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邻区的动力学分析与区域构造演化 |
侯明金
朱光
Jacques Mercier
Pierre Vergély
王永敏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9
|
|
2
|
大别造山带中上地壳变形特征——皖中张八岭地区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变形研究 |
侯明金
吴跃东
汤加富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4 |
14
|
|
3
|
郯庐断裂带(安徽部分)动力学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
侯明金
王永敏
Jacques MERCIER
Pierre VERGELY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8
|
|
4
|
郯庐断裂带的两大发展阶段——广义的逆冲推覆断裂带和狭义的平移断裂带 |
侯明金
Jacques Mercier
Pierre Vergely
王永敏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6 |
13
|
|
5
|
海西至印支期郯庐断裂带的性质——据中国东部石炭纪至三叠纪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 |
侯明金
Jacques Mercier
Pierre Vergely
齐敦伦
王永敏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
2004 |
5
|
|
6
|
安徽省境内宿松群与大别群接触关系性质的厘定 |
侯明金
汤加富
高天山
荆延仁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7
|
大别山南部宿松磷矿含磷地层的时代归属与变形特征及其构造评价 |
侯明金
汤加富
高天山
|
《现代地质》
CAS
CSCD
|
2004 |
5
|
|
8
|
安徽巢湖凤凰山石炭纪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侯明金
齐敦伦
金义祥
|
《安徽地质》
|
1998 |
17
|
|
9
|
张八岭地区变质地层序列与构造型式 |
侯明金
吴跃东
汤加富
|
《安徽地质》
|
1999 |
11
|
|
10
|
全椒县范水洼金矿区控矿构造初步研究 |
侯明金
赵文广
王东运
李勇
杨友进
|
《安徽地质》
|
2001 |
6
|
|
11
|
断裂带的动力学分析——“利用断层面上擦痕的观察、测量计算主应力轴状态”方法简介 |
侯明金
王永敏
|
《安徽地质》
|
2002 |
11
|
|
12
|
郯庐断裂带(安徽部分)的研究进展——“九五”区调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专题总结 |
侯明金
王永敏
|
《安徽地质》
|
2003 |
9
|
|
13
|
江南隆起带东段皖赣相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周涛发
袁峰
侯明金
杜建国
范裕
朱光
岳书仓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0
|
|
14
|
江南隆起带皖赣相邻区燕山期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 |
袁峰
周涛发
范裕
岳书仓
朱光
侯明金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2
|
|
15
|
皖赣相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类构造背景及其意义 |
袁峰
周涛发
范裕
岳书仓
朱光
侯明金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3
|
|
16
|
宿松群、红安群、海州群的时代归属与讨论 |
汤加富
侯明金
高天山
钱存超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9
|
|
17
|
扬子地块东北缘多期叠加变形及形成演化 |
汤加富
侯明金
李怀坤
吴跃东
孙乘云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9
|
|
18
|
安徽和县香泉独立铊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
范裕
周涛发
袁峰
张千明
吴明安
侯明金
胡清华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19
|
华北陆块东南缘蚌埠地区花岗岩与相关脉岩^(40)Ar-^(39)Ar定年 |
徐祥
侯明金
邱瑞龙
吴礼彬
李建设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5 |
32
|
|
20
|
江南隆起带东段皖赣相邻区的成矿条件与资源潜力对比研究 |
周涛发
袁峰
侯明金
杜建国
范裕
朱光
岳书仓
|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03 |
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