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泊沉积有机碳同位素与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余俊清 王小燕 +1 位作者 李军 安芷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2-78,共7页
湖泊沉积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 (δ13Corg)在区域气候与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 ,成果令人瞩目 .保存在各类湖泊岩芯中的δ13Corg记录揭示了晚更新世以来大气CO2浓度的变化、湖泊水位波动、湖区生态与植被的变迁以及气温变... 湖泊沉积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 (δ13Corg)在区域气候与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 ,成果令人瞩目 .保存在各类湖泊岩芯中的δ13Corg记录揭示了晚更新世以来大气CO2浓度的变化、湖泊水位波动、湖区生态与植被的变迁以及气温变化等重要环境信息 .由于造成δ13Corg值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 ,确定个湖与环境变化有关的主导因素时常有赖于其它证据的帮助 ,诸如地球化学、古湖沼学、孢粉学、分子同位素地层学等等 .前人通过研究来自不同类型湖泊、具不同曲线形态特征的δ13Corg记录 ,提出了多种环境解释模型 .本文对此作了归纳和评述 .鉴别和澄清湖泊沉积有机质的源物质以及有机物源随环境变化而发生过的变动 ,是研究δ13Corg记录环境意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由于有机质含量、碳氮比值、氢指数、生物残留物鉴别等常能提供有关湖泊有机质来源、产率、成岩作用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应该尽可能一并提供 ,以利于恰当地应用现有的环境解释模型 ,或者建立个湖新模型 .单体生物标志化合物鉴别通常也能为区分湖积有机质中陆生、水生、细菌生等不同碳的来源提供有用信息 .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近年来成功地应用于建立单体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地层学 ,为湖积有机碳同位素在生态环境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有机质 碳同位素 环境解释模型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沉积碳酸盐矿物之间氧同位素分馏的评估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余俊清 曾承 +1 位作者 张丽莎 刘子亭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青海湖沉积岩芯的矿物学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自生碳酸盐矿物以单种或多种矿物形式保存在沉积物中;不同碳酸盐样品的δ18O值的变化范围为5.47‰至-1.04‰,差值最高达6.5‰;δ18O值与总碳酸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碳酸盐矿物种类的改... 青海湖沉积岩芯的矿物学和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自生碳酸盐矿物以单种或多种矿物形式保存在沉积物中;不同碳酸盐样品的δ18O值的变化范围为5.47‰至-1.04‰,差值最高达6.5‰;δ18O值与总碳酸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碳酸盐矿物种类的改变则无明显关联.结果表明,造成δ18O显著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湖水氧同位素组成,自然条件下生成的不同碳酸盐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不明显.说明δ18O是指示闭流湖泊降水蒸发水量平衡变化的敏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沉积岩芯 碳酸盐矿物 氧同位素分馏 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次冰消期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 被引量:22
3
作者 余俊清 K.Kelts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3-423,共11页
我国最大的内陆封闭湖泊青海湖的沉积岩芯为研究末次冰期 /全新世过渡期间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环境变化和季风降水演变提供了连续高分辨率环境档案。对两孔岩芯的多学科研究结果表明 :大约 1 40 0 0~ 1 1 6 0 0aB .P .期间气候干冷 ,湖泊... 我国最大的内陆封闭湖泊青海湖的沉积岩芯为研究末次冰期 /全新世过渡期间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环境变化和季风降水演变提供了连续高分辨率环境档案。对两孔岩芯的多学科研究结果表明 :大约 1 40 0 0~ 1 1 6 0 0aB .P .期间气候干冷 ,湖泊的自生碳酸盐和有机质生产率远低于全新世 ;季节性入湖径流量在 1 1 6 0 0aB .P .突然增大 ;从 1 0 70 0aB .P .起 ,夏季蒸发量突然增大 ,干旱化作用导致碳酸盐滩湖环境 ;区域降水量在 1 0 0 0 0aB .P .的增大结束了滩湖环境 ,标志了早全新世温暖较湿气候的开始。全新世早期的青海湖水深比现在要浅 2 0m左右 ,表明那时的有效湿度显然比现在要低很多。 1 40 0 0~ 1 0 0 0 0aB .P .期间青海湖水深不超过 6m ,说明在末次冰消期的这一时段中 ,青藏高原东北部没有形成大规模冰融水。在1 0 70 0~ 1 0 0 0 0aB .P .期间突发的干旱事件与西欧的新仙女木事件 (YoungerDryas)年代相当 ,但没有气候变冷的证据。青藏高原东北部末次冰消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有效湿度的突然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次冰消期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青海湖 新仙女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被引量:20
4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6 位作者 闵秀云 成艾颖 何先虎 辛首臻 洪荣昌 刘永 张丽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9-670,共12页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大柴旦盐湖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特色柱硼镁石矿床。此种特色硼矿床的成矿环境和形成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大柴旦盐湖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特色柱硼镁石矿床。此种特色硼矿床的成矿环境和形成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基于大柴旦盐湖因开采硼矿而揭露出来的湖中高分辨率的天然沉积剖面DCD-2和DCD03,利用岩性地层学、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AMS 14 C年代学等多指标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更具特色的湖底柱硼镁石矿层以及其他硼矿层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机理,丰富和完善了盐湖硼矿床成因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大柴旦湖底柱硼镁石矿层(第一硼矿层)形成年代始于BC 1790a左右。湖底柱硼镁石含量为35%,B2O3含量约为3%~16%,属于中低品位硼矿层;而湖滨钠硼解石和水方硼石含量分别为82%和35%,B2O3平均含量约为3%~9%,属于低品位硼矿层。硼矿形成前的较长时期内,大柴旦盐湖是以碎屑沉积为主的非盐湖相沉积环境,此后快速进入硫酸盐型盐湖阶段和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阶段。湖底柱硼镁石以及湖滨钠硼解石和水方硼石是在特定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和湖泊环境下形成,在湖区的不同地带,由于不同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理形成了不同的硼酸盐矿物或硼矿床。大柴旦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硼自身内在地球化学特性及其外在控制条件,是内外条件耦合的结果。在固体硼酸盐整个形成过程中,盐湖卤水都呈现弱碱性—碱性,这是盐湖硼酸盐沉积形成的先决条件。文章提出了盐湖固体硼酸盐的具体形成机理并确定大柴旦盐湖硼矿床为高山-深盆-浅水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大柴旦盐湖 硼酸盐矿床 柱硼镁石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四盐湖卤水锂资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 被引量:37
5
作者 展大鹏 余俊清 +2 位作者 高春亮 张丽莎 成艾颖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3-792,共10页
柴达木盆地盐湖锂资源占我国卤水锂资源总量的80%,主要集中分布在别勒滩、一里平、东台吉乃尔和西台吉乃尔等四个盐湖.1980s之前对其形成的认识见解各异.针对研究现状,侧重区内卤水锂矿床成因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地表卤水中Li+含量的高... 柴达木盆地盐湖锂资源占我国卤水锂资源总量的80%,主要集中分布在别勒滩、一里平、东台吉乃尔和西台吉乃尔等四个盐湖.1980s之前对其形成的认识见解各异.针对研究现状,侧重区内卤水锂矿床成因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地表卤水中Li+含量的高低受控于汇入河水的Li+含量,同时又与相关地下卤水的Li+含量全部呈正相关.这充分说明卤水锂矿床的形成与否受河源主控由来已久.按实测洪水河-那陵格勒河水径流量及其Li+含量推算,经蒸发浓集作用形成别勒滩等四盐湖已探明的锂资源量只需数千年.洪水河流域的热泉水与新生代火山活动及昆南深断裂有关,很可能是盐湖卤水锂矿床的主要物质来源.水系下游河道的变迁决定了锂资源量在四盐湖中的比例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演化 卤水锂资源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微量元素ICP-AES与XRF分析方法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成艾颖 余俊清 +2 位作者 高春亮 张丽莎 何先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49-1952,共4页
首次以托素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ICP-AES法测定沉积物微量元素Cd,Cr,Cu,Zn和Pb的含量,不同的消解法研究和优化结果确定了一个最适合托素湖沉积物前处理的体系为:5∶5∶5∶1∶1的HCl-HNO3-HF-HClO4-H2O2体系。同时与定性的XRF岩芯扫描法... 首次以托素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ICP-AES法测定沉积物微量元素Cd,Cr,Cu,Zn和Pb的含量,不同的消解法研究和优化结果确定了一个最适合托素湖沉积物前处理的体系为:5∶5∶5∶1∶1的HCl-HNO3-HF-HClO4-H2O2体系。同时与定性的XRF岩芯扫描法对托素湖沉积物微量元素进行分析,以及用含水量校正的方法,讨论了含水量对扫描方法的影响。数据比较表明,与背景值相对比,托素湖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Cd和Zn含量偏高,Cr,Cu和Pb的含量均在背景值范围内,而XRF岩芯扫描主要受沉积物元素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沉积物中含水量的影响,两种方法测量结果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为0.673~0.925),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XRF岩芯扫描 沉积物 微量元素 托素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旦盐湖卤水演变及环境变化的矿物学记录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春亮 张丽莎 +2 位作者 余俊清 成艾颖 刘永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然而,对其常年水体底部沉积剖面的相关研究工作却几乎没有开展。报道了该盐湖中央湖底硼矿层以上连续沉积剖面的加速器质谱计(AMS)14C年代学...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然而,对其常年水体底部沉积剖面的相关研究工作却几乎没有开展。报道了该盐湖中央湖底硼矿层以上连续沉积剖面的加速器质谱计(AMS)14C年代学和矿物学研究结果,首次揭示湖底硼矿层形成于约3600 a BP之前;剖面的岩性与矿物组成标示了晚全新世以来该盐湖水化学演化的3个主要阶段;受降水量主控的入湖径流量决定了盐湖水位和卤水水化学的阶段性演化特征,以及各阶段中十年级和百年级的水化学变动。研究结果为探讨柴达木盆地北部晚全新世以来水文气候的演变历史提供了代理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沉积剖面 矿物学记录 卤水演变 环境变化 大柴旦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盐湖卤水锂矿床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2 位作者 闵秀云 成艾颖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8-55,共8页
盐湖卤水锂资源占全球锂矿总储量的78%,是全球最重要的一种锂矿床类型。研究并总结了全球盐湖卤水型锂矿床的分布特征、物质来源以及成矿规律,并提出了盐湖卤水型锂矿床成矿模型。研究发现,卤水型锂矿床的形成均受控于新构造运动、封闭... 盐湖卤水锂资源占全球锂矿总储量的78%,是全球最重要的一种锂矿床类型。研究并总结了全球盐湖卤水型锂矿床的分布特征、物质来源以及成矿规律,并提出了盐湖卤水型锂矿床成矿模型。研究发现,卤水型锂矿床的形成均受控于新构造运动、封闭-半封闭的低洼汇水盆地以及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所有卤水型锂矿床均与新生代地质水热活动有密切关联,成矿物质特别是锂元素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岩,经热泉水、温泉水以及大气降水等的水-岩作用后迁移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锂矿床 水热活动 分布特征 锂矿床模型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盐资源全球分布和我国找钾实践及方法探究 被引量:55
9
作者 王春宁 余俊清 +1 位作者 陈良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SCD 2007年第3期56-72,共17页
世界各国大型古代海相固体钾盐矿床多数是在石油、盐岩矿、盐泉卤水等资源的勘查过程中被发现的。国内几十年的找钾实践证实,我国缺乏大型海相固体钾盐矿床,近年来在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中寻找大型固体钾盐矿床的努力也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世界各国大型古代海相固体钾盐矿床多数是在石油、盐岩矿、盐泉卤水等资源的勘查过程中被发现的。国内几十年的找钾实践证实,我国缺乏大型海相固体钾盐矿床,近年来在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中寻找大型固体钾盐矿床的努力也没有取得明显进展。我国已探明的钾盐储量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的11个盐湖及其晶间卤水中,约占资源总量的90%以上;以固体钾矿赋存的资源量少且品位不高,仅占己知总量的2.6%。从1958年察尔汗盐滩生产出第一批953吨钾肥填补我国钾肥生产的空白,到年产150万吨KCl的卤水钾盐开发规模的形成;从1995年在罗布泊发现大型卤水钾矿,到2008年预期生产120万吨K2SO4,显示了我国干旱区盐湖卤水钾盐资源的重要位置。有专家建议,今后的工作应在深入研究成盐盆地基底构造和岩相古地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可能成钾的次级盆地并进行重点勘探和研究。借鉴世界各国找钾经验,将地质观察分析、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与水化学等方法综合运用,我国的探盐找钾工作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钾盐资源 中国钾盐资源 中国找钾实践 找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失量分析在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0
作者 刘子亭 余俊清 +2 位作者 张保华 蔡伟 张立莎 《盐湖研究》 CSCD 2006年第2期67-72,共6页
烧失量分析是一种便捷的测定湖泊沉积物有机碳与碳酸盐含量的方法。由于沉积物烧失量主要受区域气温、有效降水等气候环境条件的控制,因此烧失量反映湖泊气候环境特征,成为指示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该项指标在环境变化研究中具... 烧失量分析是一种便捷的测定湖泊沉积物有机碳与碳酸盐含量的方法。由于沉积物烧失量主要受区域气温、有效降水等气候环境条件的控制,因此烧失量反映湖泊气候环境特征,成为指示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该项指标在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失量 湖泊沉积 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盐湖硼矿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2 位作者 展大鹏 张丽莎 成艾颖 《盐湖研究》 CSCD 2009年第4期6-13,共8页
柴达木盆地盐湖富含硼矿资源,有沉积型和矿化水两种类型。盐湖卤水硼矿在方向性变化上呈北高南低的态势。固体硼酸盐矿床的成矿时间为晚更新世到全新世,并以全新世为主。固体硼矿主要分布在盆地北缘的大、小柴旦盐湖,马海干盐湖也有零... 柴达木盆地盐湖富含硼矿资源,有沉积型和矿化水两种类型。盐湖卤水硼矿在方向性变化上呈北高南低的态势。固体硼酸盐矿床的成矿时间为晚更新世到全新世,并以全新世为主。固体硼矿主要分布在盆地北缘的大、小柴旦盐湖,马海干盐湖也有零星分布,卤水硼矿床的形成受控于丰富的硼物质来源、闭流汇水盆地和干旱的气候条件;稳定的物理化学环境、低温条件、稀释掺杂作用、生物作用、盐湖水体化学类型及其它相关成盐机制则对固体硼酸盐沉积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湖 硼矿资源 形成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素湖岩芯XRF元素扫描分析及多元统计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成艾颖 余俊清 +2 位作者 张丽莎 刘永 高春亮 《盐湖研究》 CSCD 2011年第1期20-25,共6页
对托素湖沉积岩芯采用高分辨率XRF扫描分析法进行地球化学元素测试,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中的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判别出不同沉积组分,揭示了托素湖沉积物中Si、Al、K、Ti、Ca、Sr、S、Cl、Br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指示... 对托素湖沉积岩芯采用高分辨率XRF扫描分析法进行地球化学元素测试,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中的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判别出不同沉积组分,揭示了托素湖沉积物中Si、Al、K、Ti、Ca、Sr、S、Cl、Br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指示的环境意义。同属强烈迁移型元素Ca、Sr在沉积物中主要受托素湖中内生碳酸盐的影响;而外源碎屑元素Si、Al、K、Ti主要受托素湖流域侵蚀的控制,其变化受托素湖流域降水量的控制,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流域的干湿波动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幅度与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素湖 元素地球化学 多元统计分析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旗海沉积岩芯烧失量变化曲线:冰后期环境演变的有效代用指标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丽莎 余俊清 +2 位作者 刘子亭 陈良 王春宁 《盐湖研究》 CSCD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重建黄旗海水位、水化学和湖泊生物学变化历史可为研究我国夏季风边缘区冰后期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环境记录。对该湖中央HQH4岩芯研究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晚期沉积物中湖泊自生有机质烧失量和自生碳酸盐烧失量的平均值分别仅为全新世沉积物的... 重建黄旗海水位、水化学和湖泊生物学变化历史可为研究我国夏季风边缘区冰后期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环境记录。对该湖中央HQH4岩芯研究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晚期沉积物中湖泊自生有机质烧失量和自生碳酸盐烧失量的平均值分别仅为全新世沉积物的1/13和1/5,造成这种结果的主导因素是夏季气温在全新世初显著升高和黄旗海从此进入稳定的湖泊环境。晚全新世自生碳酸盐烧失量平均值比早、中全新世低14%,其最大值也明显低于早、中全新世,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晚全新世夏季温度略低于早、中全新世所致。自生有机质和碳酸盐烧失量是快速、经济地获取闭流型半咸水湖泊冰后期环境变化的有效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I 黄旗海 湖泊岩芯 环境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介形类壳体地球化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军 余俊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7-375,共9页
双壳微体甲壳类动物介形虫 ,广泛分布于各类湖泊体系中 ,其碳酸盐壳化石通常在湖泊沉积物中保存完好 .介形类的古生态学 ,尤其是介壳的地球化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 ,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介壳的氧同位素组成由形成壳体时湖水的同... 双壳微体甲壳类动物介形虫 ,广泛分布于各类湖泊体系中 ,其碳酸盐壳化石通常在湖泊沉积物中保存完好 .介形类的古生态学 ,尤其是介壳的地球化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 ,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介壳的氧同位素组成由形成壳体时湖水的同位素组成和温度决定 ,可以反映由蒸发和降水的变化所引起的湖水水化学以及与之关联的气候变化情况 .一般而言 ,低δ18O反映了温暖潮湿的气候 ;高δ18O反映了寒冷干燥的气候 .碳同位素可以反映总溶解无机碳的组成以及影响其组成的诸因素的变化 ,多数情况下可以反映湖泊古生产力的大小及变化 .介壳中Mg和Sr的含量 ,往往与其宿生水体的盐度和温度呈一定的函数关系 ,据此可以恢复湖泊的温度 ,尤其是盐度的变化 .为了满足高分辨率环境变化 ,特别是定量研究的要求 ,必须充分了解介形类各个种属的生命历史和生态消长的过程 ;通过定期收集野外介壳和水样进行化学分析 ,了解湖水水化学和温度对介壳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影响 ;详细了解湖泊湖沼学 ,包括湖水的同位素组成和M /Ca(M指微量元素Mg、Sr等 )与盐度的关系以及它们随空间和季节变化的特征 ;开展实验室养殖培养实验 ,测定单个种属介壳与水体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介形类 稳定同位素 微量元素 环境变化 介形虫 水体 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来星云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记录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永 余俊清 +2 位作者 张丽莎 高春亮 成艾颖 《盐湖研究》 CSCD 2012年第2期1-10,共10页
文章以星云湖08XY-4号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芯的137Cs和210Pb测年和多种元素组分(重金属元素Cd、Cr、Cu、Pb、Zn,成岩组分Fe、Mg、Al、有机质、碳酸盐和烧失量)的含量分析,系统研究了星云湖近60年来底泥中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历史... 文章以星云湖08XY-4号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芯的137Cs和210Pb测年和多种元素组分(重金属元素Cd、Cr、Cu、Pb、Zn,成岩组分Fe、Mg、Al、有机质、碳酸盐和烧失量)的含量分析,系统研究了星云湖近60年来底泥中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历史,并借助地积累指数法对星云湖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星云湖沉积物中元素Cd、Cr、Cu主要为自然来源,之后受当地工业化蓬勃发展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湖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显著增强;元素Pb的污染历史早于20世纪50年代,与全球很多区域Pb污染要早于其它多数重金属污染这一现象相似;此外,可能受当地特殊的工业发展历史影响,1973~1991年期间星云湖遭受严重的Zn污染,平均污染指数值达到3.25,按Muller污染指数分级属4级偏重污染。综合来看,当前星云湖的污染程度仍然较轻,但是近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已明显显现,需要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210Pb 137Cs 重金属 地积累指数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及其在湖泊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成艾颖 余俊清 +1 位作者 张丽莎 高春亮 《盐湖研究》 CSCD 2010年第2期7-13,共7页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在海洋和湖泊沉积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国内尚未见到研究成果的报道。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具有快速、无破坏性、连续测试元素和对样品制备要求不高等特点,在获取高分辨环境记录方面更具...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在海洋和湖泊沉积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国内尚未见到研究成果的报道。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具有快速、无破坏性、连续测试元素和对样品制备要求不高等特点,在获取高分辨环境记录方面更具独特的优势。因此,这一分析方法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它能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加强高分辨率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的整体性研究,促进环境指标的综合运用与定量化研究。从介绍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的校正入手,进而分析该测试方法的应用现状与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F岩芯扫描分析 湖泊沉积物 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旗海岩芯烧失量分析与冰后期环境演变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子亭 余俊清 +1 位作者 张保华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SCD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重建闭流型湖泊的水位及环境变化,可以为研究冰后期及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及季风环流演变提供不可或缺的关键信息。对HQH4岩芯烧失量与川蔓藻化石种子的研究结果显示,黄旗海湖区在全新世到来之前的气候寒冷,湖面冰封期较长,夏季温... 重建闭流型湖泊的水位及环境变化,可以为研究冰后期及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及季风环流演变提供不可或缺的关键信息。对HQH4岩芯烧失量与川蔓藻化石种子的研究结果显示,黄旗海湖区在全新世到来之前的气候寒冷,湖面冰封期较长,夏季温度较低,致使湖泊的有机生产率和自生碳酸盐产量比全新世低很多。黄旗海从全新世早期起进入了稳定的湖泊发展阶段后有机生产率显著上升,自生碳酸盐产量同步大幅度增长。在10200—6800aBP期间,烧失量出现显著波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发生暖湿-冷干-暖湿-冷湿的变化。在6800~3800aBP期间,烧失量较高而且波动较小,反映了中全新世黄旗海以稳定的温暖湿润气候为主,湖水水位变化不大,有机质和碳酸盐生产力较高。从3800aBP起,气候逐渐变凉,间有多次冷暖干湿的剧烈变化,水位波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旗海 湖底岩芯 烧失量 川蔓藻 冰后期环境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湖水古盐度定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曾承 安芷生 +1 位作者 刘卫国 余俊清 《盐湖研究》 CSCD 2007年第4期13-19,共7页
湖水古盐度的定量反演,可以促进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尤其是封闭湖泊的盐度取决于流域降水,径流和蒸发的平衡关系,并直接表现为湖泊水位的变化。关于湖水的古盐度反演,长期以来已经根据多湖泊沉积环... 湖水古盐度的定量反演,可以促进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尤其是封闭湖泊的盐度取决于流域降水,径流和蒸发的平衡关系,并直接表现为湖泊水位的变化。关于湖水的古盐度反演,长期以来已经根据多湖泊沉积环境指标加以揭示,包括湖泊沉积物中介形虫壳体的元素地球化学特性、硅藻-古盐度转换函数、介形虫壳体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关系以及实验模拟等。各种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及一定的局限性,对此做了归纳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古盐度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湖泊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21
19
作者 蔡伟 余俊清 李红娟 《盐湖研究》 CSCD 2005年第4期14-20,共7页
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快速、宏观的获得研究区域的数据,已成为湖泊环境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不仅可以为准确判读湖区地质地貌、自然与人为作用下的环境变化、盐湖矿产资源的分布等提供直观的影像,还能为湖泊... 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快速、宏观的获得研究区域的数据,已成为湖泊环境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不仅可以为准确判读湖区地质地貌、自然与人为作用下的环境变化、盐湖矿产资源的分布等提供直观的影像,还能为湖泊水质监测、水深检测、水面温度反演以及盐湖卤水动态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遥感技术在湖泊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正逐步从定性发展为定量研究,因此,对于区分湖泊水体中不同组分对遥感图像各光谱值的贡献等遥感机理的认识及理论尚需进一步深化,同时需要对处理遥感数据所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以建立更加完善的遥感模型。今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处理工具的结合将是环境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湖泊环境监控 遥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介形虫古生态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军 余俊清 《盐湖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66-71,共6页
湖泊的水文状况和水化学条件 ,特别是盐度、离子组成、温度及深度等不仅对介形虫种属的分类、组合、丰度及分异度 ,而且对介形虫壳体的大小、形态、结构、壳饰及厚度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湖相介形虫的古生态学 ,可以提供重要的环境变... 湖泊的水文状况和水化学条件 ,特别是盐度、离子组成、温度及深度等不仅对介形虫种属的分类、组合、丰度及分异度 ,而且对介形虫壳体的大小、形态、结构、壳饰及厚度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湖相介形虫的古生态学 ,可以提供重要的环境变化信息 ,近年来在环境变化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高分辨率环境变化 ,特别是定量研究的要求 ,必须了解介形虫的种属分类知识 ,掌握盐度和离子组成对介形虫种属变化的影响 ;必须了解介形虫种属的生命历史和生态消长的过程 ,积累介形虫种属的生态资料 ;通过定期收集野外介壳和水样分别进行种属鉴定和化学分析 ,了解湖水的盐度和温度对介壳生态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介形虫 古生态学 环境变化 盐度 温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