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在肺孤立性良恶性实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 T MRI对2014年7月-2015年2月本科室胸部CT发现的56例肺孤立实性病变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良性病变12例,周围型肺癌44例,分别测量病灶的最大相...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在肺孤立性良恶性实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 T MRI对2014年7月-2015年2月本科室胸部CT发现的56例肺孤立实性病变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良性病变12例,周围型肺癌44例,分别测量病灶的最大相对强化比、最大强化值,获得时间-信号曲线(TIC),比较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并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周围型肺癌与良性病变的最大相对强化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与良性病变的最大强化值分别为108.26±30.03和79.01±32.46(P<0.05)。最大强化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最大强化值96.35时诊断效能最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72%和75.00%。周围型肺癌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A和B型曲线类型为主,占84.09%(37/44);良性病变以C和D型曲线类型为主,占58.33%(7/12)。MRI与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36%(45/56)及83.93%(47/56)(P>0.05)。结论:病灶动态增强MRI最大强化值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肺良恶性实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肺癌粟粒样脑转移瘤的T1WI/FFE增强序列与T1WI/SE增强序列的诊断效率及图像质量,探讨T1WI/FFE增强序列在脑多发粟粒样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0 T MR机对本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住院的20例病理确诊肺癌临床资料证实...目的:对比肺癌粟粒样脑转移瘤的T1WI/FFE增强序列与T1WI/SE增强序列的诊断效率及图像质量,探讨T1WI/FFE增强序列在脑多发粟粒样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0 T MR机对本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住院的20例病理确诊肺癌临床资料证实为多发脑转移瘤的在MRI平扫时无明显异常信号的患者,进行T1WI/SE增强及T1WI/FFE增强扫描,观察两序列对微小病灶(<3 mm)的显示能力;同时测量、比较病灶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脑灰白质的对比度噪声(CNR)。结果:20例粟粒样脑转移患者中,所有病例均显示为结节状、粟粒状及小环形强化。全部病灶均能被T1WI/FFE增强序列及T1WI/SE增强序列显示,对微小病灶的显示能力T1WI/FFE序列的主观评分为3.6±0.4,T1WI/SE序列的主观评分为2.7±0.4。T1WI/FFE增强序列脑灰白质对比度噪声高于T1WI/SE序列(CNR:30±5.22 vs 20±4.28),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FFE序列的扫描时间为1 min36s,T1WI/SE序列的扫描时间为3 min 20 s(P<0.01)。T1WI/FFE序列SNR与T1WI/SE序列SNR,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1WI/FFE序列CNR与T1WI/SE序列CNR,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WI/FFE序列与T1WI/SE序列相比,更能够清晰显示微小病灶及脑灰白质对比,且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 irect d igitized rad iography,DDR)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1例患者的DDR腰椎侧位影像,使用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多级图像对比增益法,又称“交响乐”功能(mu lti-scale im age contrast am...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 irect d igitized rad iography,DDR)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1例患者的DDR腰椎侧位影像,使用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多级图像对比增益法,又称“交响乐”功能(mu lti-scale im age contrast amp lification,MUSICA)进行后处理,同时取另81例患者进行普通X线摄影,由放射科经验丰富的医生、技师各2名对所有的腰椎侧位影像进行分析,采用常规影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两组的影像质量。结果(1)DDR腰椎侧位影像质量影像评分为13.00,普通X线影像评分为8.96,经非参数检验的配对符号秩和检验,依赖负秩计算的统计量(Z=-7.88,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R腰椎侧位组明显优于普通平片组;(2)81例中DDR腰椎图像显示满意率为92.6%(75/81),普通X线平片显示满意率为61.7%(50/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9,P<0.01)。结论与普通X线影像相比,DDR影像能更好的显示下部腰椎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可获得良好的图像,有利于放射诊断工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在肺孤立性良恶性实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 T MRI对2014年7月-2015年2月本科室胸部CT发现的56例肺孤立实性病变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良性病变12例,周围型肺癌44例,分别测量病灶的最大相对强化比、最大强化值,获得时间-信号曲线(TIC),比较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并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周围型肺癌与良性病变的最大相对强化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与良性病变的最大强化值分别为108.26±30.03和79.01±32.46(P<0.05)。最大强化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最大强化值96.35时诊断效能最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72%和75.00%。周围型肺癌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A和B型曲线类型为主,占84.09%(37/44);良性病变以C和D型曲线类型为主,占58.33%(7/12)。MRI与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36%(45/56)及83.93%(47/56)(P>0.05)。结论:病灶动态增强MRI最大强化值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肺良恶性实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文摘目的:对比肺癌粟粒样脑转移瘤的T1WI/FFE增强序列与T1WI/SE增强序列的诊断效率及图像质量,探讨T1WI/FFE增强序列在脑多发粟粒样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0 T MR机对本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住院的20例病理确诊肺癌临床资料证实为多发脑转移瘤的在MRI平扫时无明显异常信号的患者,进行T1WI/SE增强及T1WI/FFE增强扫描,观察两序列对微小病灶(<3 mm)的显示能力;同时测量、比较病灶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脑灰白质的对比度噪声(CNR)。结果:20例粟粒样脑转移患者中,所有病例均显示为结节状、粟粒状及小环形强化。全部病灶均能被T1WI/FFE增强序列及T1WI/SE增强序列显示,对微小病灶的显示能力T1WI/FFE序列的主观评分为3.6±0.4,T1WI/SE序列的主观评分为2.7±0.4。T1WI/FFE增强序列脑灰白质对比度噪声高于T1WI/SE序列(CNR:30±5.22 vs 20±4.28),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FFE序列的扫描时间为1 min36s,T1WI/SE序列的扫描时间为3 min 20 s(P<0.01)。T1WI/FFE序列SNR与T1WI/SE序列SNR,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1WI/FFE序列CNR与T1WI/SE序列CNR,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WI/FFE序列与T1WI/SE序列相比,更能够清晰显示微小病灶及脑灰白质对比,且扫描时间明显缩短。
文摘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 irect d igitized rad iography,DDR)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1例患者的DDR腰椎侧位影像,使用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多级图像对比增益法,又称“交响乐”功能(mu lti-scale im age contrast amp lification,MUSICA)进行后处理,同时取另81例患者进行普通X线摄影,由放射科经验丰富的医生、技师各2名对所有的腰椎侧位影像进行分析,采用常规影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两组的影像质量。结果(1)DDR腰椎侧位影像质量影像评分为13.00,普通X线影像评分为8.96,经非参数检验的配对符号秩和检验,依赖负秩计算的统计量(Z=-7.88,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R腰椎侧位组明显优于普通平片组;(2)81例中DDR腰椎图像显示满意率为92.6%(75/81),普通X线平片显示满意率为61.7%(50/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9,P<0.01)。结论与普通X线影像相比,DDR影像能更好的显示下部腰椎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可获得良好的图像,有利于放射诊断工作。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0671041)Doctoral Program Found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2008107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