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常规储集层低碳烃无水压裂液 被引量:23
1
作者 侯向前 卢拥军 +2 位作者 方波 邱晓惠 崔伟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1-605,共5页
针对常规压裂液不利于非常规储集层的压裂增产且常规油基压裂液交联速率慢的问题,制备了可与二烷基磷酸酯快速交联且使形成的压裂液体系具备良好性能的络合铁交联剂,得到了适用于非常规储集层的低碳烃无水压裂液体系。对影响交联剂性... 针对常规压裂液不利于非常规储集层的压裂增产且常规油基压裂液交联速率慢的问题,制备了可与二烷基磷酸酯快速交联且使形成的压裂液体系具备良好性能的络合铁交联剂,得到了适用于非常规储集层的低碳烃无水压裂液体系。对影响交联剂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优选,基于优选结果制备了络合铁交联剂并评价了其性能。结果表明:交联促进剂含量为5%、乙二醇含量为8%~10%、络合剂为k且其含量为10%时,可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络合铁交联剂;制备的络合铁交联剂优于目前国内外通常使用的硫酸铁、硫酸铝交联剂。分析使用不同基液时的交联性能发现:随着低碳烃碳链的增长,交联速率变慢。利用络合铁交联剂、二烷基磷酸酯胶凝剂和低碳烃基液得到的以LPG压裂液为代表的一系列低碳烃无水压裂液体系适用于非常规储集层且交联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储集层 压裂液 低碳烃 交联剂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烃无水压裂液交联流变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侯向前 卢拥军 +3 位作者 方波 邱晓惠 王进爽 翟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3,共6页
本文以双烷基磷酸酯作为胶凝剂,络合铁作为交联剂,对煤油基压裂液和柴油基压裂液交联过程流变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交联过程流变动力学模型,分别表征煤油基压裂液和柴油基压裂液的交联过程。结果表明,可分别用二级和三级交联流变动力... 本文以双烷基磷酸酯作为胶凝剂,络合铁作为交联剂,对煤油基压裂液和柴油基压裂液交联过程流变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交联过程流变动力学模型,分别表征煤油基压裂液和柴油基压裂液的交联过程。结果表明,可分别用二级和三级交联流变动力学模型描述煤油基压裂液和柴油基压裂液的交联过程,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模型的结构变化速率常数k随着胶凝剂浓度的提高而减小,最大弹性模量G'max随着胶凝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烃 压裂液 胶凝剂 交联剂 流变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烃无水压裂液体系及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侯向前 卢拥军 +1 位作者 方波 邱晓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用五氧化二磷、磷酸三乙酯和醇反应制得淡黄色的低碳烃无水压裂液胶凝剂二烷基磷酸酯。首次对正己烷、正辛烷、煤油、柴油四种烃代替水作为基液形成的凝胶体系的基本性能(携砂性、耐温耐剪切性)以及流变特性(黏弹性、触变性、剪切变稀性... 用五氧化二磷、磷酸三乙酯和醇反应制得淡黄色的低碳烃无水压裂液胶凝剂二烷基磷酸酯。首次对正己烷、正辛烷、煤油、柴油四种烃代替水作为基液形成的凝胶体系的基本性能(携砂性、耐温耐剪切性)以及流变特性(黏弹性、触变性、剪切变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柴油为基液、络合铁为交联剂,胶凝剂质量分数为1%时的最佳交联比(基液与交联剂质量比)为100:1.0,此时的凝胶黏度为177.26 mPa·s。陶粒在正己烷、正辛烷、煤油、柴油四种压裂液凝胶中静置4 h后的下降距离分别为8.0、5.0、4.5和8.0 mm,凝胶携砂性能良好。在100℃、170 s-1下剪切1.5 h,正己烷、正辛烷、煤油和柴油压裂液凝胶体系的保留黏度分别为16.9、229.5、293.6和324.3 mPa·s。随着基液碳链长度的增加,压裂液的耐温耐剪切性增强,弹性模量和触变环面积逐渐下降。四种凝胶体系在受剪切后均表现出剪切变稀特性,且随着基液碳链的增长,在相同剪切速率下,凝胶体系的黏度相对减小。不同烃基压裂液凝胶体系的流动曲线可用非线性共转Jeffreys本构方程进行表征,且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烃 压裂液 胶凝剂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侯向前 吴学君 +6 位作者 张精勇 金星 吕晓霞 钟振岳 张十一 董典宁 孙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8例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均抽取自体骨髓血,体外提取单个核细胞,行缺血下肢局部肌肉注射,术后观察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将患者分为高浓度注射组和低浓度注射...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8例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均抽取自体骨髓血,体外提取单个核细胞,行缺血下肢局部肌肉注射,术后观察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将患者分为高浓度注射组和低浓度注射组,比较两组移植前后缺血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总的疼痛缓解率及麻木感和冷感缓解率均为100%,5例溃疡出现愈合迹象,移植后临床评分(10.96±2.09)低于移植前(14.25±2.41),P<0.05;高浓度注射组注射前后评分差值(3.92±1.16)大于低浓度注射组(2.81±1.52,P<0.05。除1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浅静脉曲张外,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干细胞提取的数量、动脉缺血的范围,尤其是干细胞注射浓度对于其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移植 自体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18-3-18/水杨酸钠胶束体系流变和减阻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方波 邹春昱 +5 位作者 何良好 朱广宇 吕婷阳 卢海伟 王进爽 侯向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丰富和发展表面活性剂减阻体系,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8-3-18)与水杨酸钠(NaSal)组成的新型胶束体系的流变和减阻性能。考察了不同浓度胶束体系的流变特性,讨论了该胶束体系的摩擦阻力系数和... 为丰富和发展表面活性剂减阻体系,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8-3-18)与水杨酸钠(NaSal)组成的新型胶束体系的流变和减阻性能。考察了不同浓度胶束体系的流变特性,讨论了该胶束体系的摩擦阻力系数和减阻率随广义雷诺数的变化关系,并比较了在光滑管及粗糙管中该体系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18-3-18/NaSal胶束体系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触变性和剪切变稀性。随胶束体系浓度增大,减阻效果提高。对18-3-18/NaSal(5 mmol L 1/10 mmol L 1)胶束减阻体系,存在临界广义雷诺数,最大减阻率为78.5%;对18-3-18/NaSal(7.5mmol L 1/15 mmol L 1,10 mmol L 1/20 mmol L 1)胶束体系在光滑管中的最大减阻率可分别达到82.3%和81.7%。该胶束体系在光滑管中的减阻效果优于粗糙管中的减阻效果,表明18-3-18/NaSal胶束是一种新型减阻胶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水杨酸钠 胶束 减阻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锆交联AM/DMAM/AMPS三元聚合物流变动力学 被引量:11
6
作者 严芳芳 方波 +4 位作者 卢拥军 侯向前 邱晓惠 彭飞 王进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376-4382,共7页
以乳酸/丙三醇有机锆为交联剂,聚合物[一种耐高温的丙烯酰胺(AM)/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三元聚合物]为稠化剂,获得了耐高温聚合物凝胶。研究了聚合物凝胶的流变学特性(黏弹性、触变性)及其交联流变... 以乳酸/丙三醇有机锆为交联剂,聚合物[一种耐高温的丙烯酰胺(AM)/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三元聚合物]为稠化剂,获得了耐高温聚合物凝胶。研究了聚合物凝胶的流变学特性(黏弹性、触变性)及其交联流变动力学,获得了聚合物交联过程中黏度、黏弹性模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考察了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凝胶形成的影响,建立了交联流变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凝胶具有明显的黏弹性和触变性;在180℃、170 s-1下剪切120 min后,黏度达176.8 mPa·s,获得了耐高温达180℃的凝胶;一级交联流变动力学模型可拟合聚合物的交联流变动力学过程,拟合的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锆 耐高温凝胶 聚合物 流变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聚合流变动力学与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彭飞 方波 +5 位作者 卢拥军 侯向前 邱晓慧 黄彩贺 刘玉婷 翟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2-467,共6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DAAC)为原料合成了四元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Poly(AM/AMPS/DMAM/CDAAC)简称PAADC),考察了聚合反应过...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CDAAC)为原料合成了四元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Poly(AM/AMPS/DMAM/CDAAC)简称PAADC),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体系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首次建立了流变动力学方程来描述聚合反应过程中弹性模量变化。对PAADC和三元水溶性聚合物(Poly(AM/AMPS/DMAM),PAAD)溶液流变性研究表明,PAADC的临界缔合质量浓度约为2.5 g/L;在温度30℃、剪切速率70 s^(-1)下,浓度6 g/L的PAADC溶液黏度是相同浓度PAAD溶液黏度的3倍多。与PAAD相比,PAADC具有更好的耐温、耐剪切性、显著的黏弹性和触变性;共转Jeffreys模型可表征两种聚合物溶液的剪切流动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 流变动力学 弹黏性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60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吕晓霞 尹至 +4 位作者 金星 吴学君 侯向前 宋颖博 李建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5653-5657,共5页
背景:动物实验已经证实,来源于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能够在血管损伤部位分化形成新生血管,进而改善肢体血液供应。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加非随机对照的双盲试验,于200... 背景:动物实验已经证实,来源于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能够在血管损伤部位分化形成新生血管,进而改善肢体血液供应。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加非随机对照的双盲试验,于2004-09/2007-09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及科研中心完成。对象:受试对象为下肢血管缺血性病变失去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适应症,并愿意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3—83岁,平均65岁。方法:实验采用干细胞分离液,利用梯度密度法分离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液。根据缺血范围选取缺血肢体肌肉多点穿刺注射。主要观察指标:以治疗后6个月患者下肢疼痛症状、行走能力、皮肤溃疡、踝肱指数、足坏疽评分的变化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6个月,患肢疼痛、麻木感和冷感觉改善率为78.33%,47例患者静息痛消失或明显减轻,5例患者跛行距离由不足50m提高到大于100m,10例伴有溃疡的患者,溃疡愈合或面积逐渐减小。11例踝肱指数增加大于0.1,4例足趾坏疽患者中1例症状明显缓解,静息痛消失,行坏疽足趾切除,愈合良好;2例疼痛消失,睡眠改善,坏疽组织有脱落迹象:1例于膝下截肢。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肢体疼痛、冷感、麻木疗效确切,对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下肢严重缺血 治疗性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吸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向前 张福祥 +2 位作者 胡广军 张涛 苗红生 《化学工程师》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物质,在渗吸驱油过程中表现出改变岩石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原油、增加岩石表面电荷密度及防止沥青质沉淀的作用。本文概述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渗吸驱油剂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物质,在渗吸驱油过程中表现出改变岩石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原油、增加岩石表面电荷密度及防止沥青质沉淀的作用。本文概述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渗吸驱油剂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归纳了表面活性剂复配和纳米颗粒强化展现出的技术优势,并展望了表面活性剂作为渗吸驱油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渗吸驱油 提高采收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 E1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茜 侯向前 +2 位作者 郭景霞 朱慧 马正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4-646,649,共4页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E1蛋白并制备HPV-16 E1特异性抗体。方法:PCR扩增HPV-16 E1基因,将其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通过改变诱导温度与IPTG浓度优化HPV-16 E1蛋白可溶性...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E1蛋白并制备HPV-16 E1特异性抗体。方法:PCR扩增HPV-16 E1基因,将其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通过改变诱导温度与IPTG浓度优化HPV-16 E1蛋白可溶性表达的条件,并用麦芽糖亲和层析法纯化该蛋白。纯化蛋白经皮下及足垫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HPV-16 E1基因已克隆入pMAL-p2x。经优化筛选出HPV-16 E1融合蛋白诱导表达的最佳条件为28℃,IPTG浓度0.5 mmol/L。经麦芽糖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了HPV-16 E1可溶蛋白,纯度达到95.7%。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制备的抗血清能与HPV-16 E1蛋白特异性结合,ELISA检测表明获得的抗血清效价达到1∶640 000以上。结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获得了HPV-16 E1蛋白,该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了高效价的HPV-16 E1蛋白抗血清,为HPV-16 E1功能研究提供了抗原和检测用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E1基因 原核表达 纯化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妇女宫颈癌组织中HPV-16 E1/dup突变体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向前 史茜 +2 位作者 朱开春 玛依努尔.尼亚孜 马正海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84-389,505,共6页
目的检测HPV-16 1311~1773位63bp重复序列插入突变的E1基因(E1/dup)在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病变组织中的分布及病毒的整合状态,探讨该突变对病毒致癌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维吾尔族... 目的检测HPV-16 1311~1773位63bp重复序列插入突变的E1基因(E1/dup)在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病变组织中的分布及病毒的整合状态,探讨该突变对病毒致癌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和汉族宫颈炎、CIN和宫颈癌临床组织标本215例,提取组织DNA,PCR检测E1/dup突变体以及病毒E1/E2基因的完整性.结果新疆地区215例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 E1检出率为60.00%(129/215),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病样中HPV-16 E1的检出率分别为31.15%(19/61)、49.21%(31/63)和86.81%(79/91).在HPV-16E1阳性病样中,HPV-16 E1/dup突变率为37.21%(48/129),宫颈炎、CIN和宫颈癌病样中E1/dup突变率分别为15.79%、22.58%和48.10%,E1/dup突变率在宫颈癌中显著高于宫颈炎(P<0.05)和CIN(P<0.05).E1/dup突变率在汉族和维吾尔族宫颈癌病样中分别为40.00%(6/15)和50.00%(32/6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PV-16 E1阳性病样中病毒整合率为51.72%(60/116),E1/dup突变病样中HPV16整合率[69.05%(29/42)]明显高于未发生E1/dup突变的病样[41.89%(31/74)](P<0.05).结论新疆地区E1/dup突变率在宫颈癌中显著高于宫颈炎及CIN,E1/dup与病毒致癌活性及病毒整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宫颈癌 E1 dup突变体 致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IV-1gag蛋白重组乳酸乳球菌株的建立及其在小鼠体内定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彩荣 吴玲玲 +1 位作者 侯向前 马正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6-989,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HIV-1gag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并分析重组菌在小鼠体内的定植情况。方法将HIV-1gag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MG36e,重组质粒pMG36e-gag电转乳酸乳球菌,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以10^9个重组菌给小... 目的构建表达HIV-1gag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并分析重组菌在小鼠体内的定植情况。方法将HIV-1gag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MG36e,重组质粒pMG36e-gag电转乳酸乳球菌,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以10^9个重组菌给小鼠口服,对照组口服PBS。口服后第1、3、5、7、9、11天分别取小鼠的胃、小肠和大肠,采用稀释滴种法测定小鼠胃、肠道内重组菌的数量。结果酶切和DNA测序表明gag已克隆人pMG36e。SDS—PAGE在预期位置检测到蛋白条带,Western blot分析证实其为gag蛋白。重组菌定植实验表明,第1、3天在胃肠均有一定量重组菌,且大肠中重组菌数量多于胃和小肠,随后胃肠中重组菌均迅速减少,仅在大肠中仍有一定量的重组菌,第11天时胃肠仅分离到极少量的重组菌。结论本研究获得胞内表达HIV-1gag前体蛋白Pr55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其可在胃肠中短期存活,可作为预防HIV-1感染的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HIV-1 GAG 定植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典宁 张十一 +5 位作者 金星 吴学君 种振岳 张精勇 孙岩 侯向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09-611,共3页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06年4月对2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采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结果 2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15例行球...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06年4月对2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采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结果 2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15例行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术,5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10例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腘静脉置管溶栓后经导管静脉造影见髂静脉再通率30%~90%,平均55%;股静脉再通率40%~80%,平均65%。1例术后出现血尿,未发现症状性肺动脉栓塞。术后患肢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住院费用(5.2~8.1)万元,平均7.4万元。20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2个月,15例髂静脉支架植入髂静脉通畅率100%(15/15),5例髂静脉球囊扩张中,2例髂静脉完全闭塞,3例髂静脉再通10%~20%。结论 腘静脉置管溶栓术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价格昂贵,广泛应用有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股静脉 溶栓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螯合法纯化花生壳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大永 尹慧丹 +1 位作者 方波 侯向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7-329,335,共4页
基于黄酮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以花生壳黄酮及木犀草素的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花生壳黄酮的纯化方法。结果表明,用Ca2+纯化花生壳黄酮的最优条件为黄酮粗提物溶液pH为9.0,CaCl2:黄酮粗提物质量比为1:10,黄酮粗提物初始浓度为10.0mg... 基于黄酮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以花生壳黄酮及木犀草素的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花生壳黄酮的纯化方法。结果表明,用Ca2+纯化花生壳黄酮的最优条件为黄酮粗提物溶液pH为9.0,CaCl2:黄酮粗提物质量比为1:10,黄酮粗提物初始浓度为10.0mg/mL。最佳条件下黄酮的含量从初始的11.0%提高到27.84%。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纯化前黄酮粗提物中木犀草素的含量为0.87%,经Ca2+螯合纯化后,木犀草素的含量提高到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螯合作用 纯化 黄酮 木犀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病理性穿通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庞林宾 张爱云 +4 位作者 李树强 侯向前 王峰 吕锋 李健敏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83-186,196,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病理性穿通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20年7月德州市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31例(394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穿通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病理性穿通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20年7月德州市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331例(394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穿通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LA)组(232例,280条患肢)和内镜筋膜下穿通静脉离断术(SEPS)组(99例,114条患肢)。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术后1年随访症状复发率及穿通静脉复通率。结果EVLA组手术时间短于SE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EVLA组疼痛评分低于SE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L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SE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1年穿通静脉复通率、症状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病理性穿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然而两者也有自身的优缺点,广大医务工作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通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内镜筋膜下穿通静脉离断术 下肢静脉曲张 病理性穿通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经营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向前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6-38,共3页
高校体育场馆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高校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关系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否真正落实,更加关系到全民健身活动能否深入... 高校体育场馆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高校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关系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否真正落实,更加关系到全民健身活动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在考察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经营的现实条件的基础之上,分析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经营的必要性,提出北京高体育场馆开发经营的策略选择,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及开发展望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理论研究,这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经营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高校 体育场馆 开发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梗阻解除前后脑肠肽及免疫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智绪亭 侯向前 +3 位作者 李涛 孙凯 刘凤军 寿楠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4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探讨胆总管梗阻解除前后脑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 10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胆总管梗阻组 (A组 )、胆总管梗阻组 (B组 )、假解除胆总管梗阻加生理盐水治疗组 (C组 )、解除胆总管梗阻加生理盐水治疗组 (D组 ... 目的 :探讨胆总管梗阻解除前后脑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 10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胆总管梗阻组 (A组 )、胆总管梗阻组 (B组 )、假解除胆总管梗阻加生理盐水治疗组 (C组 )、解除胆总管梗阻加生理盐水治疗组 (D组 )、解除胆总管梗阻加善宁治疗组 (E组 )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动态观察各组术后第 1、7天血中血管活性肠肽 (VIP)、P物质 (SP)、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CD+ 4、CD8+ 水平。结果 :血浆VIP、SP水平B组较A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D组较C组、E组较D组明显降低 (P <0 0 5 )。IL 2水平B组较A组降低 ,D组较C组、E组较D组升高 (P <0 0 5 )。术后第 7天B组较A组、D组较C组CD4 + 降低、CD8+ 升高 (P <0 0 5 )。E组较D组CD4 + 升高、CD8+ 降低 (P <0 0 5 )。结论 :梗阻性黄疸大鼠胆总管梗阻解除前后 ,血中VIP、SP等脑肠肽 (BGP)呈高表达 ,伴有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解除胆总管梗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白细胞介素-2 免疫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27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晓霞 尹至 +2 位作者 金星 吴学君 侯向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6653-6656,共4页
背景:骨髓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并分化为体内各种细胞的能力,移植后能够提供内皮细胞及细胞因子并促进毛细淋巴管生成。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的前瞻性实验,于2004.10... 背景:骨髓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并分化为体内各种细胞的能力,移植后能够提供内皮细胞及细胞因子并促进毛细淋巴管生成。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的前瞻性实验,于2004.10/2007—12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及科研中心完成。对象:淋巴水肿的患者27例,男7例,女20例,年龄21~53岁。方法:患者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采用肢体淋巴水肿的常规康复治疗。抽取患者自体骨髓后,用干细胞分离液处理并离心骨髓干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液,对患者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将骨髓干细直接注射至患肢淋巴水肿区域处。主要观察指标:以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健侧与患侧肢体特定截面周长的差值评价肢体淋巴水肿程度。结果:所有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肢体肿胀明显消退,肢体沉重感减轻,瘢痕软化,上肢水肿患者术前健侧与患侧差值为(9.2±1.4)cm,治疗后3个月为(3.5±0.9)cm,下肢水肿患者术前健侧与患侧差值为(8.2±1.3)cm,治疗后3个月为(3.7±0.6)cm。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肢体慢性淋巴水肿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自体移植 淋巴水肿 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老年下肢缺血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晓霞 尹至 +3 位作者 金星 吴学君 侯向前 李亚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161-2163,共3页
目的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34例老年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7例,糖尿病足7例。用梯度密度法分离骨髓干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液。直接注射至患肢肌... 目的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34例老年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7例,糖尿病足7例。用梯度密度法分离骨髓干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液。直接注射至患肢肌肉内。结果患肢疼痛、麻木感和冷感觉改善率为79.41%,术后第1天患者即反映患肢不适感好转。出院时,27例患者静息痛消失或明显减轻,3例患者跛行距离由不足50m提高到大于100m,6例伴有溃疡患者,溃疡愈合或面积逐渐减小,6例踝肱指数(ABI)增加大于0.1,4例足趾坏疽患者中:1例症状明显缓解,静息痛消失,行坏疽足趾切除,愈合良好,2例疼痛消失,睡眠改善,坏疽组织有脱落迹象,1例于膝下截肢时被截除。结论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方法安全、简单、有效。尤其是对于下肢动脉没有流出道的患者,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下肢缺血 治疗性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联合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瑞华 金星 +6 位作者 吴学君 种振岳 张十一 董典宁 张精勇 孙岩 侯向前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7例(19条肢体),术前踝肱指数(ABI...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7例(19条肢体),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26±0.13),术前常规行血管彩超及CTA检查评价下肢动脉病变情况。结果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19条,股深动脉成形11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2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3条,均获得成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ABI(0.64±0.17)(P<0.05,t检验),随访期间,4例残余间歇性跛行,3例术后3个月行干细胞移植术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多方法联合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股深动脉的病变范围与手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术前正确评价股深动脉的通畅程度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外科手术 支架 干细胞移植术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