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秀华 苏智军 +2 位作者 程嗣宇 邱燕燕 刘江福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死亡组影响预后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IDS合并TM感染患者病死率为18.8%。最常见症状体征为发热(94.1%)、咳嗽(54.1%)、消瘦(54.1%)、皮肤损害(34.1%)、肝脾肿大(38.8%)和淋巴结肿大(80.0%)。最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是贫血(78.8%)、血小板减少(45.9%)和谷草转氨酶升高(70.6%)、乳酸脱氢酶升高(80.0%)。Logistic回归筛选出血红蛋白(OR=0.922;95%CI 0.858,0.991)、尿素氮(OR=1.612;95%CI 1.084,2.399)、呼吸衰竭(OR=348.538;95%CI 5.374,22606.322)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结论呼吸衰竭和血红蛋白减少、尿素氮升高是AIDS合并TM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示踪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秀华 李东良 +2 位作者 江军 程变巧 杨才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记和示踪方法,优化示踪技术。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29、CD34、CD45、CD90),分别用BrdU、DAPI以及GFP 3种方法标记干细胞,DAPI和GFP标记率直接通...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记和示踪方法,优化示踪技术。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29、CD34、CD45、CD90),分别用BrdU、DAPI以及GFP 3种方法标记干细胞,DAPI和GFP标记率直接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鉴定,BrdU标记率通过细胞免疫化学法鉴定,比较3种示踪技术的优缺点。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显示MSCs CD29、CD90表达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3种标记方法对细胞均未显示明显毒性。终浓度10μmol/L BrdU标记48h、终浓度1μg/ml DAPI标记12h分别为其最佳标记浓度及时间。感染复数MOI=8时,GFP慢病毒感染MSCs 12h,感染率可达90%以上。结论 GFP基因转染是一种稳定、可靠、安全的标记方法,对成体干细胞的示踪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细胞 培养的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的流阻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何秀华 王健 +2 位作者 杨嵩 毕雨时 禚虹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6期497-501,共5页
针对传统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为了寻求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流管的最佳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仿真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将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与传统扩散/收缩管进行性能对比分... 针对传统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为了寻求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流管的最佳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仿真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将新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与传统扩散/收缩管进行性能对比分析.分别改变三通全扩散/收缩管的分流锥管长度L2、分流锥管夹角φ、分流锥管的锥角2θ和分流锥管宽度b2,研究分流锥管结构参数对三通全扩散/收缩管流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扩散/收缩管,三通全扩散/收缩管的反向流阻系数与正向流阻系数之比λ在较高雷诺数下大于传统扩散/收缩管,可提高无阀压电泵的效率;在不同雷诺数流动下,三通全扩散/收缩管的最优结构参数相差较大,设计时必须要根据实际工况选用合适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三通全扩散/收缩管 数值模拟 流阻特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Fatigue的泵用压电振子疲劳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何秀华 毕雨时 +1 位作者 王健 禚洪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1期35-38,81,共5页
为预测压电泵驱动部件压电振子的疲劳寿命,建立了双晶片压电振子的有限元模型,并应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双晶片压电振子的等效应力图和危险区域最大应力节点.利用ANSYS/Fatigue模块对这些危险点进行疲劳分析,并和其他... 为预测压电泵驱动部件压电振子的疲劳寿命,建立了双晶片压电振子的有限元模型,并应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双晶片压电振子的等效应力图和危险区域最大应力节点.利用ANSYS/Fatigue模块对这些危险点进行疲劳分析,并和其他区域应力集中的点进行比较,得到双晶片压电振子的疲劳耗用系数.利用M iner法则判断压电振子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预测其疲劳寿命.研究了不同基底材料以及结构参数对双晶片压电振子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和单晶片压电振子进行了对应比较.结果表明,基底最优材料为Cu,半径变化不影响其疲劳寿命,而厚度变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要比电压变化的影响要大,双晶片压电振子的疲劳寿命总要比单晶片的稍长些,这为选择和优化压电振子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压电振子 疲劳分析 耗用系数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周期挡板的T-型微混合器 被引量:9
5
作者 何秀华 颜杰 王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77-2886,共10页
设计了一种流道内布置周期挡板结构的高效T-型微混合器来提高微流控系统的混合效率。该微混合器结构简单,周期布置的挡板可以有效地缩短流体混合所需的流道长度和时间,混合效率高。安排了正交实验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CFX研究... 设计了一种流道内布置周期挡板结构的高效T-型微混合器来提高微流控系统的混合效率。该微混合器结构简单,周期布置的挡板可以有效地缩短流体混合所需的流道长度和时间,混合效率高。安排了正交实验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CFX研究了流道结构参数对混合效果的影响。采用静态田口分析法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道结构参数对混合效果的相对影响程度排列如下:挡板攻角(θ)>流道高度(H)>挡板宽度(L)>相邻混合单元之间距离(D)。根据结构参数对混合效果的影响程度,得出研究参数范围内的最优组合为:θ=75°,H=0.4 Wm,L=0.7 Wm,D=0.6 Wm(这里Wm为流道宽度,等于200μm)。实验显示,结构参数符合最优参数组合的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提升显著,雷诺数Re=54时即可实现完全混合(混合指标M>95%)。文中研究了流道结构对进出口压降的影响,结果显示,攻角θ对进出口压降的影响趋势在不同雷诺数下相同,参数H,D亦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微混合器 田口方法 微混合 混合效率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泵用压电振子正交优化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何秀华 张睿 +1 位作者 邓许连 蒋权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9-222,226,共5页
作为压电泵的驱动源,压电振子的振动性能影响泵的性能。为此,对影响压电振子振动性能的压电振子结构参数以及材料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对分析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到了各影响因素分别对压电振子中心... 作为压电泵的驱动源,压电振子的振动性能影响泵的性能。为此,对影响压电振子振动性能的压电振子结构参数以及材料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对分析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到了各影响因素分别对压电振子中心点处振幅以及谐振频率两个重要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并得到了较好的方案。通过再设计试验分析,最终获得了提高压电振子振动性能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压电振子 正交设计法 优化设计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秒级长脉冲调制器技术探索和实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何秀华 李网生 +1 位作者 田为 王登峰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77,共5页
介绍了毫秒级脉冲高功率调制器系统技术。围绕长脉冲调制器应用体制、高压开关、驱动方式,以及脉冲顶降补偿技术等展开论述,对于两种常用体制、两类常用开关、三种驱动方式,以及四项顶降补偿技术各自的工作原理、特点、适用场合及优... 介绍了毫秒级脉冲高功率调制器系统技术。围绕长脉冲调制器应用体制、高压开关、驱动方式,以及脉冲顶降补偿技术等展开论述,对于两种常用体制、两类常用开关、三种驱动方式,以及四项顶降补偿技术各自的工作原理、特点、适用场合及优缺点做了系统阐述。介绍了电压电流为-70kV/50A、脉宽达1ms、脉冲顶降小于5%的长脉冲大功率调制器,并对其测试结果进行了说明。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长脉冲调制器技术先进,在输出功率、输出波形、脉冲顶降等各方面指标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调制器 长脉冲 脉冲顶降补偿 Marx调制器 IGBT串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无阀压电泵的流阻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何秀华 张睿 +1 位作者 杨嵩 邓许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2-246,共5页
基于扩散/渐缩管流动特性,提出一种用于无阀压电泵的"V"型管,以满足微型全分析系统等应用需求。阐述了"V"型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对"V"型无阀压电泵内的流阻特性进行理论分析。通过采用有限元法对"V&qu... 基于扩散/渐缩管流动特性,提出一种用于无阀压电泵的"V"型管,以满足微型全分析系统等应用需求。阐述了"V"型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对"V"型无阀压电泵内的流阻特性进行理论分析。通过采用有限元法对"V"型管进行模拟计算,研究"V"型管的结构参数对其流阻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V"型管的分流角、扩散角以及进口宽度对其流阻特性影响较大,"V"型管的长度对其流阻特性影响较小;较大的"V"型管深度有利于提高泵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V”型管 流阻特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无阀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秀华 邓许连 +2 位作者 毕雨时 王健 禚洪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4期292-296,共5页
设计了一种压电无阀微混合器,对微混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ANSYS软件对微混合器的驱动部件圆形复合压电振子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压电振子中心平面上各点在正弦交变电压驱动下的振动... 设计了一种压电无阀微混合器,对微混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ANSYS软件对微混合器的驱动部件圆形复合压电振子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压电振子中心平面上各点在正弦交变电压驱动下的振动位移随各点半径、驱动电压的变化规律,发现各点位移呈正弦变化规律,各点振幅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随驱动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压电振子各点位移变化规律拟合得到了压电振子运动位移方程,并根据位移方程编写了UDF程序,经编译后将UDF程序调入到Fluent软件中,以此作为设定压电振子的运动边界条件,采用动网格模型对微混合器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得到了压电无阀微混合器的流量及微混合器不同时刻的微混合器腔内的混合情况.结果表明:设计的压电无阀微混合器不仅能实现流体泵送,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流体间的均匀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无阀微混合器 数值模拟 压电振子 运动边界 动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无阀压电泵的流场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秀华 张睿 +2 位作者 杨嵩 邓许连 蒋权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18-221,共4页
简述了V型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其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泵的平均流量方程和效率公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V型无阀压电泵的简化模型,通过对V型无阀压电泵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供给状态与泵送状态下的压力云图与速度... 简述了V型无阀压电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其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泵的平均流量方程和效率公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V型无阀压电泵的简化模型,通过对V型无阀压电泵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供给状态与泵送状态下的压力云图与速度矢量图。通过与并联扩散管压电泵在不同进出口压差下的压力损失系数比进行比较发现其变化规律的一致性,且V型无阀压电泵压力损失系数比的曲线平直上升,说明V型无阀压电泵比并联扩散管压电泵的流动稳定性好,从而验证了V型无阀压电泵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V型管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小鼠肝再生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秀华 李东良 +1 位作者 范敬静 马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促进肝大部切除小鼠肝再生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大部分切除(约70%)模型,将肝切除小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肝切除组:肝切除后24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d;G-CSF+肝切...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促进肝大部切除小鼠肝再生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大部分切除(约70%)模型,将肝切除小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肝切除组:肝切除后24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d;G-CSF+肝切除组:rhG-CSF150μg/(kg?d)腹腔注射5d,24h后进行肝切除;肝切除+G-CSF组:肝切除术后24h,rhG-CSF150μg/(kg?d)腹腔注射5d.于术后7d取血清和肝组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内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及BrdU阳性细胞.结果:肝切除+G-CSF组和G-CSF+肝切除组BrdU及PCNA表达及BrdU阳性细胞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CNA:74.08%±8.86%,68.91%±9.64%vs57.36%±13.37%,均P<0.05);肝组织病理检查发现G-CSF+肝切除组27%(3/11)小鼠肝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肝功生化学也显示血清ALT及AST升高,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CSF具有明显促进肝大部切除小鼠肝再生的作用,但也容易诱发肝脏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肝再生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阀压电泵用平面锥管内部流动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秀华 禚洪彩 +2 位作者 杨嵩 邓志丹 李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2-537,共6页
为了研究锥管的流阻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最小截面宽度为150μm,高度为150μm的平面锥管进行分析,得到雷诺数在100~2 000范围内,收缩方向流阻系数与扩散方向流阻系数的比值λ随锥角θ及流管长宽比l/w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流管锥... 为了研究锥管的流阻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最小截面宽度为150μm,高度为150μm的平面锥管进行分析,得到雷诺数在100~2 000范围内,收缩方向流阻系数与扩散方向流阻系数的比值λ随锥角θ及流管长宽比l/w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流管锥角越小,θ及l/w对λ值的影响越大,且流管的流阻特性随θ和l/w的变化发生了转换;在Re=100与Re≥500两种工况下,流管扩散方向流阻系数ξd随θ及l/w的变化趋势相反;Re=100时,流管多呈沿扩散方向流阻较小的Ⅰ类流管特性,θ=20°,l/w=20的流管的λ值最大达到1.22;Re≥500时,流管多呈沿收缩方向流阻较小的Ⅱ类流管特性,θ=20°,l/w=1的流管的λ值最小达到0.63.说明不同雷诺数流动下流管的流阻特性相差较大,不同工况下可通过选用合适的流管结构参数提高无阀压电泵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平面锥管 流动特性 转折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的压电泵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秀华 张睿 蒋权英 《排灌机械》 2007年第4期64-68,共5页
基于MEMS的压电泵是集驱动部件、工作部件和控制部件于一体的便于集成的微型泵,它采用压电晶体作为其驱动部件材料。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差异,压电泵主要分为压电薄膜泵和压电超声泵。介绍了压电泵的单腔体结构和多腔体结构,而多腔... 基于MEMS的压电泵是集驱动部件、工作部件和控制部件于一体的便于集成的微型泵,它采用压电晶体作为其驱动部件材料。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差异,压电泵主要分为压电薄膜泵和压电超声泵。介绍了压电泵的单腔体结构和多腔体结构,而多腔体结构的压电泵是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由于压电泵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响应快等优点,在许多需要微流量控制的场合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总结了压电泵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展望了压电泵的主要发展方向,提出了压电泵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压电泵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微电子机械系统 压电振子 单腔体 多腔体 压电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大功率发射机的小型化宽脉冲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秀华 王登峰 +2 位作者 窦好刚 张亚斌 栾镝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2,共5页
结合研制实践,介绍了一种用于车载式雷达的C波段多注速调管发射机,其特点是脉冲宽度宽、输出功率高、机动性高、可靠性高,在平原及高原多种环境条件下均可长期稳定工作。对发射机的设计思想和系统组成作了阐述,并通过与以往同等功率量... 结合研制实践,介绍了一种用于车载式雷达的C波段多注速调管发射机,其特点是脉冲宽度宽、输出功率高、机动性高、可靠性高,在平原及高原多种环境条件下均可长期稳定工作。对发射机的设计思想和系统组成作了阐述,并通过与以往同等功率量级的发射机设计方法的比较,从宽脉冲全固态调制器设计、高稳定度高压电源设计、小型化轻型化结构设计、高原适应性设计等四个方面重点讨论了该发射机研制中的设计改进思路和实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速调管发射机 小型化 宽脉冲 全固态调制器 高压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合成射流压电微泵关键结构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秀华 张习同 +1 位作者 杨嵩 邓志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88,共5页
为增大无阀微泵流量,改进合成射流微泵设计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合成射流压电激励器的微泵结构,并提出关键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在合成射流激励器流场模拟结果基础上,绘制其轴线上的轴向瞬时速度变化曲线以及出口横截面上的轴向速度分布曲线... 为增大无阀微泵流量,改进合成射流微泵设计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合成射流压电激励器的微泵结构,并提出关键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在合成射流激励器流场模拟结果基础上,绘制其轴线上的轴向瞬时速度变化曲线以及出口横截面上的轴向速度分布曲线,利用轴线上轴向速度稳定点以及出口横截面上轴向速度分布曲线的零点确定最佳泵腔高度和出口直径.对所选用的合成射流激励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微泵结构的最佳泵腔高度为7 mm,最佳出口直径为1.78 mm.在零背压下,当雷诺数为225、频率为100 Hz时,该合成射流微泵流量可达32.1 m L/min.数值仿真与实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该类微泵在大流量且连续稳定出流性能下的关键结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微泵 合成射流 结构参数 流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阀压电泵用平面锥管的非稳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秀华 蔡盛川 +2 位作者 邓志丹 杨嵩 韦丹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95,共7页
利用CFX软件在不同Womersley数(Wo)下对锥角为5°和10°的平面锥管的非稳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目的在于获得非稳态条件下影响无阀压电泵用平面锥管流动特性的因素。锥管进口设为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压力边界条件,压力... 利用CFX软件在不同Womersley数(Wo)下对锥角为5°和10°的平面锥管的非稳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目的在于获得非稳态条件下影响无阀压电泵用平面锥管流动特性的因素。锥管进口设为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压力边界条件,压力幅值分别取0.5、1和5kPa。结果表明:流量变化滞后于压力变化,且Wo越大,压力幅值越小,相位差越大;净流量随压力幅值和锥角的增大而增大;锥管扩散方向和收缩方向的压力损失系数随Wo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力幅值和锥角的增大而减小;低Wo下,压力幅值越大,微泵的整流效率越高,高Wo下,压力幅值越小,整流效率越高;非稳态流动产生的旋涡对无阀压电泵的输出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平面锥管 非稳态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螺旋线的新型被动式微混合器的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秀华 韦丹丹 +2 位作者 邓志丹 杨嵩 蔡盛川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68-972,共5页
为了提高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减少能量损失,提出一种由对数螺旋线流道组成的被动式微混合器,该微混合器的流道由2条对数螺旋线构成,对数螺旋线极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采用CFD软件分析了该微混合器在不同雷诺数下的混合性能... 为了提高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减少能量损失,提出一种由对数螺旋线流道组成的被动式微混合器,该微混合器的流道由2条对数螺旋线构成,对数螺旋线极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采用CFD软件分析了该微混合器在不同雷诺数下的混合性能,雷诺数取值范围为0.2-100.0,选择层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雷诺数小于5.0时,微混合器的出口混合指标随雷诺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当雷诺数大于5.0时,出口混合指标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雷诺数为0.2时,微混合器的混合指标受对数螺旋线系数b2和宽度w的影响很小,此时混合指标在0.6-0.8;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对数螺旋线系数b2和宽度w对混合指标的影响逐渐变强.在雷诺数为50.0的情况下,当b2为0.35-0.50,w为0.05-0.13时,微混合器的混合指标较大,混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混合器 混合指标 对数螺旋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阻块和挡板微混合器的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秀华 王岩 高凌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2-1287,共6页
为提高微机电系统中微混合器的混合效率,基于混沌对流原理,研究了一种流道内布置周期性阻块和挡板结构的被动式微混合器.首先,采用田口分析方法,研究了流道结构参数对流体混合的强化效果,得到微混合器的最优结构参数组合;然后,与现有试... 为提高微机电系统中微混合器的混合效率,基于混沌对流原理,研究了一种流道内布置周期性阻块和挡板结构的被动式微混合器.首先,采用田口分析方法,研究了流道结构参数对流体混合的强化效果,得到微混合器的最优结构参数组合;然后,与现有试验和模拟结果进行对照,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最后,通过CFX数值模拟软件对其内部流场及混合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挡板和圆柱形阻块的周期性设置,使微混合器中心处Y方向的速度分量uy沿X轴作周期性变化,提高了混沌对流强度;当雷诺数超过20时,微流道内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涡结构,大大增加了2种混合流体的接触面积,促使2种流体实现完全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混合器 微机电系统 混沌对流 田口方法 混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泉州市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秀华 朱焱 +4 位作者 杨鹏雅 马翠苹 郑怡娟 王星 刘江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462,共9页
目的了解2018年1月—2020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法、纸片扩散法及E试验法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20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8-2020年该院共... 目的了解2018年1月—2020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法、纸片扩散法及E试验法按CHINET统一监测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20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8-2020年该院共收集临床分离菌1439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260株,占29.6%,革兰阴性菌10131株,占70.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9.9%、58.2%。MRSA和MRCNS对所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除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外,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青霉素不敏感株(PNSP)的检出率有所下降。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7.5%。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0.6%(39/6606)。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外的大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所下降。鲍曼不动杆菌株数明显下降,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耐药率有所上升,对其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下降,但耐药率仍在40%以上。结论细菌耐药性监测三年间,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呈缓慢上升趋势,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阀压电泵内部空化流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秀华 邓许连 +2 位作者 杨嵩 毕雨时 蒋权英 《排灌机械》 EI 2009年第6期352-356,共5页
设计了一涡旋阀压电泵,采用动网格模型对其进行数值分析.首先对涡旋阀压电内部流场进行了动态模拟,得到了不同时期压电泵内的速度和静压分布图,有效地将压电振子的动态特征和流体的运动特征进行了间接流固耦合分析,验证了动网格模型在... 设计了一涡旋阀压电泵,采用动网格模型对其进行数值分析.首先对涡旋阀压电内部流场进行了动态模拟,得到了不同时期压电泵内的速度和静压分布图,有效地将压电振子的动态特征和流体的运动特征进行了间接流固耦合分析,验证了动网格模型在研究压电泵运动边界方面的可行性.研究了驱动频率,压电振子振幅,泵腔高度对涡旋阀压电泵输出性能的影响,发现驱动频率越小,压电振子振幅越大,出口体积流量越大,泵腔高度约为250μm,出口流量达到最大值.此外,还分别对涡旋阀和涡旋阀压电泵进行了空化模拟,得到了空化时涡旋阀内和不同时刻泵腔中的气液分布,为有效预测压电泵腔内空化,抑制空化现象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性能 空化 动网格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