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教育出版社——以“项目组”为单元,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被引量:1
1
作者 伍旭升 《出版参考》 2002年第3期14-14,共1页
(记者 伍旭升)作为教育出版社,尽管几年前广西教育出版社就开始了走市场的探索和改革,但减负的冲击还是明显的。这对于2001年6月从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调任社长一职的蓝晓星来说,的确压力不小。在广泛的调研和缜密思考、论证基础上和班子... (记者 伍旭升)作为教育出版社,尽管几年前广西教育出版社就开始了走市场的探索和改革,但减负的冲击还是明显的。这对于2001年6月从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调任社长一职的蓝晓星来说,的确压力不小。在广泛的调研和缜密思考、论证基础上和班子成员的支持下,去年底该社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机构改制:成立“教材教辅中心”,将教材教辅出版与一般图书剥离,除留下少部分骨干编辑外,其余大部分编辑以“项目组”形式,进行新的组合,目的是“走市场”。原有的编辑室被7个“项目组”取代了,一个全新的运作机制也因此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组 教育出版社 专业队伍 运作机制 教材教辅 选题论证 广西 选题小组 机构改制 论证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cTnI增高的发生率、原因及短期预后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伍旭升 许澎 +3 位作者 张高峰 朱淑贤 乔祺 俞利群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0-763,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术后肌钙蛋白增高的发生率、原因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7年4月住院患者216例,其中冠脉造影(CAG)112例,男性7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9.2±5.6)岁(32~74岁);PCI术10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术后肌钙蛋白增高的发生率、原因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7年4月住院患者216例,其中冠脉造影(CAG)112例,男性7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9.2±5.6)岁(32~74岁);PCI术104例、男性79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2.4±9.7)岁(36~82岁),分别检测其术前、术后0h、4h、8h、16h、24 h、48h时血清cTnI、CK-MB、CRP水平,统计其术后cTnI增高的发生率.分析其产生原因,随访观察是否发生严重心脏事件。结果:单纯CAG患者造影前后血浆cTnI、CK-MB、CRP无显著变化(P>0.05),造影后cTnI升高的发生率为2.7%。PCI术后4h cTnI开始升高(P<0.05),24h达高峰,48h降至正常水平,cTnI升高的发生率为38.5%,同时伴CRP升高(P<0.05),而CK-MB升高不明显。结论:单纯做冠脉造影(CAG)cTnI、CK-MB及CRP无变化。PCI术后cTnI升高的发生率不低,但其峰值不高,且持续时间不长,术后cTnI短期升高并不影响其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I 肌酸肌酶MB同工酶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法与公式法测定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伍旭升 李洪璠 +5 位作者 宋香静 杨海松 曹润红 宋泽星 段林林 王张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9期2418-2420,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法与公式法测定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的差异。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6月门诊收集的3 346份血标本进行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等血脂全套。再根据高脂血症类型,对比分... 目的探讨直接法与公式法测定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的差异。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6月门诊收集的3 346份血标本进行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等血脂全套。再根据高脂血症类型,对比分析直接法与公式法测定的sdLDL结果。结果各型高脂血症及正常对照组中直接法与公式法测定的sdLDL含量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正常对照组及低HDL-C血症组相关性最好(r值分别为0.830和0.831);混合型高脂血症组及低HDL-C血症组直接法与公式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公式法估算sdLDL可应用于健康对照人群,但对于高脂血症病人应采用直接法测定sdLDL含量,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指导筛查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法 公式法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比较
4
作者 伍旭升 许澎 +6 位作者 张高峰 朱淑贤 乔祺 倪岚 沈骁亮 陈飞 程黎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的优劣,评价经桡动脉途径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的3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途径分为两组,桡动脉组153例,男性10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的优劣,评价经桡动脉途径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的3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途径分为两组,桡动脉组153例,男性102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63±11岁;股动脉组185例,男性131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4±12岁,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造影成功率分别为96.7%、98.9%(P>0.05);曝光时间分别为8′54″±4′30″,6′45″±3′38″(P>0.05)。PCI的成功率分别为98.0%、98.9%(P>0.05);曝光时间分别为16′30″±7′20″,18′49″±4′30″(P>0.05)。严重并发症(死亡和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两组无区别,桡动脉组2例(1.3%)死亡,2例(1.3%)血肿,1例(0.7%)出现右侧桡动脉闭塞,1周后桡动脉搏动恢复;股动脉组局部出血总发生率为10.2%(19例),发生排尿困难需留置导尿18例(9.7%),拔管时迷走反射6例(3.2%)。死亡1例(0.5%)。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3±1.3 d和3.5±1.1d,桡动脉组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依从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预后预测因素 被引量:7
5
作者 许澎 张高峰 +2 位作者 伍旭升 乔祺 俞利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0 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6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 3例。随访 (11.9± 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 目的 探讨影响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0 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6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 3例。随访 (11.9± 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分析提示 ,以重要心脏不良事件为因变量 ,前降支近中段病变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P <0 .0 5 ) ,相关系数为 2 2 .0 0。其他因素为无意义变量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预测因素 男性患者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后 心脏不良事件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P〉0.05 冠心病患者 危险因素 人群因素 无创检查 相关系数 前降支 合并症 因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药物支架与非药物支架置入对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高峰 许澎 +6 位作者 伍旭升 周亚刚 乔祺 俞利群 施旭荣 徐岭 朱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对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药物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非药物支架对TF和TFPI影响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将53例临床特征相似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成置入药物支架组(n=24)和非...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对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药物支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非药物支架对TF和TFPI影响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将53例临床特征相似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成置入药物支架组(n=24)和非药物支架组两组(n= 29),测定置入支架前、置入后即刻、24小时后、48小时后血液中TF和TFPI的浓度,比较同组中不同时点TF和TFPI的变化以及药物支架组和非药物支架组对应时点的TF和TFPI的变化。结果:药物支架组和非药物支架组患者在置入支架后TF均显著升高;非药物支架组介入后即刻TFPI升高,以后降低至基线值以下,药物支架组也有类似趋势,但两组间对应时点TF和TFP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现有的药物治疗基础上,置入药物支架和非药物支架对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影响类似,并不促进系统高凝状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综合征 支架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与血浆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亚刚 刘立根 +4 位作者 施劲东 朱宏钧 蒋克泉 伍旭升 曹健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的变化,探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心房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抗原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的变化,探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心房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抗原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组血浆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1060.0±669.8)pg/mLvs(423.6±245.1)pg/mL,P=0.000],总TFPI和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38.2±8.9)ng/mLvs(70.1±24.0)ng/mL,P=0.000;(26.3±8.0)ng/mLvs(41.2±16.7)ng/mL,P=0.000]。②伴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与无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比较,伴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1431.4±564.5)pg/mLvs(904.6±660.3)pg/mL,P=0.004],总TFPI和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33.1±9.6)ng/mLvs(40.0±7.8)ng/mL,P=0.01;(22.9±8.2)ng/mLvs(22.7±7.4)ng/mL,P=0.048]。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改变表现为凝血活性增高和抗凝活性减低,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参与了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血栓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心房颤动患者 血浆组织因子途径 血栓形成机制 抗原水平 TFPI 酶联免疫吸附 左房血栓 凝血途径 正常对照组 抗凝活性 凝血活性 mL 增高 游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倪岚 许澎 +1 位作者 伍旭升 陈飞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6-77,共2页
目的评价薯蓣皂苷对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组、以及薯蓣皂苷各组(10ml/L、30ml/L、100ml/L)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 目的评价薯蓣皂苷对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组、以及薯蓣皂苷各组(10ml/L、30ml/L、100ml/L)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缺氧/复氧损伤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和NO含量较正常显著升高;而薯蓣皂苷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轻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心肌细胞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压、脉压指数、血管硬化指数、脉搏传导速度临床应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淑贤 钱菊英 +3 位作者 葛均波 许澎 伍旭升 周亚刚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37,共3页
目的:比较脉压、脉压指数、血管硬化指数和脉搏传导速度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88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32例有同样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但冠脉造影结果阴性的患者。分别用Complior SP测量系统测定脉搏传导速度(PWV),用Cardiovisi... 目的:比较脉压、脉压指数、血管硬化指数和脉搏传导速度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88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32例有同样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但冠脉造影结果阴性的患者。分别用Complior SP测量系统测定脉搏传导速度(PWV),用Cardiovision MS-2000测定血管硬化指数(ASI)。结果:两组患者除了年龄和吸烟史外,在性别和其它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上无明显区别。单因素分析示冠心病患者的脉压、脉压指教、C-F PWV和ASI均高于非冠心病患者,但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患者与C-F PWV(β=0.409,P=0.003,EXP[β]=1.505)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并且在年轻冠心痛患者中只观察到C-F PWV值有显著升高(P=0.004)。结论:脉压、脉压指数、血管硬化指数和脉搏传导速度均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存在有关。但在年轻冠心病患者预测价值上脉搏传导速度可能要优于其它3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硬化指数 脉搏传导速度 脉压 脉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结合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倪岚 许澎 伍旭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结合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并在发病1周内行PCI术,治疗组再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每天1次治疗,两组均...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结合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并在发病1周内行PCI术,治疗组再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每天1次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血清肌钙蛋白I(TNI)、高敏C反应蛋白(hCRP)、脑钠肽(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TNI、hcRP、BNP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对抗NSTEMI患者的心肌细胞坏死,消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术 丹参多酚酸盐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高峰 许澎 +1 位作者 伍旭升 乔祺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晕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成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洪璠 伍旭升 +5 位作者 宋香静 杨海松 曹润红 宋泽星 段林林 王张生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5期400-403,407,共5页
目的研究血脂成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511例反复发作胸闷、胸痛,拟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使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与血脂成分及其他血生指标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Gensini积分组... 目的研究血脂成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511例反复发作胸闷、胸痛,拟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使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与血脂成分及其他血生指标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Gensini积分组间的HDL(P<0.001)、apoA(P=0.012)、TC/HDL(P=0.012)、LP(a)(P=0.006)、apoA/HDL(P=0.040)、apoB/HDL(P=0.004)、LDL/HDL(P=0.004)、TG/HDL(P=0.027)、NHDL/apoB(P=0.044)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apoB/LDL-C(P<0.001)、肌钙蛋白T(P<0.001)和LDL-C/HDL-C(P=0.008)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异常血脂成分有关,apoB/LDL-C对冠心病的预测作用可能优于其他血脂指标及脂质成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成分 载脂蛋白B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GENSINI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收缩功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高峰 许澎 +1 位作者 伍旭升 乔祺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方法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NEF)组和射血分数减低(DEF)组。NEF组共61例患者,男47例,女14例;DEF组共49...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方法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NEF)组和射血分数减低(DEF)组。NEF组共61例患者,男47例,女14例;DEF组共49例患者,男42例,女7例。记录PCI术后患者的重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结果经过6~54个月随访发现,同NEF组相比,DEF组中术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多见,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较大,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二组间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PCI和积极药物治疗后,近中期临床预后接近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室功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左心室收缩功能 术后患者 临床转归 左心室射血分数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 高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的胜利:《特别关注》突进百万狂飙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旭升 《传媒》 2005年第8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特别关注》 “现实主义” 《读者》 胜利 传奇 文摘 刊物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流出道动态梗阻1例
15
作者 乔祺 许澎 +2 位作者 张高峰 江翠华 伍旭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电描记术 室性流出道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治疗的预后预测因素
16
作者 许澎 张高峰 +1 位作者 伍旭升 乔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PCI治疗时代影响男性患者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72例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选 ,年龄 :(6 5± 10 )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4 2例 ,不稳定性心胶痛 30例。随访 (11.9±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 目的 探讨PCI治疗时代影响男性患者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72例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选 ,年龄 :(6 5± 10 )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4 2例 ,不稳定性心胶痛 30例。随访 (11.9±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以重要心脏不良事件为因变量 ,前间隔心肌梗死和超声心动图提示前间隔收缩功能减弱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P <0 .0 5 ) ,系数分别是 1.90 8和 15。其他因素为无意义变量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桥与自发溶栓1例报告
17
作者 龙威 伍旭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39-739,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桥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自发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心还是理想,外在愈加务实——今日王建辉
18
作者 伍旭升 《出版参考》 2005年第07X期11-11,10,共2页
关键词 王建辉 务实 出版文化 理想 内心 否定之否定 韬奋出版奖 出版工作者 言外之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度引进、输出版优秀图书推展显示——版贸行为趋于理性 输出品质明显提升
19
作者 伍旭升 《出版参考》 2005年第09S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合作出版 优秀图书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引进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理性 行为 显示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李峰的出版格言
20
作者 伍旭升 《出版参考》 2005年第09S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出版社 格言 李峰 解读 学者型 口头禅 社长 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