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证型及用药
1
作者 许佳颖 孟真 +1 位作者 唐文雄 任景怡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4-27,34,共5页
目的:探索心力衰竭(H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中医证型及用药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住院治疗的413例HF患者(合并IS118例,不伴IS295例)的临床资料、中医证型证素、中药信息,总结其中医... 目的:探索心力衰竭(H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中医证型及用药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住院治疗的413例HF患者(合并IS118例,不伴IS295例)的临床资料、中医证型证素、中药信息,总结其中医证型及用药特征。结果:在HF患者中,合并IS与不伴IS组气虚血瘀证均最为常见,分别占31.4%和33.6%。在中药应用方面,HF总体人群及HF合并IS组中最为常见的治疗药物均为益气药和活血药,HF合并IS患者在益气药(71.2%vs.49.2%)、温阳药(45.8%vs.30.2%)、养阴药(51.7%vs.27.1%)、化痰药(50.0%vs.25.5%)及活血化瘀药(53.4%vs.34.6%)的使用比例上均较HF不伴IS的患者更高(均P<0.05)。结论:HF合并IS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为气虚血瘀证,最常见的治疗药物为益气药和活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心力衰竭 证候要素 中药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心力衰竭患者抗生素使用分析
2
作者 武思岐 韩逸初 任景怡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2018-2027,共10页
背景:肺炎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之一,临床最常用的β酰胺类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类抗生素对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并分析此类人群再住... 背景:肺炎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之一,临床最常用的β酰胺类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类抗生素对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并分析此类人群再住院相关的预测因子。方法与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8例心力衰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有429例患者使用抗生素。此类人群最常用的抗生素分别为β内酰胺类(77.2%)、喹诺酮类(44.1%)、大环内酯类(11.7%)。根据单独使用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分组,106例单独使用β酰胺类(62.0%),65例单独使用喹诺酮类(38.0%)。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平衡。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两种抗生素对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心力衰竭患者30天内再入院或院内死亡的复合终点发生风险无差异(21.7% vs 13.8%, P = 0.205)。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合并冠心病、肾功能不全、脑梗死的患者发生30天内再入院或院内死亡的风险分别是不合并上述并发症患者的7.48倍(OR: 7.48;95%CI: 2.03~27.59;P 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无显著差异。合并冠心病、肾功能不全、脑梗死的患者预后更差,需要及早识别并积极治疗。Background: Pneumon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acute heart failure. Th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ho are also suffering from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are treated with the commonly used β-lactam and quinolone antibiotics is not well understood. This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impact of these two types of antibiotics on the prognosis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nd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factors for readmission in this population. Methods and Results: A total of 548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Of these, 429 patients received antibiotic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were β-lactams (77.2%), quinolones (44.1%), and macrolides (11.7%). Based on the use of β-lactams or quinolones alone, 106 patients received β-lactams alone (62.0%), and 65 patients received quinolones alone (38.0%). The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alanc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risk of the composite endpoint of readmission within 30 days or in-hospital death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antibiotics (21.7% vs 13.8%, P = 0.205). Further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patients with comorbidities such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had a risk of readmission within 30 days or in-hospital death that was 7.48 times (OR: 7.48;95%CI: 2.03 ~ 27.59;P β-lactam or quinolone antibiotics. Patients with comorbidities such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have a worse prognosis and require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activ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社区获得性肺炎 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喹诺酮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合并重症肌无力、肌炎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乐 汪伟 任景怡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3岁,因“眼睑下垂1周,呛咳3 d”于2022年9月26日入院。入院前1周患者出现眼睑下垂,入院前3 d出现饮水、进食呛咳,伴声音嘶哑、胸闷及颈背部乏力,否认四肢力弱、呼吸困难。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58%...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3岁,因“眼睑下垂1周,呛咳3 d”于2022年9月26日入院。入院前1周患者出现眼睑下垂,入院前3 d出现饮水、进食呛咳,伴声音嘶哑、胸闷及颈背部乏力,否认四肢力弱、呼吸困难。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58%。心电图无特殊。神经科门诊查疲劳试验(Jolly试验)阳性,头颅磁共振未见新发梗死,拟诊“重症肌无力”,予溴吡斯的明30 mg每日2次口服,服用2次后患者心率降至40次/min,停药后恢复正常,为进一步诊治入院神经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心肌炎 重症肌无力 肌炎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中发生心肌炎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韩乐 任景怡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肿瘤免疫治疗可引起心脏毒性,如心肌炎及心力衰竭,可发生于免疫治疗开始后的任一阶段,具有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的特点,成为最为严重且最受关注的不良事件。本文就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流行病学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等方... 肿瘤免疫治疗可引起心脏毒性,如心肌炎及心力衰竭,可发生于免疫治疗开始后的任一阶段,具有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的特点,成为最为严重且最受关注的不良事件。本文就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流行病学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心力衰竭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中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影响
5
作者 闫梦雯 周颖 任景怡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约占心力衰竭的50%,且呈增长趋势。HFp EF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证据表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在HFp...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约占心力衰竭的50%,且呈增长趋势。HFp EF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证据表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在HFp EF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显著改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临床预后且独立于血糖控制,其已被推荐为HFrEF患者的基础治疗药物。SGLT2抑制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减轻胰岛素抵抗、维持内皮功能等作用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目前,尽管仍缺少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SGLT2抑制剂仍被认为是治疗HFpEF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李东垣脾胃学说从中土论心衰辨治
6
作者 陈思臻 任景怡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90-292,共3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心室充盈或射血的结构和功能损伤引起,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1]。心衰具有高住院率[2]和高死亡率[3]两大特征,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其住院成本...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心室充盈或射血的结构和功能损伤引起,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1]。心衰具有高住院率[2]和高死亡率[3]两大特征,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其住院成本高昂,经济负担沉重[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充盈 全球公共卫生 临床综合征 住院率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高死亡率 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 被引量:6
7
作者 任景怡 许宁 +1 位作者 韩冠平 陈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1-515,共5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RNA(~22 nt),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s参与调控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来研究表明,miRNAs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血管新生、炎症和脂蛋白代谢等方面发挥...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RNA(~22 nt),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s参与调控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来研究表明,miRNAs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血管新生、炎症和脂蛋白代谢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就miRNAs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miRNAs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为miRNAs能够作为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MICRORNAS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 他汀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哀竭患者的“救心丸”——CCM让衰竭的心脏重焕活力
8
作者 赵学诚 刘芃 +2 位作者 任景怡 郑金刚 小徐(插图) 《中老年保健》 2025年第1期8-9,共2页
"王老先生,您可以回家了!记得下次来复查。"听到医生的话,王老先生舒了口气,脸上难得地露出轻松的笑容。王老先生是一名心衰患者,几个月前,这位年近八旬、一直爱运动的老人甚至连500米的路都走不动,憋气、水肿,睡觉平躺都成... "王老先生,您可以回家了!记得下次来复查。"听到医生的话,王老先生舒了口气,脸上难得地露出轻松的笑容。王老先生是一名心衰患者,几个月前,这位年近八旬、一直爱运动的老人甚至连500米的路都走不动,憋气、水肿,睡觉平躺都成了奢望。然而,现在的他可以轻松下地活动,日常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这一切的改变,要归功于一个名叫"CCM"的小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心丸 日常生活 C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化非诺贝特调节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研究
9
作者 任景怡 陈红 +3 位作者 秋爽 王岚 李丽君 罗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非诺贝特)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入选131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高TG及高尿酸血症,每日顿服非诺贝特胶囊200 mg,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主要血脂...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非诺贝特)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入选131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高TG及高尿酸血症,每日顿服非诺贝特胶囊200 mg,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主要血脂参数、血尿酸、24 h尿尿酸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非诺贝特治疗4周后:(1)患者血清TG下降最为显著,与基线比较下降49%,血清HDL-C水平升高18%,此外患者血清TC和LDL-C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分别为11%和14%);(2)患者血尿酸水平由(472.5±74.8)μmol/L降至(325.0±82.1)μmol/L,下降幅度为31.2%。其中男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下降32.6%,女性患者下降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患者24 h尿尿酸排泄明显增多,由(2 885.2±502.7)μmol/L增加至(3 701.7±768.2)μmol/L,排泄增加28.8%,其中男性24 h尿尿酸排泄高于女性(P<0.01)。结论非诺贝特具有同时改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及尿酸代谢异常的双重疗效,能明显促进尿尿酸排泄,且该作用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普鲁脂芬 高脂血症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酯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合理应用
10
作者 任景怡 陈红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硝酸酯类药物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非ST段抬高 合理 急性心肌缺血 不稳定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临床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腹部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的心血管因素及非心血管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纾 安友仲 +2 位作者 任景怡 朱凤雪 陈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1-916,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腹部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简称"脱机")的心血管因素及非心血管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接受腹部外科手术并术后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重症患者资... 目的:分析影响腹部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脱离机械通气(简称"脱机")的心血管因素及非心血管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接受腹部外科手术并术后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重症患者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探索影响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心血管及非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脱机成功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患者381例,根据脱机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n=274)和脱机失败组(n=107)。统计结果显示,高龄、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术后发生非心脏术后心肌损伤、脱机时血白蛋白偏低是影响脱机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脱机成功组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和28 d生存率均优于脱机失败组。结论:对于腹部术后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重症患者而言,心血管因素包括术前左心功能障碍以及术后发生非心脏术后心肌损伤,其他因素包括高龄、脱机时血白蛋白偏低,是影响患者脱机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通气机撤除法 腹部 手术后医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武蓓 陈红 +1 位作者 任景怡 刘昕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比较有否合并冠心病(CHD)的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预测DM患者发生CHD的危险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336例DM患者分为CHD组(267例)和非冠心病(non-CHD)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的... 目的比较有否合并冠心病(CHD)的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预测DM患者发生CHD的危险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336例DM患者分为CHD组(267例)和非冠心病(non-CHD)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DM患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相比,DM病程、吸烟史、腰臀比、HDL-C、FPG、HbA1c、肌酐、hsC-RP、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DM病程、吸烟史、HDL-C和FPG是DM患者发生CHD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0.925、3.576、2.839和0.819。结论DM病程长、有吸烟史、HDL-C水平低、FPG水平高的DM患者合并CHD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病程 糖尿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空腹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丽君 陈红 +2 位作者 任景怡 王岚 罗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共入选116例高甘油三酯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顿服微粒化非诺贝特胶囊200 mg,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主要血脂参数、血...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共入选116例高甘油三酯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顿服微粒化非诺贝特胶囊200 mg,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主要血脂参数、血尿酸(UA)、24小时尿尿酸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4周:(1)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下降最为显著,与基线相比较下降5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19%,此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分别为10%和12%)。(2)患者血尿酸水平由(462.8±73.5)μmol/L降至(320.1±83.0)μmol/L,下降幅度为28.3%,其中男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下降29.8%,女性患者下降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并且血尿酸水平降低与基线值无关。(3)患者尿尿酸排出明显增多,由(2 874.2±503.4)μmol/L增加至(3 604.2±769.7)μmol/L,升高36.0%,其中男性患者尿尿酸水平升高41.1%,女性患者升高33.4%(P值均小于0.01),而且非诺贝特治疗后所有患者尿酸清除分数均明显升高,提示非诺贝特治疗促进了尿酸的排泄。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能同时有效改善高甘油三酯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脂及尿酸代谢异常,明显促进尿尿酸排泄,且该作用不受基线水平的影响,与性别无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尿酸血症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专家委员会关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诊断、评估及治疗的第三次报告的执行概要——(成人治疗专题小组Ⅲ)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红 任景怡 +2 位作者 刘梅颜 陈步星 卢明瑜 《中国医药导刊》 2001年第5期320-329,共10页
关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检测、评估及治疗的专家委员会(成人治疗专题小组Ⅲ或ATP Ⅲ)的第三次报告制定了针对胆固醇检测及治疗的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的最新临床指南。整篇ATP Ⅲ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并广泛参阅了能为该指南的建议... 关于成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检测、评估及治疗的专家委员会(成人治疗专题小组Ⅲ或ATP Ⅲ)的第三次报告制定了针对胆固醇检测及治疗的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的最新临床指南。整篇ATP Ⅲ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并广泛参阅了能为该指南的建议提供科学理论的文献。ATP Ⅲ是以既往ATP报告为基础的,它扩展了临床实践中强化降胆固醇治疗的适应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指南的目的是使人们知晓而非代替内科医生的决策,最终仍须制定出适应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成年人 高胆固醇血症 冠心病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不同血脂异常分型与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岚 卢明瑜 +1 位作者 任景怡 陈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检出情况,对比不同血脂异常分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差异。方法:入选既往无糖尿病或心血管病史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及血脂正常者共197例,根据空腹血脂水平将受试者分为4组:高胆固醇血症组(HCh组,45例)...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检出情况,对比不同血脂异常分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差异。方法:入选既往无糖尿病或心血管病史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及血脂正常者共197例,根据空腹血脂水平将受试者分为4组:高胆固醇血症组(HCh组,45例)、高甘油三酯组(HTG组,46例)、混合型血脂异常组(58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8例)。分别测量上述受试者空腹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及血糖(glucose,GLU0)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给予受试者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检测OGTT 2 h血糖(GLU120)水平。结果:HTG组及混合型组GLU120水平分别为(10.5±3.2)mmol/L及(12.0±5.4)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7±3.5)mmol/L,P分别为0.045和0.024];HTG组及混合型组患者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tolerance,IGT)的比例分别为39.1%和31.0%,显著高于对照组22.9%(P分别为0.009和0.014)。在空腹血糖<6.1 mmol/L的亚组人群中,HTG组及混合型组IGT的比例分别为51.4%和43.9%,亦显著高于对照组29.7%(P分别为0.009和0.015)。结论:在尚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脂血症患者中也存在相当比例未及时诊治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尤其应重视甘油三酯异常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应对这部分患者进行OGTT检查,以期在更早阶段发现糖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葡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服药时间对辛伐他汀调脂及抗炎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红 任景怡 +2 位作者 武蓓 刘昕 郭志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比较晨起及晚间顿服常用剂量辛伐他汀对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以及抗炎效应的差异。方法103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晨起服药组(n=52)及晚间服药组(n=51),均口服20 mg辛伐他汀,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 目的比较晨起及晚间顿服常用剂量辛伐他汀对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以及抗炎效应的差异。方法103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晨起服药组(n=52)及晚间服药组(n=51),均口服20 mg辛伐他汀,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率和达标率、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不同时间服药均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P<0.001);两组相比较,晨起服药组降低甘油三酯的幅度明显优于晚间服药组(38%比19%,P=0.035),其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虽略低于晚间服药组,但仍可使两者分别下降21%和31%。按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目标,晨起服药组甘油三酯的达标率更高(51%比33%,P=0.038),且三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全部达标者也明显优于晚间服药组(36%比29%,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率晚间服药组高于晨起服药组。不同时间服药均能明显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的晚间服药相比,晨起服药可更有效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调节轻中度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并且同晚间服药一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辛伐他汀 超敏C反应蛋白 混合性高脂血症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炎症相关microRNAs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静 任景怡 +1 位作者 陈红 韩冠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1-768,共8页
目的:评估服用他汀类药物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microRNAs(miRNAs)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miRNAs TLDA(Taqman low-density array)芯片对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他汀治疗组,n=6)及未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不... 目的:评估服用他汀类药物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microRNAs(miRNAs)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miRNAs TLDA(Taqman low-density array)芯片对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他汀治疗组,n=6)及未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非他汀治疗组,n=6)血浆中差异表达的miRNAs表达谱进行筛查,并选择部分差异表达的炎症相关的miRNAs在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对照组,n=20)、未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非他汀治疗组,n=26)、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他汀治疗组,n=19)中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浆中miRNAs的表达谱与非他汀治疗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miR-106b、miR-21、miR-25、miR-451以及miR-92a等炎症相关miRNAs在内的21种血浆miRNAs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倍数>3,错误发现率<0.0001%),选取miR-106b、miR-21、miR-25、miR-451以及miR-92a进行real-time PCR验证的结果与芯片筛查结果一致,与未曾服用过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相比,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上述5种炎症相关miRNAs的表达水平(P<0.05),而非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浆中上述5种炎症相关miRNAs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一组炎症相关的miRNAs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微RNAS 他汀类药物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microRNA对神经生长因子通路的靶向调节作用及其功能调控网络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晶津 陈红 任景怡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874,共7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microRNA表达谱变化,及其通过神经生长信号通路的网络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n=6)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6),抽取静脉血,提取全血microRNA,利用Taqman低密度微小RNA芯片检...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microRNA表达谱变化,及其通过神经生长信号通路的网络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n=6)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6),抽取静脉血,提取全血microRNA,利用Taqman低密度微小RNA芯片检测microRNA表达,通过芯片数据分析工具SAM(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icroarray)得出显著差异表达microRNA。应用预测工具(Targetscan,miRanda,DIANA-micro T)得出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microRNA的靶基因,应用芯片整合生物信息分析工具DAVID分析相关靶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利用Panther数据库获取靶基因的生物功能聚类,通过Cytoscape构建microRNA的靶基因功能网络。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血中显著上调了20个microRNAs,并且其主要靶向调节神经生长因子通路,靶基因的功能集中在信号传导、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免疫炎症、神经生长和活动、细胞凋亡。结论:差异表达上调的microRNA主要抑制调节神经生长因子通路,即抑制细胞增殖、免疫炎症、神经生长等,从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微RNAS 神经生长因子类 信息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稳态与微小RNA的调节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素芳 任景怡 +1 位作者 耿强 陈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83-885,共3页
体内胆固醇的代谢由多种蛋白共同参与,并受多因素调控,各因素协调作用保证了胆固醇的稳态。近年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在维持胆固醇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首先从胆固醇的来源、... 体内胆固醇的代谢由多种蛋白共同参与,并受多因素调控,各因素协调作用保证了胆固醇的稳态。近年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在维持胆固醇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首先从胆固醇的来源、转运及分解代谢3个方面对胆固醇稳态进行论述,并对miRNA调控胆固醇稳态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微RNAS 乳糜微粒 载脂蛋白E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方芳 陈红 +3 位作者 任景怡 宋俊贤 秦莉 罗宇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25例对照者,给予辛伐他汀20mg/d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12个月时,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并测定主要血脂参数、超...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25例对照者,给予辛伐他汀20mg/d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12个月时,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并测定主要血脂参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T2DM组及对照组患者血脂水平。②辛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T2DM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5.94±0.87)%vs.(5.65±0.65)%,P﹥0.05],治疗12个月后,FMD虽有上升趋势[(6.10±0.71)%],但仍无显著性差异。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对照组的FMD。③治疗12个月时T2DM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由(15.21±3.71)mg/L降至(10.51±2.90)mg/L(P﹤0.01)。④辛伐他汀对T2DM患者FPG、FIns及HOMA-IR均无影响。结论辛伐他汀治疗12个月,尽管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但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并未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2型糖尿病 内皮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