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余丽菲 桂春 +3 位作者 林松 甘伟妮 招晓俊 苏晓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第6期376-378,38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期间收治的38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30 d病死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MI并发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期间收治的38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30 d病死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30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384例患者中,30 d病死率为53.13%。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0岁、Killip分级Ⅱ级以上、侧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未接受溶栓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未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未应用静脉硝酸盐制剂,未接受降脂治疗和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是增加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IV级和未接受降脂治疗是影响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IV级和未用降脂治疗是影响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上应重视患者病情的评估,积极进行临床干预,强化降脂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致死性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胰岛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余丽菲 夏宁 +3 位作者 梁瑜祯 邝晓聪 陈维平 蒙元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高糖条件下对大鼠胰岛功能及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胰岛48 h,按培养液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葡萄糖5.6 mmol/L)、高糖组(葡萄糖15.6mmol/L)、IGF-1组(葡萄糖15.6 mmol/L+IGF-1 10 ng...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高糖条件下对大鼠胰岛功能及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胰岛48 h,按培养液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葡萄糖5.6 mmol/L)、高糖组(葡萄糖15.6mmol/L)、IGF-1组(葡萄糖15.6 mmol/L+IGF-1 10 ng/mL),检测项目(1)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放射免疫法、免疫组织化学法;(2)胰岛细胞凋亡:Hoechst33342染色免疫荧光法、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透射电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胰岛素分泌量、细胞内胰岛素表达率明显减少(P<0.05);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人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因子-2(Bcl-2)表达率明显减少(P<0.05);细胞核碎裂固缩多,核仁消失核膜变形分泌颗粒减少可见淀粉样物质沉积。与对照组及高糖组比较,IGF-1组胰岛素分泌量、胰岛素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胰岛细胞凋亡率低于高糖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Bcl-2表达率高于高糖组但低于对照组(P<0.05);核碎裂、核固缩少,细胞核形态结构正常及分泌颗粒数量相对增加。结论 IGF-1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及抗细胞凋亡作用,这种功能可能与诱导抗凋亡因子Bcl-2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细胞凋亡 人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被引量:3
3
作者 余丽菲 夏宁 梁瑜祯 《医学综述》 2006年第9期544-546,共3页
干细胞具有多重分化活性及高度自我更新潜能。在特定微环境下,能定向分化为具有成血管活性的内皮细胞,在治疗没有流出道的下肢缺血性疾病中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综述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有关进展。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下肢缺血性疾病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余丽菲 黄巧娟 《内科》 2017年第5期612-614,618,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每周进行3~5次运动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每周进行3~5次运动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20 mg/次,3次/d;对照组患者加服谷维素片治疗,10 mg/次,3次/d。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代谢当量和30 min步行试验最远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心绞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脏功能,对促进患者的心脏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 曲美他嗪 运动耐量 生活质量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余丽菲 卢世文 《内科》 201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片治疗,曲美他嗪组患...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片治疗,曲美他嗪组患者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METs评分,6分钟步行最远距离)、生活质量[视觉模拟(VAS)评分,心绞痛周发作次数]、心脏功能[心室射血分数(EF),NYHA心功能分级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曲美他嗪组患者METs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EF、VAS评分均明显高(大)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和心绞痛周发作次数明显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有效提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量,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曲美他嗪 运动耐量 生活质量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不同左室收缩功能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余丽菲 卢世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4期8-10,12,共4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MZ)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分为正常组(LVEF≥50%)、降低组(LVEF 30%~50%)及严重降低组(LVEF≤30%),每组70例。3组均按...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MZ)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分为正常组(LVEF≥50%)、降低组(LVEF 30%~50%)及严重降低组(LVEF≤30%),每组70例。3组均按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治疗,3组均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TMZ组)和对照组35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8周后运动耐量(METs、30 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TMZ组和对照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功能均明显提高(P<0.05),且TMZ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LVEF值降低,TMZ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脏功能改善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有效增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脏功能,尤其对于LVEF偏低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曲美他嗪 运动耐量 生活质量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enre-Based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被引量:1
7
作者 余丽菲 《海外英语》 2011年第8X期39-40,42,共3页
The essay explains why the writing skill is often perceived to be the most difficult language skill to master; to what extent can a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skill of writing compare ... The essay explains why the writing skill is often perceived to be the most difficult language skill to master; to what extent can a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skill of writing compare briefly to other skills such as product approach and process approach; and introduce a new approach process-genre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RE APPROACH process-genre APPROA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25
8
作者 苏晓 林松 +3 位作者 韦永先 覃涛 余丽菲 招晓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6-1559,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甲状腺素,对比...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甲状腺素,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钠肽(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Ⅰ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水平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其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重症慢性心衰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心脏按压与心脏起搏的同步性对心肺复苏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巧娟 郑君慧 +1 位作者 余丽菲 陈蒙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胸外心脏按压与心脏起搏的同步性对心肺复苏疗效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CPR处理);起搏1组(同步起搏+ROSC后继续间歇起搏);起搏2组(同步起搏)和起搏3组(非同步起搏),建立大鼠窒息性骤... 目的:探讨胸外心脏按压与心脏起搏的同步性对心肺复苏疗效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CPR处理);起搏1组(同步起搏+ROSC后继续间歇起搏);起搏2组(同步起搏)和起搏3组(非同步起搏),建立大鼠窒息性骤停动物模型,在常规心肺复苏(CPR)的基础上,观察冠脉冠注压、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恢复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以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起搏1组和起搏2组大鼠ROSC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起搏3组(P<0.05);起搏1组出现自主呼吸的时间和脱离呼吸机的时间均明显早于起搏2组(P<0.05);CPR早期,起搏1组和起搏2组大鼠的冠状动脉内灌注压(CPP)普遍高于对照组和起搏3组(P<0.05),复苏20 min后,起搏1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呈现一种平稳状态,而起搏2组的MAP呈进行性下降趋势,25 min以后与起搏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心脏按压与心脏起搏的同步性对CPR疗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OSC后继续给予大鼠间歇性心脏起搏30 min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器官和组织的灌注进而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脏起搏 胸外心脏按压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临时起搏器植入在专科医师培训中的教学体会
10
作者 卢世文 余丽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1期170-171,共2页
自临床医师培训制度兴起以来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于2015年正式确立了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并在第二年度开始进行了呼吸科、心血管内科以及神经外科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这代表着我国正式启动心内科专科... 自临床医师培训制度兴起以来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于2015年正式确立了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并在第二年度开始进行了呼吸科、心血管内科以及神经外科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这代表着我国正式启动心内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构建[1]。在最近的这两年时间内,尽管心内科专科培训工作处在稳步发展的进程中,但依旧存在一些诸如专业技能操作和技术培训不够硬的问题,所以增强专科医师培训,使其更加规范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培训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
11
作者 余丽菲 《中国电子商务》 2014年第4期222-223,共2页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千变万化,为了促进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资本管理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之中,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是现在银行经济进步的一个主题。为了迎合国际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也逐渐的在...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千变万化,为了促进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对经济资本管理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之中,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是现在银行经济进步的一个主题。为了迎合国际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也逐渐的在改变。本文对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分析,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瞄电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经济 资本管理 管理模式 现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思路
12
作者 余丽菲 《经济视野》 2014年第3期-,共1页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要。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此,需要我们对农村金融服务展开研究,寻求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策略。在文章中,不仅对当前农村金...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要。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此,需要我们对农村金融服务展开研究,寻求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策略。在文章中,不仅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而且提出了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 主要问题 有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信号通路在小鼠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对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世文 余丽菲(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究JAK/STAT信号通路在小鼠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对核因子kappaB(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SD健康雄性小鼠,10只为正常组,20只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心肌梗死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阻断干预组,对阻断干... 目的:探究JAK/STAT信号通路在小鼠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对核因子kappaB(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SD健康雄性小鼠,10只为正常组,20只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心肌梗死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阻断干预组,对阻断干预组模型小鼠使用AG490溶液进行灌胃处理,正常组与心肌梗死组小鼠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对3组小鼠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脏、左心室重量指数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JAK/STA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对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NF-κB、TNF-α水平。结果:正常组小鼠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心肌梗死组和阻断干预组,且阻断干预组小鼠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正常组小鼠心脏、左心室重量及心脏、左心室重量指数均低于心肌梗死组和阻断干预组,阻断干预组小鼠心脏、左心室重量及心脏、左心室重量指数均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正常组小鼠JAK/STAT通路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心肌梗死组和阻断干预组,且阻断干预组小鼠JAK/STAT通路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心肌梗死组小鼠各时间点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组,阻断干预组小鼠各时间点心肌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心肌梗死组,高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小鼠心肌组织NF-κB、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心肌梗死组和阻断干预组,阻断干预组小鼠心肌组织NF-κB、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小鼠心肌梗死发病后心功能及心脏、左心室重量指数出现异常,使用AG490溶液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后,小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得到改善,心脏、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抑制心肌组织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功能 心肌细胞凋亡 心脏重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结合Simman 3G模拟人在住培医师心内科电复律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余丽菲 卢世文 《大众科技》 2019年第6期144-145,171,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结合SimMan模拟人在临床住培医师生心内科电复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名住培生随机分为试验组(PBL结合SimMan模拟人)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结合普通模拟人)进行电复律技能培训,培训后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并对学...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结合SimMan模拟人在临床住培医师生心内科电复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名住培生随机分为试验组(PBL结合SimMan模拟人)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结合普通模拟人)进行电复律技能培训,培训后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并对学员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以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学员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效果调查比较,试验组学员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BL结合SimMan模拟人进行住培生电复律技能培训,可提高学生的临床急救技能及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方法 SimMan模拟人 电复律 心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成分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余丽菲 卢世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32-36,共5页
分析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成分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63例人冠状动脉粥尸检组织蜡块标本,时间2015年10月-2021年10月,63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每位患者的冠状动脉展开取材... 分析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成分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63例人冠状动脉粥尸检组织蜡块标本,时间2015年10月-2021年10月,63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每位患者的冠状动脉展开取材制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HE染色冠状动脉组织切片进行常规观察,同时通过Smart Scape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纤维帽厚度和脂核面积,根据检查结果将63例患者划分为17例稳定斑块组、11例不稳定斑块组和35例血管正常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获取到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CD68,CD3和鼠抗人(α-smooth muscIe actin,SMA),分析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成分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稳定和稳定斑块组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基本一致(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脂核面积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纤维帽厚度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血管正常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SMA表达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IL-18、IL-6、TNF-α、mast ceII tryptase、CD3和 CD68均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P<0.05);SMA表达和IL-18、IL-6、TNF-α、mast ceII tryptase、CD3和CD68均呈现出负相关(P<0.05)。 结论 斑块不稳定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为平滑肌细胞含量显著降低,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含量大幅度提升,而平滑肌细胞含量降低与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含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 斑块 细胞成分 斑块稳定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清CTRP9,APN水平的关系
16
作者 余丽菲 卢世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87-88,共2页
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文中简称CAAP)稳定性与血清CTRP9、APN的关系。方法: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0例,列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RP9、APN水平... 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文中简称CAAP)稳定性与血清CTRP9、APN的关系。方法: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0例,列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RP9、APN水平。同时,将观察组详细分为硬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三种类型,同样对比相关的血清水平。结果:观察组CTRP9、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软斑块患者的CTRP9、APN低于混合斑块、硬斑块者(P<0.05)。结论:患CAAP后,其机体的血清CTRP9、APN水平则会呈明显下降趋势,且其斑块稳定性越低,则相关水平也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稳定性 血清 CTRP9 A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苏晓 陈蒙华 +1 位作者 林松 余丽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5期4916-4918,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8名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心肺复苏,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复苏开始时间和地点、复苏过程和复苏结局等多项指标,统计分析复苏效果。结果:119... 目的:分析我院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8名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心肺复苏,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复苏开始时间和地点、复苏过程和复苏结局等多项指标,统计分析复苏效果。结果:1198名患者,72例取得最终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6.4%;2不同年龄(=15.380,P<0.001)、基础性疾病(x^2=11.465,P=0.043)、复苏开始时间(x^2=57.968,P<0.001)、地点(x^2=61.384,P<0.001)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16~60岁、非心血管疾病、心脏骤停5分钟内、院内开始心肺复苏者成功率较高;3复苏成功者和失败者复苏持续时间(t=-5.961,P<0.001)和气道建立时间(t=-4.045,P=0.00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功者复苏持续时间要短于失败者,而气道建立时间要早于失败者。结论: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不盲目延长心肺复苏时间,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华 余丽菲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60-63,共4页
建构行之有效的职业指导体系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存在着将"职业指导"简单地理解为"就业指导"、职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对职业指导工作机制和模式的研究不足等问题。为改变... 建构行之有效的职业指导体系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体系存在着将"职业指导"简单地理解为"就业指导"、职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对职业指导工作机制和模式的研究不足等问题。为改变这种现状,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要以人本化、全程化、精细化为理念构建立体型(简称"三化一型")职业指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指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