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发震断层产状及其动力学探讨
1
作者 陈鑫 张清 +2 位作者 何嘉幸 郭培兰 刘白云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大地震发生后,断层面产状的迅速确定对地震破裂时空分布模型研究、发震构造及震后地震发生发展趋势判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收集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将全部震源机制节面组合在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大地震发生后,断层面产状的迅速确定对地震破裂时空分布模型研究、发震构造及震后地震发生发展趋势判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收集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将全部震源机制节面组合在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去掉小于设定阈值的噪声节面,得到两类聚类结果,发现两组聚类结果中,走向312.13°、倾角56.09°的第一类中心节面的聚类标准差较小,为发震断层面。然后,通过应力场与断层面关系确认发震断层面。根据本次积石山地震序列的断层面解求解了该地区的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地区受到青藏高原的EN向推挤,形成了SW-NE向挤压和SE-NW向拉张的状态,表示主应力大小的应力形因子R值较大,解释了该地区呈现逆冲兼走滑的震源机制地震占优势的原因。将求解得到的构造应力场分别作用到聚类得到的两类节面上求解断层面的剪应力,发现标准差较小的第一类中心节面处于剪应力较大区域。综合其他资料分析,本研究推测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发震断层为NE倾向,走向为312.13°,倾角为5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 聚类分析 震源机制 应力场 发震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6月广西平果3级震群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培兰 龙政强 +3 位作者 何嘉幸 黄惠宁 谢夜玉 徐宁 《华南地震》 2016年第1期87-96,共10页
通2013年6月16日至7月25日,在广西平果持续发生了高密集、高集中、高频次、低震级、震害大的震群活动,共记录地震1 131次,其中2~2.9级25次,3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6月21日3.0级及7月3日3.0级地震。对此次震群的地质构造位置、空间分布范... 通2013年6月16日至7月25日,在广西平果持续发生了高密集、高集中、高频次、低震级、震害大的震群活动,共记录地震1 131次,其中2~2.9级25次,3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6月21日3.0级及7月3日3.0级地震。对此次震群的地质构造位置、空间分布范围、2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优势方向、b值特征、震源参数、记录波形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震群具有构造位置特殊、震中集中及深度较浅、震源机制解P轴没有形成优势分布、序列参数b值较高约为1.029 3,应力降低、拐角频率低、震源尺度大、波形记录特殊等特征,认为广西平果3级震群是属于低应力背景下的浅层地震活动,不具有前兆震群和前震序列的性质。分析结果对正确了解此次震群的特征、震群成因、正确判断地震趋势具有较高的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广西平果 震群 应力降 震源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震台网数字记录爆破事件典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培兰 何嘉幸 +1 位作者 陈鑫 陈保成 《华南地震》 2015年第1期30-36,共7页
分析了2008—2012年广西地震台网数字爆破事件数字记录波形典型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爆破的时间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优势分布在中午与下午,晚上基本上不进行爆破作业,爆破地点固定。广西地震台网记录到的爆破发生在龙滩水库、扶绥昌... 分析了2008—2012年广西地震台网数字爆破事件数字记录波形典型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爆破的时间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优势分布在中午与下午,晚上基本上不进行爆破作业,爆破地点固定。广西地震台网记录到的爆破发生在龙滩水库、扶绥昌平、南宁双定的采石场,龙滩水库的爆破震级分布主要在ML0.0~0.9,扶绥昌平、南宁双定的爆破震级分布主要在ML1.0~2.3之间,强度较低。广西地区爆破产生的P波方向呈四象限向上分布,爆破持续时间短、衰减快,S波周期较大且发育好,与天然地震波形存在明显的区别。正确识别爆破事件,对判断地震和爆破信号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地震 特征分析 P波 S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6月广西平果震群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龙政强 姚宏 +3 位作者 阎春恒 徐宁 何嘉幸 牟剑英 《华南地震》 2015年第2期89-95,共7页
2013年6月16日至7月底广西平果县果化镇附近发生密集、震感明显的震群活动。结合震中区地震地质背景、震群序列及震群深度等方面特征,利用广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记录,计算并分析ML2.0级以上地震的拐角频率、应力降。研究表明:平果震群... 2013年6月16日至7月底广西平果县果化镇附近发生密集、震感明显的震群活动。结合震中区地震地质背景、震群序列及震群深度等方面特征,利用广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波形记录,计算并分析ML2.0级以上地震的拐角频率、应力降。研究表明:平果震群是一组由天然地震、水库地震、塌陷地震等多种类型地震交叉叠加的震群活动,其频度高、震源浅、震感明显;在震级相同情况下,其拐角频率和应力降均比本区域构造地震的拐角频率和应力降小,其中应力降小约1个量级;附近的排泥库随着排入泥浆增加,加之库区地质条件复杂,岩溶裂隙发育,应注意"水库诱发型"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群 震相特征 震源参数 拐角频度 应力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