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大豆油厂技术改造项目管理
1
作者 李万振 何天齐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技术改造是大豆油厂每年都实施的一项投资活动,特别是建厂时间长、运行时间久的老工厂,更加注重技改项目实施。本文简要梳理了国内技术改造的历史和大豆油厂的技改管理现状,探讨了技改项目管理措施,以期为油脂同行在技改管理提升方面提... 技术改造是大豆油厂每年都实施的一项投资活动,特别是建厂时间长、运行时间久的老工厂,更加注重技改项目实施。本文简要梳理了国内技术改造的历史和大豆油厂的技改管理现状,探讨了技改项目管理措施,以期为油脂同行在技改管理提升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厂 技术改造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整风运动经验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天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3期50-56,共7页
【正】 蜚声中外的延安整风运动,是我国继五四运动之后又一次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运动。五四运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开了道路,在思想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而开辟了我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 【正】 蜚声中外的延安整风运动,是我国继五四运动之后又一次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运动。五四运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开了道路,在思想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而开辟了我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阶段;延安整风运动则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认识并掌握了此种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从而达到了党在思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整风运动 马克思列宁主义 高级干部 具体实践 中国革命 毛泽东同志 经验教训 思想路线 解决问题 政治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天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年第3期29-36,共8页
【正】 党的建设是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个主要法宝之一。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①要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封建半殖民地... 【正】 党的建设是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个主要法宝之一。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①要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里,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建党思想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毛泽东建党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必要对毛泽东建党思想进行历史的考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建党思想 毛泽东建党学说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思想 民主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政党 抗日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团结——批评——团结”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天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4期24-29,37,共7页
“团结——批评——团结”,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正确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是我党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关系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这个方针,是在同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 “团结——批评——团结”,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正确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是我党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关系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这个方针,是在同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和实行以来,已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正确地总结四十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贯彻这个方针的经验教训,探讨它的丰富内容和重大意义,对于加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促进政治上的进一步安定,搞好经济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经验教训 历史经验 重大意义 唯物辩证法 毛泽东同志 现代化建设 机会主义路线 江青反革命集团 基本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理论是灰色的”的一些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天齐 《天津师大学报》 1983年第3期26-29,共4页
被恩格斯称为“在自己的领域中”“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的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根据列宁的引文,见《列宁选集》第三卷,第26、398页)这句话出自歌德的代表作诗剧《浮士德》第一部... 被恩格斯称为“在自己的领域中”“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的德国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根据列宁的引文,见《列宁选集》第三卷,第26、398页)这句话出自歌德的代表作诗剧《浮士德》第一部第四场中靡非斯特同他的学生的一段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恩格斯 实际生活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引文 选集 基本原理 历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抗原蛋白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何天齐 王鹏 +2 位作者 杨浩辰 石鑫峰 刘琼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1年第1期12-15,19,共5页
豆粕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其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其中抗原蛋白含量高,且不易降解,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造成了饲料原料的浪费。目前通过物理、酶解和微生物发酵手段均可对豆粕中抗原蛋白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但均降解不彻底。本文... 豆粕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其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其中抗原蛋白含量高,且不易降解,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造成了饲料原料的浪费。目前通过物理、酶解和微生物发酵手段均可对豆粕中抗原蛋白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但均降解不彻底。本文主要论述近年来针对豆粕抗原蛋白降解问题开展的相关研究的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抗原蛋白 发酵 大豆球蛋白 Β-伴大豆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桑实验的启示
7
作者 何天齐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14,共4页
霍桑实验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调查研究。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比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条件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 霍桑实验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调查研究。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比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条件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了寻找原因,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有各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于1924年11月开始在这个厂进行试验。试验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首先从变换照明条件着手,一个组的照明条件不变,另一个组则作种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实验 马克思主义 二三十年代 启示 调查研究 照明条件 实事求是 国家研究委员会 资本主义 养老金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反腐败思想探析
8
作者 何天齐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5期5-11,共7页
(一)毛泽东是从中国社会的下层奋斗出来的英雄人物,他深知中国的国情与民情,他深入研究过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对于离我们时代较近的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和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以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一)毛泽东是从中国社会的下层奋斗出来的英雄人物,他深知中国的国情与民情,他深入研究过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对于离我们时代较近的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和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以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更是进行过精心的思考和研究。他站在时代的高度,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武器,剖析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在中国的条件下,要建立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高度重视思想和思想教育,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军队和全党;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封建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英雄人物 周恩来 领导革命 军队 延安 新路 反腐败 高度重视 思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洛实验的启示
9
作者 何天齐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106-111,共6页
继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霍桑实验之后,美国管现心理学家马洛又在哈乌德公司进行了一次实验,这就是有名的马洛实验。情况大致是:该公司要进行一项改革,涉及工人的工作性质与工作方法,估计会遇到一部分人的反对。在马洛的参与和指导下... 继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霍桑实验之后,美国管现心理学家马洛又在哈乌德公司进行了一次实验,这就是有名的马洛实验。情况大致是:该公司要进行一项改革,涉及工人的工作性质与工作方法,估计会遇到一部分人的反对。在马洛的参与和指导下,管理当局把工人分成两个组:一个组参与改革方案的讨论,叫参与组;另一个组不参与,只通知他们照新方案去做,叫非参与组。实验的结果是:参与组改革后的第二天产量就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三个星期后产量比改革前提高14%,没有人离职,也没有人发牢骚,职工之间的团结和生产秩序很好;而非参与组的情况则大不一样,改革后产量下降35%,一个月后有9%的工人离职另找工作,其他人大发牢骚,都抱怨工资低,六个星期以后情况亦无好转,于是管理当局不得不解散这个小组,组内所剩人员另行安排工作。两个半月以后,又把已解散的非参与组人员重新集合起来,按以前参与组的方式组织他们讨论改革方案。结果,该组产量迅速恢复,一个星期内即超过了改革前的水平,再没有人要求离职,也没有人发牢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启示 经济人 劳动者 人与人 生产力 每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党历史上三次重大转折
10
作者 何天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5期16-22,共7页
【正】 在中国共产党将近七十年的光辉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第一次是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这次转折的标志可以说是八七会议;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次转折的标志是遵... 【正】 在中国共产党将近七十年的光辉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第一次是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这次转折的标志可以说是八七会议;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次转折的标志是合肥会议;第三次是从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到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和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这次转折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三次转折虽然情况各不相同,特别是建国以后发生的第三次转折同民主革命时期的那两次相比,历史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既然同为转折,那就仍有许多共同的东西.探讨这三次转折的共同特点和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搞好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七会议 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 经验教训 马克思主义 新时期 重新确立 文化大革命 中国革命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刍议
11
作者 何天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5期36-42,共7页
(一)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人有思想。当然,其他动物,特别是某些高等动物,也有一些初步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能力,即除了感觉以外,也有一些初步的思想活动,用康德和黑格尔的说法,叫做悟性活动或知性活动,但不是理性活动... (一)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人有思想。当然,其他动物,特别是某些高等动物,也有一些初步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能力,即除了感觉以外,也有一些初步的思想活动,用康德和黑格尔的说法,叫做悟性活动或知性活动,但不是理性活动。理性活动,即运用概念的思维活动,则仅为人类所特有。有人说,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不是思想,而是生产劳动。这有一定道理。因为劳动是使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使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区别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主义 思想教育 人类社会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发展 康德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出发点
12
作者 何天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6年第3期56-62,共7页
【正】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这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坚持这两个出发点,并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否则,就会导致失误,甚至遭受严重的挫折。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这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坚持这两个出发点,并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否则,就会导致失误,甚至遭受严重的挫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和生动体现,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和前提。唯物主义,就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承认我们从事工作的对象、环境、条件等等,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际事物。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决彻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思想 广大人民群众 实际工作 历史唯物主义 马列主义 毛泽东同志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建设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
13
作者 何天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年第6期40-45,共6页
【正】 现在,我们党和国家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党中央和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提出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且对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内容等都作了许多具体指示。但是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 【正】 现在,我们党和国家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党中央和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提出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且对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内容等都作了许多具体指示。但是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许多人(特别是许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还没有下定学习革命理论的决心,所以对于这个老问题,仍有论述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放思想 解决问题 经济建设 转折时期 理论联系实际 从实际出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
14
作者 何天齐 《齐鲁学刊》 1987年第6期60-65,共6页
当代世界有两股最强大的潮流: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两大潮流及其相互关系,可以说就抓住了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或本质,这对于我们搞好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为关... 当代世界有两股最强大的潮流: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两大潮流及其相互关系,可以说就抓住了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或本质,这对于我们搞好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为关键的四化建设,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开放、改革的基本国策,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当代科技革命 资本主义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当代世界 新科技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路线刍议——学习十三届六中全会《决定》札记
15
作者 何天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6期47-53,共7页
【正】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件。它根据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结合当前的实际,从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与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论... 【正】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件。它根据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结合当前的实际,从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与长治久安的高度,深刻论述了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大人民群众 毛泽东思想 历史经验 六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工作方法 历史唯物论 群众路线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维方式探析
16
作者 何天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6期17-23,共7页
【正】 近几年来,许多文章谈到思维方式的变革,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来,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广泛、深刻的历史大变革时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 【正】 近几年来,许多文章谈到思维方式的变革,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来,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广泛、深刻的历史大变革时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思维方式也要相应地变革。如同许多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也离不开对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因此,探讨对我们党和我国人民有着巨大而深刻影响的毛泽东思维方式,对于继承和发扬这方面的优良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补充、丰富和发展,以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思维方式 农村调查 中国人民 革命根据地 知识分子 军事路线 中国革命战争 领袖人物 毛主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情认识的一个经验教训
17
作者 何天齐 《天津师大学报》 1986年第1期6-10,共5页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既要看到有利的条件,也要看到不利的因素。一个最根本的有利条件,就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无论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尽管还不完善,还...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既要看到有利的条件,也要看到不利的因素。一个最根本的有利条件,就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无论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尽管还不完善,还有很多弊端,但无论如何总比资本主义优越得多,这是每一个公道的人都不否认的基本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教训 国情认识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经济文化落后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黑格尔·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18
作者 何天齐 《天津师大学报》 1984年第1期61-63,共3页
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首绝句,叫做《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凡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小诗乍读起来很平常,不过是讲了同老朋友李龟年在暮春时节相会于江南的潭州(今长沙)这么一件事而已。
关键词 相结合 普遍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 格言 黑格尔 研究逻辑 杜甫 毛泽东思想 政治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团结——批评——团结”
19
作者 何天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第4期25-31,共7页
【正】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去年第四期刊登了拙作《论“团结——批评——团结”》,主要论述了这一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的内容、意义和贯彻执行中的经验教训,本文拟从历史方面探讨一下这个方针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阐述... 【正】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去年第四期刊登了拙作《论“团结——批评——团结”》,主要论述了这一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的内容、意义和贯彻执行中的经验教训,本文拟从历史方面探讨一下这个方针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阐述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这样,我们对这个方针的意义和作用会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明路线 犯错误 毛泽东同志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经验教训 团结 军队 肃反 作用 士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情认识的一个经验教训
20
作者 何天齐 《科学社会主义》 1986年第5期75-79,共5页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既要看到有利的条件,也要看到不利的因素。一个最根本的有利条件,就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无论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 国情认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验 社会主义国家 思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