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报告
被引量:
1
1
作者
余开梅
龚梅芳
徐刚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寻结节性红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6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对照组30例用西药治疗 ,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前者为94 % ,后者70 %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中西医结合治疗
青霉素
扑尔敏片
疗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热解毒活血方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余开梅
龚梅芳
徐刚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11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中西医结合治疗
清热解毒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派瑞松霜治疗湿疹40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余开梅
徐刚
胡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湿疹
药物疗法
派瑞松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
4
作者
余开梅
徐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211-2211,共1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过敏性紫癜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方药组成:牛膝、黄柏、苍术、黄芩、丹参、赤芍、生地、茜草、川芎、地榆炭、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加用西药治...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过敏性紫癜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方药组成:牛膝、黄柏、苍术、黄芩、丹参、赤芍、生地、茜草、川芎、地榆炭、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加用西药治疗,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维生素C3.0+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地恒赛或开瑞坦,每天1片。对照组40例,用纯西药治疗,药物及剂量同治疗组。两组均以7d为1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采用4级评分法进行计分,按疗效指数来评价愈合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3%,经检验χ2=7.44,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疗效,愈后不复发,此方法及方药成人小儿均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
过敏性紫癜
10%葡萄糖酸钙
5%葡萄糖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方法
西药治疗
方药组成
疗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180例扁平疣临床观察
5
作者
余开梅
胡萍
龚梅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扁平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
13
6
作者
徐刚
徐琦
余开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和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386例SLE患者的医院感染 (188例 )和双重感染 (70例 )的临床、细菌学和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SLE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发...
目的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和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386例SLE患者的医院感染 (188例 )和双重感染 (70例 )的临床、细菌学和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SLE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口咽部、下呼吸道和皮肤 (85 % ) ,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G 杆菌和真菌。疾病的活动性、住院时间、季节、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补体C3和细胞数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积极治疗SLE ,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医院内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丁苯羟酸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
12
7
作者
徐刚
朱小瑾
余开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9-1080,共2页
目的了解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35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早晨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晚上外涂丁苯羟酸乳膏,每日各1次,2周后仅以丁苯羟酸...
目的了解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35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早晨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晚上外涂丁苯羟酸乳膏,每日各1次,2周后仅以丁苯羟酸乳膏外涂,2次/d,共4周。对照组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早晚各1次,共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30.77%,对照组为2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8.46%,对照组为35.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耐受性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激素治疗的辅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脂溢性皮炎
丁苯羟酸
丁酸氢化可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丁苯羟酸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8
作者
徐刚
朱小瑾
余开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1-982,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羟酸乳膏(商品名:舒夫林,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2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丁苯羟酸乳膏外搽,对照组予丁酸氢化可的松外搽,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
目的探讨丁苯羟酸乳膏(商品名:舒夫林,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2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丁苯羟酸乳膏外搽,对照组予丁酸氢化可的松外搽,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43.33%)稍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0.00%)显著低于对照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时的耐受性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羟酸乳膏可外用于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皮炎
丁苯羟酸
丁酸氢化可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
5
9
作者
史锡腾
张华军
余开梅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年第A09期234-236,共3页
介绍了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平台、基本要求、系统结构、数库的管理及使用效果等情况。系统的数据表有:发表论文登记表、论文作者登记表、其他辅助性数表,通过窗口可进行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删除查询、生成表查询,可...
介绍了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平台、基本要求、系统结构、数库的管理及使用效果等情况。系统的数据表有:发表论文登记表、论文作者登记表、其他辅助性数表,通过窗口可进行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删除查询、生成表查询,可进行统计查询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苄星青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观察
被引量:
9
10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曹富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9期709-711,共3页
将120例早期梅毒患者,分为苄星青霉素、阿奇霉素加苄星青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较3组的疗效。前两组患者在RPR转阴时间、治愈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前两组患者与第三组患者在RPR转阴时间、治愈率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
将120例早期梅毒患者,分为苄星青霉素、阿奇霉素加苄星青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较3组的疗效。前两组患者在RPR转阴时间、治愈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前两组患者与第三组患者在RPR转阴时间、治愈率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苄星青霉素及阿奇霉素加苄星青霉素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单用失败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阿奇霉素
梅毒
疗效观察
早期梅毒
素治疗
梅毒患者
显著性差异
观察比较
R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丁苯羟酸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11
作者
朱小瑾
徐刚
余开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5-886,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儿童湿疹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儿童湿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和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并比较其疗效...
目的观察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儿童湿疹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儿童湿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和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36.36%)和有效率(80.00%)相当于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对照组(32.73%和7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耐受性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儿童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减少了激素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湿疹
丁苯羟酸
丁酸氢化可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泼尼松内服治疗月经前痤疮
被引量:
4
12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刘美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2,共1页
关键词
泼尼松
治疗
月经前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氟喹诺酮类药致光敏性皮炎分析
被引量:
4
13
作者
徐刚
刘美玲
余开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氟喹诺酮类药
光敏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3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
6
14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1 位作者
刘美琳
施菁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探讨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患者的临床特征。对近8年我院门诊或住院的73例SCLE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59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对照。结果:SCLE组出现光敏和抗SS-B抗体的病例明显高于SLE组,而发热、口鼻溃疡、血管损害、...
探讨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患者的临床特征。对近8年我院门诊或住院的73例SCLE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59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对照。结果:SCLE组出现光敏和抗SS-B抗体的病例明显高于SLE组,而发热、口鼻溃疡、血管损害、脱发、雷诺现象、关节痛、浆膜炎、肾损害、心脏损害、肝损害等发生率及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抗体、γ-球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例数,明显低于SLE组。SCLE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及实验室阳性结果,但是较SLE患者少而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循环障碍与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
6
15
作者
龚梅芳
余开梅
+1 位作者
吴刚
邹季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微循环障碍
临床运用
萎缩
组织细胞
活血化瘀法
组织器官
功能减退
决定因素
功能单位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红霉素与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
2
16
作者
徐刚
李德元
余开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本文将12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4组,治疗组31例口服罗红霉素,外用他扎罗汀和哈西奈德;对照I组外用他扎罗汀和哈西奈德;对照II组外用他扎罗汀;对照III组外用哈西奈德。治疗组PASI评分下降明显高于对照I、II、III组,对照I组PASI评...
本文将12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4组,治疗组31例口服罗红霉素,外用他扎罗汀和哈西奈德;对照I组外用他扎罗汀和哈西奈德;对照II组外用他扎罗汀;对照III组外用哈西奈德。治疗组PASI评分下降明显高于对照I、II、III组,对照I组PASI评分下降明显高于对照II、III组,且治疗组、对照I、III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II组。本结果表明罗红霉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良好,他扎罗汀与哈西奈德合用优于单用,且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他扎罗汀
哈西奈德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维生素E对维胺酯治疗痤疮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
1
17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李德元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痤疮
维生素E
不良反应
维胺酯胶囊
胶丸
影响
皮肤黏膜
观察
三蕊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7例住院药疹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18
作者
徐刚
徐琦
余开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212,共1页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药疹
医院感染
调查
抗生素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尿素霜并氯氟舒松霜治疗湿疹和银屑病92例疗效观察
19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何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湿疹
银屑病
药物疗法
尿素霜
氯氟舒松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乃洛韦口服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20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邓国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7-398,共2页
为治疗和防止阴部疱疹的复发,用万乃洛韦(300m g 一日2次,7d)治疗生殖器疱疹48 例,并与阿昔洛韦(200mg 一日5 次,7d)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万乃洛韦疗效优于阿昔洛韦(P< 0.05),且无明显副作用。因...
为治疗和防止阴部疱疹的复发,用万乃洛韦(300m g 一日2次,7d)治疗生殖器疱疹48 例,并与阿昔洛韦(200mg 一日5 次,7d)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万乃洛韦疗效优于阿昔洛韦(P< 0.05),且无明显副作用。因此,万乃洛韦是预防和治疗阴部疱疹的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乃洛韦
阿昔洛韦
生殖器疱疹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报告
被引量:
1
1
作者
余开梅
龚梅芳
徐刚
机构
武汉大学医院皮肤科
出处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8-19,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寻结节性红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6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对照组30例用西药治疗 ,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前者为94 % ,后者70 %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中西医结合治疗
青霉素
扑尔敏片
疗效
治疗
分类号
R758.6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热解毒活血方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余开梅
龚梅芳
徐刚
机构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11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中西医结合治疗
清热解毒活血方
分类号
R275.986.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派瑞松霜治疗湿疹40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余开梅
徐刚
胡萍
机构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湿疹
药物疗法
派瑞松霜
分类号
R758.230.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
4
作者
余开梅
徐刚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211-2211,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过敏性紫癜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方药组成:牛膝、黄柏、苍术、黄芩、丹参、赤芍、生地、茜草、川芎、地榆炭、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加用西药治疗,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维生素C3.0+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地恒赛或开瑞坦,每天1片。对照组40例,用纯西药治疗,药物及剂量同治疗组。两组均以7d为1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采用4级评分法进行计分,按疗效指数来评价愈合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3%,经检验χ2=7.44,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疗效,愈后不复发,此方法及方药成人小儿均宜。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
过敏性紫癜
10%葡萄糖酸钙
5%葡萄糖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方法
西药治疗
方药组成
疗效指数
分类号
R554.6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180例扁平疣临床观察
5
作者
余开梅
胡萍
龚梅芳
机构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扁平疣
分类号
R752.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
13
6
作者
徐刚
徐琦
余开梅
机构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珠海市中医院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2-364,共3页
文摘
目的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和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386例SLE患者的医院感染 (188例 )和双重感染 (70例 )的临床、细菌学和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SLE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口咽部、下呼吸道和皮肤 (85 % ) ,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G 杆菌和真菌。疾病的活动性、住院时间、季节、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补体C3和细胞数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积极治疗SLE ,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医院内感染
流行病学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丁苯羟酸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
12
7
作者
徐刚
朱小瑾
余开梅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9-1080,共2页
文摘
目的了解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35例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早晨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晚上外涂丁苯羟酸乳膏,每日各1次,2周后仅以丁苯羟酸乳膏外涂,2次/d,共4周。对照组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早晚各1次,共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30.77%,对照组为2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8.46%,对照组为35.3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耐受性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激素治疗的辅助剂。
关键词
面部脂溢性皮炎
丁苯羟酸
丁酸氢化可的松
Keywords
Facial Seborrheic
Bufexamac
Hydrocortisone butyrate
分类号
R758.73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丁苯羟酸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8
作者
徐刚
朱小瑾
余开梅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1-98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丁苯羟酸乳膏(商品名:舒夫林,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2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丁苯羟酸乳膏外搽,对照组予丁酸氢化可的松外搽,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43.33%)稍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0.00%)显著低于对照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时的耐受性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羟酸乳膏可外用于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皮炎
丁苯羟酸
丁酸氢化可的松
Keywords
Glucocorticoid addictive facial dermatitis
Bufexamac
Hydrocortisone butyrate
分类号
R758.2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
5
9
作者
史锡腾
张华军
余开梅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处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年第A09期234-236,共3页
文摘
介绍了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平台、基本要求、系统结构、数库的管理及使用效果等情况。系统的数据表有:发表论文登记表、论文作者登记表、其他辅助性数表,通过窗口可进行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删除查询、生成表查询,可进行统计查询等功能。
关键词
科技论文
管理系统
分类号
TP311.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苄星青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观察
被引量:
9
10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曹富英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9期709-711,共3页
文摘
将120例早期梅毒患者,分为苄星青霉素、阿奇霉素加苄星青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较3组的疗效。前两组患者在RPR转阴时间、治愈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前两组患者与第三组患者在RPR转阴时间、治愈率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苄星青霉素及阿奇霉素加苄星青霉素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单用失败率高。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阿奇霉素
梅毒
疗效观察
早期梅毒
素治疗
梅毒患者
显著性差异
观察比较
RPR
分类号
R759.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丁苯羟酸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11
作者
朱小瑾
徐刚
余开梅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5-886,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儿童湿疹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儿童湿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和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36.36%)和有效率(80.00%)相当于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对照组(32.73%和7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耐受性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羟酸乳膏结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儿童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减少了激素的用量。
关键词
儿童湿疹
丁苯羟酸
丁酸氢化可的松
Keywords
Eczema
Bufexamac
Hydrocortisone butyrate
分类号
R758.2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泼尼松内服治疗月经前痤疮
被引量:
4
12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刘美玲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2,共1页
关键词
泼尼松
治疗
月经前
痤疮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氟喹诺酮类药致光敏性皮炎分析
被引量:
4
13
作者
徐刚
刘美玲
余开梅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氟喹诺酮类药
光敏性皮炎
分类号
R758.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3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
6
14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刘美琳
施菁玲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文摘
探讨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患者的临床特征。对近8年我院门诊或住院的73例SCLE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59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对照。结果:SCLE组出现光敏和抗SS-B抗体的病例明显高于SLE组,而发热、口鼻溃疡、血管损害、脱发、雷诺现象、关节痛、浆膜炎、肾损害、心脏损害、肝损害等发生率及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抗体、γ-球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例数,明显低于SLE组。SCLE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及实验室阳性结果,但是较SLE患者少而轻。
关键词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分类号
R758.6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循环障碍与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
6
15
作者
龚梅芳
余开梅
吴刚
邹季
机构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微循环障碍
临床运用
萎缩
组织细胞
活血化瘀法
组织器官
功能减退
决定因素
功能单位
发展
分类号
R725.6 [医药卫生—儿科]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红霉素与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
2
16
作者
徐刚
李德元
余开梅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湖北省罗田县皮肤病医院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文摘
本文将12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4组,治疗组31例口服罗红霉素,外用他扎罗汀和哈西奈德;对照I组外用他扎罗汀和哈西奈德;对照II组外用他扎罗汀;对照III组外用哈西奈德。治疗组PASI评分下降明显高于对照I、II、III组,对照I组PASI评分下降明显高于对照II、III组,且治疗组、对照I、III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II组。本结果表明罗红霉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良好,他扎罗汀与哈西奈德合用优于单用,且副作用小。
关键词
罗红霉素
他扎罗汀
哈西奈德
银屑病
分类号
R758.6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978.15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生素E对维胺酯治疗痤疮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
1
17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李德元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湖北省罗田县皮肤病医院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痤疮
维生素E
不良反应
维胺酯胶囊
胶丸
影响
皮肤黏膜
观察
三蕊胶囊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47例住院药疹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18
作者
徐刚
徐琦
余开梅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珠海市中医院供应室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212,共1页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药疹
医院感染
调查
抗生素
病原体
分类号
R758.2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181.34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尿素霜并氯氟舒松霜治疗湿疹和银屑病92例疗效观察
19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何萍
机构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湿疹
银屑病
药物疗法
尿素霜
氯氟舒松霜
治疗
分类号
R758.230.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58.630.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乃洛韦口服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20
作者
徐刚
余开梅
邓国昌
机构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7-398,共2页
文摘
为治疗和防止阴部疱疹的复发,用万乃洛韦(300m g 一日2次,7d)治疗生殖器疱疹48 例,并与阿昔洛韦(200mg 一日5 次,7d)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万乃洛韦疗效优于阿昔洛韦(P< 0.05),且无明显副作用。因此,万乃洛韦是预防和治疗阴部疱疹的良药。
关键词
万乃洛韦
阿昔洛韦
生殖器疱疹
药物疗法
Keywords
Herpes genitalis
Valaciclovir
Acyclovir
Clinical efficacy
分类号
R691.30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R752.110.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报告
余开梅
龚梅芳
徐刚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热解毒活血方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临床观察
余开梅
龚梅芳
徐刚
《湖北中医杂志》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派瑞松霜治疗湿疹40例临床观察
余开梅
徐刚
胡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
余开梅
徐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西医结合治疗180例扁平疣临床观察
余开梅
胡萍
龚梅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徐刚
徐琦
余开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丁苯羟酸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徐刚
朱小瑾
余开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丁苯羟酸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徐刚
朱小瑾
余开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史锡腾
张华军
余开梅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苄星青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观察
徐刚
余开梅
曹富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丁苯羟酸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湿疹疗效观察
朱小瑾
徐刚
余开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泼尼松内服治疗月经前痤疮
徐刚
余开梅
刘美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氟喹诺酮类药致光敏性皮炎分析
徐刚
刘美玲
余开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73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分析
徐刚
余开梅
刘美琳
施菁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微循环障碍与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
龚梅芳
余开梅
吴刚
邹季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罗红霉素与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徐刚
李德元
余开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维生素E对维胺酯治疗痤疮不良反应的影响
徐刚
余开梅
李德元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147例住院药疹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徐刚
徐琦
余开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尿素霜并氯氟舒松霜治疗湿疹和银屑病92例疗效观察
徐刚
余开梅
何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万乃洛韦口服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徐刚
余开梅
邓国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