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异化与道德异化的中国语境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泌章 夏代云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7期123-125,共3页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现时代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劳动异化是和私有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样存在有别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现象,辩证地分析劳动异化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劳动异化和...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现时代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劳动异化是和私有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样存在有别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现象,辩证地分析劳动异化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劳动异化和道德异化没有必然的共时性,但我国现阶段明显存在道德异化现象这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坚持社会公正,是解决道德异化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异化 道德异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尔凯姆整体论的方法论原则
2
作者 何泌章 夏代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51-57,共7页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是20世纪社会学理论的典范,也是社会科学中整体论的典范,其方法论原则主要包括观察、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与求证社会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原则。观察原则是指社会事实应该被当作物来研究;解释原则是指一种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是20世纪社会学理论的典范,也是社会科学中整体论的典范,其方法论原则主要包括观察、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与求证社会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原则。观察原则是指社会事实应该被当作物来研究;解释原则是指一种社会事实只能以另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求证原则是指应根据同果同因的因果性公理,用共变法寻找社会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他运用该方法论原则分析社会自杀率的原因,是社会学分析的一个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 解释 求证 迪尔凯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情探微
3
作者 何泌章 夏代云 《天中学刊》 2007年第4期57-60,共4页
同情是主体与客体——遭遇不幸的人的情感共鸣。亚当.斯密对同情概念的发展是对同情伦理学的杰出贡献,但并非对同情内涵的真正揭示。同情的产生是从同情主体与客体的地位的客观差异到主观平等的过程。同情对主体而言是一种快乐而不是痛... 同情是主体与客体——遭遇不幸的人的情感共鸣。亚当.斯密对同情概念的发展是对同情伦理学的杰出贡献,但并非对同情内涵的真正揭示。同情的产生是从同情主体与客体的地位的客观差异到主观平等的过程。同情对主体而言是一种快乐而不是痛苦。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人们苦于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也苦于对不幸的人表示不同情。因为同情这种美德能最终导致快乐总量的增加,所以能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 内涵 主客关系 美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民族地区中学政治教学接轨研究
4
作者 何泌章 刘佳欣 夏代珉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10年第5期45-47,共3页
高校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为中学培养合格的政治课教师服务的,在当下,实现与民族地区中学政治教学接轨,既是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市场的需要,而尽快合理地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是解决接轨问题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师范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地区 中学政治教学 接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新探
5
作者 何泌章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13,24,共6页
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形态,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极端的集体主义都会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以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揭示市场经济与集体... 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形态,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极端的集体主义都会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以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揭示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内在联系,具有理论和现实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目的的多维视角
6
作者 何泌章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21,共5页
道德目的问题是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道德起源于"公""私"矛盾,也因此催生了道德目的之争,道德目的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道德目的是历史的、发展的,也是具有层次性的。
关键词 道德目的 自律 他律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建筑看苗族美化自然的环境伦理思想
7
作者 何泌章 夏代珉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10年第4期215-216,共2页
苗族建筑不单是体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环境美的创造。他们在建筑形制上以人体美为基础,充分表现了动态美;在建筑工艺上,以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美为原型,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建筑工艺;在建筑布局上,以尊重自然美为前提,在... 苗族建筑不单是体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环境美的创造。他们在建筑形制上以人体美为基础,充分表现了动态美;在建筑工艺上,以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美为原型,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建筑工艺;在建筑布局上,以尊重自然美为前提,在自然美基础上创造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结合的意境美。这无疑表现了苗族对环境伦理的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建筑美 环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以卢瑟福-盖格-马斯顿团队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夏代云 何泌章 李炳昌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4-149,共6页
由卢瑟福、盖格及其学生马斯顿组建的科研团队,呈协作式扁平结构,实行柔性管理,通过有效交流和团队学习,研究α粒子大角散射现象,发现了原子核。这个案例引发我们深思:反常问题与原创性研究的关系,大学基础科学实验室与原创性研究的关系... 由卢瑟福、盖格及其学生马斯顿组建的科研团队,呈协作式扁平结构,实行柔性管理,通过有效交流和团队学习,研究α粒子大角散射现象,发现了原子核。这个案例引发我们深思:反常问题与原创性研究的关系,大学基础科学实验室与原创性研究的关系,青年学生进入前沿性科学研究团队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 特征分析 卢瑟福-盖格-马斯顿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泌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77-79,共3页
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是目前我国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工业化 、城市化的特点对农村劳动力过剩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农村 劳力过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瑟福科学实验思想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炳昌 夏代云 何泌章 《科技与管理》 2011年第2期63-67,共5页
卢瑟福崇尚实验和简单性原则,自制仪器进行原创性研究,以实验探索自然规律。他的科学实验思想对促进我国高校的原创性研究、促进复杂性研究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推崇实验的思想 简单性思想 原创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尔凯姆整体论的本体论承诺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代云 何泌章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9-23,共5页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是社会科学中整体论的典范,其本体论承诺除了承认社会中的可见之物和人之外,还认为社会中时间和空间上无限超越于个人,社会事实是独立于个人的特殊现象,且构成了社会学特有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 整体论 本体论承诺 社会 社会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技术对职业伦理的影响
12
作者 何泌章 夏代云 《菏泽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0-83,92,共5页
科学技术和职业伦理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着职业伦理的产生和发展;从文化的角度看,科技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对职业伦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科学技术 职业伦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枫树图腾看苗族建筑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泌章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96,共6页
建筑与图腾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是传承图腾文化的载体。枫树作为苗族的民族图腾,其文化底蕴是十分丰厚的,这一文化通过建筑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其蕴含的生命伦理思想具有民族的特色,主要表现为生命自然观和生命神圣观。
关键词 苗族 枫树图腾 建筑 生命伦理
原文传递
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以汤姆逊-卢瑟福团队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夏代云 何泌章 李炳昌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6-62,共7页
由汤姆逊组建、以汤姆逊和卢瑟福为核心的研究X射线引起气体导电效应的科研团队,呈协作式扁平结构,实行柔性管理,通过团队学习,发现了气体导电的规律,并引发了一系列后续研究成果。这个案例引发我们深思:科学研究的动力及其对科研选题... 由汤姆逊组建、以汤姆逊和卢瑟福为核心的研究X射线引起气体导电效应的科研团队,呈协作式扁平结构,实行柔性管理,通过团队学习,发现了气体导电的规律,并引发了一系列后续研究成果。这个案例引发我们深思:科学研究的动力及其对科研选题和科研管理的启示,如何通过团队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平衡基础科学研究中团队研究和个人研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 特征分析 汤姆逊-卢瑟福团队
原文传递
浅议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方法论整体主义之争——以沃特金斯VS.布洛德贝克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代云 何泌章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6-32,共7页
沃特金斯早期提出的以彻底解释为要义的强形式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主张,遭到了布洛德贝克的反驳。沃特金斯反过来指责布洛德贝克的立场是形而上学的整体主义。后者为此深感不安,从而在本体论上承诺个体主义,但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提出,对... 沃特金斯早期提出的以彻底解释为要义的强形式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主张,遭到了布洛德贝克的反驳。沃特金斯反过来指责布洛德贝克的立场是形而上学的整体主义。后者为此深感不安,从而在本体论上承诺个体主义,但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提出,对非统计的建制性概念进行个体主义还原时遭遇末端开放性困难,从而引发关于社会理论能否还原的热烈讨论。沃特金斯后期也与方法论个体主义渐行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个体主义 彻底解释 末端开放性困难 理论还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