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法律文化的辛勤耕耘者——访我国法律史学家、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何勤华
1
作者 何勤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共4页
本刊特约编辑(以下简称"编"):何老师,您从大学毕业开始就一直从事法律史的教学和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我们这些后辈的榜样,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何勤华(以下简称"何"):好的,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四... 本刊特约编辑(以下简称"编"):何老师,您从大学毕业开始就一直从事法律史的教学和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我们这些后辈的榜样,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何勤华(以下简称"何"):好的,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外国法制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何勤华 大学教授 史学家 中西 华东 外国法制史 特约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何勤华教授访谈
2
作者 何勤华 夏纪森 《法律与伦理》 2018年第2期199-207,共9页
夏:何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描绘了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将建设中国特色的... 夏:何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描绘了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核心任务,并为此做出了全面规划和周密部署。十九大报告指明了新时代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其中贯穿着大量法治的精神和要求。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能否请您谈谈,您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顶层设计 法治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 法治中国 法治道路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律虚无主义 何勤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指出:协同创新提升法学教育质量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勤华 《法制资讯》 2012年第7期45-48,共4页
2012年年初,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提出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可以说,"2011计划"... 2012年年初,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提出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可以说,"2011计划",是我国"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出台的又一份纲领性文件,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在更深层次的一次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勤华 法律人才 法学人才培养 华东政法大学 法学学科 教育质量 政法院校 我国法学教育 提升法
原文传递
论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本土资源——以中国古代律学的传承与创新为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勤华 路培欣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不仅需要研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深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法治文明的成果,密切关注当下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也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本土资源:中国古代律学知识体系。分析“律学... 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不仅需要研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深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法治文明的成果,密切关注当下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也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本土资源:中国古代律学知识体系。分析“律学”一词的丰富内涵,明辨律学体系的各项固有缺陷,吸收中国古代律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范畴、研究方法、分支学科和法典(律典)化成果,可以助力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法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本土资源 律学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勤华著作系列
5
作者 何勤华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诉讼法典编纂的历史智慧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勤华 周小凡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1,共9页
我国古代虽无专门的刑事诉讼法典,但法典编纂的历史智慧依旧博大精深。自周代区分狱、讼开始,有关刑事诉讼的立法愈发精进,其重要成果分布于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当中。在体例上,立法者以高超的“提取公因式”技术实现了总则制... 我国古代虽无专门的刑事诉讼法典,但法典编纂的历史智慧依旧博大精深。自周代区分狱、讼开始,有关刑事诉讼的立法愈发精进,其重要成果分布于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当中。在体例上,立法者以高超的“提取公因式”技术实现了总则制定,以精妙的编纂技巧完成了由繁至简的体系化过程;在理论上,以德立法的文化熏陶出兼顾情理,以矜恤弱势群体、依法断罪、宽严相济为代表的诉讼原则;在制度上,典范性的规定贯穿于诉讼程序的起诉、举证以及审理阶段,发展出了颇为完备的诉讼制度。当前,法典编纂已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推动刑事诉讼法的法典化,一方面应吸收借鉴中国古代法制中优秀的法律传统与诉讼规律,另一方面需兼容解决现实问题以保证立法的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史 法典编纂 中华法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的自由主义传统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勤华 祝檀吉 《南海法学》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自由主义是一个近现代的概念,但也有古代渊源。古代罗马的法律观、人性观、政治观中都具有近代自由主义的元素,这些古老的思想通过罗马法的复兴运动重新回到了中世纪,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16—18世纪罗马法复兴的新浪潮更是直接促... 自由主义是一个近现代的概念,但也有古代渊源。古代罗马的法律观、人性观、政治观中都具有近代自由主义的元素,这些古老的思想通过罗马法的复兴运动重新回到了中世纪,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16—18世纪罗马法复兴的新浪潮更是直接促进了古典自由主义的诞生。17世纪以来,古典自由主义学者基于前述研究成果论述了自由主义的人性观、财产观与法治观,构建了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回顾自由主义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罗马法的复兴既是自由主义连续发展的关键,也给予了自由主义新风格。它不仅是学术上的复古运动,同时也对西方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法 复兴运动 古典自由主义 自由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法治意涵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勤华 金逸菲 《法治社会》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开启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篇章。《决定》围绕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题,再次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开启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篇章。《决定》围绕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题,再次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作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部署。与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相比较,《决定》进一步深化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精简过去已经得到落实的法治建设事项,强调并细化当今法治建设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决定》为我们擘画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突出了以法治引领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有机体、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与构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话语传播体系等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之法理学创新——以“权利本位说”的完善为中心
9
作者 何勤华 张陶然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权利本位说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法学界确立通说地位。时至今日,权利本位说确立时的社会土壤和理论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下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应当对权利本位说进行再检视,并推进其发展、完善。在理论构建... 权利本位说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法学界确立通说地位。时至今日,权利本位说确立时的社会土壤和理论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下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应当对权利本位说进行再检视,并推进其发展、完善。在理论构建过程中,应当继续以权利为中心,保护权利,客观看待权利和义务不均衡的情况;在充分考虑我国司法实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对权利体系进一步细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保护模式;应当将权利本位说与中国传统法律价值理念相互整合、相互协调,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此外,在借鉴西方权利学说的过程中亦不能盲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本位说 法理学 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犯罪”观念对英国普通法的传承与超越
10
作者 何勤华 郭娴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5期49-62,共14页
犯罪观念不仅是刑法学科的问题,也是国家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重视经验和实用,因此两国至今未能颁布一部成文且统一的刑法典而对“犯罪”作出一致表述。美国作为英国的前殖民附属地,自然继承了普通法上的“犯罪”... 犯罪观念不仅是刑法学科的问题,也是国家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重视经验和实用,因此两国至今未能颁布一部成文且统一的刑法典而对“犯罪”作出一致表述。美国作为英国的前殖民附属地,自然继承了普通法上的“犯罪”观念,这在犯罪的分类、构成要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均有所体现。而美国自独立战争胜利后制定的联邦宪法,助力其在刑法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社会现象之一的犯罪,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国各历史阶段下犯罪与宗教、道德、政权、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美国独立后区别于英国普通法下犯罪观念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观念 英国 美国 普通法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法治文明
11
作者 何勤华 金逸菲 《时代法学》 2024年第3期1-14,共14页
罗马法复兴运动是欧洲法律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反映了欧洲法治文明近代化的过程。这一运动起于中世纪意大利的各自治城市,前后有帕维亚、拉文纳、博洛尼亚等地的法学家的持续推动和助力。而罗马法研究之所以能在欧洲蔚然成风,是因为... 罗马法复兴运动是欧洲法律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反映了欧洲法治文明近代化的过程。这一运动起于中世纪意大利的各自治城市,前后有帕维亚、拉文纳、博洛尼亚等地的法学家的持续推动和助力。而罗马法研究之所以能在欧洲蔚然成风,是因为罗马法是当时的政教斗争中的有力武器,亦是文艺复兴之人文主义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欧洲共同法的罗马法,一举奠定了中世纪欧洲多元一体的科学法律秩序,其后期兴起的法律民族主义思想也促进了欧洲民族法的编撰和研究,此外,罗马法中蕴含的自然法观、权利观、正义观、理性观等经进一步发展,成为了近代欧洲法治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法复兴 近代 欧洲 法治文明 外国法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马法复兴与近代欧洲平等思想的成长
12
作者 何勤华 刘铭倩 《湖湘法学评论》 2024年第2期30-44,共15页
在欧洲大陆权利意识尚未觉醒的时代,承继古希腊思想精髓的古罗马已然具有了反抗贵族压迫和改善奴隶生活的平等理想。随着中世纪对罗马法研究的恢复,罗马精密的律法在得以复现的同时,近代欧洲关于平等的思想也得以塑造。从意识到不平等... 在欧洲大陆权利意识尚未觉醒的时代,承继古希腊思想精髓的古罗马已然具有了反抗贵族压迫和改善奴隶生活的平等理想。随着中世纪对罗马法研究的恢复,罗马精密的律法在得以复现的同时,近代欧洲关于平等的思想也得以塑造。从意识到不平等的存在到古代希腊罗马阐发关于万物平等的理想,从斯多葛学派肯定平等的现实可能性到将法律—政治权利的平等引入现实,平等理论的谱系随着欧洲思想史的演变而展开。罗马法复兴运动除去了蒙在人们眼前的封建荫翳,唤醒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为无数追求人类进步的繁星指明了方向。在现实意义之上,罗马法的研究不仅打破了中世纪法律思想的沉寂,也拉开了欧洲近代化的帷幕。得益于罗马盛期强大的统治力和规整的法典化形式,罗马法内含的平等基因也为拥有近似历史渊源的欧洲各国所吸收,近代欧洲平等思想在漫长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中得以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法复兴 平等 自由 自然法 近代欧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治理贩运人口犯罪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措施
13
作者 何勤华 郭娴 《犯罪研究》 2024年第2期2-11,共10页
贩运人口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自2004年以来,日本一直在制定并实施打击人口贩运的相关措施,公布的受害者人数也在逐年减少。然而,对情色业和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日本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全力关注贩运人口受... 贩运人口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自2004年以来,日本一直在制定并实施打击人口贩运的相关措施,公布的受害者人数也在逐年减少。然而,对情色业和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日本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全力关注贩运人口受害者权益,也无法彻底杜绝加害者收割受害者利益的现象。据政府官方报告及学界研究资料显示,日本下一步要做的是有效开展相关犯罪治理工作,继而在起诉、保护、预防三方面改正存在的不足,全力扭转贩运人口案件形迹隐藏、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受害者权益丧失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贩运人口 犯罪治理 受害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文明:互动与变迁--何勤华教授访谈
14
作者 何勤华 陈灵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0-176,共7页
何老师,您好!您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您能否介绍一下您在北京大学期间的求学经历?哪些因素使您走上了学术之路? 好的。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排除阻力宣布恢复高考。这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意义特别重大。我很幸运,参加了... 何老师,您好!您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您能否介绍一下您在北京大学期间的求学经历?哪些因素使您走上了学术之路? 好的。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排除阻力宣布恢复高考。这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意义特别重大。我很幸运,参加了恢复后的第一次高考,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四年中,我读了不少法学、哲学、历史学方面的书籍。北大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当时虽然还没有电脑,但我做了很多读书笔记,收获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明 何勤华 教授 变迁 恢复高考 北京大学 邓小平同志 北大图书馆
原文传递
何勤华:全面依法治国当需顶层设计
15
作者 何勤华 《检察风云》 2018年第3期4-5,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方略。在中国,由于近代以来,法治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当下全面依法治国需要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地推进。学术界一般认为,法治在西方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且...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方略。在中国,由于近代以来,法治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当下全面依法治国需要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地推进。学术界一般认为,法治在西方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且这一传统一直未曾中断。至中世纪后期,由于文艺复兴、罗马法传播和宗教改革等重大事件,法治在英、法等欧陆国家中自然生长,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成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方式。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顶层设计 西方发达国家 何勤华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资产阶级革命 中世纪后期 近代以来
原文传递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域外思想参鉴——卢梭的“人民法治”思想论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顺 何勤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8,共1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和任务,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所能够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为了加快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我们不仅需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之本土资源,也需要借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和任务,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所能够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为了加快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我们不仅需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之本土资源,也需要借鉴域外的思想成果与经验。卢梭作为西方思想史特别是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之一,其法律思想中有着浓厚的“人民法治”意蕴。系统解读卢梭“人民法治”的思想,把握卢梭“人民法治”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不仅可以全面深入了解卢梭这位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和思想,也有助于传承数千年人类法治文明的精华,从而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起点,投身于全面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域外思想借鉴 卢梭 人民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动司法:反思与超越
17
作者 何勤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1-17,共7页
主持人: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一个热点问题处在热炒之中或之后,一个严肃的学者既不应当盲目地追捧,也不应当随意地否定,他最需要做的也许是客观地对待,冷静地反思,并在反思中实现超越。以下四位法学... 主持人: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一个热点问题处在热炒之中或之后,一个严肃的学者既不应当盲目地追捧,也不应当随意地否定,他最需要做的也许是客观地对待,冷静地反思,并在反思中实现超越。以下四位法学博士正是基于这种学术态度和追求,对于“能动司法”这个当下中国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动司法 反思 博士生导师 大学校长 学术态度 法学博士 何勤华 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实的乌托邦——法律真实的本源及运行机制的现实考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勤华 张玉堂 +4 位作者 芦琦 周卫平 韩强 谢如程 张益刚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29,共2页
法追求真实,这是实现正义的必然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认知客观世界的局限性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法律追求的真实不可能完全实现了客观真实。正义要在法律运行中得到体现,法律真实在不同的法律运行环节中定位和... 法追求真实,这是实现正义的必然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认知客观世界的局限性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法律追求的真实不可能完全实现了客观真实。正义要在法律运行中得到体现,法律真实在不同的法律运行环节中定位和反映并非一致。立法依据和反映客观真实,司法追求立法确立的法律真实,民众对立法与司法也有自己朴素的认知情感,法律真实在不同环节的运行中统一和整合基础上形成的法律裁判才是正义的,获得普遍的承认和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真实 客观真实 正义 立法 司法 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伦堡审判与现代国际法的发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勤华 朱淑丽 马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5-132,共8页
纽伦堡审判是在国际法极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尝试,旨在证实纳粹当局所犯的历史罪行,同时改革和充实国际法,试图达到控制侵略战争、确保人类持久和平以及保护国际人权的目的。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纽伦堡审判的奠基人以及国际军... 纽伦堡审判是在国际法极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尝试,旨在证实纳粹当局所犯的历史罪行,同时改革和充实国际法,试图达到控制侵略战争、确保人类持久和平以及保护国际人权的目的。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纽伦堡审判的奠基人以及国际军事法庭,克服了重重政治与法律难题,使这次审判得以成为现代国际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伦堡审判 伦敦会议 国际军事法庭宪章 现代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网络权优位于网络安全——以网络权利的构建为核心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勤华 王静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0,共19页
网络权是人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其包含了上网权、网络言论自由权、网络隐私权和网络社交权。网络权是一个集合概念,其概念外延还在进一步拓展中。上述四种权利紧密相关,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网络言论自由权是核心;上网权是网络言论... 网络权是人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其包含了上网权、网络言论自由权、网络隐私权和网络社交权。网络权是一个集合概念,其概念外延还在进一步拓展中。上述四种权利紧密相关,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网络言论自由权是核心;上网权是网络言论自由的保障和表现,网络社交权是网络言论自由的必要表达方式;网络隐私权既是网络言论自由的必要条件又是其权利边界。网络权关乎人权和民主,需要国内法的确认和保障。网络权优位于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应确保手段的精确度、合法性和正义性,以尽量少地侵犯公民的网络权为原则。平衡网络权利和国家利益的前提是给予网络权利更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权 上网权 网络言论自由 网络隐私权 网络社交权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