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ynaform的激光拼焊板成形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俞龙海 陈淑平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了解决同种材料、等厚度激光拼焊板在数值模拟研究中如何建立准确的焊缝模型这一难题,通过显微硬度试验测量拼焊板焊接接头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值,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两个区域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建立焊缝模型,并采... 为了解决同种材料、等厚度激光拼焊板在数值模拟研究中如何建立准确的焊缝模型这一难题,通过显微硬度试验测量拼焊板焊接接头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值,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两个区域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建立焊缝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ynaform 5.5对建立的焊缝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和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种建模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焊板 数值模拟 焊缝建模
原文传递
开设CAE教学培养实用模具人才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俞龙海 《中国城市经济》 2011年第8X期191-191,共1页
CAE技术是现代模具人才必备技能之一。本文在介绍了开设CAE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开展了从CAE模拟软件的选择、CAE教学,评估等教学工作,积极的探索了开设CAE教学对提高模具人才竞争力的影响,为顺利开设CAE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CAE教学 模具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工程的连续拉深CAD/CAPP/CAE系统 被引量:6
3
作者 郑光文 柳君 +2 位作者 白凤梅 李军平 俞龙海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8-151,共4页
制造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于带有圆筒形特征的小型回转体空心件,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连续拉深的冲压工艺。针对连续拉深工艺繁琐的查表和使用经验公式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以UG/KF为开发平台,用Access数据库来传递和保存数据,Dyn... 制造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于带有圆筒形特征的小型回转体空心件,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连续拉深的冲压工艺。针对连续拉深工艺繁琐的查表和使用经验公式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以UG/KF为开发平台,用Access数据库来传递和保存数据,Dynaform进行连续拉深有限元模拟,并结合UG/Open Menuscript和UG/OpenUIStyler进行界面设计进而开发连续拉深CAD/CAPP/CAE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熔接 KF语言 连续拉深 CAD/CAPP/CAE系统 DYNA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车纵梁冲压成形回弹控制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郑光文 李军平 +3 位作者 白凤梅 柳君 俞龙海 孙婧 《模具工业》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Dynaform对卡车纵梁的成形、回弹进行数值模拟,利用过弯法对纵梁回弹进行补偿,依据成形工件回弹量的大小反向修正模具型面,经过多步循环计算修正,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纵梁工件。实践表明,经过修正后的模具生产的纵梁... 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Dynaform对卡车纵梁的成形、回弹进行数值模拟,利用过弯法对纵梁回弹进行补偿,依据成形工件回弹量的大小反向修正模具型面,经过多步循环计算修正,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纵梁工件。实践表明,经过修正后的模具生产的纵梁回弹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易于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模 卡车纵梁 回弹补偿 DYNA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拼焊板成形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光文 俞龙海 +1 位作者 白凤梅 柳君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33,共4页
在拼焊板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如何建立准确的焊缝模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母材和拼焊板进行拉伸实验获得拉伸实验数据,并基于等应变假设条件和力平衡条件方程,计算得到拼焊板焊缝的力学性能参数,建立了4种不同的焊缝模型。... 在拼焊板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如何建立准确的焊缝模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母材和拼焊板进行拉伸实验获得拉伸实验数据,并基于等应变假设条件和力平衡条件方程,计算得到拼焊板焊缝的力学性能参数,建立了4种不同的焊缝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ynaform,分别对4种不同焊缝模型进行拼焊板杯突试验数值模拟。通过对4种焊缝模型模拟结果中杯突值、开裂位置、主应变和试验得到的相应值进行比较,验证了精确焊缝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焊板 数值模拟 焊缝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探讨——以新余学院为例
6
作者 李玉平 俞龙海 《新余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2-113,123,共3页
根据新余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两个层次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进行探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体课程建设上... 根据新余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两个层次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进行探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体课程建设上应通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余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特色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工业物联网的不停输管路开孔机运行态势监测系统研究
7
作者 俞龙海 陈淑平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7期32-34,共3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增长使不停输管路开孔机在能源、化工等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工业物联网的不停输管路开孔机运行态势...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增长使不停输管路开孔机在能源、化工等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工业物联网的不停输管路开孔机运行态势监测系统,旨在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维护建议。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在故障诊断准确率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工业物联网 不停输管路开孔机 运行态势监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于新奇 何松 +2 位作者 蔡仁良 俞龙海 虞洪琨 《流体机械》 CSCD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对激光加工的多孔端面机械密封进行了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并与一般机械密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其端面温升、摩擦扭矩和摩擦系数远低于后者的相应值。
关键词 激光加工 多孔端面机械密封 试验研究 摩擦性能 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密封端面液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俞龙海 朱坤祥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2-63,23,共3页
分析了机械密封的端面液膜与密封寿命的关系,以及端面温度对端面液膜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端面液膜的主要措施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端面温度 端面液膜 密封寿命 密封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D外围泵机械密封结构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龙海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9-51,共3页
介绍了烟气脱硫装置(FGD)流程和FGD外围泵机械密封使用条件,从结构型式分析了无内冲洗水单端面机械密封、带压内冲洗水单端面机械密封、带阻封液的双端面机械密封在应用中的各自特点及寿命。
关键词 FGD 外围泵 改进环保型机械密封 无水机械密封 有水机械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泵中乾坤——FGD用泵采用改进环保型机封提高性能
11
作者 俞龙海 《流程工业》 2008年第2期40-41,共2页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是中国控制SO2排放的重中之重,未来10年需要脱硫的机组将超过5亿kW,FGD(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在电厂脱硫系统中,由于FGD用泵所使用的无水机封及有水机封,在结构上存在种种...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是中国控制SO2排放的重中之重,未来10年需要脱硫的机组将超过5亿kW,FGD(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在电厂脱硫系统中,由于FGD用泵所使用的无水机封及有水机封,在结构上存在种种弊端,因此并未受到电厂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D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机封 环保型 性能 燃煤电厂 石灰石-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喷水推进装置机械密封的研制
12
作者 杨卫国 张潜 +1 位作者 俞龙海 郑佑俊 《船舶》 2013年第3期54-57,84,共5页
喷水推进装置机械密封分为泵密封和轴密封。该文在分析喷水推进装置机械密封的特殊使用要求及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喷水推进机械密封的关键性能和特殊要求,重点研究关键性能技术和实现途径。在一定的力学计算基础上,论... 喷水推进装置机械密封分为泵密封和轴密封。该文在分析喷水推进装置机械密封的特殊使用要求及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喷水推进机械密封的关键性能和特殊要求,重点研究关键性能技术和实现途径。在一定的力学计算基础上,论述了设计中需关注的重点,并进行相应的试验论证,所获得的结论对改进喷水推进机械密封的性能和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对大功率喷水推进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装置 机械密封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补偿的锂电池建模与仿真
13
作者 张香林 钟卫 俞龙海 《电子测试》 2021年第19期33-34,9,共3页
由于增加并联RC对会造成计算量急剧上升,而精度增加有限,所以锂电池单体等效电路模型一般采用二阶RC等效电路。这种电池模型参数只考虑剩余容量(SOC)的影响,这不符合电池工作实际情景。为了提高模型精度,设计了一种模型参数受SOC和温度... 由于增加并联RC对会造成计算量急剧上升,而精度增加有限,所以锂电池单体等效电路模型一般采用二阶RC等效电路。这种电池模型参数只考虑剩余容量(SOC)的影响,这不符合电池工作实际情景。为了提高模型精度,设计了一种模型参数受SOC和温度同时影响的二阶等效电路。经MATLAB仿真验证,模型最大误差减少1/3,证明基于温度的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容量 温度 仿真验证 误差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