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浩治疗病毒性肝炎经验介绍
1
作者 武哲丽 何浩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2期281-282,共2页
何浩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肝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长期从事中西结合内科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 何浩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肝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长期从事中西结合内科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何浩教授辨证思维独特,创造性的引入温病学理论,用卫气营血理论和三焦学说建立了崭新的病毒性肝炎中医理论假说。弥补了中医理论中病毒性肝炎定位及辨证不准等诸多不足。他以此指导临床诊治,取得了极佳的效果。笔者有幸师从何浩教授学习,现将其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理论与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病因病机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百鹰汤 何浩
原文传递
某院2020—2022年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预防对策
2
作者 罗彩娟 李文辉 +2 位作者 黄仰銮 李少鹏 何浩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了解某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临床分布、耐药谱及其重症医学科与非重症医学科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感染耐碳青霉烯类Aba的分布;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耐药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目的:了解某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临床分布、耐药谱及其重症医学科与非重症医学科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感染耐碳青霉烯类Aba的分布;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耐药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81株耐碳青霉烯类Aba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168株,59.79%)、呼吸科(55株,19.87%)、脑外科(10株,3.56%);除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外,耐碳青霉烯类Aba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0%。重症医学科的耐碳青霉烯类Aba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重症医学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12.70、21.40、16.80、14.50、15.80、12.80、17.30、16.60、14.20、24.40、7.44、0.73、0.14、1.65,P<0.05)。结论:医院感染281株耐碳青霉烯类Aba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0%,做好耐碳青霉烯类Aba综合预防控制措施,有利于控制院内感染。重症医学科的耐碳青霉烯类Aba耐药问题仍不容忽视,需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鼠MANF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参与脓毒症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何浩 李成 +3 位作者 胡赛 夏风强 张弛 王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1-1988,共8页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MANF)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在脓毒症诱导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重组鼠MANF(rmMANF)组、盲肠结扎穿刺(CLP)组和CLP+rmMANF组,每组12只。CLP后8 h检...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MANF)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在脓毒症诱导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重组鼠MANF(rmMANF)组、盲肠结扎穿刺(CLP)组和CLP+rmMANF组,每组12只。CLP后8 h检测存活率、脓毒症评分、肛温、血生化指标、心肌损伤病理指标及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表达。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Con)组、脂多糖(LPS)组、LPS+rmMANF组、LPS+rmMANF+EX527组和LPS+rmMANF+Cpd C组。LPS处理24 h,收集细胞,分析细胞中ERS蛋白表达和凋亡情况。结果与CLP组比较,CLP+rmMANF组脓毒症评分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水平降低(P<0.01),肛门温度、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升高(P<0.05);CLP+rmMANF组心脏组织中MANF表达显著增加(P<0.0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体外实验中,LPS刺激下调了H9C2细胞中SIRT1和AMPK的表达,而rmMANF进一步增加了SIRT1和AMPK的表达水平。与LPS+rmMANF组比较,LPS+rmMANF+EX527组和LPS+rmMANF+Cpd C组H9C2细胞中GRP78、CHOP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rmMANF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诱导心肌损伤相关ERS,进而保护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沙丘不同固定阶段泡泡刺叶性状特征
4
作者 何浩 李瑞 +5 位作者 王红永 解婷婷 马静 陈壹铭 马颖 单立山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7-1428,共12页
研究荒漠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在小尺度自然环境梯度上的变异和协调,有助于了解荒漠局域环境变化下植物的适应策略。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广布种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为材料,分析叶片功能性状在沙丘不同固定阶段的特征及其对... 研究荒漠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在小尺度自然环境梯度上的变异和协调,有助于了解荒漠局域环境变化下植物的适应策略。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广布种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为材料,分析叶片功能性状在沙丘不同固定阶段的特征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丘的泡泡刺比叶面积(SLA)和氮含量(LNC)存在显著差异,且固定>半固定>流动,固定沙丘的泡泡刺组织密度(TD)和干物质含量(LDMC)显著小于流动沙丘(P<0.05)。(2)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丘的泡泡刺肉质化程度(DOF)与LDMC,SLA与TD负相关,固定和流动沙丘的泡泡刺肉质化程度(DOF)与TD,SLA与LDMC负相关,DOF与SLA,LDMC与TD正相关(P<0.05)。(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固定沙丘的泡泡刺具有较高SLA和LNC,流动沙丘的泡泡刺具有较高TD和LDMC,半固定沙丘的泡泡刺叶性状变异介于两者之间。(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含量、土壤氮含量、土壤磷含量、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含水量共同解释了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异的80.76%。表明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泡泡刺的资源分配策略,固定沙丘的泡泡刺采取“快速投资-收益”的获取策略,流动沙丘的泡泡刺采取“慢速投资-收益”的保守型策略。结果可为在种内性状水平上评估荒漠植物的资源分配策略提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绿洲过渡带 叶片功能性状 泡泡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空风资源分布特征
5
作者 何浩 牛小静 《水力发电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7,共10页
高空风能是未来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潜在资源。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2000—2022年的ERA5数据和地面高程数据,统计分析了中国地区在4000 m以下不同距地面高度的风力特征,给出了风速的时空分布和典型风速的出现频率。结果表明,风速... 高空风能是未来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潜在资源。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2000—2022年的ERA5数据和地面高程数据,统计分析了中国地区在4000 m以下不同距地面高度的风力特征,给出了风速的时空分布和典型风速的出现频率。结果表明,风速空间分布复杂,整体上东北和高原地区风速大,南方、西北等地区小;低空沿海风速大,内陆小。时间分布呈现春冬两季较大、夏季最小的特征,陆地上最大风速常出现在1月、12月,最小风速常出现在7月、8月。风功率密度整体上东北、西南和沿海地区更丰富。在低空,极端大风速的出现频率在内蒙古、东三省等地较高;在高空,西藏、青海等地较高。进一步地,本文还给出了我国不同距地面高度的风能资源分布图和变化规律,有助于高空风电项目规划和设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时空分布特征 再分析数据 高空风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精确分段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
6
作者 何浩 冯全源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4,共7页
针对传统的带隙基准电压的温漂系数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温漂系数的带隙基准电压源。分别引入正负温度系数电流在高温和低温阶段对带隙基准电压进行线性补偿。NPN管作为开关管,通过工作在线性区的NMOS管作为等效电阻将正负温度系数... 针对传统的带隙基准电压的温漂系数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温漂系数的带隙基准电压源。分别引入正负温度系数电流在高温和低温阶段对带隙基准电压进行线性补偿。NPN管作为开关管,通过工作在线性区的NMOS管作为等效电阻将正负温度系数电流转换成基极电压,控制NPN管导通和截止,进而控制开始和结束补偿的温度,实现精确补偿。基于SMIC 0.18μm工艺通过Cadence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为:在输入电压5 V时,温度在-40~125℃内,输出电压经过精确补偿后,温漂系数从16.48×10^(-6)/℃下降到0.829×10^(-6)/℃。输出基准电压最大仅变化152μV。在室温下,低频时电源抑制比为73.7 dB,电压源可以在2.8~7.5 V稳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基准 精确补偿 温漂系数 分段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医证型及易感因素研究
7
作者 罗彩娟 李文辉 何浩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78-284,共7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痰细菌培养阳性的250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肿瘤患者为多耐组,以痰细菌培养阳性的250例呼吸道非多重耐药菌感染肿瘤患者为对... 【目的】探讨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痰细菌培养阳性的250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肿瘤患者为多耐组,以痰细菌培养阳性的250例呼吸道非多重耐药菌感染肿瘤患者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相关检查结果及既往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等临床资料,分析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和易感因素。【结果】(1)易感因素方面: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2组间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化疗周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以上变量均是肿瘤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病原菌分布方面:肿瘤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最常见致病菌排前3位的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3)中医证候分布方面:实证方面,多耐组痰浊阻肺、热陷心包、痰热蕴肺的证型表现均较对照组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虚证方面,多耐组脾肾两虚、肺肾两虚、肝肾阴虚及心肾阳虚的证型表现均较对照组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合并基础病、化疗周期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低水平白蛋白及低血红蛋白为肿瘤患者发生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相对于非多重耐药菌感染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肿瘤患者病情较重,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型为主,而非多重耐药菌感染肿瘤患者以实证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 中医证型 虚实夹杂 易感因素
原文传递
试论三元锂离子电池在变电站直流应急电源中的应用
8
作者 何浩 卢艳超 《科学与信息化》 2025年第4期94-96,共3页
在变电站中,直流系统为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控制信号等提供直流电源,如果直流系统发生故障,则会对变电站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可将三元锂离子电池应用于变电站直流应急电源中,为直流系统提供保障。本文从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优... 在变电站中,直流系统为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控制信号等提供直流电源,如果直流系统发生故障,则会对变电站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可将三元锂离子电池应用于变电站直流应急电源中,为直流系统提供保障。本文从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优势与性能分析入手,对变电站直流应急电源中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及产生的应用效果进行论述,期望能够对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直流应急电源 三元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连通性的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秋淞 何浩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5-1754,共10页
生态安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多注重将自然保护区视为生态源地,而忽略具有潜在生态服务的斑块以及斑块连通性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以环塔里木... 生态安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多注重将自然保护区视为生态源地,而忽略具有潜在生态服务的斑块以及斑块连通性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以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为例,通过耦合碳储存、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4种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连通性优化生态源地,构建综合阻力面并利用电路理论确定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处于低生态安全地带,区域内水资源短缺和沙漠化严重。(2)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共识别22个生态源地,面积69622.24 km^(2),以及33条生态廊道,长度4722.39 km。源地呈现南部分散、北部密集的格局,且南、北源地间连通性较差。(3)形成“两屏、一环、多片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布局方案,明确生态功能分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连通性 电路理论 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I-ESV”伊犁河谷生态环境评估及生态分区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非凡 何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5-664,共10页
矿山开采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实时、客观、准确的动态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以伊犁河谷为例,基于2013、2015、2017、2019、2021年的Landsat8遥感影像、夜光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统计... 矿山开采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实时、客观、准确的动态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以伊犁河谷为例,基于2013、2015、2017、2019、2021年的Landsat8遥感影像、夜光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从生态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两方面综合构建伊犁河谷生态分区,避免从单一角度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的不足,同时分析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高脆弱-高供给和低脆弱-低供给区域的相关性,探究该区域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西北干旱区环境治理及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社会供给价值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013-2021年伊犁河谷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极度脆弱区从2013年的6%下降到2021年的3%,整体逐渐转为微度和轻度脆弱的面积占谷地总面积的30%。2)在整个研究期内耕地、林地、裸地、人造地表生态系统呈上升趋势,这些大部分来源于草地。草地在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高且生态供给值最高,均达到51%以上。3)高脆弱-高供给区(Ⅰ)生态分区呈带状分布于南部和东部地区,呈减小发展趋势,低脆弱-低供给区(Ⅲ)生态分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部分区域,该区域逐年递增且增加的区域大部分来源于第Ⅱ生态分区的转化。4)植被覆盖度、人均生产总值、牧羊单位密度是Ⅰ分区的主要影响因素,Ⅲ分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湿度。以Ⅰ、Ⅲ分区的研究结果作为参考,对伊犁河谷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控,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分区 驱动因子 伊犁河谷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洁净手术室建设现状调查
11
作者 李文辉 罗彩娟 +2 位作者 何浩 伍艳明 赖健仪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10期77-83,共7页
目的:调查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洁净手术室建设现状,为规范、合理建设洁净手术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及WS/T368—2012《医用空气净化管理规范》中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并于2021年3一1... 目的:调查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洁净手术室建设现状,为规范、合理建设洁净手术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及WS/T368—2012《医用空气净化管理规范》中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并于2021年3一10月对广东省64家二级及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手术室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调查内容包括手术室基本情况、洁净手术室建设总体要求、洁净手术室布局要求及洁净手术室的建筑装饰情况。结果:64家调查医院中51家(79.7%)已建成洁净手术室。三级医院主要配置Ⅲ级洁净手术室(45.8%),二级医院主要配置普通手术室(35.0%)及Ⅲ级洁净手术室(29.2%),不同等级医院间手术室配置类型及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级医院配置洁净手术室和最高配置I级洁净手术室的比例也明显高于二级医院(94.3%vs62.1%,88.6%vs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7%的医院配置了负压手术室;超过1/2医院(56.9%)的洁净手术室使用年限超过10年。所有三级医院的人流通道均不设空气吹淋室,但16.7%的二级医院设有空气吹淋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医院洁净手术室的建筑装饰项目大多符合规范(符合率>80.0%),且二、三级医院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8%的三级医院手术室建筑装饰符合总原则的要求,明显低于二级医院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配置较合理,但洁净手术室的总体要求、布局及建筑上仍有不足,须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按标准规划、建设洁净手术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 洁净手术室 手术室配置 手术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 被引量:177
12
作者 何浩 潘耀忠 +3 位作者 朱文泉 刘旭拢 张晴 朱秀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2-1127,共6页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生态学方法,在对生态参数遥感测量的基础上,计算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200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2000年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17×1012元,总体空间分布由东向西递减、由中部向东北和南部递...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生态学方法,在对生态参数遥感测量的基础上,计算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200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2000年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17×1012元,总体空间分布由东向西递减、由中部向东北和南部递增,与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梯度基本一致;森林的平均单位面积价值最高,为18789元·hm-2,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40.80%;其次是灌丛(13789元·hm-2)和耕地(13054元·hm-2),分别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10.79%和24.23%.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看,气体调节价值的贡献率最大,占总价值的45.16%;其次是水土保持价值(28.83%)和涵养水源价值(14.44%);有机物质生产和营养物质循环的价值最小,其贡献率为11.57%.生态遥感测量方法克服了传统生态统计方法以点代面的缺点,计算结果能更加客观地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空间分布,但该方法本身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评估只是保守和粗略的估计,有待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服务 价值 遥感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矿山煤火燃烧风险评价
13
作者 张荣志 何浩 于浩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147-151,共5页
为了利用遥感技术研究矿山煤火燃烧风险与燃烧特征,以新疆五宫煤矿为研究区,利用国产高分6#卫星影像对五宫煤矿地面塌陷、煤岩裂隙等地质灾害进行解译,结合无人机热红外数据进行煤火燃烧评价因子的选取,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因子进行权... 为了利用遥感技术研究矿山煤火燃烧风险与燃烧特征,以新疆五宫煤矿为研究区,利用国产高分6#卫星影像对五宫煤矿地面塌陷、煤岩裂隙等地质灾害进行解译,结合无人机热红外数据进行煤火燃烧评价因子的选取,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赋值,使用空间分析、阈值分割方法进行煤火燃烧风险等级划分,结合实地调查,对火区成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存在5处煤火燃烧高风险区,其走向与含煤地层、井下开采走向一致。煤矿煤火燃烧特征有3种:露天开采引起的煤层燃烧,地质条件复杂,治理难度大;煤矸石堆热量积聚引起的煤火燃烧治理较容易,建议清除煤矸石后,做必要的防护措施;治理后煤层复燃引起的煤火燃烧,由于复燃原因复杂,建议进一步勘查再进行灭火治理。通过对矿山煤火风险性与燃烧类型进行研究,可以为矿山灭火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煤火 遥感数据 层次分析法 空间分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度变化对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测量区域精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何浩 朱秀芳 +3 位作者 潘耀忠 朱文泉 张锦水 贾斌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8-175,共8页
不同尺度遥感数据源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到作物种植面积测量的精度,研究尺度因子在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中的作用,尺度与面积测量精度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利用SPOT5卫星数据,以尺度变化对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测量精度影... 不同尺度遥感数据源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到作物种植面积测量的精度,研究尺度因子在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中的作用,尺度与面积测量精度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利用SPOT5卫星数据,以尺度变化对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测量精度影响的分析为主线,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多种精度评价指标,从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空间范围、不同农作物百分比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测量中的尺度效应问题。为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复合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测量业务化运行中的数据选择和精度保证问题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尺度 农作物 区域精度 分辨率 空间范围 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水稻水足迹计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7
15
作者 何浩 黄晶 +1 位作者 淮贺举 童文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94-298,共5页
运用水足迹的理论和方法计算了湖南省水稻水足迹,并分析了其历史变化和构成特征,以期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和建议。结果表明:湖南省水稻水足迹由1960年的22×109m3上升至2008年的34.4×109m3,增加了12.4... 运用水足迹的理论和方法计算了湖南省水稻水足迹,并分析了其历史变化和构成特征,以期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和建议。结果表明:湖南省水稻水足迹由1960年的22×109m3上升至2008年的34.4×109m3,增加了12.4×109m3;水足迹构成以绿水为主,但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灰水足迹由7%增加到24%,说明所需稀释水量逐渐加大;早、中、晚稻的水足迹以晚稻最大,占到总水足迹的38%~48%,其次是早稻,最小是中稻;早、中、晚稻的绿水占各自水足迹的比重依次降低,蓝水比重依次增加,灰水比重均在21%以上;从单位产量水足迹来看,双季稻平均比中稻少23.3m3/t。综合考虑水资源和产量因素,双季稻在有效利用水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比单季稻更有优势,建议减少单季稻,增加双季稻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水资源 水稻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浩设计作品
16
作者 何浩 《装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设计作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硕士学位
原文传递
小檗胺对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中DNA损伤修复及致障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何浩 何海鹰 +1 位作者 张家萍 张昌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性实验性白内障模型,观察小檗胺对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及致障过程的影响.发现STZ对照组在腹腔注射STZ后3~4d开始出现有显著意义的DNA单链断裂(singlestr... 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性实验性白内障模型,观察小檗胺对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及致障过程的影响.发现STZ对照组在腹腔注射STZ后3~4d开始出现有显著意义的DNA单链断裂(singlestrandbreaks,SSB),并持续存在于发病全程直至晶状体完全混浊.而在注射STZ后12h再腹腔注射3.48mg/kg体重,1.74mg/kg体重小檗胺后,一周后才出现有显著意义的SSB.3.48mg/kg体重组在5周后白内障形成率明显低于STZ组的同时,SSB也恢复到对照水平,而1.74mg/kg体重组第7周才恢复到对照水平.提示抗氧化药物小檗胺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白内障发生过程中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小檗胺 糖尿病 白内障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浩 徐健 +6 位作者 顾虹 黄向阳 苏浩 袁奇 杨冬妹 张小玲 严激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39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并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术的CHD患者,其中室间隔缺损(VSD)6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4例。介入术前均行心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39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并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术的CHD患者,其中室间隔缺损(VSD)6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4例。介入术前均行心血管造影检查并测量VSD右室出口和PDA狭窄处最小直径;介入术后重复造影及超声检查评价封堵器位置、形态、有无残余分流等。结果超声检查及心血管造影均能明确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对其位置部位、形态均能良好显示。上述两种方法测量65例VSD缺损直径分别为(5.46±2.64)mm和(4.26±2.23)mm,测量74例PDA最窄处直径分别为(5.53±1.45)mm和(4.37±1.27)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VSD及PDA术前病例筛选及术后疗效评评估更具优势,而在VSD和PDA介入封堵术中心血管造影对病变直径测量及封堵器选择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心脏外科手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心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同步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研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何浩 杨俊峰 +1 位作者 武杰 王砚方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9-181,共3页
介绍了一个最高采样率为100MHz,采样精度为8bit,基于PCI总线和计算机并口的8通道同步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整套系统具有同步误差小、触发方式多样、操作灵活等特点。
关键词 高速A/D变换 PCI 并口 WINDOWS98 WIND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分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何浩 邹荣 万彬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67,共6页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SLE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SLE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并使用他克莫司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白芍总苷胶囊。比较两组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蛋白水平、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同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VS 79.17%)(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及糖皮质激素用量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蛋白水平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发热、腹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0.86%VS 28.89%)(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SLE患者疗效显著,可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从而降低复发率和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芍总苷 他克莫司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