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异常参与发育源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翅 何航元 +3 位作者 肖浩 李斌 汪晖 陈廖斌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与生命早期骨发育密切相关,是一种发育起源疾病。本文总结了OP发育起源相关的文献报道,提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异常有关。同时,简要阐明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与生命早期骨发育密切相关,是一种发育起源疾病。本文总结了OP发育起源相关的文献报道,提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异常有关。同时,简要阐明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系统阐述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异常参与发育源性OP相关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最后,鉴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在骨骼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从益生菌/益生元两方面总结生命早期干预肠道菌群策略对宿主生长发育及骨量的影响,为防治发育源性OP提供新思路与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生命早期 发育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膝关节积液时髌骨高度的测量方法及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航元 倪曲波 +2 位作者 杨旭 谭杨 陈廖斌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膝关节积液状态下髌骨高度的测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膝关节积液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分别测量每例病人膝关节积液与否时传统髌骨指数以及改良髌骨指数(modified patellar index,M... 目的探索一种适用于膝关节积液状态下髌骨高度的测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膝关节积液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分别测量每例病人膝关节积液与否时传统髌骨指数以及改良髌骨指数(modified patellar index,MPI)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评估MPI与传统髌骨指数之间相关性的结果显示,MPI与3个传统髌骨指数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评估各髌骨指数在膝关节积液前后变化的结果显示,传统髌骨指数在膝关节积液前后均有明显变化(P<0.05),而MP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传统髌骨指数在膝关节积液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而MPI与传统髌骨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在膝关节积液前后无显著性变化,可以考虑用于膝关节积液状态下的髌骨高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积液 髌骨高度 髌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基胆固醇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瀚文 何航元 +2 位作者 袁明武 张明 乐国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25-羟基胆固醇对大鼠软骨细胞基质合成及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细胞不做处理)、模型组[白介素-1β(IL-1β)进行骨关节炎(OA)造模]和5、25、125μmol/L组(分别给予5、25、125... 目的探讨25-羟基胆固醇对大鼠软骨细胞基质合成及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细胞不做处理)、模型组[白介素-1β(IL-1β)进行骨关节炎(OA)造模]和5、25、125μmol/L组(分别给予5、25、125μmol/L的25-羟基胆固醇处理)。检测5组软骨细胞总胆固醇(TCH)含量、Ⅱ型胶原前体α1(Col2a1)、蛋白聚糖(Aggrecan)、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肝脏X受体α(LXRα)、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和ABCG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软骨细胞Col2a1、Aggrecan和LXRα的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而MMP-13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125μmol/L组Col2a1、Aggrecan、LXRα、ABCA1和ABCG1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但MMP-13的mRNA表达升高(P<0.05)。125μmol/L组软骨细胞TCH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胆固醇可能通过抑制软骨细胞胆固醇流出通路,进而导致软骨细胞内胆固醇蓄积,最终引起软骨细胞质量降低,加重OA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胆固醇 Ⅱ型胶原前体α1 蛋白聚糖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介导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罗瀚文 何航元 +2 位作者 何方威 李科鑫 乐国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0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脂分化对大鼠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构建酒精诱导的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进行大鼠股骨头标本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检测LncRNA-H...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脂分化对大鼠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构建酒精诱导的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进行大鼠股骨头标本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检测LncRNA-HOTAIR/miR-122/PPARγ信号表达变化。采用不同剂量(0、10、50、100 mM)的乙醇(80%浓度)处理大鼠BMSCs 72 h,然后检测BMSCs的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以及LncRNA-HOTAIR/miR-122/PPARγ信号表达变化。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乙醇组中miR-122的表达降低,而LncRNA-HOTAIR的表达增加,PPARγ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乙醇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了FABP4、FAS、LPL的mRNA表达(P<0.05);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乙醇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细胞外矿化的形成(P<0.05);乙醇可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miR-122的mRNA表达,并促进LncRNA-HOTAIR和PPARγ的表达(P<0.05)。结论乙醇可能通过促进LncRNA-HOTAIR的表达抑制miR-122的表达,进而导致PPARγ的高表达,最终在乙醇诱导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过程中介导BMSCs的脂肪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微小RNA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