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激蓝斑及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俞光弟 崔存德 +2 位作者 张惠琴 殷伟平 印其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6-81,共6页
以往的工作表明,蓝斑(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刺激 LC 和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刺激 LC 或电针有明显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 以往的工作表明,蓝斑(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刺激 LC 和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刺激 LC 或电针有明显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作用。2.损毁中缝大核和腹腔注射纳洛酮并不明显影响刺激 LC 的抑制效应。3.α_2受体激动剂氯压啶能加强刺激 LC 或电针的抑制效应,而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在一定程度上能削弱这种抑制效应。这些实验结果提示,刺激 LC 和电针可激活 LC 神经元,通过其下行纤维,在脊髓水平释放 NE,通过α_2受体,阻断伤害性信息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中缝大核 脊髓背角神经元 伤害性反应 电针 痛觉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缝背核及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俞光弟 郭试瑜 +1 位作者 张惠琴 印其章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42-44,共3页
本实验用电生理方法记录刺激中缝背棱(DR)影响清醒制动大鼠脊髓背角伤害性单位放电。并探讨DR在痛觉调制及电针镇痛过程中的下行性抑制作用。在脊髓La的背角区上,记录到的结果如下:
关键词 脊髓背角神经元 伤害性反应 中缝背核 大鼠 电生理方法 单位放电 抑制作用 电针镇痛 痛觉调制 下行性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止痛散”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消肿镇痛作用
3
作者 俞光弟 张惠琴 +2 位作者 龚珊 印其章 钱曾年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45-246,共2页
本文通过实验观察“消肿止痛散”对21只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消肿止痛作用.结果表明,“消肿止痛散”能提高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化学致癌和机械致痛的阀值,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关键词 消肿止痛散 关节炎 大鼠 消肿镇痛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类型TENS镇痛仪临床疗效的比较
4
作者 俞光弟 郑克智 +2 位作者 吴苏珍 张惠琴 印其章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本文报告B 型系列脉冲TENS 组洽疗急、慢性痛症579例,其优良率为89.2%,总有效率为91.6%;A型单脉冲TENS 组治疗急、慢性痛症487例,其优良率为61%,总有效率86%。结果提示B 型系列脉冲TENS 组的疗效明显高于A 型。
关键词 神经电刺激器 慢性痛症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糖肽可能通过白介素提高小鼠抗急性缺氧的能力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玉英 李金华 +3 位作者 金杉 俞光弟 顾振纶 钱曾年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18-419,共2页
以小鼠在密闭性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为指标,观察云艺糖肽(PSP)和白介素(IL-2和IL-6)的作用。结果表明,用PSP和两种白介素灌胃8d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抗缺氧能力并能对抗环磷酰胺的抑制作用,延长存活时间,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 以小鼠在密闭性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为指标,观察云艺糖肽(PSP)和白介素(IL-2和IL-6)的作用。结果表明,用PSP和两种白介素灌胃8d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抗缺氧能力并能对抗环磷酰胺的抑制作用,延长存活时间,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糖肽 缺氧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束核参与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蒋星红 俞光弟 印其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0-127,共8页
本实验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痛,观察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并采用核团损毁和核团内微量注射药物等方法分析其镇痛通路。实验结果如下:(1)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同时,放射免疫测定发现脑干加压素含量升高。... 本实验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痛,观察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并采用核团损毁和核团内微量注射药物等方法分析其镇痛通路。实验结果如下:(1)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同时,放射免疫测定发现脑干加压素含量升高。(2)损毁孤束核能取消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但对基础痛阈无影响。(3)孤束核内微量注射加压素拮抗剂[d(CH_2)_5 TYr(Me)-AVP]60ng/0.6μl 和加压素抗血清0.6μl 都可明显对抗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4)直接在孤束核内微量注射加压素60ng/0.6μl,能模拟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能产生镇痛效应,其机理之一可能是兴奋了下丘脑室旁核中加压素能神经元胞体,后者通过下行投射纤维在孤束核中释放加压素,影响孤束核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产生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室旁核 孤束核 止痛 加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金灯镇痛作用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龚珊 单立冬 +2 位作者 张玉英 郭试瑜 俞光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 运用多种测痛方法观察挂金灯的镇痛作用。方法  5 0 0mg/kg或 80 0mg/kg的挂金灯在灌胃后30min、6 0min或 90min ,分别用扭体法、热板法、电刺激鼠尾 -嘶叫法 ,观察其对痛反应的影响。结果 挂金灯在灌胃后 6 0min能抑制小鼠的... 目的 运用多种测痛方法观察挂金灯的镇痛作用。方法  5 0 0mg/kg或 80 0mg/kg的挂金灯在灌胃后30min、6 0min或 90min ,分别用扭体法、热板法、电刺激鼠尾 -嘶叫法 ,观察其对痛反应的影响。结果 挂金灯在灌胃后 6 0min能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 ,还能显著延长小鼠舔爪的潜伏期和抑制大鼠的嘶叫反应。 1mg/kg的纳洛酮能翻转挂金灯对大鼠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金灯 镇痛 纳洛酮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龚珊 蒋星红 +2 位作者 周晓鸥 俞光弟 印其章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62-264,269,共4页
目的 观察SOD对正常小鼠及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或体内给于不同浓度的SOD ,用3 H -TdR掺入法测量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SOD对脾脏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并抑制巨噬细胞产生IL - 1。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白细胞介素-1 3H-TdR渗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印其章 端木肇夏 +2 位作者 俞光弟 顾沨 郭试瑜 《医学研究杂志》 1991年第6期27-28,共2页
已知下丘脑弓状核(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神经元系统、中缝背核(DR)的5-羟色胺能(5-HT)神经元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 已知下丘脑弓状核(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神经元系统、中缝背核(DR)的5-羟色胺能(5-HT)神经元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十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等手段,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下丘脑弓状核 中缝背核 蓝斑 核团 神经元胞体 承浆 神经生化 大鼠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糖肽提高小鼠抗急性缺氧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玉英 李金华 +4 位作者 金杉 俞光弟 顾振纶 钱曾年 杨吉成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8-29,共2页
以小鼠在密闭性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为指标,观察云芝糖肽(PSP)和白介素(IL—2和IL—6)的作用。结果表明,用 PSP 和两种白介素灌胃8天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抗缺氧能力,并能对抗环磷酰胺的抑制作用、延长存活时间。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云芝糖肽 小鼠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H_(303))抗缺氧、抗疲劳及镇痛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玉英 金杉 +2 位作者 俞光弟 顾振纶 钱曾年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5期834-835,999-1000,共2页
运用窒息性缺氧、运动性疲劳及甲醛爪内注射法测定复方丹参 H_(303)对动物缺氧存活时间、抗疲劳及痛阈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1)H_(303)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2)H_(303)能明显缩短小鼠恢复游泳疲劳的时间(P<... 运用窒息性缺氧、运动性疲劳及甲醛爪内注射法测定复方丹参 H_(303)对动物缺氧存活时间、抗疲劳及痛阈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1)H_(303)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2)H_(303)能明显缩短小鼠恢复游泳疲劳的时间(P<0.01);(3)H_(303)也能提高大鼠的痛阈。提示 H_(303)能提高动物的抗缺氧、抗疲劳及抗疼痛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 缺氧 抗疲劳 止痛 中药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人按蚊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功能研究
12
作者 诸葛洪祥 孟阳春 +4 位作者 陈明中 蒋星红 印其章 朱洪发 俞光弟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613-614,共2页
采用扫描电镜、电生理方法和缩腿试验对嗜人按蚊研究,发现其唇瓣上的感受器为味觉感受器;足Ⅰ跗节上的感毛有嗅觉功能和味觉功能,尾感器上有嗅觉功能。
关键词 嗜人按蚊 化学感受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印堂和太阳穴对家兔各睡眠期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晓萍 张惠琴 +1 位作者 郑克智 俞光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53-254,共2页
实验以睡眠多导图为依据,以Rohtschaffch国际睡眠分期标准为客观指标,对家免印堂、太阳穴位进行电刺激,观察对家兔总睡眠期、慢波Ⅰ期及Ⅱ期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刺激两个穴位能明显增加家兔在早晨8:00~11:00之间的总睡眠期、SW... 实验以睡眠多导图为依据,以Rohtschaffch国际睡眠分期标准为客观指标,对家免印堂、太阳穴位进行电刺激,观察对家兔总睡眠期、慢波Ⅰ期及Ⅱ期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刺激两个穴位能明显增加家兔在早晨8:00~11:00之间的总睡眠期、SWSⅠ期和SWSⅡ期睡眠时间,经t检验统计P<0.01,尤其对SWSⅡ期睡眠的延长作用更为明显,但对REM期睡眠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失眠 病理生理学 疾病模型 印堂 太阳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中缝背核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及其传出途径的分析
14
作者 俞光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9年第1期48-48,共1页
本文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DR 在痛觉调制中的下行性抑制作用,观察刺激DR 对清醒制动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放电的影响。结果:(1)刺激DR 或电针可以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伤害反应。
关键词 脊髓背角神经元 大鼠 伤害性 电生理学方法 传出途径 中缝背核 性抑制 对氯苯丙氨酸 抑制效应 中缝大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刺激治疗对大鼠中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2
15
作者 韩震 周岱 +3 位作者 俞光弟 殷光中 王中 印其章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建立大鼠意识障碍模型 ,研究神经电刺激对意识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立体定向电解毁损大鼠中脑网状结构的方法造成意识障碍的实验模型 ,然后采用脉冲电经皮肤分别行正中神经刺激 (MNS)和“人中”穴刺激 (RZAS) ,并观察大鼠... 目的 建立大鼠意识障碍模型 ,研究神经电刺激对意识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立体定向电解毁损大鼠中脑网状结构的方法造成意识障碍的实验模型 ,然后采用脉冲电经皮肤分别行正中神经刺激 (MNS)和“人中”穴刺激 (RZAS) ,并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脑电图 (EEG )和意识状态的变化。结果 毁损大鼠中脑的被盖部后 ,大鼠行为、脑电变化与临床昏迷状态相似。经神经电刺激后 ,意识障碍的大鼠表现出短暂的行为觉醒反应和EEG觉醒反应 ,MNS以对侧的EEG觉醒反应更明显 ,而RZAS则表现双侧的EEG觉醒反应 ,对同一只动物产生激醒作用 ,RZAS所需要的电压值较MNS为小。结论 毁损大鼠中脑的被盖部可以造成大鼠的意识障碍模型 ,MNS或RZAS对大鼠中脑损伤后昏迷具有促醒作用。MNS治疗时应刺激双侧的正中神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神经电刺激 治疗 意识障碍 脑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