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萎凋过程中环境胁迫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晏朵 余鹏辉 龚雨顺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萎凋是茶叶品质形成的重要加工工序。萎凋期间茶鲜叶受到失水、温度、光照及机械损伤等多种环境胁迫,导致其发生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最终影响茶叶品质的形成。综述了茶叶萎凋过程中不同环境胁迫对茶叶主要品质(滋味与香气)形成的影响,... 萎凋是茶叶品质形成的重要加工工序。萎凋期间茶鲜叶受到失水、温度、光照及机械损伤等多种环境胁迫,导致其发生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最终影响茶叶品质的形成。综述了茶叶萎凋过程中不同环境胁迫对茶叶主要品质(滋味与香气)形成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环境胁迫如何调控茶鲜叶内化合物的合成与代谢,探讨了其影响茶鲜叶内细胞物理结构变化、酶促和非酶促化学反应内在作用机制,旨在为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凋 胁迫 茶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靖黄金茶1号工夫红茶加工工序对主要滋味物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余鹏辉 陈盼 +5 位作者 黄浩 赵熙 钟妮 刘姝娟 郑红发 龚雨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5-191,共7页
以保靖黄金茶1号鲜叶为原料,研究工夫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工序对主要滋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萎凋工序对干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形成影响最大,占游离氨基酸总变化的比例为375%,对其他滋味物质的形成影响轻微。揉捻工序可降低... 以保靖黄金茶1号鲜叶为原料,研究工夫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工序对主要滋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萎凋工序对干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形成影响最大,占游离氨基酸总变化的比例为375%,对其他滋味物质的形成影响轻微。揉捻工序可降低茶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对干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形成影响大于其他工序,两者含量总变化的工序占比分别为260%和164%。发酵工序可增加茶叶中总黄酮、可溶性糖、没食子酸、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对干茶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变化的工序占比分别为195%和183%。干燥工序可轻微增加茶叶中没食子酸、总黄酮和咖啡碱含量,对干茶中可溶性糖和茶黄素总变化的工序占比分别为148%和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靖黄金茶1号 工夫红茶 工序 滋味物质 总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茶工夫红茶的甜味量化及其与主要滋味物质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鹏辉 黄浩 +3 位作者 赵熙 钟妮 龚雨顺 郑红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197,共6页
以黄金茶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量化评价茶汤甜味强度,检测主要滋味物质含量,并分析两者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的黄金茶工夫红茶甜味强度差异明显;糖类甜味物质中麦芽糖含量最高,氨基酸类甜味物质中丝氨酸含量最高;甜味物质(包括单... 以黄金茶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量化评价茶汤甜味强度,检测主要滋味物质含量,并分析两者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的黄金茶工夫红茶甜味强度差异明显;糖类甜味物质中麦芽糖含量最高,氨基酸类甜味物质中丝氨酸含量最高;甜味物质(包括单糖、双糖和甜味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均与甜味强度呈正相关,且糖总量与甜味强度呈显著(P<0.05)正相关(r=0.781);儿茶素、咖啡碱、没食子酸、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与甜味强度呈负相关,且儿茶素总量、茶黄素含量与甜味强度呈显著(P<0.05)负相关(r=-0.811和-0.781),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能降低糖类甜度。鉴于甜味是工夫红茶的分属滋味之一,甜味量化及相关性分析将为工夫红茶品质评判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茶 工夫红茶 甜味 量化 滋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对人类疾病防治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余鹏辉 袁沛 童杰文 《茶叶通讯》 2014年第3期8-11,共4页
综述了近五年来红茶对人类疾病防治功效研究成果,为人们合理健康消费红茶提供帮助。
关键词 红茶 人类疾病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保靖黄金茶1号工夫红茶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被引量:40
5
作者 黄浩 余鹏辉 +2 位作者 赵熙 钟妮 郑红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8-196,共9页
为研究不同季节湖南保靖黄金茶1号工夫红茶的香气品质特点,以春、夏和秋季保靖黄金茶1号一芽一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工夫红茶样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3个季节工夫红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感官审评考察不同... 为研究不同季节湖南保靖黄金茶1号工夫红茶的香气品质特点,以春、夏和秋季保靖黄金茶1号一芽一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工夫红茶样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3个季节工夫红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感官审评考察不同季节对保靖黄金茶1号工夫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季节工夫红茶香气均以甜香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春茶甜香纯正,夏茶甜香尚高,秋茶甜香带花香,秋茶香气指数最高,香气品质最好,夏、春茶次之,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3个季节工夫红茶样品检出并鉴定到80种香气成分,其中春、夏和秋季红茶样品中分别检测出51、63种和66种香气成分,共有组分40种,主要以醇类、醛类、碳氢化合物、酯类和酮类物质为主;基于不同季节工夫红茶香气成分的含量作主成分分析(拟合参数为R2 X=0.941,Q2=0.825)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拟合参数为R2 X=0.972,R2 Y=0.994,Q2=0.982)可有效区分春、夏和秋季的工夫红茶样品,不同季节工夫红茶的标志差异性化合物有13种,分别为水杨酸甲酯、苯甲醛、月桂烯、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1-乙基-2-甲酰吡咯、藏红花醛、反-橙叔醇、苯乙烯、2-辛烯-1-醛、反-2-癸烯醛、苯乙醇、反-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型)、反-2-壬烯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保靖黄金茶1号 挥发性成分 季节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温发酵技术的黄金茶工夫红茶品质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浩 余鹏辉 +3 位作者 赵熙 钟妮 郑红发 肖力争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5-163,共9页
该研究以保靖黄金茶1号1芽2叶鲜叶为原料试制工夫红茶,考察变温发酵(第一阶段40℃&第二阶段30℃)对黄金茶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发酵加工的工夫红茶色泽黑褐尚润,滋味甜醇、鲜爽,甜香尚高长,汤色红亮,叶底尚红匀;与恒... 该研究以保靖黄金茶1号1芽2叶鲜叶为原料试制工夫红茶,考察变温发酵(第一阶段40℃&第二阶段30℃)对黄金茶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发酵加工的工夫红茶色泽黑褐尚润,滋味甜醇、鲜爽,甜香尚高长,汤色红亮,叶底尚红匀;与恒温发酵相比,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茶汤颜色由红亮向红暗转变更明显,滋味由甜醇向纯和尚甜方向发展,叶底逐渐变暗失去光泽(红亮转为红褐),并随着发酵第一阶段(40℃)占据总体发酵时间延长而表现的更加明显;与变温发酵相比,40℃、3 h恒温发酵后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下降最多,与(30℃,4 h)处理中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的变化趋势则基本一致,而变温发酵处理后茶黄素的最终含量(0.39%)均高于30℃、40℃恒温发酵处理;基于感官审评结果与各处理品质成分含量检测结果,综合判定变温发酵处理(40℃1 h+30℃2h)是以黄金茶为原料加工工夫红茶甜醇带鲜特征品质的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保靖黄金茶1号 变温发酵 茶黄素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GC-IMS法研究干燥方式对黑毛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熙 余鹏辉 +2 位作者 黄浩 钟妮 郑红发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4-111,共8页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技术对经烘干干燥和晒干干燥2种干燥方式处理的黑毛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干燥方式获得的黑毛茶中共鉴定出挥发...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技术对经烘干干燥和晒干干燥2种干燥方式处理的黑毛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干燥方式获得的黑毛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物质65种,其中醛类23种、酯类13种、醇类11种、酮类10种、杂氧化合物3种、碳氢化合物2种、吡嗪类2种、酸类1种。HS-GC-IMS指纹图谱直观地显示出烘干和晒干黑毛茶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相似度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每组样品都有其特异性风味物质,晒干黑毛茶会释放出更多特征挥发性物质,且两种干燥方式黑毛茶间相似度较低,不同干燥方式的黑毛茶能够明显区分。该研究为黑毛茶的加工及风味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黑毛茶 干燥方式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与茶叶生物碱共培养液态发酵体系的构建及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浩 郑红发 +4 位作者 赵熙 钟妮 余鹏辉 黄建安 刘仲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39,共6页
选取茶叶中三种主要生物碱咖啡碱(Caffeine)、可可碱(Theobromine)、茶碱(Theophylline)作为构建单体-冠突散囊菌共培养液态发酵体系(10 d)的添加底物,考察了冠突散囊菌对茶叶中主要生物碱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咖啡碱(0.2... 选取茶叶中三种主要生物碱咖啡碱(Caffeine)、可可碱(Theobromine)、茶碱(Theophylline)作为构建单体-冠突散囊菌共培养液态发酵体系(10 d)的添加底物,考察了冠突散囊菌对茶叶中主要生物碱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咖啡碱(0.2mg/mL)的添加可刺激冠突散囊菌的生长与繁殖,发酵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下降更为迅速,pH值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持续下降直至第9 d趋于稳定,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在发酵过程中,冠突散囊菌既不能将其作为碳源、氮源消耗来维持生长,也不能代谢分解咖啡碱;可可碱与茶碱(0.08 mg/mL)在发酵体系中的发酵情况与咖啡碱基本相似,两者均能刺激冠突散囊菌的生长与繁殖,但均不能将其作为碳、氮源消耗,且发酵结束后在各自发酵体系中分别检测到0.00091 mg/mL、0.00109 mg/mL的咖啡碱,这说明冠突散囊菌可能具有以可可碱、茶碱作为前体合成咖啡碱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咖啡碱 可可碱 茶碱 共培养液体发酵体系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不同产地工夫红茶品质成分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浩 余鹏辉 +3 位作者 赵熙 钟妮 何郁菲 郑红发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8-214,共7页
为发掘湖南地区工夫红茶的品质特点,共收集湖南有代表性的工夫红茶样品23个,分别进行感官品质与主要生化成分检测分析。生化成分检测结果显示,23个红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28.60%~42.78%,茶多酚总量10.62%~23.80%,儿茶素总量0.35%~3.14%,... 为发掘湖南地区工夫红茶的品质特点,共收集湖南有代表性的工夫红茶样品23个,分别进行感官品质与主要生化成分检测分析。生化成分检测结果显示,23个红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28.60%~42.78%,茶多酚总量10.62%~23.80%,儿茶素总量0.35%~3.14%,游离氨基酸总量2.82%~4.25%,咖啡碱含量3.53%~5.42%,没食子酸含量0.43%~1.71%,茶黄素含量0.21%~0.45%,可溶性糖总量2.12%~3.69%,可溶性蛋白含量1.36%~1.58%。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综合得分较高的湖南工夫红茶的特点基本可总结为滋味甜醇带鲜、香气甜香浓郁、汤色红亮、叶底红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工夫红茶 品质特点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黑毛茶渥堆工艺及其品质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熙 黄浩 +3 位作者 钟妮 余鹏辉 何郁菲 郑红发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5-281,共7页
为优化黑毛茶渥堆工艺,以渥堆叶含水率、渥堆温度和渥堆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黑毛茶感官品质得分为因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的因素及水平,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拟合,最终确定最佳渥堆工艺。结果表明:渥堆叶含水率64%... 为优化黑毛茶渥堆工艺,以渥堆叶含水率、渥堆温度和渥堆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黑毛茶感官品质得分为因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的因素及水平,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拟合,最终确定最佳渥堆工艺。结果表明:渥堆叶含水率64%、渥堆温度41℃、渥堆时间20 h条件下,黑毛茶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小,结果稳定。对比分析传统渥堆工艺和试验优化渥堆工艺黑毛茶生化品质成分含量和感官品质得分,试验优化渥堆工艺黑毛茶品质具有滋味醇和、香气纯正、汤色明亮、内含物质丰富等优点。试验结果可为黑毛茶加工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渥堆工艺 响应面法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不同等级黑毛茶品质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熙 黄浩 +3 位作者 秦国杰 钟妮 余鹏辉 郑红发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1,共5页
以一级、二级和三级3个级别共12个黑毛茶茶样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级黑毛茶条索紧结,香气纯正尚高,滋味醇厚;二级黑毛茶条索尚紧结,香气纯正,滋味尚醇厚;三级黑毛茶条索粗松,香气尚纯正... 以一级、二级和三级3个级别共12个黑毛茶茶样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级黑毛茶条索紧结,香气纯正尚高,滋味醇厚;二级黑毛茶条索尚紧结,香气纯正,滋味尚醇厚;三级黑毛茶条索粗松,香气尚纯正,滋味尚纯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一级黑毛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7种儿茶素组分含量均最高;二级黑毛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三级黑毛茶最低;三级黑毛茶简单儿茶素GC、EGC、DL-C和EC含量高于二级黑毛茶,较一级黑毛茶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等级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处理对黑毛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熙 黄浩 +2 位作者 钟妮 余鹏辉 郑红发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17,共5页
以茶树品种湘波绿2号一芽三、四叶机采鲜叶为原料,比较渥堆过程中添加不同外源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淀粉酶)后黑毛茶品质相关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纤... 以茶树品种湘波绿2号一芽三、四叶机采鲜叶为原料,比较渥堆过程中添加不同外源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淀粉酶)后黑毛茶品质相关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及淀粉酶处理均能显著增加黑毛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其中果胶酶对茶多酚含量变化的影响最大,蛋白酶对增加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水浸出物含量效果最明显;适量的外源酶处理,黑毛茶滋味趋于纯和或醇厚,其中纤维素酶A4(3.00×10^4U/mL)浓度、蛋白酶B3(4.50×10^4U/mL)浓度、果胶酶C3(0.60×10^4U/mL)浓度和淀粉酶D3(0.30×10^4U/mL)浓度处理感官审评总分分别较对照样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外源酶 生化成分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冲基金与金融风险浅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鹏辉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4-78,共5页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险爆发以来,对冲基金(HedgeFund)受到很多谴责。1998年9月美国对冲基金危机,更是暴露了这类私人投资机构的许多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借贷经营、黑箱操作、过度投机等。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险爆发以来,对冲基金(HedgeFund)受到很多谴责。1998年9月美国对冲基金危机,更是暴露了这类私人投资机构的许多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借贷经营、黑箱操作、过度投机等。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结合金融风险成因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基金 金融风险 私人投资基金 金融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下黑毛茶风味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熙 钟妮 +4 位作者 余鹏辉 黄浩 周浩 谭正初 郑红发 《茶叶通讯》 2022年第3期342-352,共11页
为了探讨适合黑毛茶的干燥方法及探索热风、微波对干燥品质的单一和联合作用,研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对热风干燥、热风-微波干燥、微波-热风干燥和微波... 为了探讨适合黑毛茶的干燥方法及探索热风、微波对干燥品质的单一和联合作用,研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对热风干燥、热风-微波干燥、微波-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的黑毛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同时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黑毛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干燥方式黑毛茶中共鉴定出7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18种、酯类12种、酮类12种、醇类12种、烯烃类8种、吡嗪类3种、硫醚类3种及酸类2种。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干燥方式黑毛茶GC-IMS存在明显差异,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8%,说明GC-IMS技术可以实现4种不同干燥方式黑毛茶的较好区分。不同干燥方式黑毛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其中微波-热风干燥处理水浸出物、可溶性糖、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最高;微波干燥处理茶多酚和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最高;热风-微波干燥处理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最高。感官品质方面,微波-热风干燥处理茶样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热风-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干燥方式 挥发性成分 生化成分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茶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妮 赵熙 +4 位作者 黄浩 余鹏辉 周琳 郑红发 阳湘锋 《茶叶通讯》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产地是黑茶的一个重要属性,产地溯源技术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也为维护黑茶产品贸易公平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十余年国内外黑茶产地溯源技术,并对有机成分、化学元素、光谱指纹三大类溯源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产地是黑茶的一个重要属性,产地溯源技术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也为维护黑茶产品贸易公平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十余年国内外黑茶产地溯源技术,并对有机成分、化学元素、光谱指纹三大类溯源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黑茶产地溯源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黑茶产地溯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产地 溯源技术 有机成分 化学元素 光谱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汝城白毛茶’新品系制工夫红茶品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妮 赵熙 +2 位作者 余鹏辉 黄浩 郑红发 《茶叶通讯》 2023年第3期352-363,共12页
为探明‘汝城白毛茶’不同茶树品系‘汝城白毛茶1号’与‘汝城白毛茶2号’制工夫红茶(分别为汝白1与汝白2)的品质特征,以茶树良种‘槠叶齐’为对照,对所制工夫红茶样分别进行感官品质、主要品质成分以及香气组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明‘汝城白毛茶’不同茶树品系‘汝城白毛茶1号’与‘汝城白毛茶2号’制工夫红茶(分别为汝白1与汝白2)的品质特征,以茶树良种‘槠叶齐’为对照,对所制工夫红茶样分别进行感官品质、主要品质成分以及香气组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工夫红茶外形金毫满披,棕褐油润,肥硕稍卷;汤色红艳明亮,内质果香明显,滋味甘甜醇厚,叶底红亮。其中,汝白2茶样感官综合得分最高。两个品系红茶在主要品质成分上,汝白2与汝白1相比,TFs与TRs含量高、TBs含量低,表现为汤色更红艳;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成分含量汝白1高于汝白2,而可溶性糖、咖啡碱和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含量之比汝白2高于汝白1,表现为汝白1滋味甜醇浓厚,汝白2滋味甜醇鲜爽。香气组分上,汝白1、汝白2与对照样分别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4个、58个和59个;汝白2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618.70μg/L)显著高于汝白1(364.65μg/L)与对照(233.49μg/L);经PCA和PLS-DA分析,三种红茶分别呈现出较好的类别聚集趋势,实现了汝白1、汝白2和对照风味品质上的区分;筛选出果香型、花香型、其他香型三大类挥发性差异化合物共计33种,‘汝城白毛茶’工夫红茶果香型与花香型的挥发性成分含量普遍高于对照,且汝白2高于汝白1,这与汝白2果香更为浓郁的感官品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汝城白毛茶 工夫红茶 品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提取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7
作者 余鹏辉 谢丽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1-2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柑橘提取物(CitrusExtract,CE)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120头体况健康,初重(52.74±2.62)kg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其中,CON组根据《仔猪、生长育肥猪... 文章旨在研究柑橘提取物(CitrusExtract,CE)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120头体况健康,初重(52.74±2.62)kg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其中,CON组根据《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GB/T5915-2020)配制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00 mg/kg(100 CE组)、200 mg/kg(200 CE组)、300 mg/kg(300 CE组)柑橘提取物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试验期间育肥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结果 :(1)随着基础日粮中柑橘提取物添加量的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先上升后下降,料重比先下降后上升。其中,与CON组相比,100CE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7.54%(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7.55%(P <0.05);200 CE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8.22%(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8.81%(P <0.05)。(2)与CON组相比,100 CE组、200 CE组、300 CE组血清IgA含量显著提高了15.09%(P <0.05)、15.09%(P <0.05)、18.87%(P <0.05);300CE组血清IgG含量显著提高了12.45%(P <0.05),且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显著降低了18.82%(P <0.05)。(3)4组育肥猪饲养的经济效益分别为360.66元/头、426.99元/头、434.12元/头、393.21元/头。其中,200 CE组经济效益最佳。结论 :柑橘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功能及经济效益。其中,柑橘提取物添加量为200 mg/kg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提取物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血清免疫指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华瑶族自治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文波 吴文亮 +5 位作者 周浩 李端生 包小村 张帆 余鹏辉 蓝华中 《茶叶通讯》 2017年第2期61-64,共4页
茶产业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特色产业之一,在贫困地区发展优势农产品可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阐述了江华瑶族自治县茶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江华瑶族自治县 茶产业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中复杂基坑支护设计探析
19
作者 余鹏辉 刘泽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032-036,共5页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基坑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施工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软土地层中,由于其特有的土质特性,基坑工程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技术挑战。软土地层通常具有较低的承载...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基坑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施工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软土地层中,由于其特有的土质特性,基坑工程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技术挑战。软土地层通常具有较低的承载力、高塑性和显著的沉降特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基坑支护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旨在探讨软土地层中复杂基坑支护设计技术,包括软土地层的特征、基坑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应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以期推动基坑支护设计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复杂基坑 支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预防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戴申 鹿颜 +2 位作者 余鹏辉 龚雨顺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3,共11页
综述了茶叶及其主要功能成分茶多酚、茶氨酸和咖啡碱对秀丽线虫、果蝇及老鼠等多种模式生物的抗衰老作用;概述了茶叶预防衰老相关疾病的保健功能;阐述了茶叶通过调节能量感应网络延缓衰老的研究现状;简单讨论了今后茶叶抗衰老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抗衰老 能量感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