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如一 张梅姿 贺志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7-49,共3页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如下方面下工夫:加强教育,营造氛围,注意实践养成,发挥榜样作用,建设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路径 培养 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I数字油画创作对未成年犯攻击性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如一 周世军 +1 位作者 赵洪毅 刘智跃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年第12期91-93,共3页
文章运用"青少年攻击性量表"对未成年犯攻击性进行评价,用10周的时间组织未成年犯进行两幅DYI数字油画创作。结果表明,通过干预,未成年犯攻击性中躯体性攻击、言语攻击性、愤怒、自我攻击性因子分明显下降,且差异非常显著(p&l... 文章运用"青少年攻击性量表"对未成年犯攻击性进行评价,用10周的时间组织未成年犯进行两幅DYI数字油画创作。结果表明,通过干预,未成年犯攻击性中躯体性攻击、言语攻击性、愤怒、自我攻击性因子分明显下降,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敌对因子分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I数字油画 未成年犯 攻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如一 贺志明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第3期187-189,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合力作用;使研究型教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加强实践教育;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性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外导师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新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何如一 李科生 杨杰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25-127,共3页
导师制产生于14世纪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实行,当前受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青睐,他起源于高职院校现有教育资源不足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学校提出更高要求、理论... 导师制产生于14世纪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实行,当前受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青睐,他起源于高职院校现有教育资源不足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学校提出更高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关系的处理、行业专家校内指导效果不理想等实际问题。我们将从职业技能训练改革入手,给学生配备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同时,学校对校外导师和学生提出具体规范性的要求,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导师制 技能型人才 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理论的高校学生校外住宿管理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如一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178-181,共4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由身份隶属关系向市场契约关系转化,在理性分析校外租房的成本和收益后,高校学生逐渐超越班级和宿舍的"篱笆"而选择校外住宿这种提前融入社会的生活方式。而高校对于学生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由身份隶属关系向市场契约关系转化,在理性分析校外租房的成本和收益后,高校学生逐渐超越班级和宿舍的"篱笆"而选择校外住宿这种提前融入社会的生活方式。而高校对于学生校外住宿管理的规定则体现了教育部、高校和学生三方之间进行的博弈。本文从博弈参与方、博弈信息、博弈参与方的策略组合、博弈次序、博弈参与方的收益均衡等方面探讨高校在对学生校外住宿实施管理中的博弈行为,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理论 高校学生 校外住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有制企业文化探究
6
作者 何如一 傅学艳 《经济师》 2008年第5期226-227,共2页
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能增强企业成员的凝聚力,影响着企业营销力,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而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存在着差异和冲突,如何培育建设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非公有制 企业文化 冲突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加强职业院校编制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如一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2007年第8期21-23,共3页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适应职业院校办学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管理办法,实行以学生数定编制数,按核定编制数拨付人员工资,实行结构管理...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适应职业院校办学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管理办法,实行以学生数定编制数,按核定编制数拨付人员工资,实行结构管理和动态管理,建立起灵活多样、规范运作的职业院校人事编制管理制度,是适应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办学规律的有效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规律 编制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东南 何如一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27-128,共2页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高职院校中"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既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没有起到其应有的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就该...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高职院校中"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既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没有起到其应有的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就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作多方面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学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律人的法律信仰
9
作者 罗旭 何如一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法律职业教育对法治的最根本的、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实现对法科学生这一准法律人群体的法律信仰培植。法律职业教育的法律认知机制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以及法律批判精神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法律理性化,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外在条件... 法律职业教育对法治的最根本的、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实现对法科学生这一准法律人群体的法律信仰培植。法律职业教育的法律认知机制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以及法律批判精神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法律理性化,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外在条件;而法律职业教育为相信和怀疑能力的形成提供知识基础,激发信仰意识,提供信仰目标和依据,则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内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 法律职业教育 法律信仰 培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和改进职教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0
作者 何如一 《湖南教育(上旬)(A)》 2002年第13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加强和改进 新途径 师德建设 德育工作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道德 “两课”教学 德育可持续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专毕业生在择业中的自我推销战术
11
作者 何如一 《现代技能开发》 2002年第7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中专学生 就业 职业选择 求职艺术 毕业生 自我推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实践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如一 贺志明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0-180,共1页
  在加入世贸组织、全国推进素质教育与统一司法考试机制的建立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背景下,反思我国现行法学教育理念、目标、法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法学教育应定位为法律职业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律知识、法律技能...   在加入世贸组织、全国推进素质教育与统一司法考试机制的建立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背景下,反思我国现行法学教育理念、目标、法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法学教育应定位为法律职业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与法律伦理,并对此进行法学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法学教育 法学实践
原文传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监狱工作人才培育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如一 《中国监狱学刊》 2007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监狱工作进步,监狱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努力建设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监狱工作人才队伍和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分析束缚监狱工作人才成长...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监狱工作进步,监狱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努力建设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监狱工作人才队伍和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分析束缚监狱工作人才成长不利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关原理,从人员、职位、组织三者合理匹配的角度,为创新监狱工作人才培育机制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对监狱工作人才的职能分化、人本管理以及择优任用和教育培养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创新 监狱工作人才 机制
原文传递
人际关系对重刑犯心理健康影响浅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正怀 何如一 +2 位作者 李科生 张天笑 谢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1期4122-4125,共4页
监狱中服刑长达10年以上的重刑犯,在封闭的监改环境中,势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用SCL-90量表对重刑犯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并将重刑犯与狱友及管教干警之间的人际关系分为"一般"、"较好"和"好"... 监狱中服刑长达10年以上的重刑犯,在封闭的监改环境中,势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用SCL-90量表对重刑犯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并将重刑犯与狱友及管教干警之间的人际关系分为"一般"、"较好"和"好"三个层次。结果表明:重刑犯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p<0.001);监狱中人际关系好的犯人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好,与干警关系主要影响重刑犯的恐惧水平。因此,改善狱友和干警的关系,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重刑犯高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他们再社会化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 重刑犯 心理状况
原文传递
监狱经济的“低水平均衡陷阱”与走出“陷阱”的对策
15
作者 何如一 傅学艳 《中国监狱学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监狱经济 "低水平均衡陷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