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问题的探讨(附370例分析)
1
作者 余作黔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50-250,共1页
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问题的探讨(附370例分析)温州医学院附一医普外科(325000)余作黔对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以往的经验多倾向于常规放置引流以策安全。但目前国内许多作者主张有选择的引流,减少放... 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问题的探讨(附370例分析)温州医学院附一医普外科(325000)余作黔对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引流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以往的经验多倾向于常规放置引流以策安全。但目前国内许多作者主张有选择的引流,减少放置引流管引起的并发症。现对我院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手术后 腹腔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胃癌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锋 张培趁 +3 位作者 余震 章晓东 余作黔 姚建高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1,15,共5页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胃癌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4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试验组(n=19)。对照组病人按低氮、低热量原则,于术后连续5 d行肠外营养(PN)治疗,试验组病人加用ω-3 PUFA。检...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胃癌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42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试验组(n=19)。对照组病人按低氮、低热量原则,于术后连续5 d行肠外营养(PN)治疗,试验组病人加用ω-3 PUFA。检测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1、3、5天炎症因子IL-1β、IL-2、IL-6、TNF-α、IL-12水平和术前及术后第1、5天肝肾功能,同时记录病人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的疲劳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IL-1β、TNF-α和IL-6浓度最高,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5天,试验组IL-1-β、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疲劳评分分值术后第3天最高,试验组病人术后第3、5、7天疲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GPT、GOT、肌酐和尿酸术后第5天较第1天均有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ω-3 PUFA能减轻胃癌病人术后的炎性反应和疲劳,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胃癌 炎症因子 术后疲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宏众 闫竞一 +6 位作者 韩少良 张启瑜 周蒙涛 张培趁 余作黔 姚建高 朱冠保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对1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早期手术治疗组84例,西医非手术治疗组41例,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组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主要并发症、平均住院...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对1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早期手术治疗组84例,西医非手术治疗组41例,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组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主要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和病死率进行总结。结果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7%)、平均住院时间为(22.5±8.3)d及病死率(8.2%)明显低于早期手术治疗组(P<0.01)。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组的主要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低于西医非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可作为SAP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夏建福 姚建高 +3 位作者 董千铜 陈笑雷 余作黔 余震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胃癌患者半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19例、肠内营养组19例、观察组(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20例,术前第1d及术后第1、5、9d检测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总...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胃癌患者半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19例、肠内营养组19例、观察组(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20例,术前第1d及术后第1、5、9d检测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观察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9d血清CD3、CD4、CD4/CD8、前白蛋白均比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相应指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IgA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缩短(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较常规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参麦注射液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催产素催引产初探 被引量:27
5
作者 郑彩微 余作黔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4-195,共2页
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催产素催引产初探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彩微,余作黔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后妊娠分娩是一个重要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但剖宫产后足月妊娠使用催产素催产和引产的研究,国内报道不... 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催产素催引产初探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彩微,余作黔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后妊娠分娩是一个重要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但剖宫产后足月妊娠使用催产素催产和引产的研究,国内报道不多。本文选择61例具有阴道试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腹产 催产素 再妊娠 催产 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PPAR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亦明 余震 +2 位作者 张培趁 陈笑雷 余作黔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689-690,69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榄香烯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榄香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RT-PC... 目的通过观察榄香烯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榄香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中PPARγ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榄香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作用48h后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PPARγ基因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榄香烯可能通过下调PPARγmRNA表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胃癌SGC-7901细胞株 生长抑制 PPARΓ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4^(ARF)、p53抑癌基因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笑雷 张启瑜 +3 位作者 余作黔 陈祥建 张培趁 曾其强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4 ARF、p5 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胰腺癌细胞株PC 3转染p14 ARF基因前后的生长状况 ,探讨它们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0例正常胰腺组织、4 2例胰腺癌组织中p14 ARF蛋白、p5 3...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4 ARF、p5 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胰腺癌细胞株PC 3转染p14 ARF基因前后的生长状况 ,探讨它们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0例正常胰腺组织、4 2例胰腺癌组织中p14 ARF蛋白、p5 3蛋白的表达。将外源性p14 ARFcDNA重组质粒pCI neo p14 ARF和空载体质粒pCI neo分别转染入胰腺癌PC 3细胞中 ,观察转染后胰腺癌PC 3细胞株的生长状况。结果 :正常胰腺组织中p14 ARF的表达率为 90 % ,胰腺癌组织中为 35 .7% ;正常胰腺组织中p5 3的表达率为 0 ,胰腺癌组织中为 4 5 .2 %。胰腺癌PC 3细胞的p14 ARF基因呈缺失变异。外源性野生型p14 ARF基因和空载体质粒pCI neo成功转染入PC 3细胞 ,转染p14 ARF基因的胰腺癌细胞株第 1天生长抑制率为 2 2 % ,第 5天为 2 6 %。结论 :抑癌基因p14 ARF蛋白在胰腺癌中低表达 ,突变型p5 3蛋白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 ;转染p14 ARF基因的胰腺癌细胞株生长受到抑制 ;抑癌基因p14 ARF、p5 3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细胞株 p14^ARF、p5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PTEN、caspase-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程骏 余作黔 +4 位作者 韩少良 黄颖鹏 吴秀玲 万丽 朱冠保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PTEN、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73例胃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TEN和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PTEN、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73例胃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TEN和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7%(29/73)和21.9%(16/73)。②PTEN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增多、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青年组比中老年组表达低。③caspase-3阳性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④胃癌组织中PTEN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3,P<0.01)。结论:PTEN、caspase-3的表达下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可作为判定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TEN CASPASE-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阑尾炎诊断与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少良 余作黔 +3 位作者 张陪趁 程骏 周宏众 蓝升红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4期383-384,共2页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因孕妇生理和解剖位置的改变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甚至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正确处理很重要。本组收集56例妊娠期阑尾炎(appendicitis duri...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因孕妇生理和解剖位置的改变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甚至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正确处理很重要。本组收集56例妊娠期阑尾炎(appendicitis during pregnancy,ADP),回顾性分析其诊疗要点与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妊娠期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骏 韩少良 +3 位作者 沈贤 余作黔 姚建高 朱冠保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5期501-503,共3页
尽管小肠占消化道总长度的70%,但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1%~3%,且以小肠恶性肿瘤为多。良性肿瘤少见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长缓慢、病程长、症状不典型而容易被忽略,待继发症状出现施行手术,甚至在尸解时才被发现。我们回... 尽管小肠占消化道总长度的70%,但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1%~3%,且以小肠恶性肿瘤为多。良性肿瘤少见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长缓慢、病程长、症状不典型而容易被忽略,待继发症状出现施行手术,甚至在尸解时才被发现。我们回顾性分析1968年1月至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186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外科手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3和COX-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宏众 韩少良 +2 位作者 余作黔 张培趁 万丽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p73和COX-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胃腺癌组织中p73和COX-2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p73和COX-2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73和COX-2呈高表达。p73... 目的:探讨p73和COX-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胃腺癌组织中p73和COX-2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p73和COX-2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73和COX-2呈高表达。p73阳性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OX-2蛋白阳性表达与癌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5年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显示:COX-2阳性表达与胃腺癌的预后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p73和COX-2联合表达是影响胃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p73和COX-2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生物学特征密切关系,COX-2的表达可作为胃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p73和COX-2联合检测对胃腺癌预后的判定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73基因 环氧化酶-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手术致胆总管下段穿透性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笑雷 张培趁 余作黔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8期687-688,共2页
关键词 胆道手术 胆总管下段穿透性损伤 手术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35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培趁 余震 +3 位作者 余作黔 朱亚丽 朱冠保 王玉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胃癌术后复发及再次手术的相关因素,提高胃癌根治性手术和复发再次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至2004年12月我院35例胃癌术后复发并再次手术的病例。结果:胃癌复发以局部复发为主(占51.4%),62.9%的病人在2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胃癌术后复发及再次手术的相关因素,提高胃癌根治性手术和复发再次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至2004年12月我院35例胃癌术后复发并再次手术的病例。结果:胃癌复发以局部复发为主(占51.4%),62.9%的病人在2年内复发,约48.6%复发的病人仍可获得再次根治切除;黏液腺癌或未分化癌在2年内复发率最高,均在75%以上;病人术前TNM分期与两次手术时间间隔、再次手术方式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第一次手术方式与复发形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胃癌的疾病分期和第一次手术方式是影响胃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术后病人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切除 复发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联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对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千铜 夏建福 +5 位作者 余震 姚建高 刘纳新 余作黔 张培趁 章晓东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474-1477,共4页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对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POFS)的疗效.方法 将39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n=19)和肠内营养联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组(SE组,n=20),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对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POFS)的疗效.方法 将39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n=19)和肠内营养联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组(SE组,n=20),两组患者术后第2~8天均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SE组在肠内营养支持的同时,予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50ml/d,共用7d.评估患者术后疲劳程度,并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H)、握力、IL-6、TNF-α、PGE2.结果 与EN组比较,SE组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提前,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SE组的VAS评分在术后第7、9天、术后累计疲劳评分及术后差值均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第1、3、5天的VAS评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术后第9天,SE组的握力及其术后差值、前白蛋白水平及其术后差值均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E组的血清IL-6浓度在术后第9天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PGE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它可能通过促进肌力的恢复,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下调炎症反应水平,从而减轻术后疲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疲劳综合征 肠内营养 参麦注射液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胃肠道多原发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培趁 程骏 +1 位作者 余作黔 朱冠保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点 ,诊治原则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2 0 0 3年 48例胃肠道多原发性肿瘤。结果  本组病例占同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0 .83 % ,发病率低 ,同时癌 2 7例 ,异时癌 2 1例 ,多原发大肠癌 3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点 ,诊治原则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2 0 0 3年 48例胃肠道多原发性肿瘤。结果  本组病例占同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0 .83 % ,发病率低 ,同时癌 2 7例 ,异时癌 2 1例 ,多原发大肠癌 3 2例 ,胃多原发癌 10例 ,胃肠道多原发癌 6例 ,术前漏诊率为 3 0 % ,同时癌经手术治疗预后与单发癌相似 ,异时癌预后好于单发癌。 结论  胃肠道多原发肿瘤易漏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多原发性肿瘤 预后 多原发肿瘤 多原发癌 临床分析 多原发大肠癌 结论 目的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p73、COX-2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骏 周宏众 +5 位作者 黄颖鹏 余作黔 吴秀玲 黄爱微 韩少良 朱冠保 《医学新知》 CAS 2008年第3期150-15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p73、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73例胃癌(研究组)及20例正常胃粘膜(正常组)石蜡包埋组织中p73、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73和COX-2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 目的探讨p73、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73例胃癌(研究组)及20例正常胃粘膜(正常组)石蜡包埋组织中p73、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73和COX-2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3%(36/73)和68.5%(50/73);②p73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淋巴结转移个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3,P=0.044);③COX-2表达在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0,P=0.041,P=0.020,P=0.038,P=0.001);④胃癌组织中p73与COX-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97,P=0.095)。结论p73与COX-2的过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COX-2对判断胃癌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73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及全反式维甲酸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PPAR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亦明 余震 +3 位作者 陈笑雷 张培趁 余作黔 姚建高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GZ)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以及对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PGZ(25、50、100μmol/L)、ATRA(0.1、1、10μg/L)及两者合用(PGZ 50μmol/L+ATRA 10μg...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GZ)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以及对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PGZ(25、50、100μmol/L)、ATRA(0.1、1、10μg/L)及两者合用(PGZ 50μmol/L+ATRA 10μg/L)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PPARγ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PGZ及ATRA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两者合用效应比单独使用更显著(P〈0.05)。PGZ(50μmol/L)及ATRA(10μg/L)作用72h后均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PPARγ基因表达,且两者合用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Z及ATRA可能通过下调PPARγ mRNA表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全反式维甲酸 胃癌 PPARΓ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ω-3鱼油脂肪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培趁 石玲燕 +2 位作者 周锋 余作黔 余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80-2582,共3页
目的观察添加鱼油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SAP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使用等氮、等热量PN共6d,热量为108.7kJ/(kg·d),研究组给予鱼油0.2g... 目的观察添加鱼油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SAP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使用等氮、等热量PN共6d,热量为108.7kJ/(kg·d),研究组给予鱼油0.2g/(kg·d)以及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0.8g/(kg·d)。对照组给予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1.0g/(kg·d)。分别在试验开始前和试验第7天早晨抽静脉血测定患者血浆内毒素、血浆D哥L酸水平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水平。结果46例SAP患者发病72h内胃肠功能评分、血浆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血清I-FABP均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下降,但鱼油组与对照组比较,胃肠功能评分、血浆内毒素、D哥L酸水平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薹义(P〈0.05)(1.61±0.79比2.02±0.68;0.24±0.15比0.42±0.11;2.894-1.23比3.95±1.17;77.5±38.4比100.5±42.8)。结论 ω-3鱼油脂肪乳剂能降低SAP患者血浆内毒素、D-乳酸水平以及I-FABP的浓度,从而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Ω-3鱼油脂肪乳 肠黏膜屏障
原文传递
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原因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少良 余作黔 +3 位作者 张陪趁 程骏 周宏众 蓝升红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31-432,共2页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低年资普外科医生最常实施的外科手术之一,尽管阑尾切除是难度相对较小的手术,但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或需要再次手术。本文对阑尾切除术后因非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病例进行回顾...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低年资普外科医生最常实施的外科手术之一,尽管阑尾切除是难度相对较小的手术,但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或需要再次手术。本文对阑尾切除术后因非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阑尾炎术后因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避免阑尾切除术后的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后 再次手术 原因分 非粘连性肠梗阻 防治 外科常见病 急性阑尾炎 普外科医生
原文传递
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一例
20
作者 韩少良 蓝升红 +3 位作者 余作黔 张陪趁 周宏众 程骏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0-310,共1页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大量便血伴全身乏力2年就诊。2年前因大量血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接受止血、输血及营养支持治疗。3个月后再次消化道大出血在上海某医院住院治疗,该期间行胶囊内镜检查诊断为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接...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大量便血伴全身乏力2年就诊。2年前因大量血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接受止血、输血及营养支持治疗。3个月后再次消化道大出血在上海某医院住院治疗,该期间行胶囊内镜检查诊断为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接受保守治疗。后因相继下消化道大出血反复住院4次。本次因下消化道大出血入住我院。入院时一般状态尚好,重度贫血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 下消化道大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 营养支持治疗 医院诊断 反复住院 全身乏力 大量便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