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断块型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接触关系及连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灵童 黎运秀 +2 位作者 尹彦君 但玲玲 张雨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0-14,共5页
以北部湾涠西南凹陷内某复杂断块油气田为例,通过高分辨率地层格架下的精细小层对比、砂体成因、断层两侧砂体对接关系的研究建立复杂断块砂体接触模式图版,结合动态分析、断层封堵性、物性,动静态结合的方法研究砂体连通性。断块→小... 以北部湾涠西南凹陷内某复杂断块油气田为例,通过高分辨率地层格架下的精细小层对比、砂体成因、断层两侧砂体对接关系的研究建立复杂断块砂体接触模式图版,结合动态分析、断层封堵性、物性,动静态结合的方法研究砂体连通性。断块→小层→成因→砂体接触关系→动态验证进行的逐一分析可以较好的研究储层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对比 接触关系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在煤层气数值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彦君 范乐宾 +2 位作者 谢昆 但玲玲 谢英刚 《中国煤层气》 2015年第3期10-13,共4页
正交实验设计是一种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广泛应用在工业设计、实验设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等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煤层气A区块的前期勘探评价,在有利区域设计了一个先导试验井组,并在此基... 正交实验设计是一种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广泛应用在工业设计、实验设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等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煤层气A区块的前期勘探评价,在有利区域设计了一个先导试验井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究了影响煤层气产能的5个因素:气量、裂缝原始渗透率、压裂有效缝长、压裂渗透率增大倍数、井距。研究表明,裂缝原始渗透率和含气量对产能的影响最大;同时预测了井组累产气量的概率分布,为该区域煤层气的开发部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财务欺诈视角的审计委员会作用研究
3
作者 但玲玲 《绿色财会》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了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但实务中由于审计委员会自身的缺陷,导致其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分析审计委员会自身的缺陷,进而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确保审计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对财务欺诈行为...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了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但实务中由于审计委员会自身的缺陷,导致其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分析审计委员会自身的缺陷,进而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确保审计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对财务欺诈行为的防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财务欺诈 管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气藏地震正演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雨 许胜利 但玲玲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地震正演是地震储层预测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致密砂岩储层中,正演研究相对较少,反射特征认识不充分,而目前随着勘探开发进入隐蔽化,需要加强对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的认识。为提高这一认识,以H油田C8油组为例开展了致密储层的正演研究,... 地震正演是地震储层预测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致密砂岩储层中,正演研究相对较少,反射特征认识不充分,而目前随着勘探开发进入隐蔽化,需要加强对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的认识。为提高这一认识,以H油田C8油组为例开展了致密储层的正演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砂厚与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受砂泥岩阻抗差大小的影响。当阻抗差较大时,振幅随厚度的变化幅度明显;当阻抗差依次减小时,振幅随砂厚变化的幅度也依次变小。2)存在着一个临界的孔隙度0.08,当孔隙度小于0.08时,砂岩对应波峰-波谷,振幅随孔隙度增大而减小;当孔隙度等于0.08时,砂泥岩阻抗相等振幅为零;当孔隙度大于0.08时,极性出现反转,砂岩对应波谷-波峰,振幅随孔隙度增大而增大。3)河道的正演结果表现为单个复合河道地震同向轴相应为顶平底凸的下切和边部收敛;两河道纵向切叠为晚期河道切割出现下切和边部收敛;河道侧向切叠为早期复合河道被晚期的河道切割,晚期复合河道形态保存完整。4)前积体的正演结果表现为明显的顶底板反射及两侧反射形成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利用该研究成果对C8油组进行了储层砂体的预测,共识别河道7条,为进一步的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正演模拟 储层预测 河道追踪 复合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西地区八道湾组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识别与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文佳涛 吴爱成 +4 位作者 但玲玲 原园 程文 樊文阔 随大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3,共10页
针对前人提出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的观点,笔者根据碎屑岩的结构、沉积构造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等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三段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牵引流沉积的产物,其沉积环境应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 针对前人提出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的观点,笔者根据碎屑岩的结构、沉积构造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等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三段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牵引流沉积的产物,其沉积环境应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通过对研究区八道湾组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2种亚相和5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河漫沼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并分析了其展布特征与演化过程,推测该区八道湾组三段沉积早期湖平面下降,研究区内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中期湖平面继续下降,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晚期湖平面上升,沉积物有所变细。西北部哈拉阿拉特山—德仑山及扎伊尔山物源体系是其主要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沉积演化 石西地区 八道湾组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L区低渗储层分类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6
作者 张学敏 但玲玲 +2 位作者 魏莉 许靖康 朱建英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海上L区目标层属于海上特低渗储层,为准确进行储层分类评价、指导储层有利区的优选,在统计借鉴已有低渗储层分类评价成果基础上,结合目标区低渗储层特征,厘定低渗储层分类评价参数,采用综合分类系数法完成低渗储层分类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海上L区目标层属于海上特低渗储层,为准确进行储层分类评价、指导储层有利区的优选,在统计借鉴已有低渗储层分类评价成果基础上,结合目标区低渗储层特征,厘定低渗储层分类评价参数,采用综合分类系数法完成低渗储层分类评价及有利区优选。研究认为L区目标层主要发育Ⅲ类储层,其次是Ⅳ和Ⅴ类储层,Ⅰ、Ⅱ类储层不发育,Ⅲ类储层连片分布的区域为储层有利区。研究结果可以较好地指导储层开发有利区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储层分类 分类评价方法 有利区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息融合裂缝建模技术在碳酸盐岩双重介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但玲玲 史长林 +3 位作者 文佳涛 魏莉 张学敏 张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2,共7页
中东M油田是以碳酸盐岩储层为主的双重介质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由于目前常规单一的地震属性无法精细刻画裂缝分布规律,因此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信息融合裂缝建模技术,首先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无成像测井资料的单井裂缝密度;... 中东M油田是以碳酸盐岩储层为主的双重介质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由于目前常规单一的地震属性无法精细刻画裂缝分布规律,因此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信息融合裂缝建模技术,首先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无成像测井资料的单井裂缝密度;其次将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地震不连续检测叠前地震属性,基于神经网络非线性融合进行三维裂缝密度发育概率预测;以单井裂缝密度作为井上硬数据,在严格的变差函数分析和裂缝密度概率体双重约束条件下建立裂缝密度模型;最后通过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建立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并将其粗化等效成裂缝属性模型。模型拟合率应用于M油田开发决策优化,优选裂缝较为发育的区域采用水平井或大斜度井进行开发,平均单井日产油量达上千桶。新井揭示的裂缝发育情况与钻前预测一致,并且投产井单井产量均明显高于先期开发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双重介质 裂缝建模 神经网络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G盆地煤层气地质建模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但玲玲 尹彦君 +2 位作者 石雪峰 刘灵童 李德鹏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0-14,共5页
以澳大利亚G盆地煤层气储层为例,介绍煤层气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过程。首先基于井上分层数据和地震构造解释数据建立研究区准确的构造格架,再结合综合地质认识和变差函数分析对煤储层岩相模型进行三维模拟。为了准确控制煤储层含气量、... 以澳大利亚G盆地煤层气储层为例,介绍煤层气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过程。首先基于井上分层数据和地震构造解释数据建立研究区准确的构造格架,再结合综合地质认识和变差函数分析对煤储层岩相模型进行三维模拟。为了准确控制煤储层含气量、灰分的三维分布,采用综合地质认识得到的含气量和灰分的平面分布作为平面趋势约束,以变差函数为控制条件,建立煤岩含气量模型和灰分模型。根据灰分与挥发分、固定碳、水分有良好的负相关性,以灰分模型为协同约束,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挥发分、固定碳、水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储层 地质建模 含气量 工业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但玲玲 柳元 《中国商论》 2018年第26期120-121,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强实力,并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会计监督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质量。本文叙述了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强实力,并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会计监督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质量。本文叙述了会计监督的必要性,以及产生的深远意义;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企业在进行会计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监督质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会计监督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拉克M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但玲玲 马超 +2 位作者 史长林 姚为英 尹彦君 《复杂油气藏》 2018年第2期42-46,共5页
以伊拉克M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为例,裂缝的发育大大改善了其储层的渗流能力,要反映出整体的渗流特征必须要建立准确的双重介质模型。在精细地层格架搭建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和方法优选,进行相控基质属性建模。根据岩心观察、成像测井、... 以伊拉克M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为例,裂缝的发育大大改善了其储层的渗流能力,要反映出整体的渗流特征必须要建立准确的双重介质模型。在精细地层格架搭建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和方法优选,进行相控基质属性建模。根据岩心观察、成像测井、镜下薄片等资料获得精准的裂缝参数分布,并将断层距离与裂缝发育强度建立关系;以裂缝发育概率体作为趋势约束,通过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裂缝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微裂缝,裂缝的分布与断层的发育密切相关,裂缝属性高值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建立的双重介质三维地质模型定量描述了基质和裂缝的分布特征,为油藏数值模拟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双重介质 基质建模 裂缝建模 地质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复杂断块油田储层流动单元研究与应用——以北部湾A油田A1/A5断块为例
11
作者 但玲玲 黎运秀 +2 位作者 尹彦君 刘灵童 张雨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3-73,共11页
开展海上复杂断块油田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对刻画储层连通程度、剩余油的分布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以北部湾A油田A1/A5断块为例,首先对复合砂体内单砂体的识别来建立流动单元研究的精细地质格架,然后结合断层封闭性、隔夹层分布、... 开展海上复杂断块油田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对刻画储层连通程度、剩余油的分布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以北部湾A油田A1/A5断块为例,首先对复合砂体内单砂体的识别来建立流动单元研究的精细地质格架,然后结合断层封闭性、隔夹层分布、砂体接触关系所形成的渗流屏障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参数优选,确定孔隙度、泥质含量、渗流系数作为研究区流动单元分类的主要参数,并通过神经网络聚类分析将流动单元分为3类。在单井、剖面、平面流动单元展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建立流动单元三维地质模型。结果表明:Ⅰ类流动单元具有最好的储渗能力,所钻油井累计产量比较高,但分布范围局限,成土豆状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中心部分;Ⅱ类分布范围最广,储渗能力较好,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中,剩余油分布较多,通过调整挖潜可以开发其生产潜力;Ⅲ类大多成条带状分布,主要位于水下溢岸砂沉积部位,储渗能力最差,产量很低,其开发潜力也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渗流屏障 神经网络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三维地质建模 复杂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的有效措施探讨
12
作者 但玲玲 《今商圈》 2022年第1期5-8,共4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系越发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有企业作为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并推动我国持续进步的重要经济体,其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牵涉较广,所以对其运营效率造成影响的因素也相对较多。 从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形...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系越发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有企业作为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并推动我国持续进步的重要经济体,其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牵涉较广,所以对其运营效率造成影响的因素也相对较多。 从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形势来看,部分国企内控制度执行力的强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没有及时进行体制创新造成的。 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国企内控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及提升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现阶段我国国企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实现国企的健康和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控制度 执行力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高效开发储层精细描述技术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灵童 胡云亭 +2 位作者 姚为英 窦旭明 但玲玲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9期90-92,共3页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因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产量差异大。以鄂尔多斯盆地某煤层气区块为例,采用测井、岩心、模糊数学、三维地质建模、生产动态资料、数值模拟等手段,形成了多约束含气量三维预测技术、多手段煤体结构预测技术、以及...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因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产量差异大。以鄂尔多斯盆地某煤层气区块为例,采用测井、岩心、模糊数学、三维地质建模、生产动态资料、数值模拟等手段,形成了多约束含气量三维预测技术、多手段煤体结构预测技术、以及动静结合有利区三维预测技术。这3项关键技术开展的煤储层精细描述有别于以往的分析方法 ,研究成果得到了动态验证,较好地刻画了储层非均质性,并为煤层气井位部署、分区配产提供了地质依据,为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利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量 煤体结构 有利区评价 高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浅海环境混积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学敏 万欢 +2 位作者 但玲玲 杨丽娜 魏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1期95-99,109,共6页
为搞清研究区混积层沉积体系,应用岩心、录井、测井、反演等资料,基于混积岩性识别及沉积环境分析,确定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规律,并总结归纳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混积层属浅海环境碳酸盐岩潮坪与碎屑岩潮坪互层的混积潮坪沉积,剖析... 为搞清研究区混积层沉积体系,应用岩心、录井、测井、反演等资料,基于混积岩性识别及沉积环境分析,确定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规律,并总结归纳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混积层属浅海环境碳酸盐岩潮坪与碎屑岩潮坪互层的混积潮坪沉积,剖析出碎屑岩潮坪、碳酸盐岩潮坪和岩性混积潮坪,划分出3亚相10余种微相,平面上潮坪具分带性、主要呈片状展布,两种潮坪可毗邻也可靠岩性混积潮坪衔接,纵向上同类潮坪的潮间带、潮上带可连续沉积,不同类潮坪间的潮间带、潮上带可交互沉积,海退期碎屑潮坪较发育,海侵期碳酸盐岩潮坪与岩性混积潮坪较发育。建立具陆源碎屑供应的近岸浅海沉积环境混积模式,为海陆过渡环境混积潮坪沉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混积层 混合沉积相 混积潮坪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在混积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学敏 但玲玲 +3 位作者 张军林 张雨 杨丽娜 秦欣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6期71-74,共4页
建立在确定性反演基础之上的地质统计学反演能提高薄储层地震识别能力,为提高研究区复杂混积薄互层识别分辨能力、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开展以确定性反演为基础的地质统计学反演研究。首先在井震结合、精细落实微构造的基础上,采用稀疏脉... 建立在确定性反演基础之上的地质统计学反演能提高薄储层地震识别能力,为提高研究区复杂混积薄互层识别分辨能力、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开展以确定性反演为基础的地质统计学反演研究。首先在井震结合、精细落实微构造的基础上,采用稀疏脉冲反演对储层总体展布特征进行定性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旨在提高地震分辨能力的地质统计学反演,获取高分辨率砂岩概率体,进行基于井数据综合分析实现薄互层精细描述。研究成果显示地质统计学反演能对研究区复杂混积薄储层进行更为精细的刻画,储层预测成果更符合地质规律,砂岩概率与井点处砂岩更匹配,薄储层识别精度高,砂层预测符合率达73%,本文研究对同类储层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mari组 混积岩 薄互层 储层预测 地质统计学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正演方法约束地质模型更新
16
作者 李德鹏 陈永红 +1 位作者 谢昆 但玲玲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6-19,46,共5页
以三维地质模型为基础,通过拟合地震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应用模型-地震-模型闭合循环的流程,建立了地质模型返回地震并更新模型的新流程。以实际模型为基础,分析地震敏感参数,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修改了三维地质模型... 以三维地质模型为基础,通过拟合地震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应用模型-地震-模型闭合循环的流程,建立了地质模型返回地震并更新模型的新流程。以实际模型为基础,分析地震敏感参数,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修改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属性数据,使得模型正演地震数据与观测地震数据更加接近,模型更加逼近开发阶段的井震数据并且符合地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地震正演 闭合循环 更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油田古近系风化壳岩溶作用模式及控制因素
17
作者 张学敏 秦欣 +3 位作者 但玲玲 杨丽娜 魏莉 张雨 《复杂油气藏》 2022年第3期30-36,共7页
M油田古近系阿斯马瑞组风化壳岩溶储层异于传统岩溶储层,为搞清研究区风化壳岩溶作用模式及其控制因素,利用岩心观察描述资料,基于构造、沉积、储层成岩等方面探究认识,确定目标层风化壳岩溶识别标志:暴露不整合面、岩溶角砾岩、地下河... M油田古近系阿斯马瑞组风化壳岩溶储层异于传统岩溶储层,为搞清研究区风化壳岩溶作用模式及其控制因素,利用岩心观察描述资料,基于构造、沉积、储层成岩等方面探究认识,确定目标层风化壳岩溶识别标志:暴露不整合面、岩溶角砾岩、地下河流及大气淡水主控的溶沟、溶缝、溶洞。阿斯马瑞组风化壳岩溶属孔洞层叠加相控型、具明显岩性分异及分层性,受沉积、成岩、构造及岩溶等多因素相互影响、制约所致。建立了研究区古近系碳酸盐岩储层岩溶作用模式,为同类岩溶储层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岩溶作用 岩溶模式 控制因素 阿斯马瑞组 M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