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铁矿/坡缕石复合材料吸附水中Sb(Ⅴ)、As(Ⅴ)的效果与机制
1
作者 闫安 陈帅宇 +2 位作者 朱影影 王俊欢 侯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7,共15页
为开发廉价、高效的水体Sb(Ⅴ)、As(Ⅴ)去除材料,以煅烧温度、盐酸浓度、铁氧化物负载量为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以制备铁氧化物/坡缕石复合材料(Fh-ACPal),探讨其最佳改性方式,并研究Fh-ACPal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单溶质和双溶质体... 为开发廉价、高效的水体Sb(Ⅴ)、As(Ⅴ)去除材料,以煅烧温度、盐酸浓度、铁氧化物负载量为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以制备铁氧化物/坡缕石复合材料(Fh-ACPal),探讨其最佳改性方式,并研究Fh-ACPal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单溶质和双溶质体系水溶液中As(Ⅴ)、Sb(Ⅴ)的吸附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BET孔隙结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Fh-ACPal进行表征,探讨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灼烧温度350℃、盐酸浓度2.0 mol/L、氯化铁浓度2.0 mol/L的改性条件下,制备的Fh-ACPal具有最好的吸附能力;在pH为4、Fh-ACPal投加量为1 g/L时,Fh-ACPal对As(Ⅴ)、Sb(Ⅴ)的最大单层吸附容量分别为26.44和42.38 mg/g。在单一吸附质条件下,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Fh-ACPal吸附Sb(Ⅴ)的过程,而Fh-ACPal吸附As(Ⅴ)的过程仅能较好地被Freundlich模型描述;As(Ⅴ)和Sb(Ⅴ)共存体系中,Sb(Ⅴ)可在已被Fh-ACPal优先吸附的As(Ⅴ)表面上进一步形成多分子层吸附,BET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该过程。实验以及各项表征结果证明,负载的铁氧化物为水铁矿(Fh),改性后Fh-ACPal的比表面积达到224.84 m^(2)/g,同时大部分的Sb(Ⅴ)以共沉淀的方式进入Fh-ACPal晶体内部被稳定结合,而大部分的As(Ⅴ)主要以表面络合形成内球络合物的方式被Fh-ACPal吸附;As(Ⅴ)、Sb(Ⅴ)共存时,As(Ⅴ)优先占据Fh-ACPal表面的吸附位点,阻碍Sb(Ⅴ)与Fh-ACPal的共沉淀作用,从而抑制Sb(Ⅴ)的去除。研究证明了水铁矿/坡缕石复合材料对水体中Sb(Ⅴ)、As(Ⅴ)去除的有效性,为水体中锑、砷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缕石 二线水铁矿 锑(Sb) 砷(As) 吸附 共沉淀 表面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定向长钻孔套管下放方法及固孔工艺
2
作者 冯彦军 侯红 +2 位作者 任建超 刘茂福 孙立强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9,共8页
为解决当前煤矿井下定向长钻孔水力压裂中难以实现全程下入粗径套管和全孔段注浆固孔的难题,分析了套管下放及注浆固孔存在的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构建了定向长钻孔套管下放及注浆固孔总体技术方案,提出了可打捞式套管下放方法... 为解决当前煤矿井下定向长钻孔水力压裂中难以实现全程下入粗径套管和全孔段注浆固孔的难题,分析了套管下放及注浆固孔存在的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构建了定向长钻孔套管下放及注浆固孔总体技术方案,提出了可打捞式套管下放方法及环空注浆工艺;通过套管通过性分析,给出了钻孔最大曲率为0.285°/m;设计出了可打捞式底扩钻具,并对传扭机构、螺旋扶正器、套管扣型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开发出了适用上斜定向长钻孔的水泥浆体系。采用可打捞式套管下放方法及环空注浆工艺在曹家滩矿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套工艺是可行的,且在煤矿井下定向长钻孔中首次实现了粗径φ127 mm套管下入深度超过500 m,在孔深超过500 m定向长钻孔中实现了全孔段注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长钻孔 水力压裂 可打捞式底扩钻具 套管下放 注浆固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球化学背景地区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杰 曾杨 +4 位作者 张博伦 赵晓丽 侯红 沈忱 黄占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45-2756,共1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典型重金属高地球化学背景地区及有色金属重要产地,其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本研究结合随机森林模型、GIS技术和实地采样调查对广西不同地貌类型区域(峰丛喀斯特、峰林喀斯特、孤峰残山平原)中的土壤重金属含...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典型重金属高地球化学背景地区及有色金属重要产地,其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本研究结合随机森林模型、GIS技术和实地采样调查对广西不同地貌类型区域(峰丛喀斯特、峰林喀斯特、孤峰残山平原)中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富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比,识别区域尺度高背景地区土壤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广西三种地貌类型中,土壤Cd、Hg、Pb、Zn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广西背景值,其中Cd的平均含量为背景值的4.51倍,且样品中有27.2%的Cd、30.9%的Hg、65.5%的Pb和37.8%的Zn含量超出背景值。喀斯特地貌区的重金属高值区域与岩溶区高度重合,主要受到碳酸盐岩成土过程中的次生富集和金属氧化物吸附的影响。孤峰残山平原区域的重金属含量较低,未显示明显的高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研究区内人为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的复合作用对土壤中As和Cu的富集有显著贡献;采矿冶炼活动会对金属冶炼工业区周边土壤Cd、Zn有显著贡献;公路运输对附近土壤Hg的富集有显著贡献,铁路运输对土壤Cu的富集有显著贡献;城市活动对土壤Pb的富集有显著贡献。研究显示,广西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中喀斯特地貌区域受高地球化学背景影响显著,重金属的富集主要由自然因素主导,但也受到多种人为活动的显著影响,尤其是在As、Cu、Cd、Zn、Hg和Pb等元素的分布上体现出复杂的成因机制。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广西地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的理解,还为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球化学背景 土壤 风化过程 重金属 富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碳汇潜力的文献计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宇昂 李亚桐 +3 位作者 杜忠毓 祁新华 侯红 陈光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5,共12页
[目的]矿业开采导致的受损生态系统因分布范围广、环境污染重、生态功能受损,严重威胁环境质量、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是现阶段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方... [目的]矿业开采导致的受损生态系统因分布范围广、环境污染重、生态功能受损,严重威胁环境质量、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是现阶段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方法,针对2010—2022年间发表的914篇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矿区受损生态系统评价、生态修复技术、碳源/汇潜力及监测技术四个方面对矿区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结果]矿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由“工程修复为主”向“系统生态修复”,由“条块化、分裂式”向“区域综合受损生态系统”转变;矿区碳源/汇与区域环境的碳循环机制研究逐渐深入;遥感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矿区修复监测评价体系的发展革新;法律法规和系统管控理念的完善、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三生空间”的权衡博弈共同影响着退化矿区的修复效益。[结论]本研究明晰了当前矿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碳汇潜力研究和应用的困境与挑战,展望后续研究的方向与可能,为未来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及监测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生态修复 评价 碳汇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菜地土壤中钝化剂对镉的钝化效应研究
5
作者 尹宏亮 吴志豪 +4 位作者 秦鱼生 何明江 郭松 上官宇先 侯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2-139,共8页
在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问题日渐加剧的背景下,开展菜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降低蔬菜重金属超标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究钝化材料在酸性土壤上的适用性及有效阻控蔬菜吸收土壤中镉(Cd)的潜力,选取3处(T1、T2、T3)酸度不同的菜... 在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问题日渐加剧的背景下,开展菜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降低蔬菜重金属超标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究钝化材料在酸性土壤上的适用性及有效阻控蔬菜吸收土壤中镉(Cd)的潜力,选取3处(T1、T2、T3)酸度不同的菜地,设置5种钝化剂(粉煤灰、钙基膨润土、镉康、海泡石和生物质炭)和5种主要市售蔬菜(白菜、甘蓝、莴笋、紧花菜和散花菜)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钝化剂对酸性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及蔬菜Cd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钝化剂显著影响菜地土壤理化性质。钙基膨润土对土壤Cd具有显著钝化作用。海泡石对蔬菜Cd吸收过程有明显的阻控效果。通过对蔬菜镉富集能力的聚类分析,可将5种蔬菜分为低富集(紧花菜、散花菜、白菜、甘蓝)和高富集(莴笋)两类。主成分分析显示蔬菜Cd含量与土壤总Cd和有效态Cd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 H呈显著负相关。施用钝化材料(生物质炭、海泡石)并结合蔬菜品种筛选是降低酸性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确保蔬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蔬菜 镉污染 钝化剂 污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在环境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张文晴 侯红 +1 位作者 尹梦雪 赵龙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由于环境领域研究体系的复杂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仅通过传统的实验手段无法从微观尺度上揭示反应机理,因此可借助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突破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密度泛函理论作为量子化学计算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振动光... 由于环境领域研究体系的复杂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仅通过传统的实验手段无法从微观尺度上揭示反应机理,因此可借助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突破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密度泛函理论作为量子化学计算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振动光谱研究、化学反应相关、计算电离势、判断催化活性的位置等问题,且已被证明是探索反应机理的有效工具,可作为实验过程中对反应机理进行解释或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基于此,文章按照吸附和催化氧化两种类型划分,综述了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环境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现状,并整理总结了近5年常用的泛函,提出了在应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吸附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3
7
作者 侯红 范亚蓓 +4 位作者 吴玉霞 蔡可书 戴文骏 伊文超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2),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作业训练40min/次,1次/...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2),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作业训练40min/次,1次/天,6天/周;治疗组每天在20min传统作业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20min/次,1次/天,6天/周。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香港手功能评估(FTHUE-HK)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UE、FTHUE-HK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提高和传统的作业治疗一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上肢功能 上肢康复机器人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侯红 王彤 +1 位作者 王红星 厉苏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统一标准入选的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治疗组除常规临床治疗外,严格按照“十五”攻关课题...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统一标准入选的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治疗组除常规临床治疗外,严格按照“十五”攻关课题“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康复训练,直至病程6个月末;对照组不做任何正规康复训练。分别于病程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上肢、手及下肢的运动功能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1个月时上肢和下肢功能差异出现显著性意义(P<0.05);3-6个月时差异更加显著(P<0.01);同时手功能也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在入组时ADL能力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1个月时差异出现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3—6个月时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ADL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侯红 王彤 +1 位作者 李奇 蔡可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训练组20例,运动反馈训练组38例。2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和训练6周后进行对比。观察评定指标:①前... 目的:探讨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训练组20例,运动反馈训练组38例。2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和训练6周后进行对比。观察评定指标:①前臂旋转活动度;②腕背伸活动度等。结果:①前臂旋转活动度:患者的平均前臂活动度由治疗前的141.33°±19.31°(旋前+旋后),训练后即刻提高到161.00°±17.09°,训练6周后增加到175.83°±12.8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腕背伸活动度:训练前患者的平均活动度0.71°±20.36°,训练后即刻增加到27.43°±25.07°,训练6周后增加到43.29°±19.2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运动反馈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在训练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训练6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集康复训练与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运动反馈训练系统,让患者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作业中接受功能训练,吸引患者的主动参与,提高患者的注意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反馈训练 游戏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测量刻度及选择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红 郝克刚 郭小群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6-218,共3页
本文从测量表示理论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的软件测量刻度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软件测量的意义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的软件测量刻度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软件测量刻度选择的演进式方法。
关键词 软件测量 刻度 统计分析方法 表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痉挛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改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侯红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7-438,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抗痉挛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改善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的72例偏瘫患者,患侧上肢屈肌张力均在Ashworth评分1—3级之间。治疗组36例,每天接受以抗痉挛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1—2小时,疗程为3个月,抗痉挛技术以Bobath易... 目的:观察应用抗痉挛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改善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的72例偏瘫患者,患侧上肢屈肌张力均在Ashworth评分1—3级之间。治疗组36例,每天接受以抗痉挛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1—2小时,疗程为3个月,抗痉挛技术以Bobath易化技术为主,痉挛严重者配夹板固定,持续牵伸;对照组36例,除常规神经科用药外不做正规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比较,评估方法采用Ashworth评分法。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前后肌张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张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张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痉挛技术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非常重要,尤其是痉挛出现的早期,效果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痉挛技术 偏瘫 上肢肌痉挛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治疗对脑卒中偏侧忽略症改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侯红 吴玉霞 王彤 《中国康复》 2018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对于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和镜像组1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针对偏侧忽略的康复训练,镜像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镜像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中国行为性忽...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对于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和镜像组1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针对偏侧忽略的康复训练,镜像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镜像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中国行为性忽略测试-香港版(CBIT-HK)量表进行评估,并分别比较常规测试评分、行为测试评分及总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CBIT-HK常规测试评分、行为测试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3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镜像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短期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侧忽略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治疗 脑卒中 偏侧忽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上肢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侯红 伊文超 吴玉霞 《中国康复》 2015年第6期418-419,共2页
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偏瘫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训练时加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上... 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偏瘫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训练时加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香港手功能评估(FTHUE-HK)进行上肢及手功能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FMA-UE及FTHUE-HK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精神状态测定法在脑损伤后康复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红 王彤 +1 位作者 王翔 顾晓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8-199,205,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简易精神状态测定法 (STMS)是否适用于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 运用 STMS对 5 4例脑损伤患者进行不同病程时期及不同损伤半球之间的比较 ,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脑损伤患者随时间推延 ,认知功能可逐步提高 ,差... 目的 初步探讨简易精神状态测定法 (STMS)是否适用于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 运用 STMS对 5 4例脑损伤患者进行不同病程时期及不同损伤半球之间的比较 ,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脑损伤患者随时间推延 ,认知功能可逐步提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脑损伤患者后期认知总分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在某个分项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P<0 .0 5 ;左、右半球损伤对认知的影响在定向力和理解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STMS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定方法 ,可用于脑损伤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精神动态测定法 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度量筛选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红 张娟 宋擒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34-39,64,共7页
根据度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度量是度量实施中的一大问题。基于PSM给出的度量选择准则和GQ(I)M模型,提出基于模糊群决策理论的度量筛选模型(MTM)。该模型从利益攸关者角度出发,根据评估指标,对根据GQ(I)M模型得到的基度量进行评估,然后验证... 根据度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度量是度量实施中的一大问题。基于PSM给出的度量选择准则和GQ(I)M模型,提出基于模糊群决策理论的度量筛选模型(MTM)。该模型从利益攸关者角度出发,根据评估指标,对根据GQ(I)M模型得到的基度量进行评估,然后验证度量目标的可达性并删除冗余的基度量,最终得到利益攸关者一致满意的无冗余的基度量集,实现度量的科学筛选。最后通过案例演示模型在度量筛选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群决策 GQ(I)M模型 实用软件度量 度量筛选 利益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度量的操作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红 王强华 郝克刚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6-269,共4页
软件企业在实施软件度量的过程中面临最主要的障碍是如何将软件度量转换成可实施的、体现组织过程特征的度量实施过程模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软件度量过程也是软件"的思想给出组织级实施软件度量的操作模型OMMP,在此... 软件企业在实施软件度量的过程中面临最主要的障碍是如何将软件度量转换成可实施的、体现组织过程特征的度量实施过程模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软件度量过程也是软件"的思想给出组织级实施软件度量的操作模型OMMP,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度量的过程管理框架进行讨论,将度量集成在过程管理框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度量 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过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的软件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红 郝克刚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41-244,共4页
本文从个体软件过程PSP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改进过程出发,对PSP中的软件测量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其关键的测量元,最后,为帮助实施PSP,给出了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 软件测量 个体软件过程 软件过程改进 个体软件过程 测量研究 PSP 体系结构 软件测量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MI的软件测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红 郝克刚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89-292,共4页
本文从CMMI的体系结构出发,对CMMI中的软件测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测量的演进过程,总结分析了目前组织在实施CMMI时对测量的误解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为帮助实施CMMI,给出了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 软件测量 CMMI 软件过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