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夏季降水演变规律及其城市效应 被引量:23
1
作者 俞烜 杨贵羽 +2 位作者 周祖昊 王建华 秦大庸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48,共6页
利用1956~2005年天津25个雨量站的月降水数据,借助累积距平、相关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等,分析了夏季降水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天津雨岛效应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5个站点的年降水量... 利用1956~2005年天津25个雨量站的月降水数据,借助累积距平、相关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等,分析了夏季降水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天津雨岛效应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5个站点的年降水量70%以上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倾向率均为负,60%的站点通过了显著水平检验。从加权平均得到的全市夏季降水序列得出1956~2005年倾向率为-24.7mm/10a,其中1956~1988年倾向率为7.6mm/10a,1989~2005年倾向率达-28.6mm/10a,由此可见天津夏季降水减少主要发生在近17年。又比较其不同历史时段的空间演变规律发现,夏季降水减少趋势北部山区大于南部平原,南部平原的市区大于市郊,呈现城市雨岛效应,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之后雨岛效应更加明显,且受降水的丰枯影响较大,丰水年雨岛现象明显,枯水年雨岛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夏季降水 雨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降水时空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俞烜 张明珠 +2 位作者 严登华 杨舒媛 胡东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41-45,共5页
利用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内78个站点1956~2001年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水源区多年平均降水在空间分布特征与大地形相关,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少,都在1000mm... 利用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内78个站点1956~2001年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水源区多年平均降水在空间分布特征与大地形相关,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少,都在1000mm以下;四川盆地西部降水一般在1000mm以上,个别站点多年平均降水近2000mm;云贵高原西北部降水多在1000mm附近。降水年际变化总体不显著。降水年内分配一致性较好,大部分站点以夏秋季为主要降水时间,夏秋两季降水占年降水量的76%~91%。78个站点中,年降水量增加的有55个,减少的有23个,通过α=0.01显著水平检验的站点占总数的27%,总体上,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从大范围看,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减少;但从局地地形变化剧烈的山区看,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线工程 降水 气候倾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区径流演变特征及其预测 被引量:24
3
作者 俞烜 申宿慧 +2 位作者 杨舒媛 严登华 周祖昊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3期14-16,共3页
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与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法对长江源区直门达水文站1953-2003年径流资料进行趋势和周期分析。根据径流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建立了年径流预测的混合回归模型,构建方便、灵活、具有一定精度,能反映年径流量随降水、气... 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与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法对长江源区直门达水文站1953-2003年径流资料进行趋势和周期分析。根据径流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建立了年径流预测的混合回归模型,构建方便、灵活、具有一定精度,能反映年径流量随降水、气温变化的规律。该方法比从径流序列本身趋势分析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区 径流 混合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俞烜 冯琳 +4 位作者 严登华 贾仰文 杨舒媛 胡东来 张明珠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3,共5页
面向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之一雅砻江流域生态水文调控,开发了一个基于物理机制的日过程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分布式模拟模型。模型的产流过程计算考虑了雨强大小,采用Green-Ampt模型或Richards方程。汇流过程计算考虑了河道属性(纵横断面及... 面向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之一雅砻江流域生态水文调控,开发了一个基于物理机制的日过程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分布式模拟模型。模型的产流过程计算考虑了雨强大小,采用Green-Ampt模型或Richards方程。汇流过程计算考虑了河道属性(纵横断面及河道控制工程),采用运动波方程或动力波方程模型。计算单元内采用了"马赛克"法即把单元内土地归为5种地域分别计算再汇总。1985~2000年雅砻江流域径流模拟较准确,水量平衡方面误差小于5%,模型与实测径流过程线相关系数达到0.86~0.94,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达0.7以上,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能够满足流域生态水文调控中水循环各个过程的模拟与预测,构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WEP 应用研究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降水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俞烜 严登华 +1 位作者 黄耀欢 杨贵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共4页
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文循环模拟,对流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西线工程水源区地形及降水监测台站分布特点,计算了海拔、经度、纬度、坡度、NDVI值等地理信息与月降水量的相关关系,相关性依次为海拔>经度、纬度&g... 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文循环模拟,对流域降水空间插值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西线工程水源区地形及降水监测台站分布特点,计算了海拔、经度、纬度、坡度、NDVI值等地理信息与月降水量的相关关系,相关性依次为海拔>经度、纬度>NDVI值>坡度。分析发现海拔、经度、纬度与降水的关系反映出水源区降水西北少东南多的整体趋势,只有NDVI值对局地降水有较强指示作用。因此,提出了基于NDVI值的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该方法计算结果在水量平衡方面与全国水资源规划成果误差不大,在降水空间格局方面基本反映了山区降水特征,说明方法比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空间插值 NDVI值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水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水文耦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杨舒媛 严登华 +3 位作者 李扬 胡东来 俞烜 张明珠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8,共5页
在明确生态水文学概念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态水文耦合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生态水文耦合研究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即生态水文研究内容和范围纷繁复杂,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尺度转化是解决生态水文耦合的关键;生态水... 在明确生态水文学概念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态水文耦合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生态水文耦合研究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即生态水文研究内容和范围纷繁复杂,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尺度转化是解决生态水文耦合的关键;生态水文学的机理探索是解决紧密耦合的基础;实现生态水文的紧密耦合是生态水文耦合研究的终极目标。文中还探寻并阐述了解决生态水文耦合模型的切入点,即物理参数传递和树木年轮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生态水文耦合模型 耦合点 尺度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流域汛期降水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大杰 张明珠 +1 位作者 俞烜 刘园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29,33,共5页
利用岷江流域内15个站点1956~2001年降水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Morlet小波变换、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岷江流域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降水量70%以上集中在汛期(6~10月)... 利用岷江流域内15个站点1956~2001年降水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Morlet小波变换、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岷江流域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降水量70%以上集中在汛期(6~10月)。西部高原降水年内分配呈双峰型,降水峰值出现在6月和9月,东部平原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7月和8月。对汛期降水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第一主分量显示东西反相变化,表明呈现西干东湿或西湿东干的格局特征。汛期降水时间上46年来呈下降趋势,且存在准2年、5~7年、14~15年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降水 经验正交函数 岷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近5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明珠 俞烜 +3 位作者 宋新山 严登华 尹吉国 胡东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6-48,53,共4页
利用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内松潘、成都、雅安、乐山4个气象站点1951─2001年共51年的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4站年内降水集中在汛期4─9月,均占全年降水的... 利用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内松潘、成都、雅安、乐山4个气象站点1951─2001年共51年的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4站年内降水集中在汛期4─9月,均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②4站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松潘站在1958─1975和1985─2001两个时间段内降水减少,减少趋势不显著;雅安站降水呈一致减少趋势,但趋势不显著;成都站从1969年降水开始减少,且1996─2001年降水减少趋势显著;乐山站从1967年开始降水呈减少趋势,且1991─2001年降水减少趋势显著。③松潘和乐山站的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振荡周期,而雅安和成都站的年代际周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 降水 趋势 降水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开发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胡东来 严登华 +4 位作者 宋新山 贾仰文 杨舒媛 俞烜 张明珠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7,共5页
大渡河流域是我国西南水电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靶区,也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采用分布式水分能量传输模型(WEP模型),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构建了大渡河流域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模型水平单元为5 km×5... 大渡河流域是我国西南水电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靶区,也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采用分布式水分能量传输模型(WEP模型),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构建了大渡河流域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模型水平单元为5 km×5 km的网格,采用马赛克法对单元的内的土地利用及植被分异进行处理;在垂直方向上,该模型可有效模拟冠层截流、填洼产流、入渗、植被蒸腾、水面和裸地蒸发垂直水循环要素过程。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在校正和验证期模型模拟误差(泸定站)均小于5%,Nash效率均在0.8以上。该模型可为区域水资源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等提供直接支撑,可为流域水电梯级开发调度和西线工程的运行调度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流域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地理信息技术 天然水循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宾以上长江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东来 严登华 +3 位作者 宋新山 张明珠 俞烜 杨舒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3-56,共4页
结合宜宾以上长江流域1956─2000年降水、水资源量序列及监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累积距平法以及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水区近45年来降水除了青衣江与岷江流域有下降趋势之外... 结合宜宾以上长江流域1956─2000年降水、水资源量序列及监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累积距平法以及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水区近45年来降水除了青衣江与岷江流域有下降趋势之外,其他各流域的降水变化趋势均不明显,而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变化均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这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而大范围地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水资源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水资源 趋势分析 西线调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明珠 严登华 +4 位作者 贾仰文 宋新山 胡东来 俞烜 杨舒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30,共4页
将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技术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技术,应用到流域水循环模拟中,开发了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的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以期为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的系统揭示和区域水资源的综合调控提供技术支撑。模型原型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将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技术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技术,应用到流域水循环模拟中,开发了岷江中上游及青衣江流域的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以期为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的系统揭示和区域水资源的综合调控提供技术支撑。模型原型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的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WEP模型)。研究中采用的基本计算单元为5 km×5 km的正方形网格单元,并采用Masic法进一步表征基本计算单元内下垫面及水循环过程的分异。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关键控制站月径流过程模拟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Nash效率达到0.72以上。模型还可进一步输出各计算单元上水分、能量要素过程,可为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和综合环境整治宏观战略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岷江 青衣江流域 水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中上游下垫面变化的水文过程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舒媛 严登华 +3 位作者 李扬 俞烜 胡东来 张明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39-41,共3页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金沙江中上游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模拟变化条件下的水文循环过程,对于深刻了解水循环物理机制和制定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等至关重要。以分布式水文模型为基础,建立了6种覆被变化下的情景模式,针对两种决策...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金沙江中上游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模拟变化条件下的水文循环过程,对于深刻了解水循环物理机制和制定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等至关重要。以分布式水文模型为基础,建立了6种覆被变化下的情景模式,针对两种决策方案分别进行了水文过程模拟,对比了变化前后的逐月径流过程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等水循环要素,并就8种情景下的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下垫面条件和地表糙度的变化带来了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和水循环要素的变化,对该流域产流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被变化 分布式水循环模拟 对比分析 金沙江中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垂向入侵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岚轩 杨蕴 +1 位作者 宋健 俞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7,共1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风暴潮在沿海地区的频率和强度均可能增长,由此引发的海水垂向入侵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含水层淡水咸化。同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沿海虾塘咸水养殖规模日益增长,由此引发的咸水垂向入侵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及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风暴潮在沿海地区的频率和强度均可能增长,由此引发的海水垂向入侵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含水层淡水咸化。同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沿海虾塘咸水养殖规模日益增长,由此引发的咸水垂向入侵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虽然已有一部分学者在海水(咸水)垂向入侵的研究中取得了成果,但由于海水(咸水)垂向入侵过程复杂,其对地下水咸化及恢复规律依然有待深入研究。文章阐述了海水垂向入侵的危害及前人的研究办法,总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得出了海水垂向入侵的影响因子,指出了洪水和养殖活动对沿海地区含水层的威胁。得出的结果如下:研究海水垂向入侵常用的方法包括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海水垂向入侵主要与地形地貌、含水层性质和水文气象条件有关;虾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可能会成为垂向咸水入侵的潜在来源。建议未来在海水垂向入侵研究中将多种现场观测实验方法结合起来。数值模拟应注重与现场观测实验数据相互验证,模型简化的方式有必要仔细考虑。虾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垂向咸水入侵问题应更多地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含水层 海水(咸水)入侵 风暴潮 虾塘养殖 水资源 地下水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38-MK2大地电导率仪的宁夏青铜峡灌区剖面土壤盐分分布反演研究
14
作者 宋阿维 刘雨星 +5 位作者 高乾程 常凯 王相平 谢文萍 俞烜 姚荣江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4期30-39,共10页
宁夏青铜峡灌区普遍存在的原生和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定量分析青铜峡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格局,提出利用EM38-MK2数据预测剖面土层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最优模型。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 宁夏青铜峡灌区普遍存在的原生和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定量分析青铜峡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格局,提出利用EM38-MK2数据预测剖面土层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最优模型。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研究青铜峡灌区EM38-MK2测量数据与剖面土层土壤盐分之间的解译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回归-克里金插值法探讨灌区剖面土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EM38-MK2大地电导率仪对浅层土壤电导率的响应表现出最佳性能,ECh_(0.75)测定模式展现了良好的稳定性;(2)结合EM38-MK2与SR模型能够有效解析剖面土壤盐分分布;(3)青铜峡灌区土壤盐分显示出西北和东北区域较高而西部区域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处于中度盐渍化水平,特别是在21~40 cm土层中盐分质量比最高,部分区域已达重度盐渍化,水盐迁移及淋洗沉积作用进一步使得该土层盐分显著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峡灌区 土壤 盐分 EM38-MK2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示踪在潜流带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许倍源 武丽文 +1 位作者 张明珠 俞烜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65,共8页
潜流带是地表水—地下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对供水滞洪、水污染控制、河流生态保护均具有巨大作用。在潜流带的研究中,热示踪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渗流速度、有效热扩散系数等参数估计,揭示潜流带中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过程。热示... 潜流带是地表水—地下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对供水滞洪、水污染控制、河流生态保护均具有巨大作用。在潜流带的研究中,热示踪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渗流速度、有效热扩散系数等参数估计,揭示潜流带中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过程。热示踪有着装置布置简单、环境效益友好、时间跨度优越等优点。传热机制作为热示踪基础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在以往国内的研究中缺乏深入的阐述。本文以传热机制为切入点,介绍不同河道中热传递方式的差异,简述传热方程及历来研究中解析解、数值解发展,最后探讨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带 热示踪 传热机制 传热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下工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流体力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俞烜 王海龙 +1 位作者 王家彪 白春妹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7期113-116,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与各行各业纵深结合,其中,新媒体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产物,其不仅保留教师主导课堂的优势,又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形式多样、实时沟通、交互式传播等方面的优势,不被线下课堂的时空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与各行各业纵深结合,其中,新媒体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产物,其不仅保留教师主导课堂的优势,又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形式多样、实时沟通、交互式传播等方面的优势,不被线下课堂的时空限制,通过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和更多元的交流方式,将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广大学生群体,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对传统知识点的凝练与优化。该研究针对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特点和内容,结合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带来的机遇,通过有意地探索与实践,提出新媒体时代下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新方案。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所提出的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且符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工科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流体力学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奥运卡的故事
17
作者 俞烜 《中国信用卡》 2008年第15期27-28,共2页
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十几天时间了,以前觉得十分遥远的事情一下就到了眼前,还真让人有些不敢相信。今年北京雨水较多,也不似往年那么热,连长安街边的草坪都因为雨水的滋润要多修剪几次。奥运悄悄给生活带来一些变化,公交地铁什么... 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十几天时间了,以前觉得十分遥远的事情一下就到了眼前,还真让人有些不敢相信。今年北京雨水较多,也不似往年那么热,连长安街边的草坪都因为雨水的滋润要多修剪几次。奥运悄悄给生活带来一些变化,公交地铁什么的就不说了,光刷卡的地方就多了许多,比如我小区对门卖蛋糕的老莫西点,如今也支了台POS进行收款业务了,尽管刷小金额的时候他们还有些不情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故事 长安街 POS 雨水 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合文化理念下社区教育的研究与分析
18
作者 俞烜 《科学咨询》 2022年第1期223-225,共3页
和合文化以接受差异体现多元,消除冲突体现和谐,注重整体性体现统一性,已成为学界的一项重要理念。以和合文化理念为指导,我国的社区教育需要创新变革。回顾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可以看出,社区教育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 和合文化以接受差异体现多元,消除冲突体现和谐,注重整体性体现统一性,已成为学界的一项重要理念。以和合文化理念为指导,我国的社区教育需要创新变革。回顾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可以看出,社区教育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因此,必须在对当前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对社区教育的改革思路和创新路径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文化 社区教育 研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连通工程对粤东未来干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国燕 俞烜 +2 位作者 马亚威 涂新军 陈晓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1,共5页
为了解粤东地区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干旱事件发生的情况,使用全球气候模式CMIP5中的中等排放(RCP4.5)和高排放(RCP8.5)代表浓度路径的42组降尺度气象数据,结合宾州州立综合水文模型(PIHM)模拟的径流数据,计算了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指... 为了解粤东地区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干旱事件发生的情况,使用全球气候模式CMIP5中的中等排放(RCP4.5)和高排放(RCP8.5)代表浓度路径的42组降尺度气象数据,结合宾州州立综合水文模型(PIHM)模拟的径流数据,计算了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指数,分析流域内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频率。使用Morlet小波分析干旱事件的周期性,并评估水系连通工程在不同调水规模对粤东水文干旱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在未来情景下,粤东地区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事件可能发生的频率均达到了32%左右;(2)粤东地区在2006—2050年间的水文干旱与气象干旱周期性有一定的一致性,而在2051—2095年间差异较大;(3)水系连通工程对粤东地区的极旱事件有较大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 干旱 气候变化 水系连通 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海底地下淡水排放量估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璐 俞烜 +1 位作者 刘丙军 陈晓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39,共11页
陆源地下淡水排泄(SFGD)作为海底地下水排泄(SGD)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向海洋输送化学物质重要且隐蔽的通道。将宾州州立集成水文模型PIHM应用到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地区,构建海岸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对SFGD速率进行时空变异分析,... 陆源地下淡水排泄(SFGD)作为海底地下水排泄(SGD)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向海洋输送化学物质重要且隐蔽的通道。将宾州州立集成水文模型PIHM应用到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地区,构建海岸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对SFGD速率进行时空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SFGD速率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当地形坡度i≤2%时,地形坡度是SFGD速率的主控因子,地形坡度越大,SFGD速率越大,当i>2%时,SFGD速率与各影响因子均无显著相关。(2)研究区域子流域之间SFGD速率差异主要是流域形状以及地形差异造成的,螺河流域片区海岸线短且沿海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区,因此年均单位长度SFGD速率小。(3)在主要降雨事件中,SFGD比地表径流对降雨的响应更快,峰值出现时间比地表径流平均早1~3 d。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SFGD速率的时空变异规律为海底地下水排泄估算提供了新途径,为未来沿海生态管理规划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下水排泄 陆源地下淡水排泄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 PIH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