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宅人群体消费心理行为特征分析与网络营销理念初探———构建针对大学生宅人群体的网络营销模型
1
作者 黄孙顺 周梓涵 何宗轩 《消费与品牌传播》 2025年第1期0034-0036,共3页
当前,互联网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而在广大的消费群体中,大学生宅人群体是有力的消费推动者。本研究结合网络营销的特点,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宅人群体进行研究。旨在对大学生宅人群体的消费心理... 当前,互联网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而在广大的消费群体中,大学生宅人群体是有力的消费推动者。本研究结合网络营销的特点,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宅人群体进行研究。旨在对大学生宅人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等进行分析,在提高大学生宅人群体生活条件的前提下,提升市场经济效益,建立一个可供参考的营销理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宅人群体 心理特征 消费行为 网络营销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吻合器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孟宇翔 宋凯 +4 位作者 何宗轩 王琳 葛胜优 魏晨珂 尚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中血管吻合方法的差异,分析使用微血管吻合器与手工吻合方法对肺部感染的影响,并评估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 目的:通过对比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中血管吻合方法的差异,分析使用微血管吻合器与手工吻合方法对肺部感染的影响,并评估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接受股前外侧皮瓣行下颌骨缺损修复的92例患者,其中吻合器组42例,手工吻合组50例。术后随访12个月,评估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吻合器组行单静脉吻合术28例,双静脉吻合术11例,动脉和静脉均吻合3例。54(54/56,96.43%)个吻合器被成功使用进行吻合,2例分别因术中动脉吻合口痉挛、静脉吻合后内径明显缩小而放弃。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皮瓣失败,皮瓣总成活率为100%。吻合器组与手工吻合组相比,术后肺部感染率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明显降低趋势。另外在吻合器组,糖尿病与术后白蛋白<30 g/L并非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与吸烟、年龄、ACE-27评分显著相关。吻合器的使用有助于降低平均住院日,由平均11.1天降至8.9天。结论:合理的血管吻合器使用具有高的皮瓣成活率且对降低术后肺部感染以及平均住院日有积极作用,但仍需更多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修复 微血管吻合器 游离皮瓣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RohA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严国鑫 樊兵 +13 位作者 邹荣海 张健 孙晓峰 童磊 王奇民 韩金宏 鲁旭飞 王莹 周元 何宗轩 廖奕翔 李宁 曹蕾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0-625,共6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hoA基因从而探讨RhoA对舌癌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SCC-4细胞,以小分子干扰RNA转染沉默RhoA基因的表达。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又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脂质体分别转染对应...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hoA基因从而探讨RhoA对舌癌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SCC-4细胞,以小分子干扰RNA转染沉默RhoA基因的表达。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又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脂质体分别转染对应序列1的RhoA-siRNA和序列2的RhoA-siRNA)、阴性对照组(脂质体转染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不转染si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CC-4细胞转染后RhoA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hoA、Cyclin D1、p21和p27蛋白的表达,四唑盐比色法检测舌癌细胞生长水平和倍增时间。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舌癌细胞的RhoA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p21、p27蛋白表达升高,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倍增时间延长,增殖能力降低(P<0.05)。结论沉默RhoA基因可以抑制舌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RhoA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信号转导途径影响舌癌细胞的增殖,RhoA基因可以成为舌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 舌癌 细胞增殖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RNA干扰RhoA基因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正岗 唐永平 +11 位作者 童磊 王莹 周元 王奇民 韩金宏 何宗轩 廖奕翔 樊兵 邹荣海 张健 孙晓峰 严国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和SCC-4中Rho A基因的表达,探讨Rho A基因表达下调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登录Genbank数据库确定人Rho A基因序列,针对Rho A的基因序列设计短链RNA,利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法将Rho A-...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和SCC-4中Rho A基因的表达,探讨Rho A基因表达下调对舌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登录Genbank数据库确定人Rho A基因序列,针对Rho A的基因序列设计短链RNA,利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法将Rho A-si RNA转染至舌癌Tca8113和SCC-4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的舌癌细胞中Rho A m 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ho A、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舌癌细胞转染Rho A-si RNA后,Rho A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galectin-3和MMP-9蛋白表达下降,细胞体外侵袭能力降低。结论 Rho A-si RNA可以有效地抑制舌癌Tca8113和SCC-4细胞中Rho A的表达,通过降低galectin-3和MMP-9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Rho A在舌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基因 半乳糖凝集素-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RNA干扰 舌癌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皮片在头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宗轩 廖奕翔 +8 位作者 韩红钰 周建华 童磊 郭大伟 杨芳 郭庆圆 仇静 王奇民 陈正岗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5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皮片修复头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腹部皮片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病灶切除后皮肤缺损范围为2cm&... 目的探讨腹部皮片修复头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腹部皮片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肿瘤扩大切除术,病灶切除后皮肤缺损范围为2cm×3cm~6cm×7cm。腹部皮片切取范围为2cm×3cm~7cm×8cm,腹部皮片移植同期修复术后面部软组织缺损,油纱加压缝合。结果 18例腹部皮片均顺利成活。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除1例死于鳞癌转移外,其余17例均无复发,皮片质地、色泽恢复良好。结论腹部皮片制备简便,修复头面部皮肤癌术后缺损成功率较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皮肤恶性肿瘤 修复 皮片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长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金宏 王奇民 +9 位作者 王莹 鲁旭飞 刘文君 周元 曹蕾 李宁 何宗轩 廖奕翔 童磊 陈正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并分析正中颈长(MNL)和侧方颈长(LNL)来探讨颈长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健康体检中心进行查体的270例受检者,测量MNL、LNL与下颌舌骨高度(MHL),分析颈长与OSA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习... 目的通过测量并分析正中颈长(MNL)和侧方颈长(LNL)来探讨颈长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健康体检中心进行查体的270例受检者,测量MNL、LNL与下颌舌骨高度(MHL),分析颈长与OSA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习惯性打鼾者的侧方颈长身高比(LNL/H)较正常男性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习惯性打鼾者的LNL/H较正常女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女性习惯性打鼾者的MNL较正常者短,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打鼾影响他人的MNL短于正常男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打鼾影响他人的MNL短于正常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打鼾与较短的MNL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学 颈长 打鼾 睡眠呼吸障碍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化酶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对舌鳞状细胞癌增殖的影响
7
作者 王莹 王奇民 +13 位作者 李敬华 韩金宏 王莉莉 巢晨 周建华 童磊 鲁旭飞 周元 廖奕翔 何宗轩 李宁 曹蕾 刘文君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研究异戊二烯化酶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GGTase-Ⅰ)在舌鳞状细胞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登录Genebank确定人GGTase-Ⅰ基因序列,设计3条小干扰RNA(siRNA),并将siRNA转染至舌癌细胞Cal-27(GGTase-ⅠsiRNA组)。设立空白对照组(只加入转... 目的研究异戊二烯化酶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GGTase-Ⅰ)在舌鳞状细胞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登录Genebank确定人GGTase-Ⅰ基因序列,设计3条小干扰RNA(siRNA),并将siRNA转染至舌癌细胞Cal-27(GGTase-ⅠsiRNA组)。设立空白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不加入siRNA)和阴性对照组(NC-si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免疫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GGTase-Ⅰ、RhoA的mRNA和蛋白表达;蛋白质免疫检测转染48 h后Cyclin D1、p21的表达变化;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GGTase-ⅠsiRNA组细胞的GGTase-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RhoA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Cyclin D1的表达下降,p21表达升高,细胞的增殖活性下降,细胞周期发生改变(P<0.05)。结论 GGTase-ⅠsiRNA能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中GGTase-Ⅰ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提示GGTase-Ⅰ在舌鳞状细胞癌增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化酶二牛龙牛儿基转移酶Ⅰ RHOA 舌鳞状细胞癌 增殖 CYCLIN D1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lard唇裂修复术效果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韩金宏 王莹 +8 位作者 王奇民 鲁旭飞 周元 曹蕾 李宁 何宗轩 廖奕翔 童磊 陈正岗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9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Mil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的临床可行性,评价该方法的优越性。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05年至2015年间因唇裂入院的患者136例。其中采用Mil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的患者81例,术后对其外观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Ⅰ... 目的探讨Mil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的临床可行性,评价该方法的优越性。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05年至2015年间因唇裂入院的患者136例。其中采用Mil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的患者81例,术后对其外观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Ⅰ期愈合。随访发现除5例患者患侧唇高不足,3例切口瘢痕增长,其余病例术后人中嵴明显,鼻小柱形态好,红唇外形满意。结论 Millard旋转推进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唇裂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改良术在恢复唇形及其生理功能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皮瓣 Millard旋转推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9
作者 何宗轩 王伟 +3 位作者 王奇民 童磊 盛善桂 陈正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 :构建RAC1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探讨RAC1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针对人RAC1基因设计并合成3条si RNA,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进3组人舌鳞癌细胞CAL27中,以抑制RAC1的表达;同... 目的 :构建RAC1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探讨RAC1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针对人RAC1基因设计并合成3条si RNA,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进3组人舌鳞癌细胞CAL27中,以抑制RAC1的表达;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无关核苷酸序列)和空白对照组(未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RAC1 m RNA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检测RAC1、PAK1、LIMK1蛋白的表达,通过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胞转染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RAC1干扰组细胞RAC1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AK1、LIMK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沉默RAC1基因可抑制舌鳞癌CAL27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PAK1、LIMK1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1 SIRNA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蒂腭岛状瓣配合两瓣术治疗腭裂的手术观察和评价
10
作者 王莹 韩金宏 +8 位作者 王奇民 鲁旭飞 周元 曹蕾 李宁 何宗轩 廖奕翔 童磊 陈正岗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3期34-36,共3页
腭裂患者不仅有软组织畸形,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缺损和畸形。目前,国内针对程度较严重的腭裂多采用两瓣术法。该方法对软腭短小、裂隙较宽和腭穹较高的腭裂患者效果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对近年来33例此类患者施行单蒂腭岛状瓣配合两... 腭裂患者不仅有软组织畸形,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缺损和畸形。目前,国内针对程度较严重的腭裂多采用两瓣术法。该方法对软腭短小、裂隙较宽和腭穹较高的腭裂患者效果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对近年来33例此类患者施行单蒂腭岛状瓣配合两瓣术的治疗方法的术后和远期效果评价,结果证实,单蒂腭岛状瓣配合两瓣术可有效延长软腭长度,对语音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骨组织缺损 两瓣术法 单蒂腭岛状瓣 语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Rce1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君君 陶匀雅 +7 位作者 周元 何宗轩 盛善桂 王奇民 童磊 赵开 王少如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ce1基因,探讨Rce1对舌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设计合成Rce1基因的小干扰RNA(si RNA),采用脂质体载体瞬时转染沉默Rce1基因。根据转染的si RNA不同,将实验组分...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ce1基因,探讨Rce1对舌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设计合成Rce1基因的小干扰RNA(si RNA),采用脂质体载体瞬时转染沉默Rce1基因。根据转染的si RNA不同,将实验组分为Rce1-si RNA-1组、Rce1-si RNA-2组、Rce1-si RNA-3组,脂质体载体分别转染相对应序列的si RNA。脂质体转染si CON作为阴性对照组,不转染si RNA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Rce1、Rho A以及K-Ras基因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ce1、Rho A、K-Ras、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及MMP-9的表达,采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Cal-27和SCC-4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Rce1基因及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Rho A、K-Ras基因及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2、MMP-9表达下降(P<0.05)。体外侵袭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聚碳酯膜上的细胞总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划痕实验表明,实验组划痕处细胞闭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沉默Rce1可以有效下调其在舌癌细胞Cal-27和SCC-4中的表达水平,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1 鳞状细胞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奕翔 王莹 +7 位作者 鲁旭飞 童磊 周建华 郭庆圆 何宗轩 周元 曹蕾 陈正岗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9期85-88,共4页
目的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确诊为血管瘤的患儿52例,男10例,女42例,年龄2~26个月,平均(6.14±1.31)个月;头面颈部受累30例,四肢躯干受累1... 目的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确诊为血管瘤的患儿52例,男10例,女42例,年龄2~26个月,平均(6.14±1.31)个月;头面颈部受累30例,四肢躯干受累16例,全身多处受累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初始剂量为0.5mg/(kg·d),1日2次,间隔时间为8小时。最大维持剂量为2.0mg/(kg·d)。动态观察瘤体色泽与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52例患儿全部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4例、便秘6例,无严重不良反应者。疗效评定参照Achauer法,总有效率为94.23%,疗效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8例,Ⅳ级36例;颌面颈部与四肢躯干血管瘤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儿均随访1年,未见复发者。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可推荐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血管瘤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42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奕翔 孔庆暖 +3 位作者 郭庆圆 何宗轩 仇静 陈正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 :探讨舌鳞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舌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4—2016年手术切除的舌鳞癌原发灶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 目的 :探讨舌鳞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舌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4—2016年手术切除的舌鳞癌原发灶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的组织标本(舌鳞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舌组织)中Cdc4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相应资料进行t检验与秩和检验。结果:Cdc42蛋白在舌鳞癌以及其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95%和52.38%,均高于正常舌组织(11.9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42蛋白的表达与舌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Cdc42蛋白定位在胞核的阳性分度与舌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颈淋巴结转移及舌鳞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Cdc42蛋白在舌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增高,与舌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癌 CDC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王少如 孙伟 +9 位作者 周男 赵开 李文健 迟增鹏 王莹 王奇民 童磊 何宗轩 韩红钰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3,共10页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基因,探讨体外沉默Icmt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抑制TSC...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基因,探讨体外沉默Icmt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抑制TSCC细胞系CAL-27和SCC-4细胞Icmt表达,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不加入siRNA)和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应用荧光组(荧光基团Cy3标记siRNA)检测siRNA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沉默Icmt后各组细胞的Icmt、RhoA mRNA表达,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组作为实验组进行后续实验。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Icmt、RhoA的蛋白表达及RhoA膜蛋白的表达、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p21蛋白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APC/碘化丙啶(PI)荧光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能力。采用GraphPad Prism 8.2.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Icmt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RhoA mRNA和总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但RhoA膜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下降,p21表达升高;同时检测到实验组ERK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ER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CAL-27及SCC-4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细胞比例在G1期增加,S期降低,G2期无明显改变,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S期(P<0.05);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凋亡能力增加。结论体外沉默TSCC细胞Icmt基因,可降低RhoA膜靶向定位,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提示Icmt在TSCC增殖和凋亡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TSCC基因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 RHOA 舌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5
作者 周男 迟增鹏 +8 位作者 李文健 赵开 王少如 王奇民 童磊 何宗轩 韩红钰 王莹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8-335,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ICMT,研究沉默ICMT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siRNA转染至人TSCCCAL-27和SCC-4细胞(ICMT-siRNA组),并设阴性... 目的通过构建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ICMT,研究沉默ICMT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siRNA转染至人TSCCCAL-27和SCC-4细胞(ICMT-siRNA组),并设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仅加转染试剂,不转染s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ICMT、RhoA的mRNA表达并明确沉默效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ICMT、总RhoA、膜Rho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1(ROCK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结果CAL-27和SCC-4细胞转染ICMT-siRNA后,实验组相较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ICMT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RhoA基因和总蛋白表达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oA膜蛋白、ROCK1、MMP-2、MMP-9表达降低(P<0.05)。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ICMT-siRNA可显著抑制人TSCCCAL-27和SCC-4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 RHOA 舌鳞状细胞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3D打印模型结合CBL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宗轩 韩红钰 +4 位作者 陈立强 卜令学 郭庆圆 尚伟 刘延山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8期1211-1213,共3页
目的评价数字化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CBL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青岛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读的2015级和2016级本科生共80人,2015级采用传统教学,2016级采用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CBL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教... 目的评价数字化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CBL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青岛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读的2015级和2016级本科生共80人,2015级采用传统教学,2016级采用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CBL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教学效果,理论测评考核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SPSS 24.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数字化3D打印模型和腾讯会议联合教学模式在CBL教学法中的教学满意度评价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试验组学生成绩为(94.05±4.16)分,较对照组的(86.10±3.37)分得到提升(P<0.05)。结论数字化3D打印模型与腾讯会议联合教学融合了互联网和数字化信息的优点,为口腔医学其他专业的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3D打印 腾讯会议 CBL教学 口腔颌面外科
原文传递
射频热凝术与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可心 何宗轩 +6 位作者 杨小琛 葛胜优 李洁莹 王琳 冯元勇 宋凯 尚伟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6期941-950,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射频热凝术(RFT)与球囊压迫术(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月1日之间关于RFT与PBC治疗原发性TN的文献。由两... 目的系统评价射频热凝术(RFT)与球囊压迫术(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1月1日之间关于RFT与PBC治疗原发性TN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收集、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交叉核对,然后采用Re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3个月时的优效率及有效率方面,PBC均优于RFT[OR=0.43,95%CI(0.22,0.82),P=0.01;OR=0.42,95%CI(0.18,0.97),P=0.04],且此时的疼痛评分也低于RFT[MD=0.72,95%CI(0.27,1.18),P=0.002]。在术后2年,PBC的疼痛评分低于RFT[MD=1.21,95%CI(0.06,2.35),P=0.04],但两者在长期有效率及复发率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RFT有着更低的面部麻木、咀嚼肌肌力下降及口唇疱疹的发生率[OR=0.50,95%CI(0.28,0.90),P=0.02;OR=0.33,95%CI(0.20,0.57),P<0.001;OR=0.29,95%CI(0.12,0.69),P=0.005]。对于既往有手术史的复发TN患者,PBC有着更好的疗效[OR=0.26,95%CI(0.15,0.42),P<0.001]。结论PBC与RFT均是有效治疗TN的方法。对于初次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TN的患者,两种方法有效率相当,但RF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于既往有手术病史的复发TN患者,PBC则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球囊压迫术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