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视角下梨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联合分析思路探究
1
作者 潘荣光 俞乐 +6 位作者 杜贞容 沙守峰 彭秀媛 白冰 姚磊 邹德君 郭合宇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AI技术的深入应用已显著提升作物育种效率和决策准确性。文中以梨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AI技术在作物智慧育种中的研究思路。由于梨的自交不亲和性及复杂的数量性状遗传等特点,其育种过程面临周期长、效率低等难题。然而,高通量测序技... AI技术的深入应用已显著提升作物育种效率和决策准确性。文中以梨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AI技术在作物智慧育种中的研究思路。由于梨的自交不亲和性及复杂的数量性状遗传等特点,其育种过程面临周期长、效率低等难题。然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快速获取基因数据提供了可能,AI技术的兴起为表型数据的快速获取和上述数据的深入分析带来了新的契机。文中剖析了梨的基因数据和表型数据的组成和获取方式,并探讨了AI技术在提高基因测序精准度、辅助基因组组装、新基因挖掘,以及表型数据的精准获取和深度分析方面的应用潜力。基于此,提出了AI视角下梨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联合分析思路,旨在助力优良性状基因精准定位,基因与表型深层次关系的阐释,从而为梨等作物的智慧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技术 基因 表型 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组织及根分泌物中草酸 被引量:55
2
作者 俞乐 彭新湘 +2 位作者 杨崇 刘拥海 范燕萍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19-1122,共4页
采用反相C1 8柱 ,2 2 0nm紫外检测 ,0 .5 %KH2 PO4 0 .5mmol L四丁基硫酸氢铵 (tetrabutylammoniumhydrogensulfate ,TBA) (pH 2 .0 )的水溶液体系 ,可使草酸及其它测试的 6种有机酸及硝酸有效分离。进一步研究了该方法测定植物组织及... 采用反相C1 8柱 ,2 2 0nm紫外检测 ,0 .5 %KH2 PO4 0 .5mmol L四丁基硫酸氢铵 (tetrabutylammoniumhydrogensulfate ,TBA) (pH 2 .0 )的水溶液体系 ,可使草酸及其它测试的 6种有机酸及硝酸有效分离。进一步研究了该方法测定植物组织及根分泌物中草酸的效果 ,结果表明其精确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 ,并且成本低、操作简便 ,可应用于各种生物材料、食品、饮料等产品中的草酸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植物组织 根分泌物 草酸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结缕草叶片抗坏血酸与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品种差异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俞乐 刘拥海 +1 位作者 周丽萍 梁国球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通过盆栽试验,以日本结缕草与细叶结缕草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下结缕草叶片AsA含量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日本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叶片中AsA含量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品种间差异显著。干旱... 通过盆栽试验,以日本结缕草与细叶结缕草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下结缕草叶片AsA含量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日本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叶片中AsA含量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品种间差异显著。干旱胁迫下2个品种的AsA含量和AsA/DHA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日本结缕草下降的时间更早。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POD活性在2个品种中均呈下降趋势,但日本结缕草的下降趋势更明显,尤其在干旱胁迫后期。胁迫后日本结缕草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下降明显,而细叶结缕草变化不大。胁迫后两者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日本结缕草增加的幅度更为显著。干旱胁迫后日本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叶片Rubisco的含量均在第3天开始下降,胁迫后期日本结缕草Rubisco含量恢复到对照水平,而细叶结缕草Rubisco含量在胁迫后期显著高于对照。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结缕草可以通过增加和维持叶片中AsA含量与POD活性来减缓Rubisco及叶绿素的降解,降低干旱胁迫对植株造成的氧化胁迫伤害程度,进而改善其抗旱能力。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结缕草抗旱能力有品种差异,其中日本结缕草抗旱能力弱于细叶结缕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干旱胁迫 日本结缕草 细叶结缕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芡实种仁中蛋白质与淀粉组分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俞乐 袁伟超 +4 位作者 周子杰 何婉莹 梁彩凤 周丽萍 刘拥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32,F0002,共6页
以4个不同产地的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为试验材料,对其种仁中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淀粉组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芡实种仁蛋白质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构成;不同产地芡实的总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但... 以4个不同产地的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为试验材料,对其种仁中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淀粉组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芡实种仁蛋白质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构成;不同产地芡实的总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但4种不同蛋白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号芡实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最高、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最低,1号芡实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最高、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最低。SDS-PAGE图谱分析表明,4种不同产地的芡实均在45.0-66.2 k D处均含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谱带,而3号芡实在20-45 k D范围内含3条明显蛋白谱带,表明3号芡实含有更多类型的蛋白组分或同工酶成分。此外,不同产地芡实种仁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差异显著,其中2号芡实的支链淀粉含量最高,3号芡实支链淀粉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蛋白质 淀粉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毛油磷脂组成对磷脂酶A1深度脱胶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俞乐 黄健花 +1 位作者 王兴国 金青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21,共4页
为确保后续精炼的顺利进行,大豆毛油需先进行脱胶处理将含磷量降至10 mg/kg以下。就磷脂酶A1(PLA1,Lecitase Ultra)对22种不同来源大豆毛油的深度脱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毛油的磷脂组成对PLA1深度脱胶效果存在一定影响; P... 为确保后续精炼的顺利进行,大豆毛油需先进行脱胶处理将含磷量降至10 mg/kg以下。就磷脂酶A1(PLA1,Lecitase Ultra)对22种不同来源大豆毛油的深度脱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毛油的磷脂组成对PLA1深度脱胶效果存在一定影响; PA占比与PLA1深度脱胶油含磷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PC占比与PLA1深度脱胶油含磷量呈显著负相关(p <0. 05),PA与PC的比例与PLA1深度脱胶油含磷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 PA含量较高、PC含量较低的大豆毛油PLA1深度脱胶效果相对较差;但大多数情况下,PLA1深度脱胶能够使大豆毛油的含磷量降至10 mg/kg以下,满足后续精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毛油 磷脂组成 磷脂酶A1 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大豆毛油磷脂组成的核磁检测及磷脂酸含量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俞乐 丛芳 +2 位作者 王兴国 金青哲 姜元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3,共4页
植物毛油中存在一定量以磷脂为主的胶质。为保证后续物理精炼顺利进行,植物毛油需先经过脱胶处理。综合考虑原料产地、加工工艺、生产批次等因素,收集了25种不同大豆毛油,利用31P NMR技术对其进行磷脂组成分析,并研究了毛油中的磷脂酸... 植物毛油中存在一定量以磷脂为主的胶质。为保证后续物理精炼顺利进行,植物毛油需先经过脱胶处理。综合考虑原料产地、加工工艺、生产批次等因素,收集了25种不同大豆毛油,利用31P NMR技术对其进行磷脂组成分析,并研究了毛油中的磷脂酸含量与其他杂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豆制备的毛油在磷脂组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磷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储藏温度升高,毛油磷脂中磷脂酸占比有一定程度上升;大豆毛油中磷脂酸的含量与金属离子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游离脂肪酸含量(以酸值表示)不存在显著性关联(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毛油 磷脂组成 核磁检测 磷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应强教授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俞乐 李远明 林伟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25-1226,共2页
目的探讨林应强教授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正骨手法治疗(观察组)56例和中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56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 目的探讨林应强教授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正骨手法治疗(观察组)56例和中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56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膏外敷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治疗 胸椎小关节紊乱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遥感图像植被信息抑制通用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俞乐 章钦瑜 +1 位作者 朱骏 张登荣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2期38-42,共5页
植被是影响岩石信息提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采用一种通用的光学遥感图像增强方法,即植被信息掩模抑制方法,对植被信息进行抑制处理。该方法主要包括掩模、强迫不变及整体色调调整等3个步骤。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云南省富宁县、江西... 植被是影响岩石信息提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采用一种通用的光学遥感图像增强方法,即植被信息掩模抑制方法,对植被信息进行抑制处理。该方法主要包括掩模、强迫不变及整体色调调整等3个步骤。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云南省富宁县、江西省荣塘镇和广东省中西部等4个地区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光谱、不同空间分辨率光学遥感图像上的植被信息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信息 遥感图像 光学 通用 空间分辨率 信息提取 增强方法 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及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俞乐 刘拥海 彭新湘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1-384,429,共5页
应用RT-PCR技术从水稻叶片中克隆了水稻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LDH)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水稻GLDH基因全长1752bp,亚克隆其部分成熟蛋白编码基因(789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E.coli/pET30a-GLDHe,经酶切鉴定,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 应用RT-PCR技术从水稻叶片中克隆了水稻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LDH)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水稻GLDH基因全长1752bp,亚克隆其部分成熟蛋白编码基因(789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E.coli/pET30a-GLDHe,经酶切鉴定,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证实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000的蛋白.用原核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Western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及效价,结果表明,抗体血清效价为1∶1000,在加IPTG诱导后的菌液中可以检测到相应的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为36000)),在水稻叶片样品中能检测到1条相对分子质量为36000的蛋白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 原核表达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交叉学习的CBERS CCD波段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俞乐 曹凯 +1 位作者 吴飏 张登荣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3期48-53,共6页
与TM/ETM+相比,CBERS CCD缺少2个红外波段(波段5和波段7),这便导致了许多针对TM/ETM+数据的图像处理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CBERS CCD图像。为此,采用基于影像交叉学习的波段模拟方法,即以ETM+数据作为先验知识,通过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 与TM/ETM+相比,CBERS CCD缺少2个红外波段(波段5和波段7),这便导致了许多针对TM/ETM+数据的图像处理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CBERS CCD图像。为此,采用基于影像交叉学习的波段模拟方法,即以ETM+数据作为先验知识,通过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拟合CBERS CCD与ETM+7波段DN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而在CBERS CCD已有波段的基础上模拟一个新的波段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模拟的CBERS CCD新波段与验证波段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段模拟 机器学习 SVR CBERS CCD TM/E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实种子萌发与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乐 袁伟超 +2 位作者 何宝文 周丽萍 刘拥海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7,共6页
以肇实为材料,研究其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水生植物肇实的种子萌发特性不同于一般的旱生植物,种子需要度过一段低温的休眠期才能发芽;萌发时子叶轴向伸长,胚根、胚芽挤出种孔;在子叶基部的外侧伸出白色乳头状突起,随后上胚... 以肇实为材料,研究其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水生植物肇实的种子萌发特性不同于一般的旱生植物,种子需要度过一段低温的休眠期才能发芽;萌发时子叶轴向伸长,胚根、胚芽挤出种孔;在子叶基部的外侧伸出白色乳头状突起,随后上胚轴伸长,胚芽从子叶的叶柄间伸出。肇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形态多变,不断增厚变粗,但叶面的通气组织发达。研究结果表明,肇实在不同生长时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变化,表现为生长后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生长早期,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3个不同生长时期叶片蛋白在45 k D处均有1条明显清晰的谱带,但生长后期蛋白谱带着色比早期更深。此外,肇实种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种衣中的,但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种仁含有5条染色较深的清晰谱带,其中31 k D处蛋白含量丰富,而种衣中的蛋白谱带明显不同,数量更为丰富,分布也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实 萌发 生长特性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对Cu^(2+)胁迫下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俞乐 刘拥海 蔡奕珊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4-27,共4页
以水稻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Cu2+胁迫对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有机酸对Cu2+胁迫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50~1000μmol/L)Cu2+对MS培养基下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Cu2+胁迫浓度的升... 以水稻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Cu2+胁迫对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有机酸对Cu2+胁迫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50~1000μmol/L)Cu2+对MS培养基下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Cu2+胁迫浓度的升高,毒害程度加深。当Cu2+浓度为1000μmol/L时,表现为生长的愈伤组织块较小,颗粒表面干燥,质地较硬。而添加不同有机酸(抗坏血酸、柠檬酸和草酸)均可明显改善Cu2+胁迫下愈伤组织的生长,尤以250μmol/L抗坏血酸对Cu2+毒害的缓解效果最佳,其愈伤组织块颜色浅黄,表面湿润,愈伤组织成活率高,与对照愈伤组织形态较接近。抗坏血酸且能较好抑制Cu2+胁迫下水稻愈伤组织的褐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愈伤组织 Cu2+胁迫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颈定位斜扳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5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俞乐 赖淑华 黄彦斌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屈颈定位斜扳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54例予狗皮膏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9.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目的:观察屈颈定位斜扳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54例予狗皮膏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79.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狗皮膏外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舒筋整复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热极治疗胃粘膜损伤性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俞乐 吴树瑚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86-89,共4页
使用直流电热极对动物胃内病变组织进行热凝,观察不同温度时对动物胃急性出血灶的止血效果。表明热极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而且热极产生的热损伤深度较小。热极治疗的应用在国内尚属尝试,是一种新的光电疗法。
关键词 直流电热极 胃肠道出血 胃粘膜损伤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BA对GalLDH超表达转基因水稻种子萌发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俞乐 高彬 +2 位作者 李烨林 谭伟健 刘拥海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9,共7页
采用5 μmol·L^-1的脱落酸(ABA)溶液对GalLDH(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水稻(GO-2)和粳稻野生型品种中花11(WT)的去壳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外源ABA对GO-2和WT种子萌发过程中抗坏血酸(As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采用5 μmol·L^-1的脱落酸(ABA)溶液对GalLDH(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水稻(GO-2)和粳稻野生型品种中花11(WT)的去壳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外源ABA对GO-2和WT种子萌发过程中抗坏血酸(As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培养条件下,GO-2种子的内源AsA含量在萌发前期比WT提高了16%,在萌发中后期提高了35%,差异显著,萌发率也高于WT。另外,ABA处理对处于萌发前期的WT种子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说明内源AsA含量与水稻种子萌发密切相关,内源AsA含量的提高可能打破了种子萌发相关的激素之间的平衡,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此外,在种子萌发过程中,GO-2和WT的SOD和POD活性变化以及对外源ABA的响应存在差异,充分说明内源AsA与抗氧化酶系统共同参与调控水稻种子的萌发,进一步证实了内源AsA在水稻种子活力保持以及种子萌发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 脱落酸 种子萌发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预测中的成矿因子选择方法:以滇东南金矿预测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乐 柏坚 张汉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由于矿产地质信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来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非线性分析建模技术,如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给矿产预测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 由于矿产地质信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来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非线性分析建模技术,如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给矿产预测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这类方法在处理数据时可以避免数据分析和建模的困难,即不须理解各种成矿因子与矿床(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只须选择已知的矿床(点)和非矿产(点),进行"黑箱"学习.虽然经过合理的训练,这类方法能够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但由于其分类过程的非线性特性,难以获得容易理解的分类规则,提供成矿因子的知识.本文采用基于SVM的迭代特征消去(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技术(SVM-RFE),即在SVM模型的训练过程中,采用RFE特征选择方法,从所有输入的成矿因子中选择出对矿床(点)能正确预测的重要因子,以提供对输入模型的成矿因子的客观评价.通过对滇东南地区金矿预测的实践表明,采用SVM-RFE技术从原始10类成矿因子中自动选择6类进行预测的精度从68.42%提高到94.74%,并且得到该区域进行矿产预测的成矿因子重要性依次是:Au异常、As异常、侵入岩、下三叠统与中三叠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上二叠统与三叠系的平行不整合面、断裂交汇点密度、石炭系和下二叠统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中上泥盆统和石炭系间的平行不整合面、Sb异常和Hg异常,从中选取前6类成矿因子进行SVM训练得到的预测精度最高.这一结论可为在该区域进行矿产预测的资料选取,以及对成矿因子的理解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支持向量机 迭代特征消去 金矿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步定位整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俞乐 林伟锋 李远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五步定位整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骶髂关节错位患者采用五步定位整复手法进行治疗。结果:痊愈4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五步定位整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疗效可靠。
关键词 骶髂关节错位 正骨手法 定位整复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黑斑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和适应性影响
18
作者 张笑春 蔡文栅 +2 位作者 俞乐 张文旭 冯美莹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52-54,共3页
为探究温度对黑斑蛙蝌蚪生长发育和适应性的影响。将黑斑蛙蝌蚪分别在7、17℃和27℃驯化温度下饲养,测定体重、全长、尾长和体宽4个形态指标,分析各项形态指标的变化以及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饲养1~7 d期间... 为探究温度对黑斑蛙蝌蚪生长发育和适应性的影响。将黑斑蛙蝌蚪分别在7、17℃和27℃驯化温度下饲养,测定体重、全长、尾长和体宽4个形态指标,分析各项形态指标的变化以及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饲养1~7 d期间,27℃组的体重、体宽、全长增长率均高于17℃组。在7、17、27℃驯化条件下,其最适温度分别是28.44、30.03、30.70℃;其逃避温度分别为25.49、31.77、31.78℃;其高温致死温度范围是38.0~40.5℃。综合结果分析表明,27℃是黑斑蛙蝌蚪比较适合的饲养温度,不同温度驯化后的蝌蚪,其最适温度有明显差异(P<0.05),逃避温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其高温致死温度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通过调节驯化温度,能够提高黑斑蛙蝌蚪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黑斑蛙蝌蚪 生长发育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极对兔胃止血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俞乐 吴树瑚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1994年第3期13-14,共2页
使用热极对兔胃内病变组织进行热凝,观察不同温度时对兔胃急性出血灶的止血效果。表明热极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而且热极产生的热损伤深度较小。热极止血的实验研究在国内尚属首例,是一种新的光电疗法。
关键词 热极 热凝 胃肠道出血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升地方高校强化协同创新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乐 刘拥海 崔铁成 《高教论坛》 2013年第3期30-32,共3页
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对于大力提升新升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所新升地方本科院校,肇庆学院近年来通过选拔协同创新领军人物,打造科研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等举措强化协同创新,有力提升了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也为其他高... 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对于大力提升新升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所新升地方本科院校,肇庆学院近年来通过选拔协同创新领军人物,打造科研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等举措强化协同创新,有力提升了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也为其他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地方高校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