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综述
1
作者 李家齐 杜锐 +1 位作者 王艺晴 任那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5年第1期436-442,共7页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属糖尿病(DM)极具关注的并发症其一,每每是一个渐进、隐匿的病程,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DPN获得了一定进展,故借此文详述。方法: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中医中药与西医疗法治疗DPN的现状,以期为今后DPN临床诊治...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属糖尿病(DM)极具关注的并发症其一,每每是一个渐进、隐匿的病程,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DPN获得了一定进展,故借此文详述。方法: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中医中药与西医疗法治疗DPN的现状,以期为今后DPN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结果:研究表明,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的疗效优于单方面疗法。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择取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更具科学性,行之有效,为临床发展提供参考。Objective: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is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which is usually a gradual and insidious course. In recent years, the treatment of DPN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made some progress, so this article details. Method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PN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PN in the future. Resul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unilateral therapy.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by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析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尹东 杜丽坤 +2 位作者 徐洪涛 任那 张天昊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11-114,共4页
对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中医药对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阐释,指出能量代谢、慢性低度炎症、肠道菌群改变、脑-肠轴功能异常、胆汁酸代谢改变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发生肥胖的机制;中药复方以及黄连、白术、灵芝、荷叶等单味药... 对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中医药对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阐释,指出能量代谢、慢性低度炎症、肠道菌群改变、脑-肠轴功能异常、胆汁酸代谢改变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发生肥胖的机制;中药复方以及黄连、白术、灵芝、荷叶等单味药与针灸治疗肥胖疗效肯定,能改变肥胖患者机体肠道菌群结构,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肠道菌群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贺亚婕 杜丽坤 +1 位作者 任那 李佳睿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46-1052,共7页
肝脏是脂质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脂肪变性不仅直接威胁肝脏健康,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疾病等发病密切相关。内质网应激是细胞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但过量的内质网应激则破坏细胞内环境,可影响肝脏脂质代谢,进而导致疾病发生。... 肝脏是脂质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脂肪变性不仅直接威胁肝脏健康,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疾病等发病密切相关。内质网应激是细胞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但过量的内质网应激则破坏细胞内环境,可影响肝脏脂质代谢,进而导致疾病发生。中药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可减轻慢性炎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文章综合近年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中药有效成分基于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防治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临床新药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脂质代谢紊乱 内质网应激 中医药 慢性炎症 氧化应激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六经围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任那 王冰梅 +1 位作者 李崖雪 刘潇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六经围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关节六经围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予弥可保治疗。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 目的观察关节六经围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关节六经围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予弥可保治疗。观察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MCV和SCV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CV、SCV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六经围刺法治疗DPN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 关节六经围刺法 弥可保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任那 刘潇 +2 位作者 李崖雪 于洋 张婧懿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12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来我院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在西药控制血糖基础上给予木丹颗粒口服;治疗组增加针刺治疗。15日为1个疗程,2个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来我院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在西药控制血糖基础上给予木丹颗粒口服;治疗组增加针刺治疗。15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MNSI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NSI评分降低(P<0.05),神经传导速度加快(P<0.05),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刺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木丹颗粒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方治疗痰湿内盛型肥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那 刘翠翠 侯丽辉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方治疗痰湿内盛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痰湿内盛型肥胖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 目的:探究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方治疗痰湿内盛型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痰湿内盛型肥胖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补肾化痰方,观察组患者给予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方治疗,持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体重、体重指数、腰围。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7.14%,34/35 vs 77.14%,2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补肾化痰方对痰湿内盛型肥胖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穴位埋线 补肾化痰方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转录因子FoxO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任那 赵娜 +1 位作者 马建 刘春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观察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转录因子Fox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造模组70只与对照组10只,造模组给予高脂饲料,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4周后造模组给予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 目的:观察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转录因子Fox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造模组70只与对照组10只,造模组给予高脂饲料,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4周后造模组给予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中药低、中、高浓度组和西药组各12只,治疗12周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肝脏FoxO1水平。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西药组FPG、FINS水平均显著下降,ISI显著提高(P<0.01),中药高、中浓度组与西药组大鼠肝脏FoxO1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祛胰抵方可能通过抑制FoxO1的表达并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胰抵方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FOX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丽辉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任那 张金花 侯丽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51-253,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生殖障碍与代谢异常并存的生殖内分泌紊乱疾病,侯丽辉教授从事妇科临床40余年,长期致力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脾虚痰湿,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自创以...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生殖障碍与代谢异常并存的生殖内分泌紊乱疾病,侯丽辉教授从事妇科临床40余年,长期致力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脾虚痰湿,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自创以健脾理气,运湿化痰为治则的调体方,为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脾虚痰湿证 侯丽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足一号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4
9
作者 任那 周海丽 王冰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糖足一号熏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脉络瘀阻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2组均予糖尿病一般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注射液及前列腺素E1,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糖足一... 目的观察糖足一号熏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脉络瘀阻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2组均予糖尿病一般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注射液及前列腺素E1,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糖足一号熏洗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效果显著优于治疗前,且2组治疗后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足一号熏洗治疗脉络瘀阻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糖足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单纯性甲状腺肿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那 于洋 刘春燕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06期226-226,共1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夏枯草颗粒,治疗组予中药复方,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甲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夏枯草颗粒,治疗组予中药复方,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甲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间甲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SH 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FT3、FT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比较,治疗后对照组FT3 差异不明显(P〉0.05),FT4减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拟中药复方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疗效确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甲状腺肿 瘿病 化痰散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崖雪 黄晓媛 +1 位作者 刘潇 任那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揭示电针头穴治疗该病的科学性、有效性,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一种新方法,克服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的诱发本病发作的弊端。方法:将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三组头针组、面针组与卡马西平组,观察疼痛发作频次、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头... 目的:揭示电针头穴治疗该病的科学性、有效性,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一种新方法,克服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的诱发本病发作的弊端。方法:将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三组头针组、面针组与卡马西平组,观察疼痛发作频次、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头针组可使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次明显减少(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95%。结论:运用电针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头针 疼痛发作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帖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崖雪 程卫平 +1 位作者 刘潇 任那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揭示穴位贴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有效性,通过神经递质研究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对照法及放射免疫法进行。将入选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与贴敷组,每组30例,分别用按分支穴位... 目的:揭示穴位贴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有效性,通过神经递质研究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对照法及放射免疫法进行。将入选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与贴敷组,每组30例,分别用按分支穴位贴敷法及毫针刺法进行治疗,15日为一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发作频次、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其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P物质(致痛物质)、β-内啡肽(镇痛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穴位贴敷法可使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次明显减少(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与针刺组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贴敷法可使患者血浆P物质含量明显下降(P<0.05),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运用穴位贴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且不诱发三叉神经痛发作的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三叉神经痛 P物质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丽坤 王茂全 任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0-12,共3页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DNB患者的生活质量。DNB的治疗应该在排尿训练、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其他方案。西医治疗DNB的疗效不明显。中医学把DNB归属于"消渴&quo...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DNB患者的生活质量。DNB的治疗应该在排尿训练、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其他方案。西医治疗DNB的疗效不明显。中医学把DNB归属于"消渴""癃闭"病证范畴,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脾肾亏虚,瘀血内停,通过运用中药、针刺、艾灸、穴位贴敷、循经走罐、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等手段治疗本病,治疗组总有效率≥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所以中医治疗DNB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糖尿病 神经源性膀胱 针灸 穴位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补肝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丽坤 李佳睿 +1 位作者 刘春燕 任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主要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衰弱,雌激素水平出现断崖式下落所引起,脆性骨折是其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要紧因素。如今,我国...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主要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衰弱,雌激素水平出现断崖式下落所引起,脆性骨折是其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要紧因素。如今,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局面,其发病率也显现出持续上升的走势。现临床常用的西药包括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及绝经激素治疗类药物等,均存在着一定的用药风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对诊疗方案的提升也抱有更高的期待。为探寻诊疗方案的优化革新,中医药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热点研究方向,也得到了国家的鼎力支持。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肾两脏紧密相关,依据“乙癸同源”理论,总结分析了近年来通过调补肝肾法治疗PMOP的相关研究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此后完善PMOP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乙癸同源 调补肝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电刺激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献 李崖雪 任那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经颅电刺激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P物质、β-EP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法将40例符合观察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予经颅电刺激联合芍药甘草汤,对照组予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治... 目的:观察经颅电刺激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P物质、β-EP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法将40例符合观察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予经颅电刺激联合芍药甘草汤,对照组予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P物质和β-EP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7/20),优于对照组70%(14/2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观察组血浆P物质含量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β-EP含量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临床有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能够降低P物质,增加β-E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电刺激 芍药甘草汤 三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症与脏腑辨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志新 李崖雪 +2 位作者 任那 刘潇 徐博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9期121-122,共2页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此类疾病为常见病,诊断不难,但无特效疗法。本文通过经验总结,就神经症与脏腑生理、脏腑病理、脏腑辨证的相关性做一论述。
关键词 神经症 脏腑辨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六经围刺法配合指(趾)端放血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春燕 吴文妙 任那 《四川中医》 2015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关节六经围刺法配合指(趾)端放血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证实此疗法对DPN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DPN造模成功后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弥可保组(B)、针刺组(C),另设正常组... 目的:观察关节六经围刺法配合指(趾)端放血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证实此疗法对DPN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DPN造模成功后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弥可保组(B)、针刺组(C),另设正常组(D)进行对照。B组隔日肌注弥可保50μg/kg,C组每日针刺双侧太溪穴、昆仑穴和解溪穴,配合隔日1次足趾端放血,A、D组只做捆绑处理。各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测血糖值,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和坐骨神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与D组比较,A、B、C组大鼠血清和坐骨神经中MDA水平均升高,SOD、TAO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C组血清和坐骨神经中MDA水平显著降低,TAOC、SOD水平均显著升高;与B组比较,C组血清和坐骨神经中MDA水平显著降低,TAOC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关节六经围刺法配合指(趾)端放血疗法能够明显改善DPN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对DPN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较弥可保组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六经围刺法 指(趾)端放血疗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MDA SOD TAOC
原文传递
从中医临床思维探讨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丽坤 栗佳 任那 《创新教育研究》 2021年第2期339-343,共5页
中医内科学是为中医学五年制、七年制本科生设立的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等其他各课程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内科五十余种疾病的沿革、病因、病机、诊断、临床表现、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临床思维的整体运用,在... 中医内科学是为中医学五年制、七年制本科生设立的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等其他各课程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内科五十余种疾病的沿革、病因、病机、诊断、临床表现、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临床思维的整体运用,在面对错综复杂的临床病症时,如何运用中医思维进行判断分析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将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及如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培养临床思维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中医临床思维提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教学 临床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愈低颅压性头痛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崖雪 刘潇 任那 《山东中医杂志》 2007年第12期853-853,共1页
关键词 低颅压性头痛 补阳还五汤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对108例颅脑损伤治疗作用临床观察
20
作者 王玖飞 吕昊哲 +1 位作者 任那 梁桃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1-532,共2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3月收治的10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4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54例)则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养血清脑...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3月收治的10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4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54例)则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头痛、偏瘫等症状的治疗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1%,明显优于对照组55.5%(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颅脑损伤,能提高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颅脑损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