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冶炼硅锰合金炉渣渣型的选择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凤春 纪世昌 《铁合金》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14,4,共6页
作者根据生产实践,对硅磕合金炉渣的三元碱度、Al_2O_3含量与渣中 Mn 含量间的关系作了回归分析,得到三者关系的回归方程;确定了合理的硅锰合金渣型,从理论上指导了硅锰合金的生产。
关键词 硅锰合金 冶炼 渣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补骨脂素微纳米种植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雪冰 侯凤春 +3 位作者 杜雨晴 莒清锟 高美华 宋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载补骨脂素微纳米种植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结合的影响。方法:在钛片表面建立光滑组(ST)、载补骨脂素光滑组(ST-Pso)、微纳米组(MN)、载补骨脂素微纳米组(MN-Pso)、壳聚糖涂覆的载补骨脂素微纳米组(MN-Pso-CHI)5组形貌。扫描电... 目的:研究载补骨脂素微纳米种植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结合的影响。方法:在钛片表面建立光滑组(ST)、载补骨脂素光滑组(ST-Pso)、微纳米组(MN)、载补骨脂素微纳米组(MN-Pso)、壳聚糖涂覆的载补骨脂素微纳米组(MN-Pso-CHI)5组形貌。扫描电镜观察上述5组表面形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ST-Pso、MN-Pso、MN-Pso-CHI组体外补骨脂素释放情况。将上述5组形貌种植体分别植入30只雌性SD骨质疏松大鼠双侧股骨干骺端,28 d后取样进行micro-CT扫描和甲苯胺蓝染色。结果:MN-Pso-CHI组形貌补骨脂素药物释放周期可达15 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结合率均高于其余4组(P<0.05)。结论:MN-Pso-CHI组形貌种植体补骨脂素可协同微纳米形貌促进早期骨结合,增强种植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结构 骨质疏松 骨结合 补骨脂素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在成人安氏Ⅱ~1错拔牙矫治中的疗效 被引量:13
3
作者 杜雨晴 崔涛 +2 位作者 于艳玲 侯凤春 宋宇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86-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Ⅱ~1)错拔牙矫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成年女性安氏Ⅱ~1错病人,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利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内收关闭间隙,再推上颌磨牙向远中使磨牙关系中性,并利用其间隙...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Ⅱ~1)错拔牙矫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成年女性安氏Ⅱ~1错病人,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利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内收关闭间隙,再推上颌磨牙向远中使磨牙关系中性,并利用其间隙继续内收前牙,完成矫治过程。通过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上中切牙点向远中移动了(7.43±1.41)mm,下中切牙点向远中移动了(3.83±0.99)mm,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移动了(2.19±0.52)mm,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夹角减小了(18.05±6.33)°,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夹角减小了(6.01±2.86)°,上下唇内收,鼻唇角加大,病人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在安氏Ⅱ~1错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利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并推上颌磨牙向远中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上下切牙内收,并获得良好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正畸支抗 牙移动 错 安氏Ⅱ类 拔牙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接型颊面管替代磨牙带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侯凤春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粘接型颊面管代替磨牙带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牙周病拔除的第一恒磨牙30颗,分为3组,按临床操作程序粘接颊面管,在粘接5 min、30 min和24 h后分别测量粘接型颊面管的粘接强度;统计正畸患者中粘接型颊面管和带环的脱落率,并进... 目的研究粘接型颊面管代替磨牙带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牙周病拔除的第一恒磨牙30颗,分为3组,按临床操作程序粘接颊面管,在粘接5 min、30 min和24 h后分别测量粘接型颊面管的粘接强度;统计正畸患者中粘接型颊面管和带环的脱落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粘接24h后粘接型颊面管的抗剪切强度为(14.11±0.41)MPa,抗张强度为(3.04±0.11)MPa。粘接型颊面管和磨牙带环的脱落率相同。结论在多数情况下,粘接型颊面管都可替代磨牙带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面管 带环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侯凤春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年第2期51-51,53,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此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我国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加快了电气自动化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其在电力系统中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此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我国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加快了电气自动化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为了满足当前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地探讨,并对其应用进行分析,进而推动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治疗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患者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侯凤春 宋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1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正畸科收治的32例因牙周炎所致错位前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口腔正畸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以及前...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正畸科收治的32例因牙周炎所致错位前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口腔正畸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以及前牙覆牙合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口腔正畸治疗均取得成功,治疗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以及前牙覆牙合值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之间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内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的咀嚼功能,美容效果满意,无牙齿松动、脱落、结扎丝断裂等现象发生。结论正畸治疗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错位前牙 正畸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骨性Ⅱ1类错女性髁突形态CBCT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葛胜将 侯凤春 +2 位作者 刘静 贾绮林 宋宇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77-479,482,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人骨性Ⅱ1类错女性病人髁突相关指标,比较其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病人中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从青岛市口腔医院影像科CBCT资料库中筛选成人女性骨性Ⅱ1类错病人,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人骨性Ⅱ1类错女性病人髁突相关指标,比较其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病人中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从青岛市口腔医院影像科CBCT资料库中筛选成人女性骨性Ⅱ1类错病人,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各20例。将样本的CBCT影像以DICOM格式输入软件Mimics10.01中进行重建,测量髁突体积、表面积、形态指数、髁突内外径与前后径。结果 3组左右侧髁突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各指标与均角组比较,低角组除髁突形态指数外其余指标与高角组比较,高角组髁突内外径、前后径和形态指数与均角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3.365~27.035,P〈0.05)。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骨性Ⅱ1类错女性病人髁突形态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颌骨髁状突 摄影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te ramp和活动式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的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梦 侯凤春 +3 位作者 高杨 张倩倩 孙君君 于艳玲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867-1869,共3页
目的探讨Bite ramp和活动式平面导板分别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打开咬合机制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在青岛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60例深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Bite ramp和活动式平面导板分别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打开咬合机制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在青岛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60例深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Bite ramp结合直丝弓矫治器的方法打开咬合,B组患者采用活动式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矫治器的方法打开咬合。分别对两组患者咬合打开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颌骨矢状关系(SNA、SNB、ANB)、前后面高度(ANS-Me,S-Go)、下颌平面角(MP-SN)、上下颌切牙和磨牙的高度(U1-PP,L1-MP,L6-MP,U6-PP)以及覆(overbit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打开后,两组患者的MP-SN、ANS-Me、S-Go、U6-PP、L6-MP和overbite均较咬合打开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咬合打开后的SNA、SNB、ANB、U1-PP和LI-MP与咬合打开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te ramp和活动式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打开咬合的机制无差异,且都可以有效地矫治深覆。因Bite ramp具有更好的临床性能,因此推荐选择Bite ramp与直丝弓矫治器结合矫治深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E RAMP 活动式平面导板 深覆 X线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在种植支抗植入术中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凤春 臧艳君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8期95-96,共2页
目的分析种植支抗植入术中有效应用CBCT(锥形束CT)的临床价值,以确定种植支抗植入术的安全范围。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种植支抗植入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三维重建以及锥形束CT进行检查... 目的分析种植支抗植入术中有效应用CBCT(锥形束CT)的临床价值,以确定种植支抗植入术的安全范围。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种植支抗植入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三维重建以及锥形束CT进行检查。结果本组50例患者对于种植支抗植入术的效果均持满意态度,未发现周围重要组织结构、邻近牙根受损的现象。结论种植支抗植入术采用CBCT进行扫描,可对唇侧骨皮质厚度、前牙区颌骨有所明确,促进种植支抗植入术的疗效得以提高,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种植支抗植入术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矢状骨性错畸形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髁突位置的CBCT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涛 杜雨晴 +3 位作者 宋宇 孙志涛 侯凤春 于艳玲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利用CBCT测量并比较不同矢状骨性错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的髁突相关参数(体积、表面积、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及后间隙),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青岛市口腔医院影像科CBCT资料库筛选骨性错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分为骨性Ⅰ类、Ⅱ1类... 目的利用CBCT测量并比较不同矢状骨性错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的髁突相关参数(体积、表面积、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及后间隙),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青岛市口腔医院影像科CBCT资料库筛选骨性错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分为骨性Ⅰ类、Ⅱ1类、Ⅲ类,各30例。将样本的CBCT影像以DICOM3.0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标准存储,用软件Mimics10.01读取并进行髁突三维重建,测量上述相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左、右侧髁突的相关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髁突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髁突关节上间隙,骨性Ⅰ类与骨性Ⅱ1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骨性Ⅱ1类与骨性Ⅲ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矢状向骨性错高角型成年女性患者的髁突位置具有一定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畸形 锥形束CT 髁突 高角型 矢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伴牙周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血清中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宇 于艳玲 +2 位作者 高杨 侯凤春 张继东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评估冠心病伴有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Hs-CRP和MMP-9水平的变化,分析牙周病对冠心病的影响机制。方法:将50例确诊冠心病伴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分为两组,即牙周基础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评估冠心病伴有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Hs-CRP和MMP-9水平的变化,分析牙周病对冠心病的影响机制。方法:将50例确诊冠心病伴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分为两组,即牙周基础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分析在牙周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清中TNF-α、和MMP-9水平的改变,H s-CR P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TNF-α,H s-CR P和MMP-9同治疗前相比较,数值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牙周基础治疗降低冠心病危险因子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冠心病 TNF-α HS-CRP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正畸釉质粘合剂粘接强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凤春 李艳红 《青岛医药卫生》 2007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比较京津牌釉质粘合剂和3M公司的Unite非混合型自凝托槽粘合剂的粘接强度。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双尖牙60颗,按粘合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粘接托槽,在粘接5分钟、30分钟和24小时后分别测量两种粘合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张强度,并进行统... 目的比较京津牌釉质粘合剂和3M公司的Unite非混合型自凝托槽粘合剂的粘接强度。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双尖牙60颗,按粘合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粘接托槽,在粘接5分钟、30分钟和24小时后分别测量两种粘合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张强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京津粘合剂5分钟抗剪切强度为4.89±0.31MPa,抗张强度为0.46±0.02MPa;京津粘合剂30分钟抗剪切强度为6.73±0.31MPa,抗张强度为1.42±0.10MPa;京津粘合剂24小时抗剪切强度为12.95±0.31MPa,抗张强度为2.61±0.22MPa;3M粘合剂5分钟抗剪切强度为4.71±0.22MPa,抗张强度为0.48±0.03MPa;3M粘合剂30分钟抗剪切强度为6.86±0.31MPa,抗张强度为1.44±0.16MPa;3M粘合剂24小时抗剪切强度为12.99±0.24MPa,抗张强度为2.56±0.24MPa。结论京津牌釉质粘合剂和3M公司的Unite非混合型自凝托槽粘合剂的粘接强度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粘合剂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骨性错[牙合]后的软、硬组织变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牛树强 侯凤春 +1 位作者 张倩倩 臧艳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对安氏Ⅱ类骨性错[牙合]患者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60例安氏Ⅱ类骨性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Twin-block联合直丝矫治器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对安氏Ⅱ类骨性错[牙合]患者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60例安氏Ⅱ类骨性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Twin-block联合直丝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直丝矫治器治疗。观察2组矫治前、矫治后12个月、36个月硬组织指标(SNA、SNB、ANB、U1-NA夹角、U1-NA距离、L1-NB距离、L1-NB夹角、U1-L1夹角)和软组织测量指标[UL-U1、LL-L1、覆盖(over jet)、覆[牙合](overbite)、上唇突点至E线的垂直距离(E-upper-lip)、下唇突点至E线的垂直距离(E-lower-lip)、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的变化。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矫治后12个月、36个月U1-NA、U1-NA、L1-NB、L1-NB、覆盖、覆[牙合]、E-upper-lip、E-lower-lip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U1-L1、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Twin-block联合直丝矫治器可显著改善安氏Ⅱ类骨性错患者口颌以及面部软、硬组织关系,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 骨性错[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矫治方式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邓晓瑜 张倩倩 +3 位作者 侯凤春 徐山山 张帆 于艳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成人正畸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纳入成人正畸患者60例, A组30例采用固定矫治, B组30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分别检查2组患者治疗前,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临床牙周指标(PLI,PD,GI),同时利... 目的:对比分析成人正畸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纳入成人正畸患者60例, A组30例采用固定矫治, B组30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分别检查2组患者治疗前,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临床牙周指标(PLI,PD,GI),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福赛坦氏菌(Tf)的数量,进行组间及组内对比。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2组的牙周指数均有变化,A组的牙周指数及Pg的构成比均不同程度的于高B组(P<0.05);2组的Tf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2组患者的牙周状况均在第6个月趋于稳定。隐形矫治比固定矫治更有利于患者牙周健康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技术 牙周指数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病人正畸前后唇部软组织变化评估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君君 侯凤春 +3 位作者 牛树强 张倩倩 邓晓瑜 于艳玲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427-430,43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安氏Ⅱ类1分类病人拔牙矫治前后唇部软组织形态变化,探讨唇部软组织形态与切牙后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人,分为青少年组与成人组,均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与正...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安氏Ⅱ类1分类病人拔牙矫治前后唇部软组织形态变化,探讨唇部软组织形态与切牙后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人,分为青少年组与成人组,均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与正面相照片,对10个软硬组织指标进行测量,比较矫治前后唇部软组织与切牙位置变化。结果矫治后,随着切牙内收,青少年组及成人组上唇突度及下唇突度均明显减小(t=2.432~10.154,P<0.05),成人组变化更显著;两组上唇厚、下唇长矫治后均明显增大(t=2.719~3.734,P<0.05);成人组矫治后上唇高、下唇高及下唇厚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6~2.732,P<0.05)。青少年组上切牙内收与上唇突度、上唇厚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7、0.895,P<0.05);成人组上切牙内收与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厚、下唇高均呈显著正相关(r=0.219~0.716,P<0.05),下切牙内收与下唇突度呈正相关(r=0.108,P<0.05),上唇突度与下唇突度呈显著正相关(r=0.503,P<0.05)。青少年组上切牙上唇回收比(4.7∶1)大于成人组(2.3∶1)。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病人拔牙矫治时,成人病人易于通过切牙内收预测矫治前后唇部软组织突度、厚度、高度及长度的变化;而对于青少年病人,拔牙矫治后切牙内收可以预测其唇部突度、厚度的变化,但由于唇部软组织及颏部发育对软组织侧貌存在影响,相较于成人其可预测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 正畸学 矫正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弓治疗在上颌缩窄中的应用
16
作者 侯凤春 李艳红 《青岛医药卫生》 2007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缩窄 上颌 治疗 扩弓 适应证 腭中缝 生长期 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与Pendulum矫治器联合应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倩倩 朱鲲 侯凤春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与Pendulum矫治器联合应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的疗效。方法选择恒牙早期前牙反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9~12岁,平均10.7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上颌牙列拥挤。先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3~6个月,然后使用改良...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与Pendulum矫治器联合应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的疗效。方法选择恒牙早期前牙反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9~12岁,平均10.7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上颌牙列拥挤。先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3~6个月,然后使用改良型Pendulum矫治器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2~6个月,提供间隙供上颌牙列排齐,最后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治疗。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矫治结束后,12例患者均建立正常覆、覆盖关系,ANB增加2.57°,前牙覆盖增加6.32 mm;上中切牙唇倾度增加8.58°,前移5.22 mm;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倾斜3.17°,远中移动2.87mm。结论对于伴有上颌拥挤的恒牙早期前牙反患者,上颌前方牵引联合Pendulum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临床选择病例应慎重,避免上颌切牙过度唇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PENDULUM矫治器 前牙反[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固定矫治器治疗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鲲 于艳玲 侯凤春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患者接受上颌快速扩弓联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覆、覆盖及上牙弓宽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003年2月—2008年1月于青岛市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的时期进行测量(N1:治疗前;N2:进行上颌快速... 目的观察患者接受上颌快速扩弓联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覆、覆盖及上牙弓宽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003年2月—2008年1月于青岛市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的时期进行测量(N1:治疗前;N2:进行上颌快速扩弓后;N3:固定治疗后;N4:保持1年后)。分别测量每位患者的上颌尖牙间宽度、前磨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并对前牙覆盖和覆进行测量。患者的平均年龄(11.3±1.4)岁(10.2~15.3岁)。结果治疗全部结束后、尖牙间宽度、前磨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覆盖、覆分别增加(2.6±2.3)mm、(3.7±2.1)mm、(5.2±2.5)mm、(0.3±0.6)mm、(-0.1±1.6)mm,患者复发率在尖牙宽度为47%,前磨牙间宽度为21%,磨牙间宽度为10%,覆盖复发率为9%,覆为13%。结论患者经过上颌快速扩弓后,在固定矫治阶段复发明显,保持阶段也有一定程度的复发。上颌快速扩弓能够减小覆,增加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扩弓 口腔正畸 牙弓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网调度管理和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
19
作者 侯凤春 柳宇佳 《电子乐园》 2018年第12期192-192,194,共2页
电网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电网运行,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电网自动化系统 的安全防护应根据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保密性等方面的不同特殊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从应用系统... 电网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电网运行,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电网自动化系统 的安全防护应根据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保密性等方面的不同特殊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从应用系统的各个层面出 发,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调度 系统自动化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状橡皮圈应力松弛的研究
20
作者 侯凤春 李艳红 《青岛医药卫生》 2006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通过定期测量链状橡皮圈负载后应力的变化,研究它应力松弛的过程及在不同负载下应力松弛率的异同。方法选取链状橡皮圈30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3组试样分别负载100克、150克和200克。通过定期测量链状橡皮圈在不同负载下的... 目的通过定期测量链状橡皮圈负载后应力的变化,研究它应力松弛的过程及在不同负载下应力松弛率的异同。方法选取链状橡皮圈30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3组试样分别负载100克、150克和200克。通过定期测量链状橡皮圈在不同负载下的应力了解应力的变化过程。对3组试样的应力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链状橡皮圈在最初的48小时内应力衰减较快,负载48小时后残余应力为初始应力的87%左右(86.8%~88.6%),之后应力松弛的速率逐渐减小,至第32天时残余应力为初始应力的69.59,6~88.39,6。在负载较小时(100克),链状橡皮圈应力松弛较少。结论应用链状橡皮圈时宜使用轻力,以利于矫治力值的持续与稳定。当负载较大时,则应缩短复诊间隔,防止矫治力出现太大的衰减而影响正畸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状橡皮圈 应力 应力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