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跨文化视阈中的“零余者”——郁达夫和葛西善藏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倪祥妍
方汉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8-164,共7页
本文从跨文化形象学的视阈考察了日本著名私小说作家葛西善藏和中国作家郁达夫对"零余者"形象的不同想象,分析了世界文学中的这一经典形象的东方化历程及中日文化差异下"零余者"形象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
跨文化
视阈
郁达夫
葛西善藏
零余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保持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倪祥妍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6-7,共2页
高校科研队伍的强弱,决定着高校科研工作水平的高低。青年教师是高校潜在的科研主体,所以高校是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否能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利于成长的环境,事关高校的未来。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培养
科研工作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浓浓的“落语”味——《哥儿》的艺术魅力之源
被引量:
2
3
作者
倪祥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2,共4页
《哥儿》是夏目漱石1906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它通过主人公哥儿大学毕业后从大都市东京到四国一所偏僻中学任教的短暂经历,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教育界的黑暗。故事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为文学评论界所公认。本文分析了它永具艺术魅...
《哥儿》是夏目漱石1906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它通过主人公哥儿大学毕业后从大都市东京到四国一所偏僻中学任教的短暂经历,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教育界的黑暗。故事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为文学评论界所公认。本文分析了它永具艺术魅力的源泉是其所散发出来的浓浓的“落语”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儿》
落语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原因与补救措施
被引量:
3
4
作者
倪祥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56-57,共2页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代表我国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严重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指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是领导重视、导师严抓、提高管理者的...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代表我国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严重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指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是领导重视、导师严抓、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管理
质量
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郎》、《心》为例
5
作者
倪祥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夏目漱石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分别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有的选用第三人称的全聚焦式,有的采用第一人称的限制内聚焦式,而较少使用不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外聚焦式。文章拟以《三四郎》和《...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夏目漱石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分别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有的选用第三人称的全聚焦式,有的采用第一人称的限制内聚焦式,而较少使用不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外聚焦式。文章拟以《三四郎》和《心》为例作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小说研究
叙事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提高系级科研管理的质量
6
作者
倪祥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7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科研管理
管理质量
系级
高校
科研水平
综合实力
科研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韧而脆弱的人性之路──论冯至20年代的诗歌
7
作者
凌敏
倪祥妍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74-80,共7页
本文考察了冯至的早期诗歌──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中所包蕴的生命体验,指出20年代的冯至还主要处在感伤的幻美阶段,被自恋的情绪或浓或淡地包围着。但由于他独特的生存背景与境况,他已是更多地从哲学层面,而非政治...
本文考察了冯至的早期诗歌──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中所包蕴的生命体验,指出20年代的冯至还主要处在感伤的幻美阶段,被自恋的情绪或浓或淡地包围着。但由于他独特的生存背景与境况,他已是更多地从哲学层面,而非政治层面来审视人的孤独──这种完全是现代人的现代体验,因而使其20年代的诗作即具有哲理色彩,整体上呈现出中西诗歌影响的痕迹──幽婉的风格,从而成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恋
思量
生存
张力
幽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佐藤春夫的艺术观对郁达夫的启示
被引量:
1
8
作者
倪祥妍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佐藤春夫(さとうはるお,1892-1964)不仅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理论家。创作初期,他在不断推出优秀作品的同时,又不断撰写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论著,提出了许多令文坛关注的艺术观点。
关键词
佐藤春夫
艺术观点
郁达夫
现代文学史
优秀作品
文学理论
影响力
理论家
原文传递
谷崎润一郎和郁达夫笔下的别样“唯美”
9
作者
倪祥妍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7-249,共3页
西方唯美主义除偏重自然、常态美之外,还特别强调从"丑恶"中挖掘美,认为丑恶的真实比自欺的满足更有价值。谷崎润一郎和郁达夫两位作家都深受此种主张影响,在作品中以其怪异的笔触揭示恋物癖者的变态心理,希冀从"丑恶&qu...
西方唯美主义除偏重自然、常态美之外,还特别强调从"丑恶"中挖掘美,认为丑恶的真实比自欺的满足更有价值。谷崎润一郎和郁达夫两位作家都深受此种主张影响,在作品中以其怪异的笔触揭示恋物癖者的变态心理,希冀从"丑恶"中挖掘出别样的"唯美"。郁达夫的此类作品深受谷崎润一郎等日本作家的影响,但由于中国文化所给予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志向,使其作品的现实意义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丑恶
美
谷崎润一郎
郁达夫
原文传递
郁达夫对自然主义文学的批评与借鉴
10
作者
倪祥妍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4-167,共4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个风格独特的作家。在他不长的文学生涯中,创作出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文章。其生前好友刘海粟先生在评价他的文学成就时说:"诗歌第一,散文第二,小说第三,评论文章第四"(1)。
关键词
自然主义文学
郁达夫
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鉴
批评
评论文章
风格独特
文学生涯
原文传递
题名
跨文化视阈中的“零余者”——郁达夫和葛西善藏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倪祥妍
方汉文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8-164,共7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SJB750017)
文摘
本文从跨文化形象学的视阈考察了日本著名私小说作家葛西善藏和中国作家郁达夫对"零余者"形象的不同想象,分析了世界文学中的这一经典形象的东方化历程及中日文化差异下"零余者"形象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
跨文化
视阈
郁达夫
葛西善藏
零余者
Keywords
cross-culture
vision
Yu Dafu
Kasai Zenzou
surplus men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保持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倪祥妍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6-7,共2页
文摘
高校科研队伍的强弱,决定着高校科研工作水平的高低。青年教师是高校潜在的科研主体,所以高校是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否能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利于成长的环境,事关高校的未来。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培养
科研工作
发展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浓浓的“落语”味——《哥儿》的艺术魅力之源
被引量:
2
3
作者
倪祥妍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2,共4页
文摘
《哥儿》是夏目漱石1906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它通过主人公哥儿大学毕业后从大都市东京到四国一所偏僻中学任教的短暂经历,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教育界的黑暗。故事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为文学评论界所公认。本文分析了它永具艺术魅力的源泉是其所散发出来的浓浓的“落语”味。
关键词
《哥儿》
落语
语言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原因与补救措施
被引量:
3
4
作者
倪祥妍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56-57,共2页
文摘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代表我国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严重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指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是领导重视、导师严抓、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管理
质量
提高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郎》、《心》为例
5
作者
倪祥妍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文摘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夏目漱石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分别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有的选用第三人称的全聚焦式,有的采用第一人称的限制内聚焦式,而较少使用不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外聚焦式。文章拟以《三四郎》和《心》为例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夏目漱石
小说研究
叙事视角
分类号
I313.4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提高系级科研管理的质量
6
作者
倪祥妍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7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科研管理
管理质量
系级
高校
科研水平
综合实力
科研工作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韧而脆弱的人性之路──论冯至20年代的诗歌
7
作者
凌敏
倪祥妍
机构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74-80,共7页
文摘
本文考察了冯至的早期诗歌──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中所包蕴的生命体验,指出20年代的冯至还主要处在感伤的幻美阶段,被自恋的情绪或浓或淡地包围着。但由于他独特的生存背景与境况,他已是更多地从哲学层面,而非政治层面来审视人的孤独──这种完全是现代人的现代体验,因而使其20年代的诗作即具有哲理色彩,整体上呈现出中西诗歌影响的痕迹──幽婉的风格,从而成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关键词
自恋
思量
生存
张力
幽婉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佐藤春夫的艺术观对郁达夫的启示
被引量:
1
8
作者
倪祥妍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的阶段性成果(09SJB750017)
文摘
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佐藤春夫(さとうはるお,1892-1964)不仅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理论家。创作初期,他在不断推出优秀作品的同时,又不断撰写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论著,提出了许多令文坛关注的艺术观点。
关键词
佐藤春夫
艺术观点
郁达夫
现代文学史
优秀作品
文学理论
影响力
理论家
分类号
I31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谷崎润一郎和郁达夫笔下的别样“唯美”
9
作者
倪祥妍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7-249,共3页
文摘
西方唯美主义除偏重自然、常态美之外,还特别强调从"丑恶"中挖掘美,认为丑恶的真实比自欺的满足更有价值。谷崎润一郎和郁达夫两位作家都深受此种主张影响,在作品中以其怪异的笔触揭示恋物癖者的变态心理,希冀从"丑恶"中挖掘出别样的"唯美"。郁达夫的此类作品深受谷崎润一郎等日本作家的影响,但由于中国文化所给予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志向,使其作品的现实意义更高。
关键词
丑恶
美
谷崎润一郎
郁达夫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郁达夫对自然主义文学的批评与借鉴
10
作者
倪祥妍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4-167,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的阶段性成果(09SJB750017)
文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个风格独特的作家。在他不长的文学生涯中,创作出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文章。其生前好友刘海粟先生在评价他的文学成就时说:"诗歌第一,散文第二,小说第三,评论文章第四"(1)。
关键词
自然主义文学
郁达夫
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鉴
批评
评论文章
风格独特
文学生涯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跨文化视阈中的“零余者”——郁达夫和葛西善藏比较研究
倪祥妍
方汉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保持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倪祥妍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浓浓的“落语”味——《哥儿》的艺术魅力之源
倪祥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原因与补救措施
倪祥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以《三四郎》、《心》为例
倪祥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如何提高系级科研管理的质量
倪祥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坚韧而脆弱的人性之路──论冯至20年代的诗歌
凌敏
倪祥妍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佐藤春夫的艺术观对郁达夫的启示
倪祥妍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原文传递
9
谷崎润一郎和郁达夫笔下的别样“唯美”
倪祥妍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原文传递
10
郁达夫对自然主义文学的批评与借鉴
倪祥妍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