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A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17
1
作者 侯朝华 宋扬 +4 位作者 艳红 霍彬 冯慧贤 华森 张宁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可疑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其中30例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两周内行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CTA诊断下...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可疑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其中30例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两周内行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为95.56%(129/135),特异度为98.20%(545/555),符合率97.68%(674/690),阳性预测值98.88%(176/178),阴性预测值99.61%(512/514)。结论:16层螺旋CT对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部分替代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诊断 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侯朝华 张计旺 张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分别同时行MSCT和传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DSA(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将两者进行对照分析,了解MS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分别同时行MSCT和传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DSA(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将两者进行对照分析,了解MS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42例患者中,CAG显示的节段有417个,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显示的节段有367个,显示率88%,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重度狭窄敏感性99%,特异性96%阳性预测值90%,阴性预测值100%。结论:MSCT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慕红文 杨晓滨 +1 位作者 张宁 侯朝华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829-830,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及曲面断层摄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颌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颌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及曲面断层摄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颌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颌骨骨折的类型与骨折的移位情况,对颌面部骨折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和优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颌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计旺 侯朝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8期2224-2226,共3页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与影像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型支气管肺癌的肺内孤立性结节36例,直径<3cm,所有患者先进行DR胸片后再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应用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以下征象对恶性肿瘤的诊...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与影像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周围型支气管肺癌的肺内孤立性结节36例,直径<3cm,所有患者先进行DR胸片后再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应用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以下征象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价值:棘状突起和毛刺征、边缘分叶征、空泡征及肺结节合并肺门淋巴肿大。结论:通过对肺内孤立性结节恶性病例常规DR胸片与多层螺旋CT影像进行分析研究,两种影像学方法优势互补,尤其是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对周围型支气管肺癌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支气管肺癌 早期诊断 数字X线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中老年肺部鳞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杨 霍彬 侯朝华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肺部鳞癌的1年期放射治疗的局部控制率(局控率)及3年生存率观察。方法某院2011年3月~2015年1月对22例中老年肺部鳞癌患者行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前将患者的胸部C...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肺部鳞癌的1年期放射治疗的局部控制率(局控率)及3年生存率观察。方法某院2011年3月~2015年1月对22例中老年肺部鳞癌患者行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前将患者的胸部CT资料导入TPS系统,勾画靶区,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术中CT引导进针,植入活度为0.8 m Ci^(125)I粒子,处方计量从外照射的临床经验得出,粒子肿瘤区的分布遵循周边密集、中央稀疏的方式,术后再次通过TPS进行计量验证。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0.9个月,1年局控率65%、67%、70%,1年生存率90%,2年生存率63%、3年生存率36%。结论 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肺部鳞癌安全、有效、便于临床使用,近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植入 CT引导 中老年肺部鳞癌 T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结合DWI在直肠癌T期分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侯朝华 王艳 +1 位作者 王恩力 李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8期1385-1387,共3页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治疗仍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不同分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T1期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局部治疗,而T2、T3期的患者...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治疗仍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不同分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T1期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局部治疗,而T2、T3期的患者则需要接受直肠系膜全切除术治疗,T4期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需要进行辅助化疗[1,2]。因此在直肠癌患者手术前需要进行准确的T分期诊断,以便更准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患者 水分子 ADC 分期诊断 直肠壁 MRI DWI 临床价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EPI弥散成像对老年前列腺DWI扫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杨 霍彬 +1 位作者 侯朝华 艳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048-3051,共4页
目的观察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S-EPI)对老年前列腺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质量的影响,旨在为疾病诊断与鉴别提供准确的影像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老年前列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分... 目的观察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S-EPI)对老年前列腺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质量的影响,旨在为疾病诊断与鉴别提供准确的影像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老年前列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分别行RS-EPI、常规SS-EPI序列、高分辨率SS-EPI扫描,观察对比3种不同序列扫描的图像质量,包括主观评价(解剖变形、清晰度、图像细节显示、锐利度)与客观评价[MR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对比度(C)]。结果3种序列扫描图像对比,RS-EPI清晰度、解剖变形、图像锐利度、细节显示及图像总体质量>高分辨SS-EPI>常规SS-E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S-EPI序列SNR、C、CNR>高分辨SS-EPI>常规SS-E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S-EPI序列作为新的DWI成像方式,利于提高老年前列腺DWI扫描质量,便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扫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艳 王恩力 侯朝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在育龄女性发病率达33.13%[1]。子宫肌瘤可引起月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加、下腹部疼痛感、急性出血、腹部抠及肿块等症状和体征,并存在恶变可能性,而当肌瘤发生血供障碍、营养缺乏时发生继发性变性[2],子...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在育龄女性发病率达33.13%[1]。子宫肌瘤可引起月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加、下腹部疼痛感、急性出血、腹部抠及肿块等症状和体征,并存在恶变可能性,而当肌瘤发生血供障碍、营养缺乏时发生继发性变性[2],子宫肌瘤变性发生率6.5%[3]。针对此人群,应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以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治愈率。在临床上,超声常难以检查出子宫肌瘤变性[4],MRI价格昂贵且不能区分玻璃样变和未变性的肌瘤[5],而CT有较好的密度分辨能力,对脂肪、囊变和钙化分辨能力较好,且增强CT可以区分肿瘤不同性质的变性[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子宫平滑肌瘤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变性 诊断效果 CT平扫 增强扫描 子宫平滑肌瘤 良性肿瘤 育龄女性 治疗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钙乳症的多排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侯朝华 张宁 李素芬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9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肾钙乳症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肾钙乳症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8例CT图像均清晰显示钙乳囊肿及“半月征”,其中4例变换体位后显示钙乳形成的半月形高密度影始终位于病灶最低处,病变均为单侧,... 目的探讨肾钙乳症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肾钙乳症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8例CT图像均清晰显示钙乳囊肿及“半月征”,其中4例变换体位后显示钙乳形成的半月形高密度影始终位于病灶最低处,病变均为单侧,平均直径2.6cm。囊肿型7例,积水型1例。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可进行多平面重建,可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病变,显示丰富直观的图像信息,充分显示与肾钙乳症相关的解剖结构及病理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肾钙乳症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价值
10
作者 侯朝华 常颖欧 +2 位作者 魏健 娄永忠 张宁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必要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82例曾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ARAS患者行肾动脉MSCTA,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容积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必要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82例曾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ARAS患者行肾动脉MSCTA,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容积重建和表面阴影遮盖法重建,将结果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A发现狭窄血管95支,其中85支经DSA证实(10支为假阳性),符合率为89%,假阳性率为6.1%。②密度投影法重建+容积重建显示狭窄血管率达到100%。结论MSCTA是筛选ARAS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梗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侯朝华 宋立杰 潘砚章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容积再现、表面遮盖法重建、多平面重建技术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在成人茎突测量中的应用及对茎突综合征(SPS)诊断的价值。方法同顾性分析50例86侧临床诊断为SPS患者的16层螺旋CT及容积再现、表面遮盖法重建、多平面...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容积再现、表面遮盖法重建、多平面重建技术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在成人茎突测量中的应用及对茎突综合征(SPS)诊断的价值。方法同顾性分析50例86侧临床诊断为SPS患者的16层螺旋CT及容积再现、表面遮盖法重建、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组资料,并测量茎突的长度及方位角。结果茎突长度大于3cm者69侧(80.2%),分节型茎突者45侧(52.3%),茎突向内偏斜角〉25°者36侧(41.9%),向前偏斜角〉25°者5侧(5.8%)。结论茎突过长、茎突发育呈分节型和方位角异常是诊断SPS的重要依据。多层螺旋CT的容积再现、表面遮盖法重建、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组可为诊断SPS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综合征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CT灌注源图像在诊断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侯朝华 艳红 华森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25-128,F0003,共5页
目的 探讨CT灌注源图像(CTPSI)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9 h)的患者行"一站式"CT检查,根据动脉期与静脉期CTPSI 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ASPECTS)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 目的 探讨CT灌注源图像(CTPSI)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9 h)的患者行"一站式"CT检查,根据动脉期与静脉期CTPSI 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ASPECTS)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2组:有延迟灌注组和无延迟灌注组.分析基线平扫CT、动脉期及静脉期CTPSI ASPECTS,并与随访影像AS-PECTS进行对照.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动脉期CTP SI与静脉期CTPSI ASPECTS之间的统计学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线"一站式"CT各个影像学形态ASPECTS与随访影像ASPECTS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结果 100例患者分为有延迟灌注组42例和无延迟灌注组58例.基线平扫CT、动脉期、静脉期和随访影像的ASPECTS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在有延迟灌注组分别为:8.0(6.0~10.0)、7.0(1.0~8.0)、8.0(3.0~10.0)、7.5(0~10.0);在无延迟灌注组分别为:8.0(1.0~10.0)、7.5(1.0~10.0)、8.5(1.0~10.0)、7.0(0~10.0).在无延迟灌注组,动脉期与静脉期CTPSI ASPEC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P=0.459),而在有延迟灌注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8,P=0.001).在无延迟灌注组,基线影像ASPECTS(平扫CT、动脉期及静脉期CTPSI)与随访影像AS-PECTS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9、0.902、0.945,P值均<0.01);在有延迟灌注组,静脉期CTPSI与随访影像ASPECTS的相关性最好(r=0.831,P=0.00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只有静脉期CTPSI与随访影像ASPECTS之间的线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无延迟灌注组,标准化回归系数β=0.946,P<0.001;有延迟灌注组,β=0.714,P=0.003.结论 CTPSI显示无延迟灌注者不存在缺血半暗带,提示不适合溶栓治疗;有延迟灌注者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是溶栓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原文传递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诊断价值
13
作者 侯朝华 张敬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72-375,共4页
目的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表现。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影像学表现:①肿瘤超过颈内动脉(ICA)外侧壁切线;②海绵窦外侧静脉丛间隙消失;③3个或3个以上海绵窦... 目的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表现。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影像学表现:①肿瘤超过颈内动脉(ICA)外侧壁切线;②海绵窦外侧静脉丛间隙消失;③3个或3个以上海绵窦静脉丛间隙消失;④窦内颈内动脉(ICA)被包绕50%以上,甚至被完全包裹。结论MRI以无创伤、无骨伪影、软组织分辨率高、解剖背景清楚及三维成像等优点,是术前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CT引导术中实时计划对胸部肿瘤^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35
14
作者 霍彬 侯朝华 +8 位作者 叶剑飞 赵桂森 柴树德 王俊杰 娄永忠 宋杨 朱旭东 王保明 于忠和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术中实时治疗计划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部肿瘤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0-2012年间31例行^125I粒子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3例术中行TPS实时计划优化(A组...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术中实时治疗计划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部肿瘤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0-2012年间31例行^125I粒子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3例术中行TPS实时计划优化(A组),余18例未行术中实时计划(B组)。按经验间隔1cm植入粒子,所有患者处方剂量110Gy,术后均行TPS质量验证。并在B组原术中影像资料上重新模拟实时计划(C组),比较各组质量验证满意率。采用x^2检验差异。结果A、B组术后质量验证满意率分别为92%、39%(P=0.003),C组重新模拟计划后满意率为94%,也高于B组(P=0.001),但与A组相似(P=0.811)。结论术中实时治疗计划在CT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胸部肿瘤可显著提高肿瘤靶区剂量满意率,具有可操作性,对胸部肿瘤粒子治疗的规范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近距离疗法 碘-125粒子 术中实时治疗计划
原文传递
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朝华 霍彬 宋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组织问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从最初的对前列腺肿瘤的治疗到对多器官肿瘤的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其技术不断成熟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在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像学的进步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评估起到了... 组织问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从最初的对前列腺肿瘤的治疗到对多器官肿瘤的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其技术不断成熟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在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像学的进步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手术的规范化、模板技术的进展、穿刺准确性的提高、粒子布源的个性化的发展,治疗计划系统对粒子植入的剂量计算及术后评价意义成为促进粒子植入术发展的新议题。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技术是一项多学科相互协作的边缘学科,任何一个学科的进步都会给治疗带来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疗法 肿瘤 放射治疗计划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CT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艳 王恩力 侯朝华 《医学信息》 2019年第S2期78-79,共2页
临床中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方式比较多,而肝组织活检是临床诊断的标准.但是这种诊断方式操作较为复杂,因此临床中的应用会受到限制.近些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T检查也应运而生.由于其自身操作比较简便,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 临床中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方式比较多,而肝组织活检是临床诊断的标准.但是这种诊断方式操作较为复杂,因此临床中的应用会受到限制.近些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T检查也应运而生.由于其自身操作比较简便,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因此在临床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就CT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诊断 肝硬化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