位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在根层处理中,黄瓜和稗草的根接触500mg/L浓度的药剂70014后,明显抑制了黄瓜和稗草的根和茎的生长;在芽层处理中,黄瓜的芽(茎)接触500mg/L浓度的药剂70014后,黄瓜的根和茎受到一定的抑制,稗草芽(茎)接触500mg/L浓度的药剂70014后对根没有抑制作用,对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隔离法 根层处理 芽层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酮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基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分子设计
10
作者 陈亮 姚建华 +7 位作者 袁莉萍 曹瑾 黄迎 谢微 倪长春 沈宙 栗秀丽 张一宾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583-2591,共9页
由于肟醚结构的特殊性质,因而很多农药和医药化合物中包含该结构.介绍苯乙酮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瓜类白粉病抑制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以及基于QSAR研究结果的新化合物设计、合成和生测,尝试了农药先导合理设计流程在具有瓜类... 由于肟醚结构的特殊性质,因而很多农药和医药化合物中包含该结构.介绍苯乙酮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瓜类白粉病抑制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以及基于QSAR研究结果的新化合物设计、合成和生测,尝试了农药先导合理设计流程在具有瓜类白粉病抑制活性的苯乙酮肟醚类化合物设计中的应用.初步的结果显示,介绍的工作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原来的工作基础,又降低了失败的风险、污染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白粉病 抑制活性 QSAR 苯乙酮肟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苯肟唑(SPRI-WM-005)异构体的分离及其杀菌活性
11
作者 陈亮 袁莉萍 +4 位作者 曹瑾 倪长春 沈宙 栗秀丽 张一宾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7-448,466,共3页
氯苯肟唑(SPRI-WM-005)是含顺、反异构体的肟醚结构化合物。为了研究两个异构体及未分离的混合物在生物活性上是否存在差异,对两个异构体进行了分离,并做了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处理剂量为50mg/L时,氯苯肟唑(Z,... 氯苯肟唑(SPRI-WM-005)是含顺、反异构体的肟醚结构化合物。为了研究两个异构体及未分离的混合物在生物活性上是否存在差异,对两个异构体进行了分离,并做了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处理剂量为50mg/L时,氯苯肟唑(Z,E混合物)、Z-氯苯肟唑和E-氯苯肟唑的防效分别为95%、100%和97%,三者活性基本相当,故在实际中无须将两个异构体分离,混合体可直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肟唑 异构体 分离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并呋喃及吡喃类化合物的光谱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旭红 张玉兰 倪长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36-341,共6页
报道了一系列新的萘并呋喃、萘并呋喃及其衍生物的 ̄13C核磁共振谱的化学位移、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和消光系数、最大荧光波长和量子产率,以及农用杀菌活性。化合物2,3-二甲基-5-羟基-呋喃并[3,2-b]茶(I-1)、2,... 报道了一系列新的萘并呋喃、萘并呋喃及其衍生物的 ̄13C核磁共振谱的化学位移、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和消光系数、最大荧光波长和量子产率,以及农用杀菌活性。化合物2,3-二甲基-5-羟基-呋喃并[3,2-b]茶(I-1)、2,7-二乙酸基-1,8-二乙酞基萘(III-3)、4-甲基-7-羟基萘并[1,2-b]吡喃-2-酮(II-1)和3-氢-4,8,9-三甲基呋喃并[2',3':5,6]萘并[1,2-b]吡喃-7-酮(II-3)对炭疽病有很好的离体抑制活性,I-1和III-3对该病还具有很强的活体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谱 荧光分析 萘衍生物  ̄(13)C核磁共振谱 荧光光谱 农用杀菌活性
全文增补中
氨基甲酸苯丙酮肟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美娟 袁莉萍 +4 位作者 曹瑾 倪长春 沈宙 郭庆铭 张一宾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为寻找高活性的新农药化合物,以3-取代氨基-1-芳基丙酮-1-肟与氨基甲酸酯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9个氨基甲酸苯丙酮肟酯衍生物,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c11在浓度... 为寻找高活性的新农药化合物,以3-取代氨基-1-芳基丙酮-1-肟与氨基甲酸酯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9个氨基甲酸苯丙酮肟酯衍生物,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c11在浓度为500mg/L时,对蚜虫Aphiscraccivora的致死率达到90%以上;c16和c17在1 000mg/L时,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abarinus的致死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苯丙酮肟 氨基甲酸肟酯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丙环唑水乳剂的配制及药效 被引量:8
14
作者 武辉 张斌 倪长春 《现代农药》 CAS 2002年第2期21-22,共2页
对丙环唑水乳剂剂型配方进行了介绍,获得并给出了建议配方和本文质检指标,进行了水乳剂与乳油的药效比较,对丙环唑水乳剂的市场化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丙环唑 水乳剂 配制 药效 杀菌剂 配方 质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取代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敏 曹瑾 +6 位作者 陈亮 吕冬华 胡军 沈宙 倪长春 张一宾 袁莉萍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6-727,735,共3页
以2-氟-3-三氟甲基苯甲酰肼为起始原料,经与氯乙酰氯酰肼化,然后在碳酸钾的作用下进行环合,得到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最后通过与各种卤代烃反应,在4位N上引入不同基团,合成了18个未见报道的2-(2-氟-3-三氟甲基苯... 以2-氟-3-三氟甲基苯甲酰肼为起始原料,经与氯乙酰氯酰肼化,然后在碳酸钾的作用下进行环合,得到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最后通过与各种卤代烃反应,在4位N上引入不同基团,合成了18个未见报道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所有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鉴定,生物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化合物3对瓜类炭疽病具有较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4-噁二嗪-5-酮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苯并口恶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郴郴 袁莉萍 +3 位作者 曹瑾 倪长春 沈宙 张一宾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为寻求具有高生物活性的新农药化合物,以邻氨基苯酚为原料设计合成了N-取代的苯并口恶嗪酮类化合物18个,其化学结构经1H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如化合物c3、c5、c6、c7和c8在浓... 为寻求具有高生物活性的新农药化合物,以邻氨基苯酚为原料设计合成了N-取代的苯并口恶嗪酮类化合物18个,其化学结构经1H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如化合物c3、c5、c6、c7和c8在浓度为100mg/L时对苋菜Ambrosia tricolorL inn.的抑制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酮 合成 烃基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氯苯乙酮肟醚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艳 袁莉萍 +4 位作者 曹瑾 倪长春 沈宙 陈亮 张一宾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寻找高活性的新农药化合物,通过2-取代氨基-1-对氯苯乙酮-1-肟与卤代烃反应,设计并合成了35个对氯苯乙酮肟醚衍生物,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抑菌及除草活性,其... 为寻找高活性的新农药化合物,通过2-取代氨基-1-对氯苯乙酮-1-肟与卤代烃反应,设计并合成了35个对氯苯乙酮肟醚衍生物,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抑菌及除草活性,其中C9、C12在500mg/L时对蚜虫Aphis craccivaora的致死率达到100%;C10、C12、C15和C23在1000mg/L时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abarinus的致死率达到100%;C29、C30和C31在500mg/L时对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s的抑制率达到95%以上;C29、C30、C33和C35在100mg/L时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酮肟 合成 肟醚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苄硫基烟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宇春 袁莉萍 +6 位作者 曹瑾 沈晓霞 吕冬华 倪长春 沈宙 陈亮 张一宾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87-291,共5页
以2-苄硫基烟酸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26个2-苄硫基烟酰胺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及除草活性。其中C-9、C-10、C-11在50mg/L时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 以2-苄硫基烟酸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26个2-苄硫基烟酰胺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及除草活性。其中C-9、C-10、C-11在50mg/L时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的致死率达到100%;C-3、C-6、C-15在100mg/L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ink、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苋菜Ambrosia tricolorLinn的白化度大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 衍生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田间防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灵提多 张振武 倪长春 《马铃薯杂志》 199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马铃薯晚疫病在60年代曾有所收敛,近年有日趋严重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60年代引入或育成的抗晚疫病品种多是Solanum demissum等的杂交后代,对晚疫病具有显性抗病基因,这种垂直抗性对病原生理小种专化性强,易被新出现的生理... 马铃薯晚疫病在60年代曾有所收敛,近年有日趋严重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60年代引入或育成的抗晚疫病品种多是Solanum demissum等的杂交后代,对晚疫病具有显性抗病基因,这种垂直抗性对病原生理小种专化性强,易被新出现的生理小种侵袭而丧失抗病性;其二是80年代以来国内脱毒马铃薯应用愈来愈广泛,大量资料报道过,脱毒薯对晚疫病的感染性增加,某些人观察认为感染可增加到4倍。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对晚疫病进行药剂防治的观点被普遍接受。1982~1986年,我们首先建立了晚疫病筛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药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类糖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臧洪俊 李正名 +3 位作者 倪长春 沈宙 范志金 刘秀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77-1880,共4页
将水杨酸及乙酰水杨酸分别与溴代糖作用,合成了10个水杨酸类糖酯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和1HNMR确认了其结构,并证明产物为β-构型,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生物活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诱导活性,且一些化合物的诱... 将水杨酸及乙酰水杨酸分别与溴代糖作用,合成了10个水杨酸类糖酯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经元素分析和1HNMR确认了其结构,并证明产物为β-构型,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生物活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诱导活性,且一些化合物的诱导活性好于水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 糖酯 植物诱导抗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