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色球藻的培养及其营养组成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旭雄 胡盼 +1 位作者 庄林川 倪良平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Zarrouk培养液培养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探讨温度对微小色球藻生长的影响,并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0μE/M2.S^45μE/M2.S光照强度范围内,微小色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3...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Zarrouk培养液培养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探讨温度对微小色球藻生长的影响,并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0μE/M2.S^45μE/M2.S光照强度范围内,微小色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38℃。对微小色球藻的营养组成分析表明,该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脂肪酸组成简单的特点。其粗蛋白含量为61.82%,粗脂含量仅为0.99%,饱和脂肪酸主要为C16:0和C20:0分别占44.88%和11.47%,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18:2n6(占16.01%)。干物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564.09 mg/g,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37.65%,其营养组成与螺旋藻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色球藻 温度 粗蛋白 总脂肪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 Q-Dixon序列和QCT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海波 陈其春 +5 位作者 倪良平 张岱 胡锐 薛琦 张野 王龙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CT,quantitative CT)与MR Q-Dixon序列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的小鼠动物模型,6周龄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第一组给予普通饲... 目的探讨定量CT(QCT,quantitative CT)与MR Q-Dixon序列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的小鼠动物模型,6周龄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第一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40周,第二组给予高脂饮食20周,第三组给予高脂饮食40周,2名医师利用QCT和MR Q-Dixon序列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进行测量,对QCT测得的肝脏脂肪含量(Fat%Q)和MR Q-Dixon序列测得的肝脏脂肪含量(Fat%M)进行一致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实验QCT肝脏脂肪含量测量值为17.6(6.00,28.95)%,MR Q-Dixon序列肝脏脂肪含量测量值为19.6(5.70,29.55)%。两种方法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χ^(2)=4.000,P=0.216),且一致性较高(Kappa=0.816,P<0.001);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0.978,P<0.01)。结论在定量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方面,定量CT与MR Q-Dixon序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即可在体定量研究小鼠脂肪肝动物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定量CT Q-Dixon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ED光源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的影响试验
3
作者 倪良平 孙可 隋延鸣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12期38-40,43,共4页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一种淡水经济绿藻,属于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红球藻科、红球藻属和雨生种[1]。因其能积累强抗氧化剂虾青素,细胞呈现红色,故名红球藻。雨生红球藻会随生长环境的变化,在游动细胞阶段和不动细...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一种淡水经济绿藻,属于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红球藻科、红球藻属和雨生种[1]。因其能积累强抗氧化剂虾青素,细胞呈现红色,故名红球藻。雨生红球藻会随生长环境的变化,在游动细胞阶段和不动细胞阶段相互转化[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细胞 绿藻纲 红球藻 团藻目 不动细胞 LED光源 绿藻门 虾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鲥亲本培育技术探析
4
作者 朱元宏 苏明 倪良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69-70,74,共3页
为促进上海市美洲鲥养殖产业发展,稳固美洲鲥苗种供应,现以上海某一美洲鲥养殖场为例,在培育场地选择,后备亲本群体选择,亲本捕捞、挑选和转运,亲本的营养强化、日常管理和越冬期间病害预防等方面,总结了美洲鲥亲本培育技术要点,以供相... 为促进上海市美洲鲥养殖产业发展,稳固美洲鲥苗种供应,现以上海某一美洲鲥养殖场为例,在培育场地选择,后备亲本群体选择,亲本捕捞、挑选和转运,亲本的营养强化、日常管理和越冬期间病害预防等方面,总结了美洲鲥亲本培育技术要点,以供相关美洲鲥养殖户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 亲本培育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双能量CT脂肪图定量测量肥胖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陈其春 王龙胜 +4 位作者 贾犇黎 宫希军 赵红 倪良平 李欢 《安徽医学》 2022年第8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DECT)平扫脂肪图定量测量肥胖患者肝脏脂肪含量(HFC)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以2021年6~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6例拟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BMI≥30 kg/m^(2))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接受第三代双...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DECT)平扫脂肪图定量测量肥胖患者肝脏脂肪含量(HFC)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以2021年6~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6例拟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BMI≥30 kg/m^(2))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接受第三代双源DECT腹部或腹盆腔平扫检查,DECT数据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材料分解(MMD)算法自动计算生成肝脏脂肪图,由两名医师(A和B)采用盲法选择多点感兴趣区独立测量HFC值,医师A和B在1周后分别对同一数据重复测量1次,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测量者内(A、B前后两次测量)及测量者间(A与B首次测量间)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在100kV平扫CT图像上测量肝脏CT值、肝脾CT值比值(CT_(L/S))。计算DECT脂肪图与CT法评价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差异,HFC值与肝脏CT值、CT_(L/S)间的相关性,并计算HFC值与临床指标[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血清尿酸]的相关性。结果DECT脂肪图HFC值测量结果,两名医师前后两次测量的可重复性ICC分别为0.985和0.983(P<0.001),医师A与B第一次测量间的可重复性ICC为0.979(P<0.001)。DECT脂肪图测量本组对象的HFC值范围为0%~42.29%,中位数为12.09%。DECT脂肪图与CT_(L/S)法评价脂肪肝严重程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00,P=0.112)。HFC值与肝脏CT值(r=-0.978,P<0.001)、CT_(L/S)(r=-0.981,P<0.001)均呈负相关。HFC值与身高、体质量、BMI、腰围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三酰甘油水平存在弱相关性(r=0.293,P=0.048),与血清尿酸水平呈中等相关(r=0.339,P=0.021)。结论采用MMD算法,双源平扫DECT脂肪图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可重复性较好,是一种新的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脂肪肝无创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肝脏脂肪含量 双能量CT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DCE-MRI定量参数与ADC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倪良平 刘影 刘梦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27-3929,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Ktrans、Kep、Ve与扩散加权成像ADC的相关性。方法:初诊鼻咽癌患者40例,均行DCE-MRI和DWI检查。定量参数与ADC及两者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分别采用线性相关和秩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灶与对侧... 目的:探讨鼻咽癌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Ktrans、Kep、Ve与扩散加权成像ADC的相关性。方法:初诊鼻咽癌患者40例,均行DCE-MRI和DWI检查。定量参数与ADC及两者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分别采用线性相关和秩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灶与对侧翼外肌各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Ktrans及ADC与临床分期分别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病灶Ktrans、Kep与ADC呈线性负相关(P<0.05);Ve与ADC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鼻咽癌Ktrans与ADC存在显著负相关,Ktrans可以作为肿瘤分期的一个指标,肿瘤分期越高,Ktrans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部肌间神经纤维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倪良平 刘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46-246,253,共2页
患者 男性,61岁。10年前出现声音嘶哑症状,未予重视,近期症状加重,并有咽部异物感,无疼痛感、无呼吸困难、无痰中带血、无饮食呛咳。喉镜提示:右侧喉室、假声带明显膨隆,右侧声带肿胀,表面光滑,左半喉未见明显异常。MRI平扫示:右侧声... 患者 男性,61岁。10年前出现声音嘶哑症状,未予重视,近期症状加重,并有咽部异物感,无疼痛感、无呼吸困难、无痰中带血、无饮食呛咳。喉镜提示:右侧喉室、假声带明显膨隆,右侧声带肿胀,表面光滑,左半喉未见明显异常。MRI平扫示:右侧声带区见类圆形等T1、混杂长T2信号,边界尚清晰,大小约2.0cm×2.5cm,右侧声带明显受压,局部喉腔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部神经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cT1期肾透明细胞癌的CT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苗青杨 王龙胜 +2 位作者 倪良平 李欢 邹立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cT1期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3例cT1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研究术后病理提示升级为pT3a期的高危肾透明细胞癌,分析其CT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20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180... 目的:探讨高危cT1期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3例cT1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研究术后病理提示升级为pT3a期的高危肾透明细胞癌,分析其CT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20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180例(88.7%)为pT1期,23例(11.3%)升级为pT3a期。单因素分析发现,肾周筋膜增厚、肿瘤大小、肿瘤形态、肿瘤边界、瘤周侧支静脉及病理分级是升级为pT3a期的相关危险因素(P均<0.05),升级为pT3a期的患者肿瘤病理分级更高、直径更大、边界更模糊、形态更不规则,更易出现瘤周侧支静脉及肾周筋膜增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周筋膜增厚(OR=7.38,95%CI:2.33~23.40,P=0.001)、肿瘤边界(OR=8.74,95%CI:2.40~31.76,P=0.001)、瘤周侧支静脉(OR=7.98,95%CI:2.21~28.75,P=0.002)是升级为pT3a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表现为边界模糊、肾周筋膜增厚及存在瘤周侧支静脉是高危cT1期肾透明细胞癌的术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特征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列线图模型
9
作者 李天豪 李欢 +2 位作者 倪良平 邹立巍 王龙胜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期140-148,共9页
目的:探讨评估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指标及CT影像征象,并建立预测发生MV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筛选出MVI相关的预测因素,... 目的:探讨评估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指标及CT影像征象,并建立预测发生MV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筛选出MVI相关的预测因素,应用列线图构建评分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筛选出肿瘤直径、肿瘤形态及低密度环征3个危险因素,并应用列线图构建评分模型。列线图模型的C-index = 0.703,95% CI:0.621~0.784,拟合优度检验(χ2 = 3.433,自由度为8,P 】0.05)。Bootstrap自抽样法的内部验证校正C-index = 0.683。结论:由三个CT影像征象(肿瘤直径、肿瘤形态及低密度环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HCC患者是否存在MVI,对HCC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列线图 微血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CT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鉴别≤4 cm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0
作者 苗青杨 倪良平 +2 位作者 李欢 邹立巍 王龙胜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206-2214,共9页
目的:基于CT的影像组学组学特征联合CT图像特征建立影像组学列线图,验证其在≤4 cm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wovf)之间的鉴别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肾透明细胞癌(n = 102)和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n ... 目的:基于CT的影像组学组学特征联合CT图像特征建立影像组学列线图,验证其在≤4 cm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wovf)之间的鉴别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肾透明细胞癌(n = 102)和肾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n = 47)患者。从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评估CT特征及一般临床因素建立图像特征模型。结合Radscore和独立的图像特征,绘制影像组学列线图,并从拟合度、鉴别效能和临床实用性方面对列线图进行评估。结果:影像组学列线图(曲线下面积(AUC),0.979;95%置信区间(CI),0.962~0.996)与影像组学特征(AUC, 0.972;95%CI, 0.949~0.994)及图像特征模型(AUC, 0.933;95%CI, 0.897~0.970)相比,显示出更好的鉴别效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优于影像组学特征和图像特征模型。结论:基于CT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是一种无创的术前预测工具,在鉴别AML.wovf和ccRCC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果,这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精确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肾透明细胞癌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与DWI对鼻咽癌临床分期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倪良平 刘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鼻咽癌不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初诊鼻咽癌患者42例,均行DCE-MRI和DWI检查。K^(trans)、ADC对不同临床分期及T分期诊断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K^(trans)值、ADC值与鼻咽癌临...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鼻咽癌不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初诊鼻咽癌患者42例,均行DCE-MRI和DWI检查。K^(trans)、ADC对不同临床分期及T分期诊断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K^(trans)值、ADC值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及T分期分别呈正、负相关。K^(trans)与ADC对鼻咽癌早期及晚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效能分别为80%、88.9%、91.1%;53.3%、88.9%、68.1%。K^(trans)与ADC对鼻咽癌T1、T2和T3、T4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效能分别为83.3%、77.8%、83.4%;70.8%、61.1%、67.4%。结论 K^(trans)和ADC可以很好的对鼻咽癌临床分期进行诊断,且K^(trans)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效果要好于ADC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磁共振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临床分期
原文传递
术前预测肝细胞癌伴微血管侵犯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康康 潘树波 +8 位作者 倪良平 熊奇如 谢胜学 王龙胜 刘涛 孙浩楠 马菊 王惠敏 喻宗繁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1-566,共6页
目的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建立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手术治疗的21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2例,女性38例,年... 目的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建立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手术治疗的21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2例,女性38例,年龄(59±10)岁。按7∶3比例通过系统抽样法随机分为训练组(n=147)和验证组(n=63)。收集患者的术前增强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HCC合并MVI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包含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通过绘制训练组和验证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临床影响曲线(CIC)评估列线图预测HCC患者MVI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400μg/ml、肿瘤内坏死、肿瘤长径≥3 cm、肿瘤边界不清楚、肿瘤周围有子灶是预测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该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HCC合并MV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95%CI:0.807~0.924)和0.834(95%CI:0.729~0.939)。DCA结果表明,当净收益率>0时预测模型阈值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7%~93%和12%~87%。CIC结果显示,本预测模型判断的发生MVI的群体与实际发生MVI群体高度匹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资料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在术前较为准确地预测HCC患者的MVI状态,经验证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计算机断层扫描 微血管侵犯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基于术前增强CT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瘤周静脉特征与WHO/ISUP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宇婷 倪良平 +1 位作者 张岱 王龙胜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51-1955,共5页
目的基于术前增强CT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瘤周静脉的特征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ccRCC且有明确病理分级的250例患者... 目的基于术前增强CT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瘤周静脉的特征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ccRCC且有明确病理分级的250例患者资料。将ccRCC瘤周静脉定义为实质期在Gerota筋膜内与受累肾脏相邻的不对称增加且形态不规则的血管。按有无瘤周静脉将250例病例分为两组,观察两组的影像特征并分析有无瘤周静脉与WHO/ISUP分级的关系。对于有瘤周静脉的病例,进一步分析瘤周静脉的支数,最大内径,空间构型(有无交叉)与WHO/ISUP分级的关系。并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瘤周静脉支数与WHO/ISUP分级的相关性。结果250例ccRCC患者中有瘤周静脉的有146例(58.4%),无瘤周静脉的有104例(41.6%)。有瘤周静脉的患者较无瘤周静脉的患者肿瘤直径更大、更容易出现囊变坏死(P<0.05)。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肿瘤位置、有无癌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CC患者瘤周静脉的有无,支数,空间构型与WHO/ISUP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瘤周静脉支数与WHO/ISUP分级呈正相关(r=0.310,P<0.001)。瘤周静脉的最大内径与WHO/ISUP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RCC瘤周静脉的特征与WHO/ISUP分级相关,术前评估瘤周静脉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瘤周静脉 WHO/ISUP分级
原文传递
小谈珍珠飞燕
14
作者 倪良平 《中国观赏鱼》 2005年第2期38-38,共1页
近来在报纸上看到了上海浦东水族馆成功的培育出了一种观赏鱼,美称“珍珠飞燕”。十分好奇之余便抽空去看了一下,并查了一些资料,现在写了点心得,与对此感兴趣的诸位朋友一起分享这种漂亮的观赏鱼。
关键词 观赏鱼 “珍珠飞燕” 水质 生活习性 产地 繁殖技术
原文传递
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与准确率分析
15
作者 倪良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74-274,276,共2页
评估肋骨骨折患者使用低剂量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诊的63例肋骨骨折患者,患者均接受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分析不同剂量下CT扫描的效果和准确率。结果: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的... 评估肋骨骨折患者使用低剂量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诊的63例肋骨骨折患者,患者均接受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分析不同剂量下CT扫描的效果和准确率。结果: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98.41%、100.00%),(P>0.05)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CT扫描一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2.02±0.15)mGy、剂量长度乘积(39.58±2.69)mGym.cm、有效剂量(0.64±0.05)mSy均小于常规剂量CT扫描一组(5.28±0.33)mGy、(95.63±8.48)mGym.cm、(1.44±0.06)mSy,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与常规剂量无显著差异,并且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可以降低检测者的辐射损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低剂量CT扫描 诊断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