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通过调控短链脂肪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昕怡 罗瑞昌 +2 位作者 郑永坚 俞雯雯 王丹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s, UC)的发病率和流行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备受关注。UC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其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的浓度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SCFAs作为肠道菌...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s, UC)的发病率和流行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备受关注。UC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其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的浓度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SCFAs作为肠道菌群微生物的重要代谢产物,与免疫调控、抗肿瘤和抗炎等生物学作用密切相关,其浓度水平的变化可反映宿主机体肠道菌群微生物的平衡状态。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传统中药复方对UC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部分中药复方可通过调控SCFAs而发挥抗UC的作用。以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为文献检索数据库,以“短链脂肪酸”或“Short-chain fatty acids”和“溃疡性结肠炎”或“Ulcerative colits”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结果中进一步筛选有关中药复方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综述了近4年内关于中药复方通过调控SCFAs的浓度水平对UC症状潜在影响的研究,从SCFAs缓解UC动物模型临床症状的角度分析中药复方治疗UC的机制,以期为UC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短链脂肪酸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子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俞雯雯 徐超 +3 位作者 王丽丹 陈加贝 全挺 王鸿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7-299,320,共4页
为优化超临界CO2萃取香榧子油的工艺条件,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对香榧子油得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适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h、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45MPa,在该萃... 为优化超临界CO2萃取香榧子油的工艺条件,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对香榧子油得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适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h、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45MPa,在该萃取条件下的得油率为94.57%。利用GC分析香榧子油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18个组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28%,其中亚油酸、油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含量分别为42.02%、32.14%和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子 超临界CO2 工艺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诱导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俞雯雯 张航 +1 位作者 葛卫红 史丽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51-455,460,共6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β-ELE)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c-myc、hTERT、microRNA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β-榄香烯处理U251细胞株24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c-myc、hTERT基因的表达;Weste...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β-ELE)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c-myc、hTERT、microRNA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β-榄香烯处理U251细胞株24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c-myc、hTERT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cmyc、hTERT蛋白的表达;基因芯片检测β-榄香烯处理对细胞表达microRNA的影响,并以Real time-PCR法验证其中miR-654-3p、miR-431、miR-150和miR-1976的表达水平。[结果]β-榄香烯明显诱导U251细胞的凋亡,与对照组(0μg·ml-1β-ELE)相比,实验组(100,200,300μg·ml-1β-ELE)的细胞凋亡有所增加,凋亡程度随着β-ELE的浓度增大而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β-榄香烯抑制了c-myc、hTER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0μg·ml-1β-ELE)相比,实验组(50,100,150μg·ml-1β-ELE)的c-myc、hTER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都有所下降,下降程度随着β-ELE的浓度增大而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基因芯片和Real time-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μg·ml-1β-ELE)相比,实验组(150μg·ml-1β-ELE)miR-654-3p、miR-431、miR-150和miR-1976的表达有所上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β-榄香烯诱导了U251细胞凋亡抑制了c-myc、hTERT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了miR-654-3p、miR-431、miR-150和miR-1976的表达水平。因此,β-榄香烯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抑制c-myc、hTER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上调microRNA来实现的。此机制为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U251 细胞凋亡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疲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俞雯雯 谢海芳 蔡伯艳 《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疲劳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越来越常见,多由长期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或非常的环境刺激引起。近年来对心理疲劳的各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重点就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和对身心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理疲劳 现代生活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化调控与中药抗炎 被引量:4
5
作者 俞雯雯 史丽云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1期3843-3846,共4页
炎症性疾病是一类极为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疾病,以中药抗炎来减轻或治疗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分子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泛素是一类极为保守的小分子功能蛋白,其通过对关键信号分子蛋白的泛素化修饰过程,而对炎症等生... 炎症性疾病是一类极为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疾病,以中药抗炎来减轻或治疗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分子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泛素是一类极为保守的小分子功能蛋白,其通过对关键信号分子蛋白的泛素化修饰过程,而对炎症等生理和病理活动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从泛素/去泛素角度来探究中药对炎症信号途径的调控作用,将为中药抗炎机制研究提供崭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炎症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治疗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俞雯雯 谢海芳 蔡伯艳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7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55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俞雯雯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10期718-718,共1页
本文观察活血化瘀醒脑汤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10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符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 本文观察活血化瘀醒脑汤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10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符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中的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肢体功能及感觉障碍,偏身不遂,言语不利,心慌气短,舌质黯、苔白,脉沉细。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急性期脑梗死、合并严重感染、严重免疫系统疾病、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以及精神功能障碍。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研究组中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3.58±6.55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63.49±6.26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气虚血瘀型 活血化瘀醒脑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子油抗氧化活性及降血脂功能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徐超 王鸿飞 +1 位作者 邵兴锋 俞雯雯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3-47,共5页
通过测定香榧子油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2.-、HO.和DPPH自由基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香榧子油对小鼠血清中TG、TC、HDL-C和LDL-C影响的试验,考察其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香榧子油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对O2.-、HO.和DPPH自由基的IC50... 通过测定香榧子油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2.-、HO.和DPPH自由基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香榧子油对小鼠血清中TG、TC、HDL-C和LDL-C影响的试验,考察其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香榧子油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对O2.-、HO.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3.16、4.20和9.20 mg/mL;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香榧子油剂量组TG、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香榧子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改善血脂水平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子油 抗氧化 自由基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胃复春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作用机制
9
作者 俞雯雯 康年松 +2 位作者 岑迎东 王丹 傅厚道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206-214,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胃复春(WFC)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综合资源数据库(TCMID)及SwissTargetPrediction网站检索WFC的相关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胃复春(WFC)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综合资源数据库(TCMID)及SwissTargetPrediction网站检索WFC的相关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数据库、OMIM数据库筛选CSG的作用靶点,通过韦恩在线网站获取WFC与CSG的交集靶点,并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根据拓扑学参数查找WFC治疗CSG的核心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成分-核心靶点网络图筛选WFC作用于CSG的关键成分。利用David网站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R软件绘制可视化气泡图。通过SYBYL-X2.1.1软件对WFC治疗CSG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WFC治疗CSG的关键成分为人参皂苷Rh2、柚皮素、14-乙酰基-耐阴午茶菜素b、β-谷甾醇等,关键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抑癌基因53(TP53)等。WFC治疗CSG主要作用于癌症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等信号通路,其功能主要有参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信号转导及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在蛋白质结合、ATP结合方面起重要作用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WFC中的关键成分14-乙酰基-耐阴午茶菜素b、人参皂苷Rh2、川陈皮素与关键靶点IL-6、AKT1、VEGFA的结合活性较强。结论:WFC可能通过调节IL-6、TNF、AKT1等靶点治疗CSG,其作用机制与癌症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复春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血清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芦颖芝 俞雯雯 吕航天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0期3588-3590,共3页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破裂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引起的血小板激活,并诱发体内凝血连锁反应,从而导致颅内动脉闭塞,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早期检测及评估体内的凝血机制及...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破裂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引起的血小板激活,并诱发体内凝血连锁反应,从而导致颅内动脉闭塞,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早期检测及评估体内的凝血机制及血栓形成情况,对ACI的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血管内皮损伤 急性脑梗死 脂质斑块 凝血功能指标 C反应蛋白 凝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治疗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振辉 俞雯雯 +1 位作者 吕志芳 芦颖芝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年第5期125-126,共2页
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卒中患者一般处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和脱水治疗等状态,很容易发生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如果不加以预防,脑卒中患者DVT发病率可达3%~30%,甚至高达53%[1-2]。DVT可严重影响患者... 脑卒中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卒中患者一般处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和脱水治疗等状态,很容易发生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如果不加以预防,脑卒中患者DVT发病率可达3%~30%,甚至高达53%[1-2]。DVT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静脉血栓 气压治疗仪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海芳 俞雯雯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5期396-398,共3页
关键词 细胞移植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吕志芳 俞雯雯 +4 位作者 方振辉 李妍 芦颖芝 吕少敏 赵灵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5期155-157,共3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新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62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依患者体重差异选择(100~150)万U的尿激酶进... 目的 观察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新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62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依患者体重差异选择(100~150)万U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辅以尼莫地平保护脑神经、甘露醇清除过多氧自由基、低分子肝素钠及阿司匹林预防再闭塞;对照组除未用尿激酶外,其余皆与观察组相同.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d、2d、7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d、7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h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1d、2d、7d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8.8±2.9)分、(7.4±3.1)分、(5.1±2.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3.5)分、(10.3±2.8)分、(9.2±3.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只要严格掌握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无需特殊设备,就能为基层医院所用以紧急救治脑梗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激酶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海芳 俞雯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年第2期91-93,共3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神经细胞移植技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帕金森病(PD)的病理机制比较明确,是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与这些细胞突触联系的区域(尾状核、壳、黑质)变性所致,病变部位比...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神经细胞移植技术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帕金森病(PD)的病理机制比较明确,是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与这些细胞突触联系的区域(尾状核、壳、黑质)变性所致,病变部位比较局限,故其已成为神经细胞移植治疗较有希望的疾病之一。本文就近年来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有关研究及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细胞移植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与进展型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振辉 俞雯雯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年第6期136-137,共2页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为中年人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尤其是进展型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13%~20%[1-2]。PCI患者常伴有糖化血红蛋白(HbAlc)增高,目前...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为中年人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尤其是进展型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13%~20%[1-2]。PCI患者常伴有糖化血红蛋白(HbAlc)增高,目前已作为PCI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脑梗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农画像构建的烟叶生产分析系统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陈君豪 俞雯雯 +2 位作者 陈晟毅 龚甫军 陈正铭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8期22-25,共4页
该研究以烟农画像为中心,经广泛调研,借烟农画像分析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汇聚、剖析、挖掘。由此,可全面评估烟农种植技术与实操能力,识别其生产技术不足。致力于为烟农提供定制化、差异化服务,提升满意度。此外,从烟叶生产实际需求... 该研究以烟农画像为中心,经广泛调研,借烟农画像分析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汇聚、剖析、挖掘。由此,可全面评估烟农种植技术与实操能力,识别其生产技术不足。致力于为烟农提供定制化、差异化服务,提升满意度。此外,从烟叶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开发系列服务应用场景并成功推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农画像 数据安全性 烟叶生产 农艺措施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幼立治疗肾病用药规律研究
17
作者 沈淼山 谷红苹 +2 位作者 俞雯雯 朱学鑫 倪观锋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近代名医范文虎传人孙幼立先生治疗肾病的遣方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孙幼立2009年10月~2017年9月在余姚市中医医院治疗肾病的中药处方,进行相关信息的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近代名医范文虎传人孙幼立先生治疗肾病的遣方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孙幼立2009年10月~2017年9月在余姚市中医医院治疗肾病的中药处方,进行相关信息的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19.0、SPSS modeler 18及Cytoscape V3.7.2等数据挖掘及图像处理软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对录入的6383首处方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涉及中药471种,其中单味使用的高频数药分别为茯苓(2057次,32.23%)、川芎(1825次,28.59%)、甘草(1732次,27.13%)、太子参(1675次,26.24%)、生地黄(1639次,25.68%),高频药物中性味归经居前2位的分别为寒(33870次,42.49%)、温(23601次,29.61%);甘(30880,38.73%)、苦(25520次,32.01%);肝(26052次,32.68%)、脾(18143次,22.76%)。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57对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得到7个聚类,因子分析证实了聚类分析的结果。结论:孙幼立治疗肾病临床用药采用病-症-证相结合,随症加减,临床治法主要有搜风通络、益气养阴、滋阴降火、健脾固摄等。为中医药治疗肾病提供了数据基础,促进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幼立 肾病 数据挖掘 中药处方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嘴突凸脐蠕孢菌作为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俞雯雯 袁炳钦 +3 位作者 冯汝晴 郑镇桂 刘灵锐 陈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3-620,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嘴突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rostratum)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孢子悬浮液与常用农药混配后孢子萌发特性,为该菌株的生产和应用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菌株Y9511为试验材料,通过配制完全培养基及缺少碳源、氮源、磷、硫...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嘴突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rostratum)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孢子悬浮液与常用农药混配后孢子萌发特性,为该菌株的生产和应用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菌株Y9511为试验材料,通过配制完全培养基及缺少碳源、氮源、磷、硫、钾、铁、镁等元素的培养基,用葡萄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α-乳糖分别更换完全培养基的碳源蔗糖,用Ca(NO3)2、(NH4)2SO4、大豆蛋白胨分别更换完全培养基的氮源NH4NO3,探究培养基对Y9511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在5~40℃、24 h光照/24 h黑暗、pH3~9的培养条件下探究Y9511的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Y9511与丙草胺、恶唑酰草胺、氰氟草酯、莠灭净、春雷霉素、苯甲嘧菌酯、多菌灵、苯甲丙环唑等8种农药分别混配,探究Y9511和不同农药混配后的孢子萌发率。[结果]菌株Y9511生长需要碳、磷、硫3种元素,Y9511生长受到氮、铁的抑制,微量元素铜和锌抑制Y9511的生长。缺钾和缺铜的培养基上Y9511基本不产孢,缺硫和缺锌的培养基产孢量较完全培养基高,为3.76×10^6 mL^-1;5种碳源中,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产孢量最大,为1.47×10^6 mL^-1,4种氮源中,NH4NO3为氮源的培养基产孢量最大,为1.47×10^6 mL^-1;Y9511在低于15℃和高于35℃的条件下产孢受到抑制,32℃时产孢量达到最大值,为8.15×10^6 mL^-1;pH值低于3.02和高于9.50时,产孢量较低,pH值为6.24时,产孢量达到最大值,为2.77×10^6 mL^-1。30℃时孢子萌发率最高,达98.5%;pH值为6.24时,孢子萌发率达到最大值,为85.8%。8种农药对孢子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0%~89.4%。Y9511与供试农药氰氟草酯的相容性最好,3种处理浓度下抑制率最高仅为7%;其次是多菌灵,3种浓度下抑制率为7.8%~19.5%;相容性最差的是苯甲嘧菌酯,其抑制率为25.1%~85.4%。[结论]嘴突凸脐蠕孢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2℃,pH值为6,钾和锌为菌株培养的必需元素,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硝酸铵;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最佳pH值为6~7,与农药氰氟草酯混用后孢子萌发基本不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嘴突凸脐蠕孢菌 最佳培养条件 产孢量 孢子萌发 农药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俞雯雯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1期219-220,共2页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的7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方法,观察组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率、护理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肝硬化症状积分、ALB、HG...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的7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方法,观察组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率、护理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肝硬化症状积分、ALB、HGB、疾病掌握水平、配合程度、肝硬化加重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满意率、ALB、HGB、疾病掌握水平、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肝硬化加重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改善营养状况,对肝脏炎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且可延缓病情进展,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优质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入院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要点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雯雯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8期202-203,共2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入院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40例患者,常规化护理服务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法,个性... 目的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入院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40例患者,常规化护理服务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法,个性化护理服务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前后各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各项心理特征的评估值接近,P> 0.05;护理后个性化护理服务组各项心理特征的评估值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用于临床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利于针对患者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改善措施,促使患者心理状态逐渐改善,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心理特征 护理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