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
作者 侯天侦 李保明 +3 位作者 滕光辉 周清 肖滢萍 祁丽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是对植物施加一特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该声波要与植物自发声的频率相匹配,发生谐振,从而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同步化,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实。该文概述了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在设施蔬菜甜椒(Capsicum frut...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是对植物施加一特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该声波要与植物自发声的频率相匹配,发生谐振,从而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同步化,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实。该文概述了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在设施蔬菜甜椒(Capsicum frutescens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番茄(Lycopersion Mill)上的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明显地提高了设施蔬菜的产量(甜椒、黄瓜、番茄分别增产63.05%、67.0%和13.2%),并增强了它们抗病虫害能力,与对照区相比,番茄处理区的红蜘蛛、蚜虫、灰霉病、晚疫病和病毒病分别下降了6、8、9、11和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 农产品 甜椒 黄瓜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侯天侦 李保明 +4 位作者 王明亮 黄维兵 滕光辉 周清 李玉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0-174,共5页
为探讨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对新疆大田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该试验设5个点,每个点分声波处理和对照2个区。声频区通过QGWA-01型植物声频发生器定期给作物播放特定频率的声波,以测定声频及声... 为探讨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对新疆大田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该试验设5个点,每个点分声波处理和对照2个区。声频区通过QGWA-01型植物声频发生器定期给作物播放特定频率的声波,以测定声频及声强对棉花生产的影响。通过3a的对比试验表明,声波处理促进了棉花的营养生长,其中处理区棉花的株高、倒四叶宽(功能叶)和果枝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7%、5.25%和1.14%;处理同时促进了棉花的生殖生长,其中,棉铃数和单铃重分别提高了9.22%和3.34%。声波处理使棉花3a的增产幅度在11.1%~13.5%,差异显著,平均增产12.7%,在一定范围内,声波的增产效应与距离声源的远近呈负相关。研究证明了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对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可作为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推广应用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声波 生产 棉花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幼苗自发声频率测定方法与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祁丽荣 滕光辉 +1 位作者 侯天侦 戴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63-267,共5页
声波处理技术对于设施园艺中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促进机理不明确,为此以黄瓜为研究对象,对植物自发声频率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黄瓜幼苗期的自发声频谱特性。在半消音室内,采用PDV-100激光测振仪,以非接触测量的方式,... 声波处理技术对于设施园艺中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促进机理不明确,为此以黄瓜为研究对象,对植物自发声频率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黄瓜幼苗期的自发声频谱特性。在半消音室内,采用PDV-100激光测振仪,以非接触测量的方式,对黄瓜幼苗不同部位(主脉、叶肉和茎)在不同环境应激条件下(增大光照强度和干旱胁迫)的自发声特性进行监测。对自发声信号进行自相关运算和功率谱分析,获得了黄瓜幼苗的自发声频谱特征。结果表明,黄瓜幼苗自发声的主频为4.98~5.86 Hz;3个部位的自发声信号在环境刺激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园艺 植物声频控制 自发声频率 功率谱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侯天侦 梁远强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测定了梭梭林中梭梭柴等7个树种的光合和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包括其光合和呼吸强度、叶绿素含量、气孔状况、光合产物的分配及初级生产力、水分利用效率等,发现荒漠树种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6一9月梭梭柴的平均光合强度为8.0... 测定了梭梭林中梭梭柴等7个树种的光合和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包括其光合和呼吸强度、叶绿素含量、气孔状况、光合产物的分配及初级生产力、水分利用效率等,发现荒漠树种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6一9月梭梭柴的平均光合强度为8.02C0_2mg/g,干重·h,它接近于中生树种新疆杨同期光合强度的平均值(8.39);白梭梭的蒸腾系数为250.12mg水/g干重,约是新疆杨蒸腾系数(502.45)的一半。荒漠树种的高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是它们长期适应高温干旱生态环境的结果。荒漠棱梭林通常仅作为薪炭林,这对光合产物的利用是很不经济合理的,需要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林 光合作用 蒸腾系数 荒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杨树干破腐问题的结构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天侦 陈聚恒 于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90-396,共7页
新疆杨(Populus bollena)树干破腐现象十分严重,为林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调查中发现自然界存在一种皮孔较小、树皮光滑的小皮孔生理型新疆杨,其树干抗破腐性能远较另一种皮孔较大、树皮粗糙的大皮孔生理型新疆杨强。结合栽培试... 新疆杨(Populus bollena)树干破腐现象十分严重,为林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调查中发现自然界存在一种皮孔较小、树皮光滑的小皮孔生理型新疆杨,其树干抗破腐性能远较另一种皮孔较大、树皮粗糙的大皮孔生理型新疆杨强。结合栽培试验,我们对两种生理型新疆杨的树皮含水量、细胞原生质膜透性、pH值、酚类化合物、糖、纤维素、蛋白质、脂肪含量及氧化酶活性等进行了测定。查明了小皮孔型新疆杨树干抗破腐性强的原因,为从树种本身解决新疆杨树干破腐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破腐病 皮孔 生理 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声频振动特性检测仪的原理及其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栾纪源 侯天侦 《科技通报》 1995年第5期266-271,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激光多普勒干涉量度学原理实现的植物声频振动特性检测仪。文章详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路和电路设计、测量数据处理过程,以及仪器的实际使用效果。测量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实现对植物振动特性的非接触式测量,具...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激光多普勒干涉量度学原理实现的植物声频振动特性检测仪。文章详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光路和电路设计、测量数据处理过程,以及仪器的实际使用效果。测量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实现对植物振动特性的非接触式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率,能够测量植物受激振动和自发振动的功率谱和自相关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植物 声频振动特性 检测仪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叶表皮的电镜观察
7
作者 王萃华 王钫 +1 位作者 侯天侦 王建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3期52-54,50,共0页
本文对大豆叶表皮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大豆叶表面有毛、腺体和气孔等;叶表面覆盖着一层较薄的角质层,角质层厚薄不一,从1.09~11.56μm,但并无一定规律,角质层厚度随植物的生长而不断加厚,表皮细胞内的细胞器随植物的生长而... 本文对大豆叶表皮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大豆叶表面有毛、腺体和气孔等;叶表面覆盖着一层较薄的角质层,角质层厚薄不一,从1.09~11.56μm,但并无一定规律,角质层厚度随植物的生长而不断加厚,表皮细胞内的细胞器随植物的生长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 角质层 叶肉 叶脉
全文增补中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38
8
作者 侯天侦 李保明 +2 位作者 滕光辉 祁丽荣 侯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对植物声频控制技术的发展做了概述。1)该项技术的基础研究已由群体、个体、器官逐步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包括光合和呼吸代谢、细胞周期同步化、生长激素、多种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RNA的变化的研究,而技术的应用尚处于产业化的初期... 对植物声频控制技术的发展做了概述。1)该项技术的基础研究已由群体、个体、器官逐步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包括光合和呼吸代谢、细胞周期同步化、生长激素、多种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RNA的变化的研究,而技术的应用尚处于产业化的初期。2)在水稻、棉花、小麦和部分蔬菜上的试验示范和应用结果表明了该项技术的增产、优质、抗病和环保作用。特定频率的声波处理可提高作物产量:水稻盆栽试验增产幅度17.4%~39.7%,田间试验增产5.7%;棉花增产幅度6.0%~9.0%;小麦增产17.0%;设施蔬菜的黄瓜、青椒增产高达60.0%以上。声波处理还提高了农作物品质,如:水稻的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59.4%和8.9%;小麦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6.3%、8.5%和11.6%。应用该项技术可有效地减轻病虫害危害:水稻纹枯病减轻了50%;处理温室番茄的红蜘蛛、蚜虫、灰霉病、晚疫病、和病毒病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6.0%、8.0%、9.0%、11.0%和8.0%。另外,3年的水稻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声波处理可减少25.0%的化肥用量。水稻、棉花和部分蔬菜应用该项技术的投资产出比为1∶2~1∶3。3)该项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若我国每村销售3~4台本研究设计的植物声频处理装置(供专业户使用),则市场年需求量约在100万台,可处理农田6.7×106hm2,国际市场需求量更大。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应用研究的趋势是一方面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产品的自动化和专一化;另一方面要与包括电、磁、光、热、核等物理农业技术组装集成为配套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农业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 水稻 棉花 小麦 蔬菜
原文传递
声频处理对草莓植株性状及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清 曲英华 +3 位作者 李保明 侯天侦 祝保英 王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以草莓为供试材料,研究其生长性状及叶绿素光系统Ⅱ的荧光参数对声频处理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声频处理35 d后,草莓的开花数、结果数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其光系统Ⅱ的初始荧光F0、反映电子传递能力的ΦPSⅡ略有升高,最大荧光Fm及... 以草莓为供试材料,研究其生长性状及叶绿素光系统Ⅱ的荧光参数对声频处理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声频处理35 d后,草莓的开花数、结果数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其光系统Ⅱ的初始荧光F0、反映电子传递能力的ΦPSⅡ略有升高,最大荧光Fm及反映光化学效率的Fv/Fm值、反映光下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捕获效率的Fv′/Fm′均显著上升。表明声频处理后,PSⅡ反应中心的潜在活性增强,原初光能转换效率提高,电子传递和光化学效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频处理 草莓 光系统Ⅱ 叶绿素荧光 植株性状
原文传递
数字生态物理农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10
作者 牛玉生 聂天莹 +2 位作者 侯天侦 薛冰 王璐 《中国科技成果》 2024年第24期3-3,共1页
化学农业在解决人们吃饱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过度的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地板结、重金属超标、氮磷超标、农残超标、食品安全、环境恶化等劣势已突显,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农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 化学农业在解决人们吃饱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过度的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地板结、重金属超标、氮磷超标、农残超标、食品安全、环境恶化等劣势已突显,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农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恶化 农残超标 化肥农药 食品安全 重金属超标 数字生态 创新与应用 实践证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