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21年江苏省老年人主要伤害死亡变化趋势
1
作者 杜文聪 杨冰沫 +3 位作者 俞浩 吴洵 周金意 陶然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分析2012—2021年江苏省老年人主要伤害死亡变化趋势,为开展老年人伤害预防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21年江苏省老年人主要伤害死亡资料,根本死因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通过计算4种主要伤害的粗死亡率和... 目的分析2012—2021年江苏省老年人主要伤害死亡变化趋势,为开展老年人伤害预防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21年江苏省老年人主要伤害死亡资料,根本死因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通过计算4种主要伤害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来描述主要伤害死亡状况,并应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12—2021年,江苏省老年人总伤害和道路交通事故的标化死亡率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意外跌落则呈现为稳步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2.2%、1.4%、7.5%,均P<0.05];自杀及后遗症的标化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AAPC=-4.4%,P<0.001),溺水呈现为波动性下降趋势(AAPC=-1.5%,P<0.05)。总伤害在≥85岁组上升趋势最高(AAPC=4.1%,P<0.001),道路交通伤害是60~74岁人群第一位死因,≥75岁人群死因以意外跌落为主。城市老年居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APC=3.1%,P<0.001),农村老年居民自杀、溺水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6.4%、-2.1%,均P<0.05)。结论2012—2021年江苏省老年居民伤害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意外跌落标化死亡率上升尤为明显,是未来江苏省老年伤害干预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伤害死亡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联邦学习在无人系统中的研究综述
2
作者 俞浩 范菁 孙伊航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1-649,共9页
异构联邦学习(heterogeneous federated learning,HFL)是一种用于解决数据和设备异构性问题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方法,广泛应用于包括无人系统在内的多种场景。随着无人系统(如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应对非独立同分布(no... 异构联邦学习(heterogeneous federated learning,HFL)是一种用于解决数据和设备异构性问题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方法,广泛应用于包括无人系统在内的多种场景。随着无人系统(如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应对非独立同分布(non-IID)数据及设备计算能力差异,已成为提升联邦学习效率和性能的重要挑战。综述了异构联邦学习在无人系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数据、设备及模型异构性带来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现有的解决方案,如分层联邦学习、模型压缩与剪枝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还讨论了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评估了它们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进一步提升无人系统中的联邦学习性能和数据隐私保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异构性 无人系统 非独立同分布 数据隐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通信网故障量化计算方法
3
作者 俞浩 《电工技术》 2024年第5期205-207,210,共4页
当前的电力通信网在故障诊断方面只能进行定性的故障诊断与分析,无法实现复杂通信环境下定量的故障诊断与分析,因此将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的故障诊断中,以实现定量的故障诊断与分析。首先,确定电力通信网故障信息量化计算指标... 当前的电力通信网在故障诊断方面只能进行定性的故障诊断与分析,无法实现复杂通信环境下定量的故障诊断与分析,因此将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的故障诊断中,以实现定量的故障诊断与分析。首先,确定电力通信网故障信息量化计算指标,构建电力通信网的故障危害性评价体系,并引入专家评估系统;通过专家评估系统处理电力通信网上的故障信息;引入神经网络方法,对电力通信网中的权重参数进行训练,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通信网故障定量分析模型,实现对故障的量化分析与处理。通过算例测试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计算出电力通信网故障等级信息及定量报警值,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先进,可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电力通信网 定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吴中区30~79岁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和休闲静坐时间与衰弱关系
4
作者 范习康 华姜 +10 位作者 苏健 俞浩 陆艳 华钰洁 金建荣 裴培 孙点剑一 余灿清 吕筠 周金意 陶然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5-1470,共6页
目的 探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30~79岁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和休闲静坐时间与衰弱的关系,为当地居民衰弱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苏州市吴中区项目点2004年11月—2008年1月基线调查中53 269名30~79岁居... 目的 探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30~79岁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和休闲静坐时间与衰弱的关系,为当地居民衰弱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苏州市吴中区项目点2004年11月—2008年1月基线调查中53 269名30~79岁居民的相关数据,应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力活动水平和休闲静坐时间与衰弱前期、衰弱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苏州市吴中区53 269名30~79岁居民中,23 096人(43.36%)处于衰弱前期状态,1 227人(2.30%)处于衰弱期状态;体力活动水平为<12.73 MET-h/d 13 315人(25.00%),12.73~23.19 MET-h/d 13 319人(25.00%),23.20~37.29 MET-h/d 13 311人(24.99%),≥37.30 MET-h/d 13 324人(25.01%);休闲静坐时间为0~2 h/d 24 631人(46.23%),3~4 h/d 20 028人(37.61%),5~6 h/d 5 764人(10.82%),≥7 h/d 2 846人(5.34%)。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新鲜蔬菜摄入频率、新鲜水果摄入频率和红肉摄入频率等混杂因素后,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力活动水平为12.73~23.19 MET-h/d、23.20~37.29 MET-h/d、≥37.30 MET-h/d的苏州市吴中区30~79岁居民处于衰弱前期的风险分别为<12.73 MET-h/d居民的0.76倍(OR=0.76,95%CI=0.72~0.80)、 0.67倍(OR=0.67,95%CI=0.63~0.71)和0.66倍(OR=0.66,95%CI=0.62~0.69),处于衰弱期的风险分别为0.50倍(OR=0.50,95%CI=0.43~0.59)、0.35倍(OR=0.35,95%CI=0.29~0.43)和0.29倍(OR=0.29,95%CI=0.23~0.36);休闲静坐时间为3~4 h/d、5~6 h/d和≥7 h/d的苏州市吴中区30~79岁居民处于衰弱前期的风险分别为0~2 h/d居民的1.10倍(OR=1.10,95%CI=1.06~1.14)、1.33倍(OR=1.33,95%CI=1.25~1.41)和1.61倍(OR=1.61,95%CI=1.48~1.76),休闲静坐时间为5~6 h/d和≥7 h/d的苏州市吴中区30~79岁居民处于衰弱期的风险分别为0~2 h/d居民的1.57倍(OR=1.57,95%CI=1.30~1.89)和2.65倍(OR=2.65,95%CI=2.17~3.24)。结论 苏州市吴中区30~79岁居民体力活动水平与衰弱呈负相关,而休闲静坐时间与衰弱则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体力活动水平 休闲静坐时间 关系
原文传递
2009-2019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分析
5
作者 沈欢 孙中明 +8 位作者 缪丹丹 梅冬蒙 潘恩春 韩仁强 周金意 缪伟刚 俞浩 罗鹏飞 陶然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情况,为胆囊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9年16个具有连续完整数据的登记处发病资料,计算发病率、中国标准人口发病率(中标率)、平均发病年龄、中标平均发病...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情况,为胆囊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9年16个具有连续完整数据的登记处发病资料,计算发病率、中国标准人口发病率(中标率)、平均发病年龄、中标平均发病年龄、中标年龄别发病构成比等指标。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发病趋势,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构建出生队列模型,并分析变化趋势。结果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2009年3.65/10万上升至2019年5.43/10万,AAPC为4.16%(P<0.001)。调整年龄结构后,AAPC为1.26%(P<0.05)。江苏省胆囊癌各年龄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80+年龄组达到最高。出生队列结果显示,60岁以下人群胆囊癌发病率较低,60岁及以上人群胆囊癌发病率随出生年份增加而增加。2009—2019年江苏省胆囊癌平均发病年龄年均增加0.16岁,调整人口结构后,仅女性和农村地区仍呈快速升高趋势。2019年全省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60岁及以上人群标化年龄发病构成比均高于2009年。2009—2019年全省60岁及以上发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加0.83%,调整年龄结构后,年均增加0.48%。结论2009—2019年江苏省胆囊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平均发病年龄出现后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发病率 年龄 趋势分析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干姜的本草考证
6
作者 汪杰 黄山 +7 位作者 张正 左池靖 梁万徽 刘艳 余卫东 俞浩 彭灿 彭代银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48,共5页
本文通过对历代本草、中医古籍、经典医书、近现代本草著作以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对干姜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等方面进行考证,既是对以前学者考证的补充完善,也为包含干姜的经典名方开发再利用提供参... 本文通过对历代本草、中医古籍、经典医书、近现代本草著作以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对干姜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等方面进行考证,既是对以前学者考证的补充完善,也为包含干姜的经典名方开发再利用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皆以“干姜”为正名;干姜历代所使用的主流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古籍著录产区为浙江温州、临海一带、池州等地,近现代以来以四川犍为、贵州长顺产量大质量佳,其品质以质坚实、断面色黄白、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古籍记载的采收时间通常在秋季九月,现代多在冬季采收;历代本草医书记载的炮制方法主要为切制和炒制,现代药材主要有干姜和炮姜2种规格。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干姜选用姜植物姜Z.officinale的干燥根茎,原方若有注明炮制要求的,需要根据要求操作,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干姜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本草考证 经典名方 基原 道地性 品质评价 采收加工与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榆炮制前后水提物抗炎效果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俞浩 方艳夕 +2 位作者 毛斌斌 马世堂 张孝林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地榆炮制前后水提物的抗炎效果变化。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急性炎症模型,观察生地榆和地榆炭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并观察生地榆和地榆炭水提物对蛋清致足跖肿... 目的:观察地榆炮制前后水提物的抗炎效果变化。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急性炎症模型,观察生地榆和地榆炭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并观察生地榆和地榆炭水提物对蛋清致足跖肿胀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胀足跖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变化。结果:生地榆和地榆炭水提物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显著降低足跖肿胀大鼠血清IL-1β和炎症足跖组织中PGE2含量,生地榆水提物的作用强于地榆炭水提物。结论:生地榆水提物抗炎作用强于地榆炭水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炮制 水提物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俞浩 肖新 +3 位作者 刘汉珍 周金星 马世堂 张孝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83-286,共4页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复制急性MIRI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清...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复制急性MIRI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清及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体外血栓长度及干、湿质量,全血及血浆黏度的影响。结果:滁菊总黄酮能显著减小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清C K、L D H活性,升高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 O D活性,降低M D A含量和体外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湿质量,改善全血黏度。结论:滁菊总黄酮对大鼠MIRI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总黄酮 WISTAR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俞浩 周国梁 +2 位作者 刘汉珍 周金星 杨剑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52-354,358,共4页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J点、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J点、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血栓素(TX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结果:滁菊总黄酮能够明显抑制AMI大鼠心电图J点抬高,减小心肌梗死范围,升高血清中SOD活性和6-Keto-PGF1α含量,降低血清CK、LDH活性及MDA、TXB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滁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总黄酮 大鼠 急性心肌缺血 脂质过氧化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33
10
作者 俞浩 毛斌斌 +1 位作者 周国梁 方艳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95-298,共4页
目的: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FBG)、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目的: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白背三七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FBG)、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白背三七总黄酮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摄食量、饮水量、FBG和血清GHB、TG、CH含量,升高血清SOD含量,降低血清MDA含量,减轻胰腺胰岛β细胞病变。结论:白背三七总黄酮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胰腺组织细胞病理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三七总黄酮 糖尿病大鼠 空腹血糖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对糖尿病血瘀证大鼠血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俞浩 张孝林 +1 位作者 熊友谊 马世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0-834,共5页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对糖尿病血瘀证大鼠空腹血糖(FB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复合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注射强的松龙和肾上腺素制备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滁...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对糖尿病血瘀证大鼠空腹血糖(FB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复合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注射强的松龙和肾上腺素制备糖尿病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对糖尿病血瘀证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沉和红细胞压积、凝血参数及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减轻,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沉和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加,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滁菊总黄酮或白背三七总黄酮单独应用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降低血沉和红细胞压积,延长PT,降低FIB水平,白背三七总黄酮还具有降低FBG作用。与单独应用滁菊总黄酮或白背三七总黄酮比较,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能显著抑制大鼠体质量减轻,降低血沉、红细胞压积及抑制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增强,显著延长APTT、TT;另外,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降低FBG作用明显强于白背三七总黄酮,降低FIB作用显著强于滁菊总黄酮。结论滁菊总黄酮和白背三七总黄酮配伍改善糖尿病血瘀证大鼠FBG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作用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总黄酮 白背三七总黄酮 糖尿病血瘀证大鼠 空腹血糖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炒炭对地榆中鞣质量及止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俞浩 毛斌斌 刘汉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观察地榆炒炭前后鞣质含有量、吸附力及止血作用的变化,探讨地榆炒炭止血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地榆炒炭前后鞣质的量和吸附力变化,观察地榆炒炭前后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和凝血参数的影... 目的观察地榆炒炭前后鞣质含有量、吸附力及止血作用的变化,探讨地榆炒炭止血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地榆炒炭前后鞣质的量和吸附力变化,观察地榆炒炭前后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和凝血参数的影响。结果地榆炒炭后鞣质量增加,吸附力增强;生地榆和地榆炭均能显著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地榆炭的作用显著强于同等剂量的生地榆;生地榆和地榆炭均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地榆炭的作用显著强于同等剂量的生地榆。结论地榆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地榆炭 鞣质 吸附力 止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江苏省居民死因顺位及主要疾病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63
13
作者 俞浩 武鸣 +4 位作者 林萍 杨婕 韩仁强 罗鹏飞 周金意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死因顺位及主要疾病潜在寿命损失。方法利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2012年江苏省居民死因监测报告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死因顺位及主要疾病潜在寿命损失。方法利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2012年江苏省居民死因监测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江苏省居民总死亡率为684.65/10万(标化率368.83/10万)。居民前5位的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损伤和中毒引起的PYLL仅次于恶性肿瘤,但造成的AYLL最为严重,高达23.70人年。结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等是影响江苏省居民健康和寿命的主要疾病,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点关注并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恶性肿瘤 损伤和中毒 潜在寿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多糖抗疲劳耐缺氧作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4
作者 俞浩 张成孜 毛斌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5-367,372,共4页
目的:观察滁菊多糖的抗疲劳耐缺氧作用。方法:取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和滁菊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5d,观察滁菊多糖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BLA)、血尿素氮(BUN)和肝糖原(... 目的:观察滁菊多糖的抗疲劳耐缺氧作用。方法:取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和滁菊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5d,观察滁菊多糖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BLA)、血尿素氮(BUN)和肝糖原(HG)含量,断头小鼠的呼吸次数、呼吸维持时间及小鼠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滁菊多糖能显著延长负重小鼠的游泳时间,降低疲劳小鼠BLA、BUN含量,升高HG含量,提高断头小鼠的呼吸次数,延长呼吸维持时间和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结论:滁菊多糖具有抗疲劳和提高耐缺氧能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多糖 小鼠 抗疲劳 耐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俞浩 周金星 +2 位作者 马世堂 张孝林 杨剑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凝血时间,体外血栓长度及干、湿重,全血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沉降速率,以及血清...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凝血时间,体外血栓长度及干、湿重,全血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沉降速率,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滁菊总黄酮能显著延长糖尿病大鼠凝血时间,降低体外血栓长度和干、湿重,降低红细胞压积,减慢红细胞沉降速率,升高血清NO含量。结论:滁菊总黄酮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总黄酮 糖尿病大鼠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多糖-2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俞浩 刘海鹏 +1 位作者 刘德义 李宝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观察丹皮多糖-2b(PSM-2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PSM-2b对糖尿病大鼠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 目的:观察丹皮多糖-2b(PSM-2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PSM-2b对糖尿病大鼠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PSM-2b能够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清CK水平,降低LDH和PCⅢ水平,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结论:PSM-2b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多糖-2B 糖尿病心肌病变 心肌酶 细胞外基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江苏省女性卵巢癌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杨冰沫 陶然 +3 位作者 于蕾 张新楠 邱玉保 俞浩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5期266-271,共6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女性居民1990—2019年间卵巢癌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归因情况。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中的江苏省卵巢癌数据,分析1990—2019年卵巢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寿命损失年(YLL)、... 目的分析江苏省女性居民1990—2019年间卵巢癌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归因情况。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中的江苏省卵巢癌数据,分析1990—2019年卵巢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伤残寿命损失年(YLD)等指标,采用线性回归和联结点回归法,应用Joinpoint 4.6.0.0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利用人群归因分数(PAF)估计高空腹血糖(FPG)、高体质指数(BMI)和职业性石棉暴露危险因素的归因疾病负担水平。结果估算1990年江苏省女性卵巢癌的新发病例、死亡病例和DALY分别为804例、540例和17158.83人年,2019年分别为3154例、1966例和54921.17人年。30年间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分别年均增长2.16%、1.39%和1.35%(t=21.900~54.033,P<0.001),其中DALY构成95%以上为YLL。2019年江苏省女性卵巢癌的发病、死亡高峰约在70岁,均较1990年明显前移。高FPG和高BMI的PAF呈逐年上升趋势(t=12.338~71.323,P<0.001)。结论江苏省女性卵巢癌的疾病负担持续加重。应积极开展卵巢癌相关的健康宣教,重视控制血糖、减重等健康生活方式在卵巢癌防治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人群归因分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新增死因监测点2011-2012年死亡漏报调查 被引量:36
18
作者 俞浩 武鸣 +4 位作者 林萍 杨婕 韩仁强 罗鹏飞 周金意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 了解江苏省14个新增死因监测点2011-2012年死亡漏报情况.方法 从3个与监测点粗死亡率、人口数和社会经济等平均水平最接近的乡镇(街道)中选取1个,调查该乡镇(街道)2011-2012年所有户籍人口死亡情况,计算漏报率,并与常规死因监... 目的 了解江苏省14个新增死因监测点2011-2012年死亡漏报情况.方法 从3个与监测点粗死亡率、人口数和社会经济等平均水平最接近的乡镇(街道)中选取1个,调查该乡镇(街道)2011-2012年所有户籍人口死亡情况,计算漏报率,并与常规死因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共调查死亡个案10 231例(男性5 628例,女性4 603例),其中确认漏报181例(男性105例,女性76例),漏报率为1.77%.年均粗死亡率为7.22‰,校正死亡率为7.35‰.与常规报告比较,漏报中16~ 59岁组、苏北地区、外地死亡个案比例显著增加(P<0.001);死于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疾病比例显著增加(P<0.001).结论 江苏省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总体较好,但漏报现象仍不容忽视,应切实完善死因登记制度,加强常规死因监测系统的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疾病监测系统 漏报调查 漏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俞浩 任亚硕 +2 位作者 吴德玲 许凤清 张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760,共3页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小麦黄素(2)... 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Sephadex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小麦黄素(2)、金合欢素(3)、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4)、蒙花苷(5)。结论: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果实 黄酮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俞浩 刘汉珍 周国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即CVB-D高、中、低剂量组(2,1,0.5 mg.kg-1),尼莫地平组(2 mg.kg-1),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即CVB-D高、中、低剂量组(2,1,0.5 mg.kg-1),尼莫地平组(2 mg.kg-1),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模型,观察CVB-D对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症状、脑梗死范围、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脑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CVB-D高、中剂量能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症状,提高脑组织SOD活性;CVB-D高剂量能降低脑组织梗死范围、MDA含量及脑细胞内Ca2+浓度;CVB-D各剂量组均能减轻脑组织病理变化。结论: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脑缺血再灌注 脂质过氧化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