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三号卫星影像在地表变化检测中的应用试验
1
作者 邰文飞 陈绪慧 +4 位作者 张新胜 蔡明勇 任致华 王丽霞 史雪威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0,共10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受相干斑噪声、成像几何畸变和背景信息复杂等因素影响,在地表变化检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SAR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及技术流程,构建“高分三号”(GF-3)卫星SAR影像差分干涉测量和...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受相干斑噪声、成像几何畸变和背景信息复杂等因素影响,在地表变化检测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研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SAR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及技术流程,构建“高分三号”(GF-3)卫星SAR影像差分干涉测量和极化数据变化检测技术方法与流程,并选择内蒙古新井露天煤矿区域进行试验,成功验证了GF-3影像应用于地表变化检测的技术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GF-3卫星影像差分干涉测量成功获取新井煤矿范围形变图,形变较大区域与光学影像解译结果基本吻合,证明GF-3卫星具有差分干涉测量能力;2)基于GF-3影像变化检测提取的新井煤矿事故发生位置准确,提取变化区域面积为0.128 km^(2),与公开发布的监测结果(0.1 km^(2))基本一致,证明GF-3影像可应用于地表变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变化检测 “高分三号”卫星影像 形变图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毕晓玲 肖桐 +2 位作者 孙中平 任致华 申文明 《卫星应用》 2024年第7期45-50,共6页
为实现对生态保护红线区“高精度、全方位、短周期”的生态环境监管,全面提高生态环境监管与应用水平,本文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总体设计,介绍了系统主要功能与研发技术路线,阐述了“一张图”对管理部门的应用支撑情况,通过对... 为实现对生态保护红线区“高精度、全方位、短周期”的生态环境监管,全面提高生态环境监管与应用水平,本文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总体设计,介绍了系统主要功能与研发技术路线,阐述了“一张图”对管理部门的应用支撑情况,通过对应用情况分析表明: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实现了多主题、多时空、多指标、多要素、多样化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成果展示、查询、统计、分析及会商的综合能力,能够支持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评估、绩效考核、执法督察等各项工作开展,有效辅助管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一张图 影像 管理决策 会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史园莉 高吉喜 +8 位作者 张文国 申振 申文明 张宏伟 肖桐 马万栋 蔡明勇 毕晓玲 任致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8892-8901,共10页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是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研究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监管目标,设计了基于“空间台账-表单台账”相...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是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研究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监管目标,设计了基于“空间台账-表单台账”相融合的台账组织与管理方式,研究了生态保护红线全生命周期监管、全要素精细化监管、时空一体化监管的台账建设关键技术。同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为例,建设了泾源县2010—2020年生态保护红线5大类24本台账,并进行了台账应用分析。结果表明:(1)泾源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51.07%,其中绝大部分自然保护地都纳入了红线。(2)生态保护红线内林地、草地分别占红线面积89.55%和9.86%,表明绝大部分红线区域为自然生态系统。(3)生态保护红线内居民点数量占整个县的12.76%,居民点密度很低。(4)2010—2019年期间,生态保护红线内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总体保持稳定,与降雨量呈正相关趋势。(5)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量分别占整个县的77.39%、67.72%、61.43%,表明红线区域保护了生态空间内绝大部分的重要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台账 全生命周期 全要素精细化 时空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瓦片技术在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毕晓玲 任致华 +3 位作者 申振 张新胜 申文明 肖桐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1期23-28,共6页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为充分发挥这条线的保障作用,生态环境部正在开展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面向管理部门,是整个监管平台的核心,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围绕生态...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为充分发挥这条线的保障作用,生态环境部正在开展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面向管理部门,是整个监管平台的核心,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围绕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的业务需求,引入矢量瓦片技术概念,介绍了矢量瓦片技术的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从矢量瓦片快速发布、矢量瓦片渲染等5个方面探讨了矢量瓦片技术在“一张图”中的应用原理和效果,表明矢量瓦片克服了传统栅格瓦片的缺陷,在灵活性、高效性及可交互性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较好地满足“一张图”数据快速发布、高效浏览、交互式查询、在线分析等应用需求,有助于提高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矢量瓦片技术 高效浏览 交互查询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